第5章 除草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生物化学选择性:
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所经历的生物化学反应差异而 产生的选择作用称为除草剂的生化选择。目前应用的选 择性除草剂绝大多数都依赖于这种生化选择性。
1.解毒反应差异的选择性
不同的植物降解除草剂能力(解毒能力)有差异。解毒 能力强的、迅速的植物就安全,反之则死亡。 • 如敌稗,之所以能在稻田中选择性地杀死混于稻苗 中的稗草而水稻却能正常生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稻株体内催化敌稗分解成无毒物的酰胺水解酶活性比稗 草体内高得多。因此,敌稗在稻株内被迅速分解,但在 种草体内却迟迟不得分解。
三、二硝基苯胺类
品种:氟乐灵、地乐胺、除草通 • 1 均为选择性触杀型土壤处理剂,播种前或播 种后苗前应用 • 2 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 草 • 3易挥发、光解 • 4水溶性低易被土壤吸附 • 5对人畜低毒
四、三氮苯类
• 1杀草谱广,防治多数一年生杂草,对阔叶杂草防效高于禾 本科杂草 • 2典型的光合作用抑制剂 • 3施于土壤中后,易被土壤胶体吸附 • 4持效期长 • 5抗药性严重
3.杂草综合防治
(1)严格杂草检疫制度,清洁播种材料 (2)清除农田附近的杂草 (3)有机肥料充分腐熟 (4)农业及生态防治:农业防治:作物轮作、土壤耕作、 覆盖,生态防治:他感作用治草、以草治草、利用作 物竞争性治草、以水控草 (5)物理防治:火力、电力和微波、黑色尼龙膜人为制 造黑暗 (6)生物防治:昆虫、线虫、病菌、动物、植物 (7)化学防治:高效、快速、经济 (8) 生物工程技术方法:抗除草剂育种、植物生化他感 育种 ( 世界上有 100 多种植物有明显的他感潜势,植物 的他感作用基因引入)、生物除草剂的基因改良。
–利用安全剂来减轻一些的除草剂的药害,近年来 发展迅速,被认为是化学除草的选择性进入一个 新纪元。
第二节 除草剂的吸收输导与作用机制
一、除草剂的吸收 通过叶、根、芽 二、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 通过蒸腾流、光合产物流、胞质流 三、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 1抑制光合作用 • 2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 • 3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包括抑制色 素合成,抑制氨基酸、核酸和蛋白 质的合成,抑制脂类的合成 • 4干扰植物激素平衡 • 5抑制微管与组织发育
第一节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一、形态选择性:
• 利用杂草和作物外部形态差异可以部分获得选择性。 (1)叶片:叶形、叶姿、叶表面蜡质、角质层、叶片数 与分布等显著影响雾滴的粘附与展布 (2)生长点:是否裸露 (3)胚芽鞘节:在土壤中所处位置差异,野燕麦、稗草 不论种子播深或浅,胚芽鞘节始终处于土表下1-3厘米 处,而大麦、水稻胚芽鞘节则处于种子之上3.8厘米处 (4)根:果树根系庞大,入土深而广,而一年生杂草在 表土层发芽根系入土浅;
七、磺酰脲类
品种:绿磺隆、苯磺隆、苯胺磺隆、 苄嘧磺隆(农得时、稻无 噻磺隆、醚磺隆、苄嘧磺隆、吡 草、超农、威农) 嘧磺隆、环丙嘧磺隆、 •1.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 特点: •2.芽前、芽后早期处理,防 • 1.活性高,用量极低 除阔叶型杂草、莎草科杂草, • 2.广谱,所有品种防阔叶杂草 对禾本科杂草较差 • 3.多数品种土壤兼茎叶处理剂 • 4.根茎叶吸收,传导快,选择性 •3.活性高,每公顷有效成分 20-50克 强对作物安全 •4.常与丁草胺、乙草胺、杀 • 5.ALS抑制剂 草丹、禾大壮混用防除禾本 • 6.一些品种土壤中残留长 科杂草
四、人为选择性:
利用作物和杂草在土壤中或空间位置的差 异而获得的选 择性, 1.时差选择性:利用作物和杂草生长的时 间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
–例如,用百草枯或草甘磷于作物播种前或 插秧前作茎叶处理,可杀死已经萌发出苗 的杂草,由于这些除草剂在土壤中迅速钝 化,因而可以安全地播种或移栽。
2.位差选择性:利用作物和杂草在土壤中或空间 位置的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包括土壤位差选 择和空间位差选择。
2.活化反应差异的选择性
有些除草剂本身对植物无毒或毒性很低,但在植物体内 经酶催化可以转变成有毒物质,这种活化增毒的能力和速 率的差异造成了作物和杂草对除草剂的选择作用,即活化 能力强者将被杀死.而活化能力弱的则得以生存。 • 例如,2甲 4氯丁酸或 2.4-滴丁酸本身对植物并无毒 害,但经植物体内β-氧化酶系的催化而产生的β-氧化物 就是2甲4氯或2,4-滴。 由于不同植物体内所含β-氧化酶活性的差异,因而转 化能力就不同。大豆、芹菜等作物体内β-氧化酶的活性 低,转变成2甲4氯或2,4一滴的量有限,故不会受害或受 害很轻;而荨麻、藜、蓟等,能迅速地将2甲4氯丁酸或2, 4-滴丁酸转化为2甲4氯或2,4-滴,故被杀死。
第五章 除草剂
• 绪论
第一节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第二节 除草剂的吸收、输导与作用机制
第三节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环境因素 第四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第五节 常用除草剂
一、杂草
1.杂草的概念
–杂草是伴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杂草 的概念都是以植物与人类的活动或愿望的关 系为根据的。为了强调杂草对人工环境的适 应性或危害性,对杂草定义:杂草是能够在 人工环境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人类是环境最大的破坏者,而杂草则是被人 类破坏的环境中适应性最强的最繁茂的植物。
第四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按除草剂 施药方法分 按除草剂 喷洒目标分
喷雾法Leabharlann 撒施法涂抹法土壤处理法
茎叶处理法 播前 茎叶处理
播前 土壤处理
播后苗前 土壤处理 苗后 土壤处理
生育期 茎叶处理
•土壤处理法
– (1)播前土壤处理 播前土壤处理是在作物播种 前或移栽前,杂草未出苗时用除草剂处理土壤。 包括播前土表处理和播前混土处理。 – (2)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是 在作物播种后,作物和杂草出苗前将除草剂均 匀喷施于土表。 – (3)作物苗后土壤处理 在作物生育期进行土 壤处理,在杂草还未出苗时将除草剂均匀喷施 于土表。
• 莠去津(阿拉特津、莠去尽、园保净)
• 1选择性内吸传导型土壤兼茎叶处理剂 • 2通过根茎叶分生组织及叶片,干扰光合作用 • 3 土壤中持效期达 1-6 个月,有一定水溶性易被水淋洗至深 层 • 4主要用于玉米、甘蔗、果园、橡胶园防除一年生杂草
五、酰胺类
品种: • 1. 土壤处理: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异丙甲草 胺、 萘丙酰草胺 • 2.茎叶处理:新燕灵、甲氟胺、异丙甲氟胺、敌稗 特点: • 1.都是选择性输导型除草剂 • 2.多数品种防除一年禾本科杂草 • 3.多数为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幼芽吸收 • 4.土壤中持效期较短,1-3月 • 5.多数水溶性中等,挥发性低,在植物体内易分解
乙草胺(禾耐斯、消草胺)
– 1酰胺类中活性最高的品种 – 2选择性芽前除草剂 – 3禾本科杂草的主要作用部位部位是幼芽、侧根,阔 叶杂草为幼根 – 4适用于各种蔬菜及多种果园
六、取代脲类
品种:敌草隆、绿麦隆、异丙隆 特点: 1.选择性输输导型除草剂 2.主要根吸收,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 杂草,但对某些杂草无效 3.光合作用抑制剂
二、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
品种:(精)盖草能、(精)稳杀得、(精)禾草灵、禾草克
稳杀得(吡氟禾草灵、氟草除、氟草醚、伏寄普)
• • • • • • • 1.低毒,LD50=3328 mg/kg 2.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 3.作用于生长点及节的分生组织、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4.对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阔叶作物安全 5.施药后48小时出现枯斑,死亡需13-15天 6.适用于阔叶作物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 7.与2,4-D混用有明显拮抗作用
第三节 影响除草剂药效与 引起药害的环境因素
一、土壤因素
–土壤质地与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吸附药剂多, 淋溶性小 –土壤水分:含水量大药高、药害严重 –土壤微生物:草甘磷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不宜作土壤处理
二、气象因素
–1温度:温度高有利于植物吸收与传导,也导致易发生药 害 –2.湿度:湿度大药液保留在叶表面时间长,有利于吸收, 也有利于植物气孔开放 –3光照:光照强,有利于药剂吸收与传导 –4.风雨:影响喷药
九、氨基甲酸酯类
品种:克草丹、杀草丹、环草丹、燕麦畏、甜菜灵 特点: • 1.大部分品种易挥发,在湿土表面挥发迅速 • 2.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主防幼芽,抑制细胞 分裂 • 3.解毒剂NA及R-25788可对该类除草剂解毒
2.杂草的主要特性
(1)多种受粉途径:异花受粉(风、水、虫),自花受粉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蟋蟀草每株5-13.5 万粒种子 (3)多种传播方式:,风、动物、水、工具 (4)多种繁殖方式:种子、无性繁殖 (5)种子休眠及长寿,长时期内不断发芽,出苗持续不 一:藜在土壤中存活1700年,狗尾草9年 (6)种子成熟期与作物收获期一致 (7)具拟态性:稗草与水稻,苍耳与大豆形态、生育规 律、对环境条件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8) 竞争性强、适应性、抗逆性比作物强
二、生理选择性:
不同植物的根、茎、叶对除草剂的吸收与传导能力 不同而获得的选择性 • 不同植物的根、茎、叶对除草剂的吸收能力不同。 黄瓜易从根部吸收豆科威,故很敏感,而某些品种的 南瓜则从根部吸收豆科威的能力极弱,表现出较高的 耐药性。 • 同一除草剂在不同植物体内的输导性亦存在差异, 输导速度快的植物对该除草剂相对地敏感。利用14C标 记的2,4-滴类除草剂试验证明,在双子叶植物体内的 输导速度高于单子叶植物。例如,用菜豆与甘蔗试验, 采用叶面局部施药后测定生长点中2,4-滴浓度,菜豆 较甘蔗高约10倍。
–一是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 –二是深根作物生育期土壤处理法, –三是可采用定向喷雾,使一些不具生理选择的除草 剂药液不能接触到作物或只和作物非要害部位(如 果树茎干基部)接触。
3. 综合选择性
五、除草剂利用保护物质 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 保护物质:活性碳
–具有很高的吸附性能,用于种子或作物种 植带,避免或降低三氮苯类、取代苯类等 药剂的药害。 • 除草剂安全剂(safener)又称除草剂解毒剂。
第五节 常用除草剂
一、苯氧羧酸类 二、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 三、二硝基苯胺类 四、三氮苯类 五、酰胺类 六、取代脲类 七、磺酰脲类 八、氨基甲酸酯类 九、有机磷类 十、联吡啶类
一、苯氧羧酸类
品种: 2,4-D,2甲4氯,2、4、5-涕
2,4-D(2,4-滴)
• 1低毒,LD50=375mg/kg,各种剂型=500-1200mg/kg • 2选择性内吸传导性激素型除草剂 • 3低浓度10-30ug/ml进植物生长,高浓度>100ug/ml抑 制生长 • 4除草机理抑制光合作用、破坏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干扰植物激素平衡、抑制根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 • 5适于水稻、甘蔗等禾本科作物田,防除双子叶及莎草 科杂草 • 6施药时注意飘移危害
2.除草剂推广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除草剂雾滴飘移与挥发 (2)毒性与污染:五氯酚钠对水生动 物剧毒,杀草强致癌 (3)除草剂降解产物对作物的毒害 (4)杂草抗药性问题 (5)杂草群落组成发生明显变化
3.今后除草剂研究和开发方向
(1) 加强除草剂作用机理、除草活性与化学结构关系 的研究 (2)除草剂品种朝着苗后选择性除草剂品种发展 (3)开发对环境和人畜高度安全的除草剂 (4)剂型朝着施用简便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5)加强除草剂安全剂和解毒剂等助剂的方向发展 (6)加强除草剂之间的互作研究 (7)加强除草剂的施用技术研究提高靶标的着药量
二、除草剂概况
1.发展概况
–1895年:发现硫酸铜选择性除草作用-开端 –1932 年:发现有机选择性除草剂二硝基酚 - 有机化 合物领域 –1942年:发现内吸必除草剂2、4-D-开创新纪元 –1942- :除草剂工业, 70 年代末磺酰脲类超高效、 低毒 –除草剂占农药总销售额:1970年35%,1980年41%, 1990年44%
•茎叶处理法
– (1)播前茎叶处理 在作物未播种或移栽前, 喷药杀死已长出的杂草。因为还未栽培作物, 故可以选用广谱性的除草剂,要求落在土壤中 的药剂不会影响作物的种植。 – (2)生育期茎叶处理 在作物出苗后进行施 药。此时,药剂不仅接触到杂草,还会接触到 作物,因而要求除草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