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讲义:加减法的验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讲义:加减法的验算
学习目标
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课文讲解
主题图,两幅有连续情境的图,妈妈购物在付钱.图1:妈妈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出200元.图2: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小朋友在想:“找的钱对不对呢?”由此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需要,引入验算的教学.
例1,针对“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的计算结果,聪聪问:“怎样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同学们通过计算讨论提出了三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归纳起来有两种:(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2)用和减一个加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例2,学习减法的验算.聪聪问“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同学们提出了两种具体的验算方法,即:(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2)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辅导精要
看图说图意,妈妈带李明去买衣服,她付了200元,说:“我买了一套运动服要135元,一双运动鞋要48元.”售货员说:“找您17元.”李明在想:“找的钱对不对呢?”
教师问:售货员是怎样计算的?孩子说:她要算出“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列式计算135+48=183(元).再算出“应该找给妈妈多少元?”列式计算200-183=17(元).
教师又问:怎样检验她的计算结果?有的孩子想到再算一遍,两次计算结果相同,就认为是正确的.有的孩子想到用原来的算式改编出新的竖式,通过计算新的竖式进行检验.
对于135+48=183.⑴用48+135写竖式,得数是183,可认为原来的计算是正确的;得数不是183,要对两个算式进行审查.⑵用183-135写竖式,得48,判对;不是得48,再查.⑶用183-48写竖式,得135,判对;不是得135,再查.
对于200-183=17.⑴用200-17写竖式,得183,判对;不是得183,再查.⑵用17+183写竖式,得200,判对;不是得200,再查.
教师说:原来的算式改编出新的竖式,通过计算新的竖式进行检验,数学上把这样做法叫做验算.
“做一做”.
题意:先计算出式题的结果,再进行检验.让孩子独立完成,把各种验算方法都写出来.在验算的过程中学会验算,如同在游泳中学游泳一样.
让孩子读例1和例2的内容,并把验算的竖式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让孩子写出横式和竖式上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在验算的竖式里写出原来的名称.如
再说一说: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一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思考题.
可以这样想:
第一步,和的千位是1.
第二步,0不能做加数,也不能在和的个位、十位,所以只能是和的百位.
第三步,如果百位上的加数是2和8,剩下的3、4、5、6、7、9不能组成两个加法算式.如果百位上的加数是3和7,剩下的数有2+6=8和4+5=9.第一个加数的百位是3,根据排列原理有4种填法;百位是7,也有4种填法.如果百位上的加数是4和6,剩下的数有3+5=8和2+7=9,同理,也有8种填法.
所以,本题一共有16种填法,如437+652=1089.
习题解析
第1题,三位数的加减计算.可以要求孩子先计算,再验算.
第2题,让孩子先对计算的结果进行验算,然后再找出错处,最后改正.
第3题,应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计算,再填表.先孩子独立解答,再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第4题,应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进行填空.可以先让孩子独立解答,再说说是怎样填出来的.如第1小题,可以想个位4-1=3,十位2+7=9,百位4+4=8.第2小题,个位13-4=9,十位9-6=3,百位8-3=5.第3小题,有多种填法.
拓展与提高
奇妙6174.
任意一个四位数字,只要4个数字不完全相同,把各位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再从小到大排列,然后用大数减小数;用上述办法重复多次,最后终能得到6174这个数.
例如:1234这个数,我们用下列步聚运算:
4321-1234=3087,8730-0378=8352,8532-2358=6174.
请孩子写几个四位数,按要求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