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惠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6.05.10
•【字号】惠府[2006]40号
•【施行日期】2006.05.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惠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惠府〔2006〕4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业经市第9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惠州市人民政府
二OO六年五月十日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我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特别是“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一五”期间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
200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803.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21911元,约合2705美元(按8.1元:1美元折算);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4.7亿元。
三次产业比重由“九五”期末的14.2∶58.1∶27.7调整到10.3∶57.2∶32.5。
“十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6%,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066.9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3倍;外贸出口比“九五”期末翻一番多,年均增长18.8%。
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持续提高,5年累计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51.2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24家落户惠州。
2.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取得新发展。
2005年末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达到1.4万家、9.4万家,注册资金分别为198.6亿元、25.4亿元。
其中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25家、产值超亿元的民营企业37家、“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5家。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7.2%。
惠东、博罗、龙门三县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9.6%,惠东、博罗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省各县前列。
博罗、龙门近两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3.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
惠大铁路与京九、广梅汕铁路接轨。
惠盐、深汕、广惠、惠河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2005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35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8公里;铁路总里程142.7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3600万吨。
电源电网建设加快。
全市现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72座,主变容量达1075万千伏安。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LNG电厂等电源建设项目正在抓紧实施。
水利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全市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66宗,江海堤围加固327.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127平方公里。
信息网络设施初具规模,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发展迅速。
4.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稳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开展。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市、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粮食流通体制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全面推开。
文化、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成效明显,市场秩序良好,社会诚信建设加强。
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惠州市行政审批(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开通,政府宏观管理职能逐步改善和加强。
5.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全市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41家,省级以上工程研发中心13家。
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1%。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在巩固中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99.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1.1%,比“九五”期末提高20个百分点;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7.2%,比“九五”期末提高16个百分点。
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新发展。
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加强。
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
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全面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控制在2.9%以内。
6. 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2005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8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8元,“十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8.6%和5.2%。
居民消费能力明显增强,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城镇居民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2.1%,交通通讯、教育、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比重明显上升。
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
200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2平方米,自来水和燃气使用率均达到100%,每百人拥有电话113.5部,每百户居民拥有家用电脑66.5台、家用汽车11台;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6.01平方米,电
话、生活用电实现“户户通”。
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5年控制在5.7‰以下,期望寿命达74.8岁。
7.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
政府管理进一步规范,依法治市、依法行政水平稳步提高,审计、监察等监管力度加大,民主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
基层民主继续扩大,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村民委员会直选、城市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社会稳定。
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二)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我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随着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阶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三产业将获得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进入优化调整阶段;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形成,特别是CEPA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区域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变革的加快,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将不断增多且趋于复杂,社会处于一个重要转型期。
新的发展时期,既面临许多机遇,也需要应对不少挑战。
1. 发展的机遇
从国内外环境看,我市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国际环境总体稳定,为我市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条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有利于我市继续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国内政治稳定,政府宏观调控更趋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将持续稳定发展,为我市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从我市情况来看,经济社会发展具备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区位条件优越。
我市地处珠三角经济区,毗邻香港,紧靠广州、深圳、东莞,便于接受周边城市的产业、市场、信息辐射。
二是自然资源丰富。
陆地面积占珠三角的1/4,海域面积45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3.6公里。
东江、西枝江横贯境内,集山、泉、湖、海、瀑、岛于一体,有西湖、罗浮山、南昆山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及自然保护区。
大亚湾海域宽、腹地广、泥沙淤积少、风浪小,是华南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港湾。
土地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充裕,海港条件优良,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三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我市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通信枢纽和电网枢纽,形成了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对外交通网络骨架,构建了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电网,建成了覆盖整个市域的电话和数字通讯网络。
未来5年,随着惠大铁路、杨平铁路和莞惠、惠深沿海、粤湘(博深段)、广河(惠州段)、惠州疏港五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立体交通网络将一步完善。
四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我市是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拥有一批名牌企业和品牌产品。
“十一五”期间,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投产,1200万吨炼油项目建成,石化产业发展将出现新的飞跃,包括临海工业在内的海洋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将进一步壮大;旅游、港口物流、商贸业将更加活跃。
五是发展环境继续优化。
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政务环境、法制环境不断改善。
东江水利枢纽工程竣工,“两江四岸”整治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建设绿色生态惠州活动的推进、第13届省运会场馆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将使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变化,这些都将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新的有利条件。
2. 面临的挑战
从国内外环境来看,我市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是我市经济外向度较高,经济发展易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二是国际贸易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贸
易摩擦不断升级,不利于我市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
三是我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后,部分产业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发展和产业安全的潜在风险增加。
此外,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要素供给已难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土地、水、能源、劳动力等资源供需矛盾深化,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
四是国内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资金、项目、人才等竞争加剧。
从我市现状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一产基础薄弱,二产大而不强,三产发展滞后。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属于简单的来料加工或装配,附加值低,缺少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投入不足,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四是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县镇经济薄弱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农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大。
五是社会矛盾趋于复杂化。
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面对新的环境,我市要充分把握机遇,认真分析形势,沉着应对挑战,科学谋划发展,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和广东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构建文明和谐惠州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自主创新,深化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文化大市,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战略
1.经济国际化战略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和区域一体化趋势,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立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扩大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外经贸工作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动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
2.自主创新战略
进一步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按照支柱产业优先、关键共性技术优先的原则,在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领域,推广实施专业技术标准,积极推进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建设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科技人才队伍。
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增强中心城区的凝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中心镇的建设步伐,推动山区发展,促进形成全市各层次区域各展优势、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4.体制创新战略
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项改革。
健全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突出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5.绿色生态惠州战略
以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努力建设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现代绿色生态体系。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6.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战略
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法治文明协调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
积极协调社会利益,注重社会公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完善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
努力实现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和诚信友爱,充分激发全市人民的创造活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初步建成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广东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性增强,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治安良好,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1.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0.85吨标煤以下。
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比例达到6:54:40,高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
区域经济布局更趋合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到2010年,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70%,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6%以上,初中毛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5%;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0%,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0年。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90%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85%以上,其中农村在籍常驻人口参加合作医疗率100%;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文化综合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城乡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计划有效实施。
3.体制、法制更加健全。
到2010年,体制创新取得新突破,率先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初步形成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
基本完成社会领域管办分开、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改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4.社会文明和谐程度提高。
“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二元结构进一步改善。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环境保护综合指数保持在90分以上,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二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市水环境质量达标率90%以上;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
社会服务和管理更加完善,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法治程度全面提高,力争2008年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
5.人民生活富裕安康。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6%;5年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以内,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万人,非农就业比重73%。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十一五”期末,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74%(五普口径)。
三、主要任务
根据六大发展战略,围绕上述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要努力完成十项主要任务。
(一)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推进生产布局的调整。
在确保完成省粮食考评指标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逐步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加快山区县、镇林业、畜牧业发展,促进林业、畜牧业向资源型、生态型方向发展。
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主导产品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生产、加工、流通产业链,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和建设,构建符合我市产业特色的农副产品产销体系。
建设一批农田水利工程,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和宜农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建设农田改低、优质粮产业化工程,改造35万亩中低产田,确保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
加强渔港建设,完成5万亩鱼塘改造。
大力发展“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队伍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
争取“十一五”期末全市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到2家和5家。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全面实施“金农”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在做好动植物良种引进、技术引进、品种改良的同时,加快农产品生产、保鲜、贮藏、加工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信息、农机、农资、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等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逐步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启动农村小康环保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基本公共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和公路、电网、通讯等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建设340宗农村供水工程,解决49.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07年前完成4158户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2009年实现通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
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事业,切实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
积极开展创建生态示范镇(村)活动,大力推广沼气利用,加强垃圾、污水等污染物处理,加强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到2010年,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基本任务,力争80%以上的村通过“文明村”验收。
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跃农村健康的文体活动,引导农民破除陋习、反对迷信、崇尚科学,促进乡风文明。
3.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在规范农村税费制度的基础上,取消只向农民征收的各种税费,加强涉农收费项目监管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检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认真落实种粮直补、农机购机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
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和安置机制,妥善解决失地无业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和农村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农村服务业。
引导乡镇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扩大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规模,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力争到2010年全市技能型农民的比例
达到60%以上,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
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
(二)建设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以工业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信息化促进工业化,走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升级。
1.着力发展重化工业
加快推进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基础设施、公用工程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石化工业区对资金和项目的吸引力。
以80万吨乙烯和1200万吨炼油项目为龙头,遵循“油化结合,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大力引进石化中下游项目,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等石化深加工产品,在大亚湾区形成较完善且具有较大规模的石化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把大亚湾石化区建成我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
到2010年,全市石化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增加值400亿元,石化产业成为我市一大支柱产业。
2.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
继续做好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和开发区、数码工业园的整合及配套建设,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能力,以园区为载体,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项目。
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
依托现有产业基地和大型企业,积极开展数码产业产品技术研究与开发,掌握一批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由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计算机及通讯产品和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提升产品档次。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企业品牌形象的宣传,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发展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促进企业间的战略联合,有重点地扶持发展一批机制活、起点高、市场前景好的中小型电子信息企业,扩大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