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九年级下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及运用(共3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8分)
蓬蒿()嫩绿()干瘪()纤绳()
lóu yǐ()pí bèi()shēn suì()qiáo cuì()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3分)
A.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B.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沏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C.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篷勃
生春。

D.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
腾的我。

3.选出朗读节奏有误的一组。

()(3分)
A.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B.为什么/我的眼
里/常含泪水?
C.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D.乡愁/是一张/
窄窄的/船票
4.选出搭配有误的一项。

()(3分)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朦胧诗代表诗人B.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戴望书——雨巷诗人——《大堰河——我的保姆》
D.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5.默写出初中学过的包含有“鸟”字、“雨”字的古诗各一句。

(4分)
6.仿照课文,在下面这些诗句后添上一句,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两题任选一题)。

(4分)
①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②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7.品读下面的诗歌,你体会得到很多启发,请你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来创作一首小诗。

(6分)
供选题目:微风惊雷浪花落英
细雨(朱自清)题目: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二、古诗阅读理解。

(共23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甲]《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
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
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钱唐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请将[甲]诗中空缺的两个诗句补出来。

(4分)

9.填空。

(4分)
从诗歌的表达方式看[甲]诗属诗,[乙]属诗;从诗歌所描述的对象看,[甲]诗以写为主,[乙]诗以写为主。

10.选出对以下诗句加点词意思依次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②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③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④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A.①买②只③同“伙伴”的“伙”④一人一马
B.①集市②只③伙伴④一人一马
C.①买②但是③同“伙伴”的“伙”④骑马
D.①买②只③伙伴④马
11.在括号内写出以下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4分)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细细品读《钱唐湖春行》,然后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

(4分)
①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地点、以开阔的视野勾勒了西湖早春的
轮廓。

()
②三四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
从冬天的沉睡中苏醒过
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

()
③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写出了春天百花竟相开放的情态;
“没马蹄”写出春草刚刚
萌芽,长得还没有马蹄高,写出了初春的特点。

()
④在前六句诗中,诗人已经把西湖的春色描绘的十分美好,结
尾两句却说自己“最爱”
湖东的白沙堤。

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之外,诗人未作任何解释,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让读者根据眼前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
13.[甲]诗中所描述的花木兰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古代劳动妇女。

你最欣赏她的哪一点品格?为什么?(4分)
三、现代诗阅读理解。

(共47分)
(一)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回答问题。

(34分)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4.这首抒情诗中,作者用怎样的手抚摸怎样的祖国?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5.细读“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两句诗,回答问题。

这两句诗在全诗的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16.从诗中划线句“残损”和“摸索”这两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4分)
残损:
摸索:
17.请你从“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几句诗中,依次找出从视觉、嗅觉、触觉来进行描写的关键词,然后说说作者写景色美丽迷人的家乡有什么用意?(7分)视觉:嗅觉:触觉:
18.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9. 假如借用“岭南的荔枝花”来表达欢快的情感,应如何写这诗句?(4分)
20.结尾处“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的两个比喻各有不同,它们各自强调的意思是什么?(6分)
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二)欣赏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按要求答题。

(13分)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血一样的海棠红/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信一样的雪花白/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母亲一样的腊梅香/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21.诗人将“乡愁”比喻成“醉酒的滋味”、“家信的等待”等,贴切吗?为什么?(4分)
22.你认为这首诗美在哪里?(5分)
23.古往今来,有众多诗人将愁绪比作江水。

请列举两则这样的诗句,并注明作者。

(4分)
作者
作者
参考答案
1.hāo nèn b iě xiān 蝼蚁疲惫深邃憔悴 2. D. 3.C 4.C 5.示例:恨别鸟惊心春潮带雨晚来急 6. ①被你顽强的生命力感动着。

②迎着春天的朝阳向上挺拔。

7.评分要点:①能抓住事物特征。

②有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③表达某种情感。

8.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叙事抒情人景
10.A 11.①排比(或互文)②对偶③对偶(或互文)④比喻12.①√②√③×④√ 13.提示:可从诗中木兰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爱国护家、不慕荣华富贵、英勇善战等方面来发挥。

14. 诗人用自己残损的手掌抚摸饱受践踏和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践踏的痛苦,以及对祖国由衷的热爱,对解放区的向往。

15. 统领全诗的作用。

16.残损:写出诗人饱尝艰难困苦;摸索:饱含着诗人对祖国诚挚的爱和深深的哀痛。

17. 繁花芬芳微凉用意:用过去美丽的家乡与现在破碎的家乡作对比,也是和自己现在身陷监狱的状况作对比,更能激起人们对侵略者的恨。

18.借花憔悴的形象,生动形象的表现沦陷区人民生活悲惨处境,表达作者对祖国遭受灾难的哀痛以及对侵略者的愤恨。

19.岭南的荔枝花欢快的怒放着。

(只要表达欢快的情感即可) 20.
个人收集整理资料,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
任人宰割地活;微薄(微不足道)地死。

21.贴切。

因为,“醉酒的滋味”使人有一种朦胧与口渴之感,而乡愁常常给人一种心灵上的迷惘、期盼与渴望;“家信的等待”给人的是期盼与想念,而乡愁就是缠绵的期盼与思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比喻十分形象贴切。

22.提示:真挚动人的乡情美,形象贴切的比喻美,整散相间的结构美,回环往复的韵律美……2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