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美学思想初探
我最初探究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及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并称为“希腊三贤”的师生关系,还因为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还是古希腊伟大的美学家,他们的诗学和美学思想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誉为“古希腊诗学的双子星座”。
后来,我进一步探究才发现: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学园中表现的很出色的人,由于他的博学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最值得我敬佩的是他对老师尊重,但不只是崇拜。他在学术上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不顾老师讽刺他是“书呆子”。为了坚持真理和自己对美学上的信念,亚里士多德大胆批判了柏拉图贬斥审美快感的看法,却把审美快感与“幸福”这种有益于城邦的最大效用,与“至善”这种人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联系起来。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美学思想。
1.美的有机整体性观念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里是最基本的观念就是――美的有机整体性。他根据这个观念断定:悲剧是希腊文艺中的最高形式,因为它的结构比史诗更严密;他根据这个观念断定:叙事诗和戏剧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情节结构而不是人物性格。他的理论依据是,以情节为纲,容易见出事迹发展的必然性,如果以人物性格为纲,就难免有些偶然的不相关联的因素。
“整一”,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所要求的,即“动作或情节的整一”。亚里士多德只强调过动作的整一,后来新古典主义者加上时间与空间的整一,合成所谓“三一律”,他们把动作的整一看成每篇诗只能写一个情节,不穿插附带的情节,这是从形式上看整一,忽略了内容上的内在联系。亚里士多德要求戏剧中的合唱队、音乐和语言等,一切都要服从整体。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还使用生动的比喻,把一曲乐调比作一个“城邦”,其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要各称其分,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和谐”,在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中是特别强调的。和谐的概念是建立在有机整体的概念上的:各部分的安排大小比例和错落有致、融会贯通,才能见出整体的和谐。他把诸多因素看成与内在逻辑、有机整体联系在一起的――由内容决定的。
2.艺术摹仿于生活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生活的“再现”或“摹仿”。像诗歌:史诗、悲剧诗、喜剧诗、酒神颂,像乐器:管箫乐、竖琴乐等都是摹仿一样。他认为人类行为有不同的特征,他把这种差异划分为:喜剧和悲剧。他说“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亚里士多德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肯定艺术比现象世界更为真实。他艺术所摹仿的决不如柏拉图所说的只是现实世界的外形,而是现实世界所具有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它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这个基本思想是贯串在《诗学》里的一条红线,是对诗与艺术的最有力的辩护,是现实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亚里士多德看文艺问题,主要从科学出发,要求一切都有一个理性的解释。最显著的例子是他谈悲剧不提命运,谈艺术创造,同时,他也放弃了柏拉图所崇奉的灵感。
3.悲剧意味着戏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给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一个高贵的和本身完备的情节的再现(模仿品),具有可以感知的规模,用具有特殊魅力的语言写成,在各个部分采用不同种类的吐发方式,通过表演者而不是利用叙述方法展开,并且依靠(刺激)怜悯和恐惧心理,使那种性质的情绪得到宣泄而减缓下来。”在这些下定义的用语中,“高贵”一词把悲剧和叙事诗共同具有的题材,同喜剧和讽刺共同具有的题材,即各种低级的东西或者说丑区别开来。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概念,对后来欧洲戏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只不过是告诉在希腊舞台的程式范围内创作的同时代人应当怎样编剧(他的告诫是奠基在对希腊戏剧史的大量经验研究之上的)。
4.节奏和谐之美
亚里士多德认为爱好节奏和谐之类美的形式也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自然倾向。自然倾向就是生机,它要求宣泄,要求满足,否则心理健康就会受到影响。他在谈音乐歌曲的功用时,把教育的功用摆在第一位。这个朴素的理念与我国伟大的孔圣人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教育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综合上述,便是笔者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美学思想的粗浅看法。在生活中我们要用一切艺术之美“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素养。把生活中的真善美谱写成艺术,再利用艺术的美学功能服务于社会。这便是笔者初探亚里士多德的艺术美学思想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