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教育教育教学理论提纲归纳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香教育教育教学理论提纲归纳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三)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时期有其不同历史形态、特征
3.继承性:前后相继
4.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5.独立性:独立于政治经济
6.生产性
7.民族性
(四)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朱熹(教育由神、天、上帝创造)
2.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3.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
(三)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功能
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
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积极)、负向功能(消极)
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四、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标志:极端的原始性和局限性。
特征:1.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无阶级性,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1.奴隶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2.封建社会的教育: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
学校萌芽;夏已有学校的设置“序”“校”;商已有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大学、小学、庠、序”
西周的教育;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基本学科: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私学是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特点学术自由。
两汉时期的教育;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设立太学(最高教育机构);灵帝设立鸿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地方官学称为郡国学或郡县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国子学与太学并列;建立郡国学校制度;开设四馆;九品中正制选士。
隋唐时期的教育;三教并重;科举选士;六学二馆组成中央官学主干。
宋元明清时的教育:程朱理学产生;四书五经成为科举依据;书院盛行;明代八股文成为科考格式;1905年光绪废除科举。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吠陀经》、佛教教育
(3)古代埃及: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
(4)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身心发展)、斯巴达教育(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
(5)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骑士教育;学习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代表人物:维多利诺、埃拉斯莫斯、拉伯雷、梦田
(四)近代社会的教育
1.教育国家化
2.教育世俗化
3.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4.教育的法制化(1880)英国(1763)德国
(五)二十世纪以后的教育
终身化(法国保罗朗格朗)、全民化、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研究的价值
(一)宏观角度的研究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微观角度的研究意义(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孔子:《论语》
(2)墨家:兼爱非攻
(3)道家:道法自然
(4)《学记》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课内课外相结合)、豫时孙摩(“豫”预防,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要采取预防措施;“时”把握教学最佳时机;“孙”不陵节而施,教学遵循顺序进行、学不躐等;“摩”学习中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问答法(讽刺、定义);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4)昆体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二)教育学的独立性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教育观点:1.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准备,现世目的是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2.“泛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
3.教学适应自然;
4.学制系统(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
5.班级授课制;
6.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2)卢梭:《爱弥儿》,人与生俱来自由平等,纯朴良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教育。
(3)康德: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4)裴斯泰洛齐: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
教育遵循自然
(5)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教育观点:1.道德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之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2.教育最高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3.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4.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赫尔巴特和他的学生席勒的观点形成了“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特点。
赫尔巴特被看做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提出“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教育观点: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生长;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4.学校即社会;
5.五步探究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那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三)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1.实验教育学:欧美;梅伊曼、拉伊。
2.文化教育学:德国;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3.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杜威、克伯屈。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前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凯洛夫《教育学》(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中国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5.批判教育学:当代西方;
(四)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前苏联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
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
“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美国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学说、发现法
德国瓦根舍创立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
法国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理论代表作
和谐教育思想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一百条建议》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体制,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影响教育技术。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四、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校园文化,就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
其中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与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是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最高层次。
特征: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
2.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就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气氛、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特点: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3.理想校园文化的创建策略
主题统揽策略、个性塑造策略、传统拓展策略、重点突破策略
五、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学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三)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复演说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作用论)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成熟势力说”)
(二)环境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三)教育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条件:外部依赖于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状况;内部依赖于教育自身状况,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表现: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主观能动性
三个层次组成: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一)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二)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即年龄特征。
(三)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关键期,就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就是关键期,也称为敏感期、最佳期。
(四)互补性:首先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其次,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
(五)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
首先表现在不同儿童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少年得志、大器晚成”;其次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一节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教育方针: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根据政治、经济要求,明令颁布实施的一定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或总方向。
当前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
(一)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作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普遍)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特殊、具体化)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发生的变化。
四、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人们的教育理想
(四)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五、有关教育目的的确立的理论
(一)个人本位论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赫钦斯、马利坦、马斯洛、萨特等。
(二)社会本位论
观点: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
代表人物:荀子、赫尔巴特、孔德
(三)教育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杜威观点: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
(四)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六、我国教育目的
(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1957: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个教育方针:毛泽东“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有: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两爱: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两精神:奉献精神、科学精神。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概念)42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3)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4.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2)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3)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包括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方面和教育管理系统方面。
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的总和。
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与主体,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建立学制的依据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三)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四)人口发展状况
(五)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 壬寅学制日本《钦定学堂章程》,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行
1903 癸卯学制日本《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体现“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体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
1912 壬子癸丑学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是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
性质的学制。
1922 壬戌学制美国称为“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
为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二)新中国的学制沿革
1.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2.1958年的学制改革
3.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
4.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横向: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
纵向: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
2010年6月21日,胡锦涛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规划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教育——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
公平——基本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提出:
战略主题——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核心——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点——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推进思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五、教育制度的发展
(一)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现代学制有三种类型:
双轨学制: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单轨学制:自下而上。
美国
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3.非制度化教育
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大众化(低于15%精英教育阶段;大于15%小于50%大众化阶段;大于50%普及化阶段)。
我国高校:1999年扩招,1998年9.8%;2004年19%,跨入大众化阶段。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1.非职业化阶段
2.职业化阶段
3.专门化阶段
4.专业化阶段
(三)特点(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3.示范者角色(榜样)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其他说法:
1.心理调节者的角色(心理保健者角色)
2.学生心灵的培育者角色(学习的指导者角色)
3.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全面性、多样性、差异性
2.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3.连续性:时间连续
4.广延性:空间广延
5.长期性:周期长,影响具有迟效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间接性: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7.主体性: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8.示范性
9.劳动方式个体性
10.劳动成果群体性
四、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概述
1.概念: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2.分类:权利威信、信服威信
3.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4.形成: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二)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