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史】钢琴艺术史 现代主义音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韦伯恩(Anton von Webern,1883 年12月3日-1945年9月15日):奥 地利作曲家,新维也纳乐派代表人 物之一。韦伯恩生于维也纳,1902 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音乐学,1904 年起师从于勋伯格,与勋伯格、贝
尔格组成新维也纳乐派(或称第二
维也纳乐派)。纳粹占领奥地利期 间,因受纳粹迫害(希特勒明令禁 止演出第二维也纳乐派的音乐), 不得不过隐居生活。1945年前往萨 尔茨堡看望女儿、女婿,在宵禁时
,在配器上简洁的不能再简洁,同时韦伯恩的创作
开始使用音色序列法,即音色组合在不停地变换中 ,一个音色组合一般只持续1、2秒。主要作品Op.21 交响曲。
第三阶段,十二音音乐:这一时期韦伯恩除使用十二 音作曲技法创作外,还进行了点描主义音乐的尝试 ,Op.27钢琴变奏曲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在形式结构上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例如早期的组曲﹑ 托卡塔﹑大协奏曲﹑赋格﹑帕萨卡里﹑恰空等。恢复了严密的 逻辑思维,清晰的音乐结构。
在作曲技法上,提倡复调音乐,调性明确,有时有双调性和 多调性,复拍子比较多被采用,配器清晰透明,不像浪漫主义 那么浓郁,也不像印象主义那么有色彩感,但音色仍是多变的 ,和声不受功能性的约束,出现了20世纪特有的和声效果,及 尖锐﹑新奇﹑不协和的音响效果。
于户外吸烟,因语言上的误会,被
一美国士兵误杀(该士兵在战后因 懊悔而酗酒,于1955年身亡)。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音乐创作的阶段
第一阶段,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创作风格受古斯塔 夫·马勒等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影响,主要作品 Op.1帕萨卡里亚。 第二阶段,自由无调式音乐:在其老师勋伯格的影
响下创作了大量无调式音乐,作品的规模越来越小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一般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大约从1897 年至1908年。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深受瓦 格纳的影响,这时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抛开调性。第二个时期大约从 1908年至1912年,这个时期的作品已是“勋伯格风格”特点的作品 了。这时期的音乐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十二音体系”他已完全 成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第七章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艺术家并不创作其他人认为是美的那样的 作品,而是创作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冲动迫使 他不得不创作的作品。
【奥】勋伯格
现代主义音乐
代表人物
拓展与研究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 (modernist music) 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 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从历史风格的范畴而言,现 代音乐特指20世纪中所创作的有特殊风格的作品,并非指所有写于20世纪 的作品。属现代主义音乐范畴的有印象派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原始主义 ﹑新古典主义﹑新民族乐派等。
现代音乐出现的征兆是音响的不协和性。这可以在19世纪许多浪漫主义 作曲家如F.李斯特、.穆索尔斯基、E.格里格等人的作品中看到。德国作曲 家R.瓦格纳最强有力地促进了古典大小调式和调性功能的瓦解,由此导向 了“不协和音的解放”(勋伯格语)。在瓦格纳的作品中,他采用了许多 半音化和弦的进行,和声从调式主音的束缚下被解放出来,传统的大小调 式和调性关系开始动摇了。
表现主义最初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开端于美术界—— 1911年,画家康定斯基(1866-1944)、马尔克(1880-1916)、马克等人 在德国创办了《青骑士》杂志,发表了多篇戏剧、绘画、音乐诗歌等方 面的、有关表现主义的理论,掀起了表现主义运动的潮流。战后此潮流 迅速风靡欧美,并先后在美术、建筑、戏剧、小说、诗歌、电影及音乐 领域中产生重要影响。
2 ﹑织体节约,常用小型室内乐队,配器与旋律﹑和声的零碎 相配合,总是用不同的乐器频繁转换,突出乐器音色的不断变 化。
3 ﹑曲式结构简短,很少用主题重复发展。他的兴趣在于强调 个别音本身,而不是音与音的联系,用这种方式构成乐句和曲 式,所以他的作品不仅短,而且短得出奇。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钢琴音乐作品
《钢琴变奏曲》Op.27 《钢琴五重奏遗作》,无编号
《四重奏》Op.22创作于1930年,为单簧管萨克斯小提 琴钢琴而作
《 9件乐器协奏曲》 Op.24创作于1935年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
总体特征 : 在美学方面要求各个方面均衡﹑完美﹑稳定。
在情感表现方面追求适度﹑有控制﹑普遍意 义上的情感, 而不是强调个人的﹑主观的,不像浪漫主义那样,过激而不加 约束的情感。浪漫主义音乐强调的是热情﹑奔放﹑激越,新古 典主义追求的是冷静﹑理智﹑清醒。
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 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 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
表现主义的意义,以无调性为其基本成分。由于抛弃了主属音的传 统观念,八度中的十二个音的价值得以相等,从而使传统的旋律概念、 节奏、节拍的组织,曲式的结构,和声与对位的感觉皆面目全非。融入 十分自由的形式中的若干独特音的连续,带来了流动的、甚为发展的奇 妙特色。而小巧、精致的乐队编配,常具单纯、明快的色彩。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产生的社会环境
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等 因素是社会动荡,矛盾加剧,引起社会心理发生变 化,产生了更多的紧张;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影响了 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作曲家创新求异更加心切, 个人主义充分发展,创作不顾公众反映和社会效果 的倾向变得普遍起来。他们的作品无法做到雅俗共 赏,但一直坚持自己的作曲理念,表现纯粹音乐之 美,其创作态度一向不是为了取悦观众。
作曲特点
韦伯恩与贝尔格虽然都以勋伯格的作曲方法为基础,但从20世 纪音乐发展来看,贝尔格尽力把他拉回“过去” ,使它向传统 靠拢,而韦伯恩更倾向与“未来” ,韦伯恩把勋伯格的作曲规 则运用的更加彻底,更加理性化,因而他的音乐语言更加抽象 主观,带有更多的实践性质。
1 ﹑旋律﹑和声﹑零碎片段缺少长线条,流畅的声部进行,多 用宽音程的跳进,声部之间的关系不协和。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钢琴作品
三首钢琴曲Op.11 创作于1909年 六首钢琴曲Op.19 创作于1912年 五首钢琴曲Op.23 创作于1923年 钢琴组曲Op.25 创作于1924年 二首钢琴曲Op.33 创作于1932年 钢琴协奏曲Op.42 创作于1942年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在音乐与其他艺术方面提倡“纯音乐” ,尽量使听众 集中注意力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借助于音乐以外的手段, 如文学﹑绘画等,这种主张,使新古典主义音乐更注重器 乐体裁,不太注重声乐体裁。
代表人物
斯特拉文斯基
普罗科菲耶夫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lgor Feodro-ovich Stravinsky,1882- 1971) (Igor Feodorovich Stravinsky 伊戈尔·费奥多罗维奇 ·斯特拉文斯基,1882-1971)是美籍俄罗斯作曲家。原 学法律,后跟随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业余学习音乐,终于 成为现代乐派中名副其实的领袖人物。 伊戈尔·费奥多罗 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 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 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一科萨夫学作曲。1939年定居 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作品众多,风格多变。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勋伯格是一位具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曾经引起过很 大的争议。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并且培养了许 多“十二音体系”的作曲家。他和他的学生贝尔格、威伯恩被合称 为“新维也纳乐派”,即“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他对音乐所进行 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曲家,如 达拉皮科拉、欣涅克以及肖斯塔科维奇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他 的影响。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勋伯格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908年以前为调性时期。主要受 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影响,作品充满德国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气 息,并把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半音化创作技法发展到了极限。如弦 乐六重奏《升华之夜》(1899,于1917年改编为弦乐队曲)、康 塔塔《古雷之歌》(1900—1901)、交响诗《普莱雅斯和梅丽桑 德》(1903)等。1908—1920年前后为无调性时期,他开始探索 一种新的无调性的音乐风格,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他的作品中,不同音高的各音之间的结合,不再像传统音乐 那样,以某个音为中心,不协和和弦也不再像传统的音乐那样, 需要“解决”到协和和弦。勋伯格采用无调性音乐风格是同他作 品中的表现主义特征相联系的。他从表现主义美学思想中汲取灵 感,先后创作了一批无调性作品,成为第一位放弃调性的作曲家 。如单人剧《期待》(1909)和说白歌唱《月迷的皮埃罗》( 1912)等
阿尔班•贝尔格 ,1904年开始,跟随勋伯格学习,此 前他几乎没有受过正规音乐培训。贝尔格把这位作曲 前辈(实际上只比他大11岁)看作是朋友、父亲和音 乐完人。学习四年后,他写了作品第一号,单乐章的 《钢琴奏鸣曲》。虽然作品的黯淡色调和浪漫主义晚 期的忧郁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勋伯格和马勒的影响, 但作品的丰富素材和无比自信无疑是大师手笔。1910 年的《弦乐四重奏》是贝尔格在勋伯格门下创作的最 后一部作品,随后贝尔格就彻底背弃了一部作品必须 具有一个主调的调性原则。1911年他与Helene Nahowski结婚,这一时期的音乐受到了他们爱情的影 响。1912年为女高音和乐队而作的《阿尔腾伯格歌曲 》(Altenberg Songs)反映了放荡和苦涩的性爱意识 ,这在贝尔格后来的两部歌剧中有着更深刻的宣泄。 勋伯格并不认可《阿尔腾伯格歌曲》,为了使老师满 意,贝尔格尝试更长大成熟的结构(很大程度上受马 勒《第九交响曲》的影响),特地创作了《管弦乐曲 三首》,题献给老师。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阶段及代表人物表现主义Fra bibliotek新古典主义
新民族乐派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
简介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 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 生的、一种相悖于印象乐派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的音乐流派。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 勋伯格 贝尔格 韦伯恩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阿诺尔德·勋伯格 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 国洛杉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 曲。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1901年 赴柏林,在一个酒馆乐队任指挥,后到斯特恩音乐 学院任教。此后,来往于维也纳和柏林两地,几乎 没有中断过教学活动。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奥地 利作曲家A.贝尔格和A.von.韦贝恩(他们师生 三人常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1915—1917年勋伯 格在奥军服役。1918年组织维也纳私人音乐演出协 会,专门演出20世纪的新音乐。1933年,纳粹上台 后移居美国。1935—1944年先后在南加利福尼亚大 学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籍 。1951年,勋伯格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77岁。
表现主义,以其极大的主观性着眼于人类精神与体验的直接表现。 在抗衡着印象主义客观性的同时,追求形式上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 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 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共性特征。
钢琴艺术史——现代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是"新维也纳乐派"针对法国的印象乐派所强调的、对自 然中的朦表胧光色、虚无缥缈事物的描写的尖锐反驳。他们主张艺术要 表现人类的思想本质和心灵世界。正像勋伯格所说:"艺术家为之奋斗 的最伟大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表现他自己","我们的心灵才是客观 世界的真实反映。"当他们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德奥现实生活充斥着痛 苦和罪角的时候,他们便用音乐去表现自己内心所感受到的那种压抑、 孤寂、苦闷、绝望、刺激和疯狂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