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对传统吟诵的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对传统吟诵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中对传统吟诵的实践与思考

传统吟诵在汉语古体诗文创作与欣赏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对于个体修养的提升与文化品格的养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论从历史、文化、教育的角度,还是从个体发展来看,都有其存在、推介与传播的价值。目前,在儿童启蒙与中等教育中,有部分学者也正在研究和实践。

●现状与反思

作为中国传统特有的诵读方式,吟诵的产生、存在和流传,与汉语的特质、借助汉语传达的情感是相伴相生的。今天,我们要领会民族的语言深处那些细致幽微的生命以及创作古体诗歌,吟诵是很好的媒介。但在既成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吟诵的地位该如何确定,它是否只是一种新近教学方法的补充呢?

现在的中学古诗文教学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笔者任教的高中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标准教材。这套教材以及现行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在古诗文教学中强调朗读与背诵,也主张做一定程度的课外拓展阅读。在实际教学中,古诗文占据了整个课时计划的一半以上。就笔者所见,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声情结合的朗读和背诵。在各类教学论文与各级公开课中这一点也有较强的体现。那么,如果抛开吟诵自有的价值和意义不谈,在白话文为主导的今天,既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阅读教学范式,对一种已经凝固的语言表达形式的教学来说,提倡吟诵的意义在整体教学中似乎并不明显。但在日常教学中,不得不说以上这些只是一种表象。朗读和背诵环节的设计往往徒具形式,更不用说与吟诵在思维导向上的不同。教师写在纸上的现实价值远远大于实践中的作用。

首先是体制内教学参与者的认知与实际教学过程存在差异。笔者班上有些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就要求了解高考的考点和题型。我想,这并不是他们学习的初衷。但几年的教育使得他们渐渐远离了好奇心和对知识、人生的探索。我们做了许多年的素质教育,又不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但考试成绩依然是考评学生和教师近乎唯一的标准。新课标高考的古诗文阅读题目只有一道,其中理性的分析、模式化的做题思路与统一的答案,已经失去了经典阅读的大部分意义。尽管新课

程标准在课程的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从社会到教育工作者,从学生到老师,人们也早已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然而这是一种个人很难改变的无奈。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费尽心思讲析入选课本的词句,做概念性的逻辑分解,从形象到手法,唯恐遗漏考试的知识点,专设习题课来梳理做题思路,使学生接近标准答案;一方面又清醒地意识到“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所谓的尽力在理性为主的分析中,学生很难顾及对诗文本身的美感特质的领悟。教师和学生都陷入一种明知不全然正确却被迫认同的境地。

众所周知,对于汉语尤其是古诗文,感性的体悟、浸润式的学习至关重要,而不要说吟诵这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就是白话文的朗读也湮没在了“高效课堂”的呼声中。大量的理性知识的灌输,甚至文科教学理科化,不会留给老師和学生细品慢吟的时间。叶嘉莹先生曾说过,诗词的美有一半在声情之间。但当诵读沦为固定的形式,所谓的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探究在语文的课堂上势必会成为一个僵化的概念,更遑论美的体验了。如何使感悟与自由的阅读、感性的体验重回课堂;如何从根本上尊重汉语语体的特征和学生思维的自然发展,语言能力的根本性培养;如何使学生心灵沉静广阔、得生命之体验,美之熏陶?提倡吟诵成为了一条可走的路。这几乎是一种根本的教学方式导向的变化。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其次是教育本身存在的制约及社会教育环境补位的不完全。公共教学中诵读的衡量标准本身就有着不确定性。教师很难在课时限制下对任课班级几十名学生有同等的关注,更不用说追踪式的引导和自主感悟时间的缺失。这就需要家庭及社会教育补位,给予学生空间,让他们能有浸润和渗透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强化公共教育中的劣势的一面。我们知道,传统吟诵者绝大多数是童蒙时在家庭成员、塾师或其他前辈那里通过口传身授,或者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学会吟诵的。那时,伴随着学生敏锐和极强的记忆力,恰是最有利于用直觉的、体会式方法来学习的。这种偏向感性的领悟,基于传统文化整合性的思维特点,对

学生品格和灵性的养成是有作用的。诗词文句与其吟诵之声浑然一体,在声情中记忆和体味前人的生命经验,所得必不仅限于文辞。在偏重理性和功利化的知识灌输几乎占据公共课堂的今天,学习向内求索的吟诵不失为简单却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践与疑难

(一)社会认同与教育环境

在我的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之初并不知道何为吟诵。他们在公共教育和家庭教育当中,接触最多的是朗读。偶有学生了解,却多是唱读,难以与传统的吟诵区别开来。在我教过的六个班级、300多个学生当中,仅有两名学生接触过传统的吟诵,其中一名学生有过进一步的了解。

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白话文的使用与普及,吟诵被视为历史的甚至是旧时代的象征,长时间被摒弃在公共教育之外。当代有将吟诵引入课堂的实践,但往往失之粗略。有时竟有些以“特殊技艺”逞才的味道。家长和社会对推介吟诵所持的态度多是可有可无。粗知其价值,但未详其根本。学校教师也多对此存有疑惑。因此,推介只能先是小范围和浅近式的。即便专家学者大力倡导,并将之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重大社科项目研究,但广泛的认同易有,真正的推行实践却还需要一些先决条件,尤其是教育思想和制度的变化,让大多数人意识到应当并可以做。

(二)审美观念与传承形式

在高中推介吟诵是比较难的一件事。若是在童蒙时期,学生没有受现行公共教育的影响,自然易于接受和形成相对牢固的体认以及相应的直感能力,效果最佳。若是高校的相关专业学生也自然会有这方面探索与研究的兴趣。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已经在公共教育体制内有了对学习内容与方式较为固化的态度和见解,又为既定的考试及各种要求所累。在吟诵方面能有的耐心和可能获得的进益并不明显。大多数学生以为只要知道就很不错。他们多是怀着看新奇事物的想法,来听那些“奇怪的腔调”,很难沉下心来进入诗词的境界。理解诗词也依然依循零拆碎解的老路。年轻教师往往怯于在课堂上当众吟诵。我身边的教师了解吟诵的不在少数,且能讲文体、音韵方面的一些理论,但对亲身尝试甚至创调则存有顾虑。在现有的教学体系内,也很难系统地把吟诵融入古体诗文的欣赏和写作当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