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出没之奇幻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出没之奇幻空间》
作者:王黎莎
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7年第06期
《熊出没之奇幻空间》是2017年贺岁片,从片名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要为孩子们打造奇幻空间。
果不其然,这个奇幻空间神秘又奇妙,在观影过程中我不断听到孩子的惊叫和家长的笑声。
其实故事情节很简单,考古学家和反派们都想得一样宝物——金鹿角,这个考古学家队伍里有个机器人掌握一些线索,在被反派追捕的过程中遇到了光头强和熊大熊二,然后一起踏上寻宝之路。
他们和鹿族的后人协力保护金鹿角,打败反派,最后让森林复苏。
看了这部电影,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就是反派中的天才老板,他是个高智商的天才,可以制造虫洞将人传输到平行空间里。
他没有用这项技术去造福社会,而是带领手下到处掠夺宝贝,并统统据为己有,他的一系列行为引发了我很多思考。
被剥夺乐趣的童年
记得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老板领着小猫一起看动画片笑得很开心,而他的妈妈却拿遥控器将电视机关闭了,然后便领着老板走进了补习班。
这位天才老板的成长过程是没有童真童趣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补习班、特色班、竞赛班。
当看到同龄的孩子在操场上踢球,他眼神中的羡慕之情显而易见,然而父母还是把他强行拖走,扔进了所谓的天才培养班。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他完全受制于妈妈的“天才成长计划”,童年被这个计划填充得满满的。
父母忽视他的真实心理需求,教育方式不符合其年龄特点。
就像现在也有些家长怕幼儿园学的少,孩子上小学成绩跟不上。
为了迎合家长们的心理,一些幼儿园出现小学化的倾向。
其实,家长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幼儿园会按照规范的要求对孩子需要了解掌握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安排,学龄前孩子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游戏,因为游戏也是学习。
还有的家长为了弥补自己童年没有好好学习或者缺乏某项特长的遗憾,为孩子设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准备让孩子“全面发展”。
放学后的孩子需要去上绘画班、珠心算班等各种兴趣班,再加上去上学的时间,孩子们简直全年无休!记得有一个特长班的老师说:“孩子哪知道什么好不好啊,不都是你们做家长的决定嘛!别让孩子长大以后怨恨你小时候没逼一逼他们,只要逼一下,孩子什么都能学啊!”可是,我们为什么要逼迫孩子呢?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自己喜欢某种特长,愿意主动去学,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是应该的,也是适合的。
如果孩子并没有这个想法,我们还是尊重孩子的心声吧。
我们班里有个家长特别不喜欢孩子玩橡皮泥,觉得玩这个没有用,就像玩泥巴一样。
每次他的孩子都在班里到处借,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捏出卡通动物、小食品等等。
当新年到,我发下
心愿卡请小朋友们画出自己的心愿时,他只画了一个圆盒子,告诉我说:这是一盒橡皮泥,我就想要橡皮泥。
孩子的愿望很简单,他们希望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期望和要求去做。
有的家长为孩子准备好电视,以为这比回答孩子的问题和讲故事更有乐趣。
还有一些家长因为工作忙碌或者个人原因而更愿意用电脑、手机打发孩子,觉得玩这样的游戏就是给孩子快乐,大家互不打扰,各自快乐。
这是陪伴吗?不是。
这是一种忽视,大人的快乐并不等于孩子的快乐,被剥夺乐趣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可还记得,在我们小时候,也曾整天玩着稚气的娃娃家和跳房子,带着满身的泥土回家那是常有的事情。
那时候的童年充满游戏的快乐!现在有些家长将知识的学习提前灌入到孩子的生活,就是剥夺他们童年的乐趣啊。
被盲目攀比的童年
当被手下问:“老板,你小的时候不看动画片吗?”他愣了一下,这唤起了老板不快乐的童年回忆,他父母用强势取代了他童年该有的快乐和美好。
小时候陪伴他的就只有那只猫咪。
他不敢承认自己很渴望这些东西,只能故做不在乎地说:谁会看那种东西啊!他进入了奇幻空间的时候,看到一只类似童年伙伴的猫咪,一下子就触动了他的心。
可悲的是,看电影时我听到有一位女士说:“孩子就应该这样教育,你看,他都成为天才了吧,咱们孩子要是也这样厉害,多有面子啊!”孩子的童年怎么可以拿来作为支撑大人面子的工具呢?
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听到“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别人家的孩子考试得了第一名,别人家的孩子都会写好多字了,好像孩子是家长互相攀比的筹码。
夸赞孩子本来是一件好事,结果给孩子造成莫大的压力。
就像上幼儿园一样,很多家长经常见到孩子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学什么啦?儿歌你怎么没学会,你看某某都学会了!”他们不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些什么事,交到了什么朋友,只关心学习。
从中班开始,就不断有家长问我什么时候教写字。
过早让孩子写字,不仅对孩子的发展无益,还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身边有个朋友准备把孩子送去学钢琴,原来是希望孩子尽快考十级,因为别人的孩子钢琴过六级了,家里来客人都能表演了,以后高考还能加分。
天哪,本以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舞蹈、钢琴,居然也被冠上了功利的色彩,一定要考级。
当孩子长大以后,他的童年回忆还剩下什么?是写不完的作业,应付不完的培训!
失去自由的童年
电影里熊大熊二对天才老板说:金鹿角是属于大森林的,不是你的,俺们绝对不会让你抢走!这样一番话,却触动了老板的童年阴影:被迫参加很多提高班的他,没有自己的玩具。
哪有孩子不爱玩,哪有孩子不喜欢玩具的呢?他自己没有玩具,就把目光投向别人,当他向小伙伴借飞机玩时,却遭到了拒绝,并且还被嘲笑和欺负。
被伙伴孤立的委屈和被父母强迫的愤恨只能积压在心底,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支持和释放。
他没有体会过儿时的快乐,其实这也反映出我们当今社会很多大人把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强迫性地传递给小孩子,不顾孩子的感受。
家长觉得自己给了孩子那么多,甚至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孩子怎么就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给自己争口气好好学习呢?那么你们有没有问过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呢?很多家长说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宁可少玩点儿,也要多学点儿。
自作主张地为孩子报特长班,占用了孩子们的娱乐时间,也等于是剥夺孩子的自由快乐。
做父母的为了完成自己所设定的教育套路,不顾孩子是否愿意,就为其安排各类培训班,不准其发展真正的爱好,这是为孩子好吗?这是打着“为你好”的名头伤害孩子,实则多半带来反面效果。
什么叫做起跑线呢?受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父母素质等影响,孩子本身就存在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其实大家的“起跑线”本来就不一样。
真正的起跑,应该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遵从儿童发展规律,做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教育,在玩中学,快乐游戏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锻炼健康的身体和心灵。
这个反派老板儿时的玩具被家长收走,被家长强迫不断做练习题、上各个培训班,他没有时间交朋友、做游戏,长大后被称为“天才”,拥有各种发明,在他的父母看来是值得骄傲的,外人看来他是成功而幸福的。
他也许拥有了大人眼里面该拥有的,走了别人眼中的成功之路,但是他却失去了自己的童年。
在奇幻空间里遇见的那只猫,代表着他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时光,他不择手段地把世界各地的宝物都占为己有,并非只是贪图宝物的珍贵,更多地是想填补自己内心阴影重重的缺失童年。
他的“童年缺失”造成长大以后的“人格缺失”,成为一名科技歪才,最后,“金鹿角”用它剩余的能量改变了他痛苦的童年记忆。
老板的回忆如同倒带一样,被父母收走的玩具回到了他手里,被关掉的电视机又被打开,小猫来到了他的身边,老板被温暖了,心灵被解放了。
鹿族的绿洲也恢复了生机,再度春回大地。
电影虽然是一个大团圆的美好结局,这个反派老板的角色所折射出来的孩子成长的心理问题,却让一些观影的人们生出某些共鸣,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女孩说:“就应该让老妈也来看看这个片子,那个老板学习都学得变态了,我才不要这样呢!”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反思: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塑造健全的人格。
开心快乐地成长才是孩子在童年需要完成的事情。
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不会再来,也无法弥补,请还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谁知道他们会在奇幻的童年时光里发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