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股票及证券市场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百度文库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
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
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
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
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
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 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
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
中国证券业历史发展脉络
中国证券业历史发展脉络2004年7月16日15:49 来源:[ 搜狐财经 ]页面功能【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大户的举贷和王侯给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
◆明后清前,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上海沙船业,四川井盐业,云南、广东矿冶业和山西金融业,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
◆十九世纪初,……开始签发庄票,代替现金在市面流通,起着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作用。
◆ 1840年鸦片战争后,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
◆ 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上海商人朱其昂、朱其诏筹建上海轮船招商局。
随着该局的成立和第一期股本的认定和筹集,中国第一家近代意义的股份制企业和中国人自己发行的第一张股票诞生。
如仁和保险、济和保险、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等都是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华商股票。
◆ 19世纪80年代初期,全国各地创办的新式工矿企业就有十五六家,这些矿业公司都发行了股票。
至此,华商证券的发行已小有气候。
1882年前后,先前成立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荆门煤铁矿、长乐铜矿及鹤峰铜矿等十几种刚上市不久的矿业股票,这些股票的价格很快超过其面值。
◆ 1869年,上海四川路二洋泾桥北,出现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有价证券的英商长利公司,后来又有几家这样的公司相继设立。
◆ 1882年9月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成立。
它的设立首开中国有组织的证券市场的先河,成为中国自设证券交易所的权舆。
◆ 1883年10月,中国……爆发倒账金融风潮。
一度空前兴盛的股票市场低落至极点。
直至10年之后,一般商人仍"视集股为畏途"。
◆ 1891年,……联络同业,组织上海证券掮客公会即上海股份公所,买卖外商在华所设各事业公司的股票。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中国国有企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为了扩大经济规模和吸引外资,中国政府开始推动资本市场建设。
1984年,中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设立了股票交易市场,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1992年,中国推出了第一支股票型基金,1993年,中国债券市场正式成立。
2005年,中国证券监管机构成立,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资本市场也在不断改革创新。
2016年,沪港通和深港通相继开通,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
2018年,科创板正式启动,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又一里程碑,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
今天,中国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多种证券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和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建设的不断
关注和支持。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继续创新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 1 -。
民国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 -
民国时期的中国证券市场2004年06月25日14:33张春廷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证券市场发展史中内容最丰富、变化最复杂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近代证券市场走完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由于中国近代产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公债的大量发行,证券数量和品种迅速增加。
而证券发行规模的扩大,又进一步推动了证券交易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证券交易市场承接晚清的发展,迅速突破"茶会"和"公会"的松散市场形式,步入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时代,证券交易形式也由现期交易的单一形式,发展为现期、定期和便期等多种交易形式。
但1921年"信交风潮"的爆发,使产业证券市场再次跌入低谷,公债市场取而代之,后来居上。
这种公债唱"独角戏"的财政市场一直持续到1939年2月。
当公债市场开始衰落的时候,股票市场却在40年代初的上海租界悄然复苏并迅速繁荣。
然而,此时出现和发展的股票市场,不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社会游资投机需要的结果,与产业经济联系很少。
从此中国股票市场开始走上脱离产业经济的畸形发展轨道。
抗战中期出现的通货膨胀到南京国民党政府后期发展为恶性通货膨胀,一方面使政府前期举借的内债轻而易举地全部还清,然而政府却因此彻底失去民心和债信;另一方面,通货膨胀速度愈快。
投机利润也就愈大,股票市场也就发展愈快。
在此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但是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社会经济的全面崩溃。
随着南京政府的倒台,畸形发展的股票市场也走到了尽头。
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市场一、产业证券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民国成立以后,北京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奖励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经济措施,倡导、支持民间资本投资设厂、办矿、开银行。
适逢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西方各国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不仅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反而对中国工商业提出了商品需求。
试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试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试论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近代中国证券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些独特的特点。
一、政府推动与监管体制改革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首先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积极推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重视发展证券市场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市场。
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了相应的市场监管机构,并对市场进行了规范和监管,保障了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营。
尽管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政府在推动和监管方面的积极作用对整个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分割与板块发展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呈现出鲜明的市场分割和板块发展的特点。
中国证券市场主要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个市场。
而这两个市场的特点则是各自以不同的板块发展。
上海证券交易所以A股市场为主,深圳证券交易所则以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为主,两个市场相互辅助、互相发展。
这种市场分割和板块发展的特点使得中国证券市场更加多元化和具有特色。
三、股权分散与大股东优势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之一是股权分散与大股东优势并存。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股权分散程度更高,投资者普遍缺乏对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能力。
与此同时,一些大股东由于持股比例较高,拥有较强的实际控制权,这种大股东优势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大特点。
这种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有效运作和规范发展。
四、波动性较大与市场风险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市场波动性较大,存在较高的市场风险。
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相对较为激进,资金流动性较高,市场情绪波动较为明显。
这也导致市场短期内可能出现较大的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相对较高。
但同时,这种波动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交易机会和投资回报。
近代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变迁
在中国近代的资本市场中,证券市场和公债市场逐渐成为行业的主角。
这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但在微观的视角下,以交易所和债券为主的近代资本市场与企业资本筹集之间仍存在疏离和脱节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没有打破东西方文明的天然屏障近代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变迁1602年,荷兰人开始了最早的股票买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 ——“荷兰东印度公司”。
但由于此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股票发行和交易并不十分旺盛,资本市场才刚刚萌芽。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社会化大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资本需求,这时资本市场的作用才开始真正显现。
而在中国近代的资本市场中,证券市场和公债市场逐渐成为当时行业的主角。
近代是中国第一次深度卷入全球经济的时期,由此开始塑造了近代中国不同以往的经济地理风貌。
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不断进行商业扩张,外国资本和外国股票大量进入,出现了交易洋商股票的场所。
1872年,轮船招商局创办,成为近代中国首家由股票募集资金的股份制企业。
随后,仁和保险、开平煤矿、平泉铜矿等一批官督商办的企业竞相招股,这些企业的股票为近代资本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最基本的投资标的要素。
1882年,上海出现了中国第一家专门从事股票交易的公司——上海平淮股票公司,这标志着中国近代资本市场在事实上已经初步形成。
伴随着股票交易的增多,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华商股票的掮客,并且逐渐确定了固定的股票交易场所——茶馆,自此近代中国的资本市场进入了“茶会”时代。
尽管这一时期的证券市场存在自发、松散且缺失立法和监管等许多弊端,却在事实上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
19世纪末期,橡胶成为新兴的工业原材料,由于需求量旺盛且产量有限,橡胶的价格被不断推高。
国际资本在上海筹建了多家橡胶公司,并发行股票融资。
这其中存在许多皮包公司,他们进行虚假宣传,吸引富人跟风购买公司股票,采用“对倒”等方式,拉抬股票的价格,埋下了巨大的股灾隐患。
在钱庄和外国银行的资金支持下,上海橡胶股票投机风愈演愈烈。
中国近代股票市场发展概况及三次股市危机研究
中国近代股票市场发展概况及三次股市危机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 陈 程 / 文中国近代股票市场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外商低迷时期、复苏时期及发展时期。
其间,票价格一度攀升,又突然跌落谷底。
由缺乏监管,在短短半个世纪产生了三次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造成严重损害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近代 股票市场股票危机 启示中国近代股票市场发展概况股票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外商股票市场时期、华商股票市场兴起时期、低迷时期、复苏时期及发展时期。
(1)外商股票交易市场时期(19世纪50、60年代-1872年)在近代中国,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特殊,最早出现的是股票交易是外国在华企业的股票交易。
1843年上海开埠后,由于外国资本和外国股票的相继入侵,上海出现了交易洋商股票的场所。
19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些在上海设立的外国洋行及外国航运企业、保险企业已大多采用股份公司组织形式。
1869年,英商长利洋行首先专门从事股票买卖,在该央行上市的股票达21种。
随后,更多公司相继开办,使股票交易渐成规模,股票交易开始具有一定公开性。
19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初,外商股市总体上是缓慢的牛市行情。
在1871年3月的行情表中,所列洋行股票有20多种,股价开始走高。
19世纪70年代初,外商股票市场持续兴旺,且股票价格升幅颇巨,该年股票的上涨带动了市场的投机。
(2)华商股票市场的兴起(1873-1882年)187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股票市场开始了外商股票和华商股票并存的历史新时期。
此时上海已是近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心,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很是活跃,使初步发展股份制的官督商办等企业在吸收资本上获得了某些便利。
80年代初,不仅上海市民热衷于股票,金融机构也加入股票交易。
当时没有固定交易场所,一般通过登广告的方式,并且交易也不规范。
当时的盛况由于股票申购者远远大于股票供给,因此股票价格一度大涨。
近代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变迁及启示
☆二是三十年代出现的经济危机导致大量资 金流入沿海大城市特别是上海,在某种程度 上促进了上海的证券投机,而地方城市却没 有这种便利条件。
☆三是1935年的金融危机对地方的打击远远 超过对上海的打击,汉口证券交易所迅速衰 落的状况就是最好的一个证明。种种史实同 时说明,这期间的中国证券市场从总体看, 仍然是一个幼稚和畸形的市场。
★民族股份公司和华商股票出现。而 民族公司债券至迟在20世纪初的 清末产生。
★华商股票市场开始滥觞。
●1905年后,中国证券市场发育到了交易所 阶段: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股份公司和证 券市场发展的速度就远远落后于日本。早 在1878年 (★★★★★ ) , 日本就已经设立 了股票交易所(★★),而民族证券市场的 交易直至1914年以前还基本上处于分散的、 无组织的状态。
近代中国证券交易所 的变迁及启示
金融学系 孙建华
本专题的内容
引言: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证券一、二级市场、 场内市场概述 金融市场和交易所概述。 证券交易所是适应证券发行与交易的需要而产生 的。 洋务运动后期(1891年),外商证券交易所在中 国有了雏形。 民族股份经济的发展孕育了早期的华商股票市场。
●抗战期间中外证券交易所纷纷停业。 ●1945~1949年上海、天津证券交易所
从复业走向停业:
★国民政府在1946年5月发出筹备上海 证券交易所的训令,并于1946年9月 正式开业。
★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后交易活跃,交易 所收益丰厚,该交易所不仅是上海唯一 的证券交易所,而且发展成为旧中国乃 至远东地区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这个时 期也是近代上海证券业的黄金时期。
★1918年后日商在上海、大连( ☆ ☆ ☆ ☆ ☆ ☆ )、 滨江(哈尔滨)、安(丹)东(☆ ☆ )、天津(☆ ☆ )、四平(☆ ☆ )、长春(☆ ☆ ☆ )、公主岭 (☆☆☆ )、沈阳(☆ ☆ ☆ ☆ ☆ ☆)、铁岭(☆ ☆ ☆☆☆)、开原(☆ ☆ )、营口(☆ ☆ ☆☆☆)、辽 阳(☆ ☆ ☆☆☆)、青岛等地设立了商品、货币和 证券取引所(☆☆☆)。
关于中国股市的历史论文
关于中国股市的历史论文中国股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那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大量国有企业开始面临改革和转制的问题。
1984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随后于1990年成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
这标志着中国股市正式开启。
在成立初期,中国股市交易活动较为低迷,但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股市逐渐开始蓬勃发展。
19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股市改革和发展,比如推出了股票分拆、推进了国企股份制改革等政策措施,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中国股市也曾经历了一些波折。
1990年代末期,中国股市曾经出现了一系列股市泡沫,当时的股市繁荣带来了大量的投机炒作和非理性行为,最终导致了股市大幅波动和暴跌。
这一事件给中国股市敲响了警钟,也促使中国政府加强了对股市监管和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推出了创业板,这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此外,中国还不断完善股市法规和监管体系,加强了对股市的监管力度,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股市也经历了一段波动期。
然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包括推出了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和支持经济发展的措施,保护了股市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股市经历了辉煌的发展历程,也面临过不少挑战和困难。
在未来,中国股市将继续面临着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但相信中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会通过不懈努力,为股市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中国股市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从最初的探索阶段到改革开放的大发展,再到市场繁荣时期的挑战和调整,中国股市一路走来,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股市规模迅速扩大,投资者群体不断壮大,市场功能和机制也不断完善。
中国股市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者和资金。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事件
一、概述我国证券市场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重要事件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全面了解我国证券市场的演进轨迹和形成过程。
二、我国证券市场的萌芽阶段1842年,我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正式开启了我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封辟的大门。
此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逐渐形成,我国证券市场逐渐萌芽。
直到19世纪末,我国股份公司逐渐兴起,证券市场逐渐呈现出雏形。
三、我国证券市场的初期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段起伏不定的时期。
1950年代初,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才逐渐开始复苏。
1984年,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重大的转折点,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架构逐渐完善。
四、我国证券市场的腾飞时期21世纪初,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腾飞的时期。
2007年,A股市场出现了一次高峰,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辉煌的时刻。
此后,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证券市场的交易额和市值呈现出了迅猛增长的态势。
五、重大事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了重大冲击。
我国证券市场的股市指数出现了大幅下跌,许多投资者遭受了重大损失。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复苏。
2. 2015年我国股市大跌2015年6月,我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波动,A股市场指数出现大幅下跌,我国证券市场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危机。
政府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并成功化解了股市危机。
六、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展望1. 扩大开放引进外资我国证券市场仍然面临着外资参与度不高的局面,政府应该更加积极地扩大证券市场的开放程度,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证券市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近代股票在中国发展的启示
CAIXUN 财讯-1-近代股票在中国发展的启示□ 中央财经大学 赵倩倩 / 文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股票市场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股票市场起步较晚,其市场结构不够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不强,市场运行的体制和机制还存在“短板”,这些问题都是目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的。
然而追本溯源,随着西方势力的入侵,我国股票交易早在19世纪60年就已经产生。
在近代,随着民族工业的兴起,股票作为一种新型的筹资工具也运用广泛。
虽然当时的发展也历经坎坷和挫折,但其发展的经验仍然值得总结与反思。
近代 股票 启示自2015年开年后一直到6月12日,中国股市一直处于牛市状态,并达到了5166.35点的高位。
此后,沪指在短短两个多月下跌了43%,股市一度出现流动性危机。
此后至今,股市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虽然在2016年有小小的上升,但也一直在3000点上下徘徊。
股市的低迷不仅仅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还使得众多中小投资者们失去了对股市的信心,使得企业在股市的直接融资渠道受到损害。
为了增强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可以借鉴近代中国股票交易发展的经验,再结合实际情况对股票交易的相关方面进行改善。
股票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股票在中国的发展,其实早在明末清初时,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上海沙船业、四川井盐业、广东矿冶业和山西金融业,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
这种 “集资合股”参与者之间签订的载明权利责任的契约,就是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广厦福宁上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股票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
19世纪50年代,外商即己在中国创办股份制企业。
进入60年代,外商在中国创办的股份制企业逐渐增多。
1862—1872年间,就己有汇丰银行等21种外商在华企业的股票在中国交易。
在此阶段,股票交易并无固定场所,交易流程也不规范。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
中国股市大事年表1989--20071989年,深股开市,中国在1949年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代股民。
1991年,沪市老八股登场。
1992年5月21日,沪指从616点蹿至1265点,随后几天又登顶1420点。
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
到了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同时出台,沪指从333.92点一路涨至1052.94点。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先是5月18日证监会下发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指当天涨幅40%多;但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9年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
空前的大牛市在9月9日最终奠定。
当天,三类企业获准入市,沪指大涨103.52点。
2001年6月14日,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股市随后一路暴跌至1514点。
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发布通知宣布启动股改试点。
10天后,4家上市公司被迅速圈定进入股改首批试点程序。
2005年12月6日,上证指数开始了长达一年的逼空行情,2006年12月14日以16年新高2249点收盘。
2007年2月,节后行情并未因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下挫,盘中多个板块全线扬升,个股行情更是演绎疯狂,沪指昂首站上了3000点,并刷新了历史新高。
2007年3月18日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
2007年5月9日,中国股市演绎诡谲行情,历经午间黑色25分钟的惊险一跳之后,上证综指收盘顽强站稳4000点整数关口,收于4013.09点,全天上涨63.07点。
2007年5月15日,沪深股市由于交通银行的上市,沪指直接高开,但之后走弱,银行股成为盘中跳水的最大动力。
午后大盘又出现一波快速跳水,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破3900点关口。
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
《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1872—1937)》简介
《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1872—1937)》简介近代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贩子在股票市场中所遵循的制度和实践。
此期间,中国商界开始逐渐引入西方的股票市场制度,并融合本土文化与传统,在股票市场中实践着各种经营理念和进步模式。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的华商股票市场制度与实践进行简要介绍。
一、华商股票市场的起源与背景1872年,中国第一家现代化股票来往所——上海证券来往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起步。
起初,华商股票市场主要以上海为中心,随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如南京、天津、广州等。
这一时期,中国贩子乐观进修西方的股票市场阅历,并尝试运用到本土商业实践之中。
二、华商股票市场制度的特点1. 股票来往方式多样化在华商股票市场中,股票的来往方式多种多样。
除了传统的公开竞价方式外,还有更加灵活的报价来往、撮合来往等方式。
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来往方式为中国商界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灵活性。
2. 信用制度的形成与进步近代华商股票市场中,信用制度逐渐形成,并对市场的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商界发行自己的债券,吸引资金的同时加强了信用,增进了市场的进步。
此外,华商股票市场还出现了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短期融资工具,进一步增进了资本的活跃流淌。
3. 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市场机制的完善随着近代华商股票市场的进步,股票市场的经济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大量的股票发行和来往。
这一时期华商股票市场通过改进市场机制,完善了上市公司的注册及来往流程,为股票市场的健康进步提供了保障。
三、华商股票市场实践的成功案例1. 正大企业的实践正大企业是中国商界的一家著名企业,在股票市场中充分发挥了华商的优势。
正大企业擅长运用信用制度,通过发行债券吸引资金,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并在华商股票市场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 华商股票市场的国际化近代华商股票市场的进步也为中国商界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契机。
通过与外国商界的沟通与合作,华商股票市场逐渐获得国际认可,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中国证券和证券市场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后,经历了40多年的萌芽阶段,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形成。
中国最早出观的证券是外国在华企业发行的外资证券,最早的证券交易也是外商之间的外资证券的买卖,稍后才出现华商证券和华商证券交易。
尽管如此,中国证券市场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证券产生的历史,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国家向大户的举贷和王侯给平民的放债,形成了最早的债券。
汉唐以后,国家因军事需要临时向富商举借巨款的事已不再是偶然现象。
随着商业的发展,飞钱、会票、当票等商业票据出现,证券的品种更加丰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后清前,在一些投资大、收益高且又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如XX沙船业,XX井盐业,XX、XX矿冶业和XX金融业,已经较多地采用"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组织形式。
这种组织形式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股份制特征,而"集资合股"的参与者之间签订的载明权利责任的契约,则是中国最早的股票雏形。
当然,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的出现,在中国则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事。
1840年鸦片战争后,XX、XX、XX、XX、XX五口相继对外开埠通商,有价证券及其交易,就跟着第一批最先进入所开商埠的外国洋行在中国出现。
外资在华设立的各类股份制公司企业,把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的股份制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式和集股筹资的方法带到了中国。
中国仿效西方,采用股份制发行证券组织近代企业公司的活动始于19世纪70年代。
与此同时,清政府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起,举办旨在"自强"的军事工业。
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经费难以为继,70年代后,为借重民间私人资本,解决国家财力不足,洋务派仿效西方股份制,采用"官督商办"和"商办"等形式,兴建了一批旨在"求富"的中国近代民用企业。
1872年,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XX商人X其昂、X其诏筹建XX 轮船招商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股票种类:1、普通股;2、优先股 1、记名股;2、无记名股 1、有面额股;2、无面额股
四、股票的价格:1、票面价值; 2、股票帐在价值; 3、股票市值:行市 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 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利率、供求关系、政经局势、 企业收益(市盈率)、市场内因素(通货膨胀) 市盈率=股票市价/每股收益
:“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 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不 暇计其事之兴衰隆替也。然积而久焉,其弊有不 可胜言者。今设一平准股票公司以维持之,其利 有五……”。
5、最主要和最直接的起因毫无疑问是1883年爆 发于上海的金融风潮。
1880年代上海股票买卖高潮 1880年代开始后的几 年,是中国证券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段时期, 这期间,上海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买卖新式工矿 企业 股票的高潮,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在上海 的 历史 上是空前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从未 有过的第一次。
1872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股票
根存 票 股 局 商 招 船 轮
(一)1882年代的股票风潮
1872年,中国诞生了首家采用股份制方式成立的近代企 业--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的诞生,表明这种西方 式的企业组织方式已开始被中国人认识和接受。随后不 到十年,采用这种新型股份制方式组织成立的近代企业, 已从轮船招商局一家增至二十多家。这种现象,正如当 时《申报》的评论文章中所说:自“招商局开其端,一 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 之云集,虽其中亦有成与不成之分,然其一变从前狭隘 之规则”。 这些新成立的新式工商企业,无论厂址在 那里,无一例外均以上海为中心募集资金和买卖股票, 从而引发和掀起了上海买卖股票的第一次高潮。
(二)第二次高潮
1、新兴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国际市场上 对于橡胶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例如美国的橡胶进 口值1908年为五千七百万美元,1909年就急增至 七千万美元左右。 英国橡胶进口值1908年为八十 四万英镑,1909年便增为一百四十一万英镑。 供 求规律必然导致橡胶价格迅速上涨。从 1909年开 始,“在伦敦,橡胶热潮异常高涨,橡胶公司相 继成立。到本年(1910)4月已达顶峰,出现了 橡胶每磅价值十二先令五便士的记录,把橡胶股 票市场搞的一片混乱”。 而在正常的情况下, 橡胶价格即使加上充分的利润也不过每磅二温并越来越热烈,不 但一般商人,就是普通市民、地主以及一些 完 全没有股票交易经验和完全不懂橡胶知识的人, 为获取利益,也争先恐后的加入到购买橡胶股票 的行列中。到1910年三、四月间时,股票交易的 景气已上升到顶点,这时,虽然“可异者市中尚 有不知橡皮为何物者”,但是“橡皮市面大盛” 的局面已经形成。 为了争购橡胶股票,甚至有 人“投出多年的积蓄尚且不以为足,进而变卖家 人的衣装、首饰等物,竞相购买橡胶股票”。 上海市面上还推出“南洋一百二十二橡皮公司中 西名目股份原值表说”和“定价每本大洋二元” 的《上海橡树公司一览表》等书出售。 而且, 从这类书需提前交钱购买“预约券”的情况来看, 也可想象橡胶股票交易当时在上海已进入何等
股份制企业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市场经济和信用制度发 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与私人资本对立的组织形式。 在这种制度条件下的资金筹集方式、财产约束机制、利 益机制、竞争机制及其赖以存在的组织形式所表现出来 的巨大优势,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与传统社会中的独资及合伙企业相比,更是极具 优越性。
受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优厚成绩的鼓舞,该所一 部分发起人和一部分中介人开始组织成立另外的 交易所。结果,上海杂粮油饼交易所和上海华商 棉业交易所也相继成立,而且成立后效益也不错。 杂粮油饼交易所从1921年1月至12月一年获得纯 利71333.57元。棉业交易所从1921年7月1日到12 月底的半年中,获得纯利更达324194.96元。 当 时,中国人自办的交易所在上海出现才一二年时 间,绝大多数人对于交易所的性质和作用并不了 解。见到这些先后成立的交易所利润丰厚,股票 价格在市场上也随之迅速上涨的状况,便错误的 以为成立交易所容易发财,
二、证券交易所
股票市场包括股票发行市场和股票交易市 场,发行市场叫初级市场或一级市场,交 易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次级市场或流通市 场。
三、近代中国的股票市场
股份制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建立在市场经 济基础之上的股份制企业,作为一种制度基础和保证, 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零散社会资本,动员和促进社会资 源的优化配置,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起到推动人类 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杠杆”作用。
4、股票风潮的破灭:从1882年年底左右开始, 上海市场上股票的价格开始有所下落,到1883年 4月12日时,虽然还有半数左右的股票价格尚在 票面额以上,但已出现了明显的跌落。到1883年 年底,情况则和1882年颠倒了过来,即除了极个 别的股票外,绝大多数种类的股票价格都出现了 大幅的倾跌。到1884年年底时,绝大多数的股票 价格都跌到了票面额的一半以下,甚至有些不到 股票票面价格的四分之一。
1、在华设立的外国股份制企业营业发达,利润优厚,投资者有 厚利可得。 2、采用股份制方式成立的“官督商办”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好有 密切的关系。例如轮船招商局每年发放百分之十的股息,并且此 后不管经营状况如何,股息都无例外的照章发付。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下,无疑却有助于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和树立本身的社会形象。 再加上开平煤矿1881年已开始出煤,市场上公认其情景看好。上 海机器织布局1880年登报公开招股,以发展前景光明,利润优厚 相号召等等,都使得社会上对新式企业十分关注,把投资购买新 式企业股票看成是获利的极好途径。 3、这时,不仅官督商办的大型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 上海机器织布局等等,就是一些新成立的中小型工矿企业,也都 汇聚上海通过发售股票筹集资金。一家新闻报纸对1882年上海出 现这种筹资高潮的景象形容说“自春徂冬,凡开矿公司如长乐、 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准招商集股, 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 “现在沪上风气大开, 每一新公司起,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 当时上海确实出 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股票交易的高潮。
有人描述的那样:“不知怎样,那时人心忽然对南 洋树胶大发热狂,只要有一洋人,刊布一种计划书,说 ‘在某处地方,购得一所橡胶园,或者还是一块待垦的 荒地,可种橡胶若干枝,几年之后,可以获利若干万, 而且利益是年年加增’”,就“自然会有人辗转委托, 向他加价买进股票,而且还加价卖得出去”。 在这种 情况下,上海橡胶股票的市场价格迅速攀升,投资演变 成为投机就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了。据记载,1909年4 月4日时,上海成立最早的橡胶公司兰格志在市场上的 价格是每盘(每盘为十股)780两,时隔一个多月,到5 月16日时就已涨到1160两。1910年4月9日时更高达1475 两。地傍橡树公司的股票价格1910年2月19日时为25两, 同样时隔一个多月,4月6日时即上涨一倍达到50两。柯 罗麻公司的股票价也同样如此,1910年2月16日时为17.5 两,经过一个月,到3月17日时就已上涨到36两。 这种 橡胶股票价格在市场上猛涨的状况,又诱使更多认为购 买橡胶股票有暴利可得的人参与进来,种种因素彼此作 用,相互推进,使得上海橡胶股票市场更加升温。
就在上海橡胶股票价格景气达于顶点之时,一场因国际橡胶价格 暴落而引发的巨大金融风暴袭击了上海。从1910年7月初开始, 伦敦市场上橡胶行情急剧下落,4月时每磅橡胶价格还高达十二 先令五便士,到7月底便降到九先令三便士,随后更猛跌到六先 令。 伦敦市场上橡胶价格的猛跌,起因于世界橡胶的最大主顾美 国对橡胶实行了限制消费的政策。 其他国家也因橡胶价格过高而 控制了使用。国际市场上橡胶价格猛跌的讯息传到上海,立即引 起了上海的恐慌,而这时,平时经常向中国钱庄提供贷款的外国 银行,“看到市场上发生了混乱现象,便忙于催索贷款,结果使 中国钱庄里的华商商业资本完全枯竭,各银钱业之间也完全无法 融通了”。 外国银行这种落井下石的做法,“自六月望日至七月 初旬凡半月间”达到了顶点,“无日不在迫索中”。 而这时钱庄 亏欠贷款的总数已达一千一百三十六万两, 1910年7月21日,正 元、兆康、谦余三大钱庄终于因资金周转不灵,支持不住而同时 倒闭,同时连带使与它们有来往的数十家大小钱庄和商号受到连 累一起倒账。从而引发了震惊上海波及全国的金融风潮。到1911 年时,其对上海钱庄业造成的影响正如当时人评论:“自去年橡 皮股票惹起市慌,一时风潮所及,震动全局,倒闭者有之,收歇 者有之,驯至今年(即1911年),则只存30余家,比较上年减去 十之五六”。
中外金融机构的参与和推波助澜。在华外商银行除前面 提到的允许橡胶股票可按票面额押借现款外,不少外国 银行还向中国的钱庄和个人发放了大量用于购买橡胶股 票的贷款。同时允许中国钱庄用庄票作为购买橡胶股票 的支付手段。这些做法加上上海橡胶股票市场的火爆, 使得上海的钱庄主十分活跃,利用 外国银行的贷款进行橡胶股票投机。 “中国银行(钱 庄)里的商业资本,几乎完全被投入橡胶股票的交易中 去了,可用于正常商业活动的资金,却差不多完全陷于 枯竭状态”。 据估计,在这场橡胶股票的投机买卖中, “正元收购该项股票竟达三、四百万两之巨。尚有兆康、 谦余等十余庄,亦有巨额购存,视为无上资产”。 毫 无疑问,上海钱庄对橡胶股票的大肆投机,已脱离了正 常的商业轨道,从而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从1920年12月1日至1921年5 月31日止的结算表中,收入达677504.78元。其中, 营业手续费收入达585757.72元,扣除各种费用和 给所员的奖励费以后,纯利达到368696.77元。其 股东的股利半年达到30%,创造了“同种事业中 稀有的记录”。受到这种好成绩的鼓舞,上海证 券物品交易所第二次股东大会决定把股本总额从 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结果,从1921年6月1日 到同年11月30日止的结算中,总收入上升到 1002836.63元,其中,营业手续费达872488.22元, 纯收入达666129.9元。 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成立 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20年股东每股6.25元 的股票,得到的收益是2.5元,实际相当于年利率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