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科学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科学试卷带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用质量相同的0℃的冰和0℃的水冷却食品时,发现用冰的效果更好。

这是因为( )
A .冰比水凉
B .冰的温度比水低
C .冰在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 .冰和食品的接触更充分
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 ( )
A .逐渐变小,且逐渐离开镜面
B .逐渐变大,且逐渐靠近镜面
C .大小不变,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
D .大小不变,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3.在闷热的夏季,洗净凉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菌,而脏衣脏鞋容易发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闷热的夏季湿度大,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B .闷热的夏季温度高,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C .与洗净的衣服相比,脏衣服上的霉菌数量多
D .衣服上有机物多少与是否容易发霉无关
4.在月球上,两个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进行交流,这是因为( )
A .月球上太冷
B .月球上没有空气
C .宇航员不适应月球
D.月球上太嘈杂
5.小科同学发现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6.如图所示是人们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7.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
8.蜜蜂的发育过程是()
A.卵→幼虫→成虫
B.卵→蛹→成虫
C.幼虫→卵→成虫
D.卵→幼虫→蛹→成虫
9.春秋时期,吴越争霸。

有一年越国趁吴国灾荒,把煮熟后晒干的稻谷种子借给吴国。

第二年吴国用煮过的稻谷种子播在田里,结果什么也没有长出来。

煮熟的稻谷种子一定不会长出水稻秧苗来,主要的原因是()
A.温度还是太高
B.缺少营养物质
C.种子的胚已破坏
D.营养已破坏
10.(2013•江苏盐城)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的一端有螺纹。

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 .甲和丁
B .乙和丁
C .甲和丙
D .乙和丙
二、填空题
11.读泰安市区部分图,回答问题。

(1)星期天上午,小明和小亮相约去天平湖划船,图中 ① ② 两处分别是小明和小亮的家,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描述他们的位置。

(2)图中火车站以西“东岳大街”的走向是 。

(3)船从 A 处划向 B 处,如果他们两人保持 25 米/分的划船速度,从 A 处到 B 处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4)他们计划下星期天叫上小伟一起去祖徕山进行定向越野活动,事先要设计行动方案,他们应选择哪种类型的地图进行策划?
12.在脊椎动物中, 类和 类动物的体温是恒定
的, 类、 类和 类动物的体温是不恒定的。

由于哺乳动物具备了 和 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13.(1)如图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2)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不经染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视野里能清晰地看到细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操作能帮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 )
①将反光镜由平面镜转成凹面镜
②将反光镜由凹面镜转成平面镜 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缩小光圈,减小通光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3)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观察到细胞中有很多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的小体——叶绿体,并且同时发现叶绿体在视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流动。

他想: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流动方向怎样呢?请你帮他回答:( )
A .顺时针
B .逆时针
C .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 .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14.要测量形状规则的物体如长方体的体积,只要用 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再算出它的体积;要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要用 或 ,量筒的刻度单位是 。

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 (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 。

15.无种子植物可以分为______植物、_____植物、_____植物,他们不能用种子来进行繁殖,只能用_____进行繁殖。

三、探究题
16.点光源S 射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 点,请用最合适的方法作出光路图。

1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
(1)提出问题:水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 (2)作出假设: 。


3)设计实验:
①取培养皿两个,在培养皿内铺一层吸水纸。

②将 ,均匀置于两个培养皿内。

③设置对照实验:(请选择下列与假设一致的合适选项填在横线上) 甲培养皿 ,乙培养皿 。

A .水淹没种子 B .放在适温下 C .不加水 D .放在冰箱里
E.加适量水
④每日定时观察其变化情况,并记录。

(4)实验现象:甲培养皿;乙培养皿。

(5)实验结论:。

18.萤火虫是一种夏天常见的昆虫。

它的成虫往往居住在阴湿的腐草丛中,每年6月,雌雄成虫在水边腐草丛中产卵,卵经一个月左右孵化成灰色
的幼虫,幼虫主要捕食危害农作物的蜗牛等小动物。

到了冬天,幼虫钻
入地下。

第二年4月,幼虫在泥土里挖一个洞,经变成外有翅袋的蛹,
大约经过半个月变成成虫,爬出地面,能飞行。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从题意中可以看出,萤火虫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___________。

萤火虫是益虫还是害虫:_________。

19.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大小而
一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

为探究光谱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某同学将丝状绿藻和一些需氧细菌放在暗室内一切培养。

经过反复实验后,他观察到的现象如下:黑暗时,细菌不围绕在丝状绿藻周围;日光
通过三棱镜射入暗室,一段时间后,细菌围绕在藻体周围并在红橙光区
和蓝紫光区聚集成两堆。

(1)细菌聚集成两堆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导老师建议该同学补充对照实验,以使实验方案更完整。

简述补
充实验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并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某同学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①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上面;
②取两支长短、粗细相同的蜡烛,点燃其中的一支放在玻璃板前的直尺上,可以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
③把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它跟像完全复合;
④在直尺上记录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未点燃的蜡烛到玻璃的距离。

改变物距,重做上面的实验。

其中根据步骤③可得到的结论是()A.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B.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C.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虚像
D.像在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四、计算题
21.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

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

请据此分析: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 (填序号)。

A .室温保持在25 ℃
B .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 .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 .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 。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 。

22.今年小明家种植柑橘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

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14g ,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 ;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 。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这个柑橘的体积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密度是多大?
(3)小明的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五、简答题
23.如图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体积相同的实心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

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小明同学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和铁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示数为F 木和F
铁。


F
木>F 铁,则木块的下表面比铁块更粗糙。

小明的方案是否合理?请你作出评价。

24.在如图甲覆杯实验中,同学A 认为“大气把纸片托住了”,而同学B 对此表示怀疑。

同学A 认为可借用以前学过的“证明声音的传播要依赖介质”的实验方法加以验证,于是,同学A 从实验室借来一些完好器材进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随着抽气机不断往外抽气,原先预计可以看到纸片会掉下来的现象却没有发生。

你认为同学A 的实验设计思想是否合理?;分析实验不能达到预计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C
【解析】
2 .D
【解析】
3 .D
【解析】
4 .B
【解析】
5 .A C 5 cm3
【解析】
6 .D
【解析】
7 .C
【解析】
8 .D
【解析】9 .C
【解析】
10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因此,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
物镜。

由图可知,甲、乙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
数越小,甲的放大倍数比乙小;丙、丁有螺纹,为物镜,物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小,丁的放大倍数比丙小。

因此,应选甲、丁组合。

11 .(1)小明的家在体育场的东面,小亮的家在岱庙的西面(2)西北
一东南方向(3) 40 分钟(4)地形图
【解析】点拨:描述地图中某点的位置时,要找参照物,比如① 位子
体育场的东面,② 位于岱庙的西面。

火车站以西东岳大街的走向是西
北一东南方向: AB 两地的实地距离约为1千米, 1000/ 25 =分钟;定
向越野要了解当地的地形情况,所以要选择地形图。

12 .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胎生哺乳
【解析】
13 .(1)B (2)C (3)B
【解析】
14 .刻度尺量筒量杯 mL A.C 5cm3
【解析】
15 .藻类苔藓蕨类孢子
【解析】
16 .
【解析】
17 .(2)水对种子萌发有影响(或水对种子萌发没有影响或种子萌发需要水)
(3)②饱满的大豆种子各20粒(或取一定数量的、饱满的大豆种子随机分成均等的2组)③E C
(4)种子萌发种子不萌发(5)种子萌发需要水
【解析】
18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益虫
【解析】
19 .(1)丝状绿藻叶绿素吸收蓝紫光和红橙光多,蓝紫光区和红橙光区的藻体产生氧气多。

(2)其它条件不变,去掉三棱镜细菌较为均匀地生长在光照处的藻体表面上
【解析】20 .A
【解析】
21 .将装置内的细菌、真菌(或微生物)杀死 B
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
温度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
【解析】
22 .(1)120cm3;(3分)
(2)0.95g/cm3;(3分)
(3)因为从杯子中取出柑橘时,它会带出一点水,造成测出柑橘的体积偏大,而它的质量是一定的,根据密度的公式可知测出的柑橘的密度偏小.(2分)
【解析】
23 .不合理,没有控制变量压力,压力的大小应相同
【解析】
24 .合理;
现有的实验条件无法将罩内的空气抽干净,罩内大气压力仍大于水对纸向下的压力。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