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

[摘要]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及在新课改理念下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现状策略思考

古典诗词是我国瑰丽的文化遗产,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浓缩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我国古诗文博大精深,包含着民族精神、审美情趣、人生哲理等。诵读古诗词能够启迪人的灵感,顿悟人生真谛,陶冶人的审美能力。但是,我们聚焦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发现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学生情感、审美方面的培养不得不让人深思。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1、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几个误区。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作为小学古诗词教学,弊端也是避免不了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肓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

首先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

其次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

第三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

第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

2、教师不合理的教学方法。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的一些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导致孩子们的厌烦情绪。古诗词教学的主体充分体现为学生,可是教师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程度进行讲解,造成了小学生们学习古诗的障碍,对古诗所处时代遥远的过去,社会环境,生活特点,语言习惯等都不了解,总是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差异,让小学生理解以及接受。

3、家长不恰当的引导方法。

从家长角度看,在现今的社会,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都希望之机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那么古诗词作为最古典也是最精华的过于而言,它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对象”,由于孩子们的年龄小,对一些语言,事物不能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而且他们也不能理解自己背他们到底有什么用处。如果背不下来,或背不好,还会受到父母的训斥,这就让孩子们对学习古诗词更厌烦,不喜欢学习古诗词以至于孩子们上学后,一接触古诗词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不想学,不愿意学。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古典诗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文化资料,有着博大的精神力量。让学生诵读大量古诗词,可以启迪学生的灵感,增强原创力。古诗词在文字表面的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在诵读过程中可以感受诗人的心灵,从而培养自我高尚的情感世界与健康的人格。学生的情感也可以由此得到不断丰富,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1、古诗词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习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古诗词教学有助于体现学生们的生活美。诗词名篇大多数反映了生活的美、自然的美、艺术的美,所以在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美的教育,这样可以陪养和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3、古诗词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言简意赅,富有强烈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它如一幅幅中国水墨画,给学生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独特的个体情感体验的空间,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积累诗人的作品,体会不同诗人的风格,领略诗人的人格魅力,借鉴诗人的经验,进而完善自己的人生。

三、新课改理念下对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一些思考。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古诗词是少年儿童了解民族文化,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途径。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提高古诗素养有深刻的含义,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达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小学阶段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故事法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读讲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感受、体会诗意,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小学生对学习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古诗文的教学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1、创设良好的学习的氛围,点燃学生学习诗词的欲望。

植物在肥沃的土壤里才会茁壮成长,动物在广阔的天地里才会尽情驰骋。同样,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才会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才会尽显自己的个性。因此,我认为学习诗词必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这个乐园中随意采撷,有滋有味地、有意识地学习古典诗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建立一个师生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再现教材的情境,让学生敢说敢想,把学生较快地带入“智力开发区”,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营造一种感染力及导向力俱佳的氛围,是师生能否顺利完成教与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试想,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做到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而且幽默风趣,学生则一定会为这妙趣横生的课堂所陶醉并沉浸其中,所谓“传道、授业、解惑”

和“感知、理解、记忆”也就会在这种氛围下悄然完成。孩子们畅游在中华古诗词的海洋里,吟唱着,诵读着,每天那习惯成自然地诵读已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学生的兴趣在不自觉中被激发。

2、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培养学生感悟诗词的能力。

倡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积累语言材料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习得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那么将这些材料内化与运用,则是教师追求的更高境界。然而古今语言的差异,时代的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词高度概括、精炼含蓄的特点,都能造成小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对诗词进行理解,培养一种感悟诗词的能力。

(1)、像歌唱家一样热情,吟出诗的韵味。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只有有感情地吟诵,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学生才会入境入情。

(2)、像歌唱家一样热情,唱出诗的韵味。古诗词语言凝练,要使其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如教学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可让同学扮演两位友人,表演出两个人在即将分别时的那种依依惜别的景象。在表演中入情入境,在表演中感悟深情,而且也初步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3)、像作家一样细腻,写出诗的个性。“儿童的心灵世界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旺盛的想像力和诚挚的情感,带有天然的艺术化倾向”“儿童新鲜、柔软的心灵,到处是感知生活的触角”。因此说“儿童天生就是诗人”是有道理的。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引导学生仿诗、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