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建筑结构的发展阶段
6 筒体结构
随着建筑物的高度愈来愈高,建筑物所承受的水平荷载也愈来愈大, 筒体结构便是抵抗水平荷载最有效的结构体系。它的受力特点是,整个 建筑犹如一个固定于基础上的封闭空心筒式悬臂梁来抵抗水平荷载。这 种结构体系可以适用于高度不超过300米的建筑,而多筒是将多个筒组合 在一起,使结构具有更大的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
谢谢观看
二、建筑结构的发展阶段
2 木结构
我国是最早应用木结构的国家之一,木结构早在唐朝时期已经形成一 套严整的制作方法,并在南方地区广泛应用。其主要优点是取材方便,加 工运输灵活,施工速度快,造型美观,价格便宜,抗震性能较好;其缺点是承 载能力不足,层数不宜超过3层,耐火性能极差。
二、建筑结构的发展阶段
1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历史悠久,天然石是最原 始的建筑材料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占 主导地位的砌体材料烧结黏土砖已有 二千多年的历史,与黏士瓦并称为“秦 砖汉瓦”。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就地取 材,具有很好的保溫性能,耐久性能好, 抗压性能好,施工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 管理、维护方便;其缺点为抗拉、抗弯、 抗剪性能差,抗震性能较差,自重大,施 工劳动强度高,运输耗费大。
建筑结构的发展 历史
一、建筑结构的发展历史
1 建筑结构的发展
建筑的结构从最初为了满足人类遮风挡雨最基本的需求,到人类对更 长跨度、更大空间、更高高度的追求,以及如今日益复杂的建筑经历了多 个发展历程:砌体结构→木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 结构→筒体结构→型钢混凝 剪力墙结构主要适用于住宅楼、宿舍楼和公寓。其优点是侧向刚度 大,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其缺点是剪力墙的间距小,结构自重较大,建筑 平面布置不灵活,不适用于大空间的公共建筑。
二、建筑结构的发展阶段
5 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设置适当剪力墙的结构。它具有 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空间较大的优点,又具有侧向刚度较大的优点。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荷载,一般情况下,整个建筑的所 有剪力墙至少承受建筑80%的水平荷载,框架承担竖向荷载。
3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如商场、歌剧院、图书馆、会 议厅、报告厅等)场所,建筑高度一般不超过15层。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 面布局灵活,可形成较大的建筑空间,建筑立面处理也比较灵活;其主要缺 点是侧向刚度小,当层数较多时会产生过大的侧移,易引起非结构性构件 破坏进而影响使用。
二、建筑结构的发展阶段
二、建筑结构的发展阶段
7 型钢混凝土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它可代替钢结构 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型钢混凝土中型钢不受含 钢率的限制,其构件的承载能力可以高于同样外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 承载能力一倍以上,因而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对于高层建筑,构件截面减 小可以增加使用面积和层高,经济效益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