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一单元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男女应该平等。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3、评价: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推动了人
们的思想解放。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D
6、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 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社会进步
D.不适合社会的发展
7、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 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 色彩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
(1)生平:弃科举,探救国 (2)主张:a.倡导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作品:《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4)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3、王夫之——唯物思想
(1)生平:抗清、著书 (2)主张:
a.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b.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c.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3)作品:《读通鉴论》等汇编为《船山遗书》 (4)评价: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一、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社会矛盾空前尖 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经济:商品经济活跃,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3、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
第4课_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代的要求,发扬了先秦儒学的积极因素,使宋以来
沉闷的儒学日益活跃,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建 的 牌 坊 建 筑 。
求 , 流 传 特 异 事 迹 的 女 性 , 为 其 兴
自 杀 殉 葬 , 而 符 合 当 时 年 代 道 德 要
夫
长 年 不 改 嫁 , 或
彰 一 些 或 死 了 丈
“ 贞 节 牌 坊 ” , 通 常 是 古 时 用 来 表
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 化的,有规律可循;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认识论:主观的认识由客观引起,考查研 究可以认识事物。
(3)代表作: 《船山遗书》(《周易外传》《读通鉴论》) (4)评价:
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
四、明清儒学的评价 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之 构建起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从而 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 产生了巨大影响。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李贽(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
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
他26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的束
缚,所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地任中下级官员,
经历坎坷。
1580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著书,61
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社会现实,最终以“惑
世诬民”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身亡,
本课测评:
明清之际的思想 家是如何促进儒 家思想发展的?
答案提示:
一、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 道学家的虚伪。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 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同时, 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二、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以 及王夫之的唯物思想,都与程朱理学专注于维护封 建统治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有很大不同,迎合了时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重视工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请回答:以上材料的共同主张是什么?这种 思想的提出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哪些发展因素有关?
你认为明清之际三位思想家的 思想主张有哪些进步性?
反对封建 君主专制 主义 重视手工 业、商业 的发展 批判继 承传统 儒学
义上反映了 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 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请同学们根据两段 材料概括黄宗羲的 主要思想
1.君主是天下 之大害,反对 君主专制。 2.主张“天下 为主,君为客”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 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 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 •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 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 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 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 的治学方法。 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
从材料中我们又可以看出李贽的什么 “异端”思想: “理”应该用于关注 样的 “异端”思想? 民生。强调人的正当私欲。男女应该平等。
明代后期 李贽的“异端”思想:
主张
破除迷信崇拜 批判程朱理学 主张男女平等 倡导正当私欲
评价
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资本主义萌 芽时代的要求
具有反封建的色 彩
明清交替之时的三位思想家
课堂检测
• 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个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 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 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 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 A.当时中国的制度文明比欧洲各国优越 • B.当时中国文人充分理解“理性”之含义 • C.儒学的主要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相同 • D. 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家产生过影响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原因: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21·河北唐山模拟)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商人,因而 他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黄宗羲的父亲黄尊素是 东林党人,被阉党迫害致死,这使黄宗羲受到很深的刺
激。这说明这一时期的儒学新思想( B) A.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C.反映了市民阶层价值取向 D.是对祖辈政治思想的继承
(2013·江西九江二模·28)王夫之说,“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亦 废”“倘以尽己之理压伏其欲,则于天下多有所不通;若只推 其所欲,不尽乎理,则人己利害,势相扞格,而有不能推”。 与这一观点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B.“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1.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略)
(1)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绝对 权威,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 展。① 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② 高 度评价改革家,肯定农民起义。 (3)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利益是“自然之 性”,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4)阴阳本源:提出万物皆源于阴阳二气,而不是天 理,否定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2)影响 “经世致用”是一种反理学思想的一种儒家思想潮流。“经世致用” 思潮将学术研究变成了“实学”,使明清之际的学术文化研究取得前 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甚至可与先秦媲美。“经世致用”之学的务实革 新、求真求是的学风和“经世”爱国的优良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
顾炎武(1613-1682),江苏人,明末清初儒学思想家、 诗人。青年时曾参加抗清武装斗争,他学识渊博,对 经史百家、天文地理、国家典制、郡邑掌故等都有研 究,其诗堪称清诗冠冕。他能文能武,却不走科举之 路,明、清朝廷多次请他做官,他都坚拒。他为人刚 正,重视做人的品德修养,且擅长理财,他在山西创 办的票号钱庄经营成绩卓越。他大力批判宋明理学, 提倡“经世致用”,主张理论为现实服务,以经学济 理学之穷。顾的学术主张和爱国主义精神颇受近代资 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称赞。北京报国寺西侧有 其祠堂。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
历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2.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 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 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 故未尝有是非耳。然则予之是非人也, 又安能已!夫是非之争也 如岁时然, 夫是非之争也, 又安能已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 昼夜更迭,不相一也。 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 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 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 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 夫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 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①! 而可遽以定本行罚赏哉①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李贽
有亡国,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 有亡国 有亡天下。 亡天下奚辨? 易姓改号, 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 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 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 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结合 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 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
人教版历史必修3 人教版历史必修
第四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0901班 张翠婵 班
儒家思想发展的总历程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蔚然大宗 秦,遭到打击 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 宋明时期, 宋明时期,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社会背景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4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目标解读明清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
在这方面,明代后期的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称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他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他强调个性发展,痛恨男尊女卑现象,竭力赞颂改革,肯定农民起义。
紧随其后的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三大进步思想家在政治上主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在经济上主张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在思想上主张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这些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儒学的行动,使儒学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进;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从而也使儒学有了又一次发展。
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出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与进步思想的评价。
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1.(原创)下图是位于福建泉州的号称“离经叛道”的思想家李贽的故居,形成其“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的原因有()①生活在明朝后期,受教于王学的泰州学派②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③中年后做过二十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④晚年的入狱迫害致死,著作被列为禁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原创)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哪些是其“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表现()①尖锐地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②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③主张维持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反对追求平等、个性④赞扬寡妇再嫁,赞扬改革,肯定农民起义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原创)对于李贽思想的评价正确的是()A.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B.他“离经叛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异端分子C.“敢倡乱道,惑世诬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D.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4.(原创)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类似经历是()A.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B.处在动荡的时代,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C.中年都做过小官,感受到清朝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D.晚年都拒绝清政府的征辟5.(2004年东北三校第一次文综联考,17) 下列反映中华民族写照的言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6. (2005年海淀4月模拟)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
专题三一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复习)
代表作《焚书》《续焚书》 《藏书》《续藏书》
Page 4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反封建思想的先驱
材料二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 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 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 ------《焚书》 之中,反对抑制人的自然欲求。
Page 5
认为自私心是人类的天性。反对“存天 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 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 理,灭人欲”的理论,强调维护个人利益 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为学者 的合理性,主张个性发展,而不应该被强 私进取之获,而后举业之治也必力。 迫顺从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肯定了思想 的独立性。
请阅读以下故事片断,结合 书本内容找出明清之际思想 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
Page 23
明朝,番禺秀才吴必中带着书童正走 政治腐败;社会 在赴京考会试的途中。他是家中独子,但 拜金风气盛行 是他天生愚笨,多次考县试都不中,于是 老爸吴老爷拿钱为他买了个秀才的头衔, 政治腐朽,社会矛盾 这样,吴必中带着全家的希望上京了。 尖锐 他们走到湖南时,他们先是看到一些 衣服破烂,瘦得只剩下骨头的难民坐在路 边,接着又看到一大帮农民手拿着锄头和 大刀,一边大喊:“狗官钱弓梓,拿命 来”。他们赶紧避开。后来才知道他们的 土地被钱弓梓给强行霸占了。
黄宗羲
Page 10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 说
——《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 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 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 经济主张:反对传统的“重农抑 本也。” 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Page 11
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必修III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班级:组别:姓名:等级: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2013年江苏高考考点要求】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2.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背景】:1、政治:①专制统治强化;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2、经济:①土地高度集中、赋役沉重;②商品经济的发展3、思想:①程朱理学;②“西学东渐”4、问题:商品经济发展与封建制度束缚之间矛盾突出。
考点分析一: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1、李贽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生平:求学→做官→入狱性格:“”的不羁性格2、李贽的思想及代表作——等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
①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不能以的是非为标准,而应依时变化。
②挑战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强调工商皆本、经世致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核心要点突破】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又如何体现对儒学的继承?(1)对理学的批判:①黄宗羲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角度,批判理学视君臣之义为天理的伦理观。
②顾炎武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实学,批判理学空谈。
③王夫之通过气和理的关系,论述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通过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的辩证关系批判理学形而上学观点。
(2)对儒学的继承:①对于民本思想的继承,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②探索精神和倡导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考点分析二: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评价: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船山先生
明末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 康熙十九年,朝廷下诏督抚以礼敦聘黄宗羲,黄称病不应,在复函中称:“羲蒙圣天子特旨召入史馆”,只因老病缠身,望“圣天子怜而
行之”。 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他的代,强调要有远大理想 材料一:(嘉靖皇帝,1521-1566在位)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黄宗羲提出哪些主张?
黄宗羲思想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 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 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 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 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
李贽是儒家的背叛者吗?
李贽对周公孔子都充满了虔诚和敬意。他痛心 疾首的,是那班迂阔门徒、假道学、伪君子败坏了 他们的事业。李贽是真正的圣人之徒,是儒教和大 明朝的孤臣孽子。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 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 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 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
王③夫从之 影晚响(年看1归,5隐未2,能7写使了中-1很国6多社0的会文实2章现) 和社书会,的(二转1百型6年,1里影0没响-有有1传限6世。9,5直)到道光(咸1丰6年1间3,才-1刻6成8《船2山) 遗书》(。1619-169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李贽自称“异端”,主要是针对( C )
A儒家学说 B孔子思想
C理学宣扬的道统观念
D明朝专制统治者
2、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 程朱理学,是因为程朱理学(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社会进步 D不适合社会的发展 A )
4、思想上,程朱理学依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李贽(1527-1602年),号卓 吾,福建泉州晋江人,是明朝中 后期独具个性的思想家。泉州是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展较早的地 区之一,李贽的祖父两辈都是从 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他26 岁中举,由于不拘于官场和礼教 的束缚,所以为官20余年辗转各 地任中下级官员,经历坎坷。 1580年辞官,后专心从事讲学和 著书,61岁削发为僧。因其批判 社会现实,最终以“惑世诬民” 的罪名被捕入狱,不堪迫害自杀 身亡,时年76岁。
3、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羲之、顾炎武、
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A )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以民为本的思想产生 B 的根本原因是( ) A、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结果 B、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的结果 C、思想家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D、社会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思想主张
百家: 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流派的形成
儒 家 思 想 的 演 变
第四课_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生 平 黃 宗 羲 , 浙 江 餘 姚 人 , 人 稱 梨 洲 先 生 。
2 黃 宗 羲
著 作 》《 日 知 錄 》 《 天 下 郡 國 利 病 書
影 響 風不顧 的捨炎 先的武 河學以 術崇 實實 踐致 ,用 開的 一學 代風 樸和 實鍥 學而
思 想 真⑷⑶⑵⑴ 知反批“主 對判天張 不君下經 切主興世 實專亡致 際制,用 學,匹, 風主夫注 張有重 提“責實 倡眾”學 實治 踐” 和 ,
明 清 之 際 活 躍 的 儒 家 思 想
第 四 課
人 教 版 歷 史 必 修 三
瞭 解 明 清 時 期 儒 學 思 想 的 發 展
思列 想舉 家李 贄 、 黃 宗 羲 、 顧 炎 武 、 王 夫 之 等
課 程 標 準
明 清 時 期 , ? ? ?
宋 明 時 期 , 進 一 步 發 展 理 學 形 成
表 明 了 舊 制 度 的 衰 落 。
明政 清治 時 期方 ,面 君 主 專 制 制 度 的 空 前 加 強 ,
一、 明 清 之 際 儒 家 思 想 活 躍 的 社 會 背 景
著 作 《 焚 書 》 《 藏 書 》
影 響 期⑵⑴ 的在具 要一有 求定鮮 程明 度的 上封 反建 映叛 了逆 資色 本彩 主和 義戰 萌鬥 芽精 神 時
生 平 江 蘇 昆 山 人 , 人 稱 亭 林 先 書 》 ( 《 周 易 外 傳 》 《 讀 通 鑒 論
影 響 學方王 發法夫 展,之 的具的 頂有唯 峰劃物 時思 代想 意啟 義示 ,了 代近 表代 中人 國們 古的 代思 哲維
思 想 ③②①⑶⑵⑴ 辯認唯哲土批 證識物學地判 法論論思不君 想能主 靜主世 為專 止觀界 帝制 是認是 王, 相識物 私提 對是質 有出 的由的 ,“ 客 運觀其 “循 動對發 耕天 是象展 者下 絕引有 有之 對起規 其公 的的律 田” ” : ,
09.09.03 高二历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贽的离经叛道◇◇ ◇◇李贽的离经叛道◇◇ 李贽的离经叛道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 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 耳……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藏书卅纪列传总目前论》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 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 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 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书》 ——《焚书答耿中丞书》
课堂练习
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
政治上: 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盛极而衰。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盛极而衰。 经济上: 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阶级上: 阶级上: 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一、明清儒学活跃的历史背景
政治上: 政治上: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盛极而衰。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盛极而衰。 经济上: 经济上: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阶级上: 阶级上: 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思想上: 思想上: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
其学说的核心是“非君说” ★ 其学说的核心是“非君说”,否定君主专制 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 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也,荼 ……其未得之(指君主未得天下) 其未得之 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 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其既得之 …… 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 为一人之淫乐。 为一人之淫乐。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教案精选范文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历史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 使学生掌握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进行客观评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背景。
2. 教学难点: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教学内容1.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
3.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心学、理学、实证主义等。
4. 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社会变革、文化发展、教育改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4. 讨论:组织学生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进行评价和交流。
5. 总结: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深入了解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观点。
2. 分析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活跃程度,评估他们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评价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与其他时期儒家思想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点。
肖何课件——必修三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 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治其事。……寓封建(允许 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 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这反映出顾炎武的思 想是( ) 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 B.主张思想自由,批判虚假说教 C.反对君主专制,但又尊崇传统 D.主张主权在民,但又有复古情结
时代
思想内容 仁、礼、为政 以德 仁政、君轻民 贵
地 位 不被重视 不被重视
原
因
春秋 战国
要求恢复周礼有保守的一面。 强调秩序和仁义,在战国大动乱的时代不可能 获得重视。 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
秦
西汉
天人感应、君 权神授Fra bibliotek受压制
独尊
大一统得到巩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 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 (1)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落,封建经济占据绝对 主导地位,缺乏民主思想产生、发展所需要的阶级 基础和经济基础。 • (2)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 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政治环境) • (3)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和影响(缺思想文基础)。 所以……
• 4、评价 :黄宗羲的揭露和批判,清算了封建专制主 义法治的罪恶,吹响了近代民主反封建斗争的号角。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批判理学空谈
1、顾炎武生平(1613 1682), 号 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 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 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各 地,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 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 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 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 2、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 书》等著作。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 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1、李贽的“离经叛道” 明末杰出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 李贽
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三世祖 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 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李贽 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 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12岁开始作 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 26岁中举人 。著有《焚书》、《藏书 》等著作。1602年最终以“敢倡乱道, 惑世诬民”的罪名在通州逮捕李贽,并 焚毁他的著作。李贽入狱后,听说朝廷 (1588年)夏天又剃头以示和 要押解他回福建原籍,他感慨地说: 鄙俗断绝,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 “我年七十有六,死以归为?”于是愤 为“异端”、“邪说”。李贽宣 而以剃刀自刎。
探究:古代民本与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比较
思想 前提 本质 目的 实现 手段 古代民本思想 封建君主专制 以君为本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轻徭薄赋、清官 社会主义民主思想 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作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 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党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关 制度、依法治国 公仆(民主官仆)
官民 关系
三大思 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这还是 不是儒学的新发展? 尽管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 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 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李贽和明 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 们并不全否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 进,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因此, 有些人将明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儒学的继续与 变异时期。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
D
A ①②③④ C ②①④③
B ④③②① D ③④①②
教学设计8: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目标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况。
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结合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及对进步思想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如果你是古代的人,你敢挑战孔孟权威吗?甚至敢把九五至尊的皇帝批得狗血淋头吗?明清之际是继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十分活跃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不断缓慢地发展。
随着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社会因素的滋长,沉暮下的知识界掀起了一场推陈出新的思想浪潮,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探究学习】请同学们联系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以探究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由来。
一、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背景)1、政治:封建专制不断强化且日益腐朽,社会矛盾尖锐。
明太祖朱元璋: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明成祖朱棣:设内阁清雍正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2、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根本原因)3、阶级:市民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4、思想上:理学日益僵化,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八股取士,文化专制;进步思想家要求摆脱思想束缚。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知识清单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知识清单一、背景1、政治方面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政治的黑暗和腐败,引发了一些思想家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反思。
2、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对文化和思想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儒家思想的变革提供了社会基础。
3、思想文化方面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但其僵化和教条化的特点,压抑了人们的个性和思想。
同时,文化专制加强,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此外,西学东渐,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传统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李贽(1)离经叛道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他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2)否定孔子权威他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不能将其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3)提倡个性自由李贽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2、黄宗羲(1)抨击君主专制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
(2)工商皆本他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3、顾炎武(1)经世致用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他反对空谈心性,强调学以致用。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激励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4、王夫之(1)唯物思想王夫之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2)辩证思想他还具有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事物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学设计
(6)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反馈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评价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鼓励学生运用教材、历史文献等资源,结合课堂所学,进行深入研究。
2.设计一份关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知识问答卷,包含至少10个问题,要求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思考性。
-学生需涵盖各位儒家学者的主要观点、历史背景等方面,以问答形式呈现。
-通过互相问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案例分析:选取一位明清时期的儒家学者,分析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1.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在这一时期,哪些儒家学者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思想?
3.这些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李贽的思想:介绍李贽的“童心说”、“致良知”等观点,分析其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2.黄宗羲的思想:讲解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突出其反对封建专制、主张民主的思想。
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儒家学者的思想有哪些共同点与差异?
2.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3.这些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有哪些启示和借鉴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员补充发言。我会在旁听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题目: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明清时期儒家思想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关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明清之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的 评述,正确的是 A.都是从本质上否定君主专制 B.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C.产生的历史条件相同 D.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谁的观点
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
7、与明清之际的思想产生有关的是: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专制腐 朽王朝的统治③八股取士因循守旧④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Ⅲ
1、创立: 2、继承: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 “礼”的学说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 想,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礼规范人
3、重创: 秦朝,“焚书坑儒” 4、正统: 西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冲击:
魏晋南北朝,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四、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评价: (1)积极性: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形成中国带有反封建的早期启蒙(民主)思想 的潮流,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 进步性。 ③经世致用的影响深远: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 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 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2)局限性: 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 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 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 1.(08广东单科)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 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 C.专制主义制度 D. 君主立宪制 • 2、(08宁夏文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 “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 •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 3.(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 斯密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代表作《国富 论》中他阐明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性,以下与他的 观点最接近的见解是 • A.“从字义通经义,从经义通义理” • 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C.“工商皆民生之本”
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材料1: “其(君主)既 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 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 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 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 材料2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 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 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 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 夫,固其所也。 。” ——《明夷待访录》
影响
本质
【例1】(2008广东佛山)中国儒家思想在封建社 会的演变历程中 ( ) C ①逐渐理性化、思辨化 ②逐渐神化 ③影响逐渐国际化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 D.①②③都不正确
【例2】(2009广东澄海)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 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 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 物组合与材料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 “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C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明末清初的早期民主思想与欧洲的启蒙思想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 政治 条件 经济 条件 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统 治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 力量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 建制度的阻碍 欧洲启蒙思想 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封 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 壮大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
1、关于李贽思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C.批判三纲五常
B.否定宋明理学
D.否定君主专制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的主张,不包括 A.个性自由 B.经世致用 C.农工皆本 D.民主共和
3、明清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是
A.否定君主专制
B.批判宋明理学和八股取士
C.限制君权 D.经世致用 4、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
从这二则材 料中我们可以看 出李贽的什么样 的 “异端”思 想?
②批判道学家的 虚伪说教,强调 人正当的私欲; 抨击封建社会的 一些传统观念, 强调个性发展。
应如何评价李贽的“异端”思 想?
①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 有进步意义; ②将矛头对准封建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 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明清时期反封建 的启蒙思想的先驱。
继承民本思想, “ 反对不切实际的学 思 天下为主,君为 风,提倡实践, 客” 求真。
比较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思想家 三人的共同主张 (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 和设想。 (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 商皆本”。 (3)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不同点: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治) 王夫之: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
科学开始传入,开阔人们的眼界
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1、明朝“第一思想犯”李贽
李贽,号卓吾,福建 泉州人。 明末进步思想家。著作有 《焚书》《藏书》等多种。
2、李贽的“异端”思想
材料1: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 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 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 得为人乎? ——《焚书· 答耿中丞》 材料2: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 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 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 材料3,“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故未尝有是非”。
第4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李
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一、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原因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军
机处);
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商 品经济活跃),冲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根 源) 3、思想:封建传统礼教禁锢(道学家)和科
举考试制约人的思想;“西学东渐”中,近代
宗教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激进派):
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 ,著《新学伪 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 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辛亥革命后----继续受冲击,南京临时政
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 共和民国宗旨。
中国共产党:
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陈独 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 向儒家思想 文化大革命时期:否定了儒家思想 改革开放后:批判地继承
内容
①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 ①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②未明确 ②并为资本主义设立了一套政治 提也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 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①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 的冲击;②但未能动摇封建统治 的理论基础 资本主义萌芽薄弱,批判思想未 打破传统儒学 ①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 准备;②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 阶级革命;③对亚洲革命运动也 起了鼓舞的作用 资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其思想属资产阶级政 治思想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 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
世界是物质 的, 物质变化 是有规律可循 的。 一切事物都是 可知的。
静止是相对 的,运动是绝对 的。
三、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特点: ⑴反传统、反教条。 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惊惧。 ⑵反封建专制。 黄宗羲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害”的结论。 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当时 其他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 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 ⑷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阅读材料思考: 反映了顾炎武怎样 的思想主张?
(2)提出“天 下兴亡,匹夫 有责。”; (3)主张“经 世致用”,注 重实学。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1: “气者理之依也…… 反映了王夫之怎样 应如何评价王夫 的思想主张? 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 道。”
2、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之的思想?
材料2:“动以入动,不息不 滞……天地之气,恒生于动而不 生于静 。”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6、融合: 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高潮: 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体系。 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
8、批判继承: 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 家思想的态度? 地主阶级: 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 农民阶级: 义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的
(二)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
黄宗羲 简要生 平 浙江余姚人、梨洲 先生 抗清,著 书 顾炎武 江苏昆山人、亭林 先生 弃科举, 抗清、探救国 王夫之 湖南衡阳人、船山 先生 抗清、著 书、隐居
代表作 品
抨击君主专制,君 主专制是天下之 政 大害;提倡“法 治”,限制君权 主 张 经 工商皆本。 反对君主专制;提 出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P18 经世致用。 唯物思想、辩证法 思想。P18 反对君主专制;
阅读材料1、 2思考:反映了 黄宗羲怎样的思 想主张? 批判君主专 制,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
材料3:古者以天下为主,君 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 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 业,曾不惨然!——《明夷待访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