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复习方法,提升思维能力——以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压强》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复习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压强》为例

孙洁玉

(阜阳市第四中学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重要性,从教师复习方法的创新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两方面进行阐述,并以一次课堂教学为例,对思维导图和图标对比在教学案例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展示,同时用一个典例来说明在复习课上如何层次化地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复习课知识梳理构建体系思维导图图表法

一、重要意义

目前许多老师在上复习课时,往往让学生把本章小结念一遍,然后随便出几道题讲一讲;或者把每节课的概念给学生统讲一遍,让学生自己背一背;更有甚者拿出一张试卷,考试完了就算了,致使学生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掌握效果极差。旧的复习模式,确实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了。本人认为复习课比新课更重要,它不是简单的知识回忆总结,而是为巩固物理知识,复习物理概念,了解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上好复习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复习课堂充满活力,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多年来,我不断实践,尝试不同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复习三部曲,感到效果不错。下面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二、教学过程

(_)具体步骤

1.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我采取的方法是每章学完以后,先布置作业,要求同学们对本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不限格式。老师在批阅的基础上,选出优秀作业并在下节课利用多媒体向全班学生展示,让学生当评委打分,评出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奖励。许多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整理出来一张张知识结构图,有树状型、列表型、框式型、图画型等,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整合出一张比较全面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准孩子知识缺失的地方,让孩子在复习课上有针对性地听课,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2.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就是教材中学生难以接受,感到难以处理的内容,而这些难点大部分又是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是教学中的重点,所以突破难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定律的过程是辛苦的、困难的。经过认真学习后,仍然有许多同学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不够清晰准确,对物理概念和定律的学习难以深入下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要采取措施。对特别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和定律,要指导学生重点剖析,把握其物理含义和使用范围,让学生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每章结束后,我也让同学们把本章不懂的、难懂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定律通过小纸条的方式写出来,交到物理课代表处。课代表把意见统一整理好后交给我,下节课我就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点剖析,从而达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3.典例分析,巩固应用

首先要选好例题,它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和代

31

2020年10月下第20期(总第60期)

表性,不仅能够把重要的知识概念融入进去,还要注意通过例题讲解,对所学知识进行引申,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内在联系。

我在选择例题时主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1)题目不宜太难,有利于本节或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对解决大部分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便于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⑵要做到一题多变,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和渗透,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然后再根据每章的知识结构,把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进行专项练习,例如力的专项练习、电学专项练习、光的专项练习等。要做到讲练结合,能够更好地消化课本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将知识和能力进行有机的结合。

(3)要求学生进行错题整理,注意自己思路的缺口,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二)课例分析:以人教版八年级第九章《压强》为例。

1.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在学生展示归纳的基础上,我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章知识重点进行梳理,让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对本章的重要知识再次加深印象。

2•强化概念,突破难点

对于比较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公式,例如压力和重力、压力和压强的概念,压强公式P=F/S和P=pgh的应用等,我通常采用列表法来进行比较(见表1),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使同学们立即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便于知识巩固。

表1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区别定义性质大小方向等效作用点产生原因

压力垂直作用在

物体表面上

的力

弹力

和弹性形变的

程度有关

垂直于受力

面指向受力

物体

接触面中心

物体间相互接

触且挤压

重力由于地球的

吸引而使物

体受到的力

引力G=mg竖直向下重心地球的吸引

3.典例分析,巩固运用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不仅仅是讲述解题的格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抓住问题的关键,灵活选择有关概念和定律分析、推导,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为此,精选例题,做好讲解、归纳尤为重要。在本章的复习中,我是选择这样一道例题来深化和巩固学生对压力和压强知识的理解的。

例题: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A、B、C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每个容器

(1)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

32

创新复习方法,提升思维能力教硏採盍

(2)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

(3)比较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

(4)比较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小。

在同学们思考展示的基础上,总结出这样的解题方法:

解析:(1)由液体压强公式P=P gh可知,当°和人相同时,液体对各容器底部所产生的压强相同,即P a=P b~P c o

(2)由压力公式可知F=PS,因为P和S均相同,所以压力相同,即F a=F b=F C o

(3)因为容器是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就等于重力大小,即F=G容+G水,G容相等。关键要看G水大小。从容器的形状可知,A的容器装的水最多,所以它的体积、质量、重力都是最大的,因此它们对桌面的压力为F a>F b>

F c.

(4)此问强调求的是固体产生的压强。要用公式力=F/S,由于s相同F不同,所以得出结论PA>PB>C。

引申问题1请同学们继续思考:在上面三种情况下,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它的重力关系如何?

根据前面分析引导由公式F=PS,学生很快得出,F a=F b=F c»G a^G b^G c,所以F a VG a, F b=G b,F c〉G c o

引申问题2在水平桌面上放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上图中的哪一种。(g=10N/Kg,杯壁厚度不计)

同学们通过讨论交流,很快得出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比较压强的大小。通过逆推法,先假设是中间的B情况,则F=G=10N,利用公式少= F/S先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000Pa>900Pa,从而判断A情况。

第二种:比较压力的大小。先利用公式F=PS 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力为9N,再求水的重力G=mg 为10N,F和G不相等,F<G,从而判断是A。通过不同方法的思考侗学们对于压力和重力、压力和压强、压强公式P=F/S和P=pgh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不仅强化了本章重点,还突破了本章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散性的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三、教学效果

通过复习三部曲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和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习方法更加科学,学习效果也更加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指导学生把每章节中零散单一的知识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把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分类列表或框图的方法,把物理知识串成线、连成网,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一步辨别概念、定律、公式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为以后的总复习打下基础,体现新课标下的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2)在复习课中,要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注重方法指导,纠正学生不良习惯,挖掘学生内在潜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新课标下的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3)重视课内外密切联系。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自由发挥的基础上,抓住学生难以解决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共同探讨、分析达到释义解惑、指点迷津的目的。及时实施反馈、点评、奖励等措施,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与交流,体现了新课标下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肖永红.难点重现一初中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周刊,2007(10).

[2]刘秀丽,杨净.如何提升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3).

[3]徐伟.经历过程把握方法提升复习课教学有效性一初中物理复习课探究式学习引导实践[J].物理通报,2016 (7).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