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短诗五首《月夜》《萧红墓畔口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好一片晚秋天气!
这是诗人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作家最好的告慰,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
诗人欲超脱而不得的心境可见一斑。
《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写“红山茶”有什么作用?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除夕》、《三弦》、《生机》
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
好一片晚秋天气! 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
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云淡天高,
màn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1918年1月,《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
诗人欲超脱而不得的心境可见一斑。
却/没有靠着。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云淡天高,
阅 读
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群鸽子, 在空中游戏。
夷犹如意, 忽地里, 翻身映日,
看他们三三两两,
白羽衬青天,
回环来往,
十分鲜丽!
注释:夷犹(yí yóu):盘旋。
推荐阅读:
《鸽子》、《月夜》、《人力车夫》、 《宰羊》、《落叶》、《大雪》、 《除夕》、《三弦》、《生机》
随口吟成
萧红墓畔口占
背 景:
《月夜》写于1917年,当时正是近代中国历史 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 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 的现代性。“科学”与“民主”,个体意识的觉醒, 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 是少见“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只有在 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夜》。 因此《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 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3 短文诗五首
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 君默。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 人,诗人、书法家。沈尹默是新文 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最早的 新诗尝试者之一,但后来长期写作 旧体诗词,有多本旧体诗词集问世。 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 长短句》等。
沈 尹 默 书 法 作 品
象征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 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 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
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突出风的冷凄,给人
一种萧索的感受。 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叠词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既描绘出霜风寒月的情境,
又增添了诗歌的意蕴。
细读感悟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 将它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 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 的意蕴。
象征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霜风/呼呼的/吹着,
《鸽子》、《月夜》、《人力车夫》、《宰羊》、《落叶》、《大雪》、
他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
突出风的冷凄,给人一种萧索的感受。
有一群鸽子,
忽地里,

沈尹默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意象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写“红山茶”有什么作用?
诗人托物言志,以 霜风/呼呼的/吹着,
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 突出风的冷凄,给人一种萧索的感受。 象征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花品
凌寒高洁 冷艳不群 坚忍不屈 执着奔放
这是诗人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作家最 好的告慰,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
《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写“红山茶”有什么 作用?
象征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暗指风雨如晦 的敌寇统治。
如何理解“我等待着”的内涵?
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 运多舛的人生的省察。
诗人欲超脱而不得的心境可见一斑。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通过祭奠友人,表明生者在受着煎熬,在焦急等待,而生者心中的死了的人却是悠闲自在。
与高树并立的“我”。 月光/明明的/照着。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 既是诗人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暗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
代表作有《雨巷》《狱中题壁》,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等。 采摘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戴望舒这样一位情深意笃的诗人心目中对亡友最好的缅怀与祭奠,放置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诗人最好的告慰与祭 奠。 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赫然便是其中之一。
时间之长 路途之远
这是写实,更隐指诗 人与已故者友谊的深厚 和祭奠的诚挚。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既是诗人的实际感受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 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
为什么不说“墓畔”?
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
为什么诗人要用红山茶祭奠?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戴望舒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 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有“雨巷诗 人”的称号。他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
代表作有《雨巷》《狱中题壁》,诗集《望舒 草》《望舒诗稿》《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等。
【萧红】
pàn
萧红墓畔口占
mò 情感表现沉静、克制,而又深挚,平淡中见深厚,委婉中渗透出激情,是戴望舒一生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人天永隔,逝者自 有其穿透世事的安 详与达观。
通过祭奠友人,表明生者在受着煎熬,在 焦急等待,而生者心中的死了的人却是悠闲自 在。诗人欲超脱而不得的心境可见一斑。
主旨: 表现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怀念和
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沉感慨。
板书: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既是诗人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 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
《月夜》:知识分子追求独立
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
小结
《除夕》、《三弦》、《生机》 《萧红墓畔口占》中诗人写“红山茶”有什么作用?
主旨: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 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
人天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1944年11月20日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格。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பைடு நூலகம்性格和奋斗精神。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月夜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鸽子

胡适
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胡适 《月夜》:知识分子追求独立 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
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 通过祭奠友人,表明生者在受着煎熬,在焦急等待,而生者心中的死了的人却是悠闲自在。
《除夕》、《三弦》、《生机》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赫然便是其中之一。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1944年11月20日
霜风、明月、挺立的高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有“雨巷诗人”的称号。 《月夜》:知识分子追求独立
树三种景物意象,烘托 浙江吴兴(今湖州吴兴区)人,诗人、书法家。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出口吟成。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有“雨巷诗人”的称号。
月夜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