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角度谈吉祥物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符号学角度谈吉祥物设计
摘要:吉祥物作为人们最为熟知的一个公共符号,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符号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功能上看吉祥物的设计,分析符号学指导下的吉祥物发展的现状。
给设计师提供依据,为社会设计更多更好的吉祥物。
关键词:吉祥物符号学设计
一、吉祥物的由来及发展
吉祥物设计是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在我国还处于方兴未艾阶段,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既有传统观念的限制,又没有既定的约束。
从事各类设计工作的人,对吉祥物设计都有发言权。
创造吉祥物就等于创造生命,一个具有神圣职责的小生命。
吉祥物最早出现于人类的原始社会,一些彩陶上的纹样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
又如三足金蟾的图像,这段时期的吉祥物主要是吉祥文化的化身,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名为叫“狗比特”吉祥物。
时代在变化在前进,吉祥物设计也在不断变化,不断前进。
二战后,吉祥物逐渐在企业活动中扮演越来越多的角色,成为企业识别系统(VI)之一。
吉祥物在发达国家商业活动中更是频频出现,蓬勃发展,成为企业重要代言物之一。
由此可见,现代吉祥物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吉祥概念有着巨大不同,它们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和大型活动中,作为传递文明的标志,逐渐成为标志的又一形象元素。
吉祥物设计朝着创新、创意的趋势发展着。
一些依赖于动物、植物、生物、典故、神话等传统切入点的吉祥物设计,已缺乏时代气息,缺乏新意,而且大同小异。
吉祥物设计的未来趋势会逐渐走向“模糊型”,即能给予人们足够的联想空间,没有思维定式的束缚。
另外,现代吉祥物是某一地区或国家历史文化、自然人文景观的浓缩,在思想交流、信息传播、情感方面起着必不沟通可少的作用。
二、认识符号的基本功能——认知与交流
符号是人类用来传达信息的代码。
符号的功能是靠讯息来传播概念。
即符号的基本功能是认知与交流。
因此,符号在交流中才能获得生命,在人类不断进化、变化与发展中,符号的认知与交际功能也不断发展。
另外,符号一般为成为概念符号。
因此,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相对应,符号也具有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
内涵是对所指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外延则是概念符号所指示的事物的集合。
符号传达的基本过程如下(见图1):
上图中规则code是编码规则,是编码过程的依据,也是解码过程的依据。
在信文传递过程中,信道噪音是引起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之一。
语境是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与它所描绘的客观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是使用者在不断地挑战规则,企图寻找超越规则的表现;另一方面使用者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又不停地寻找系统的符号规则,期望更高层次地交流,指引大家更好地工作与生活。
三、吉祥物的符号功能
人们的共同记忆、情感的共享以及群体高度认同,促使符号产生了意义,符号又能够为某个社会群体提供精神动力,构建生活方式,并形成一种维系自己或整个社群情感的纽带。
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传统的不同,因此非语言符号的编
码规则也不同,这就使得各个民族创造的吉祥物风格的不同,作为象征符号的吉祥物在传达讯息过程中,实现了编码到解码的符号传递功能。
如今,不论是奥运会的各主办国还是各个企业,纷纷以吉祥物为载体,运用富有特色的本地文化,超越源语言系统的再编码,借助各种社会活动为发码形式呈现给人们。
吉祥物以非语言符号的编码形式,在全球进行跨文化传播中,避免因语言不同造成的种种障碍。
吉祥物造型中的形式与内容以符号学中的能指与所指而代替。
在符号学中,能指与所指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
在艺术造型法则中,形式与内容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因素,不可分离。
有什么样内容就会有相应的表现形式。
第28届雅典奥运会的吉祥物娃娃雅典娜和费沃斯,是以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依达拉”为原型设计的,陶土雕塑玩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吉祥物的形态,他们长着大脚丫,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一个穿着深黄色衣服,一个穿着深蓝色衣服,头和脚为金黄色,十分可爱。
设计师作为信息的编码者,他们根据需要,对符号进行选择、重组和加工,从而创造出新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而受众作为信息的解码者,他们将依据自身的社会环境、生活经验和心理印记对富豪进行诠释、判读和联想,在这一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实现设计者和受众的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传授双方处于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之中,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传递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与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共同的意义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吴琼: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7(09):128-130
[3]丁满: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 ].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4(04)
[4]阎平:奥运吉祥物的符号寓意及其跨文化接受——兼谈吉祥物设计的产业延伸[J].深圳大学学报[J],2010(01):146-151
[5]董海琳:符号学下的奥运吉祥物[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3-95
[6]丁媛媛:浅析符号学对产品形态设计的导向作用[J].艺术与设计,2009(08):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