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考考点填空

合集下载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9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含答案)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9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含答案)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选择题1. (2011山东日照,4,3分)某道路一侧原有路灯106盏,相邻两盏灯的距离为36米,现计划全部更换为新型的节能灯,且相邻两盏灯的距离变为70米,则需更换的新型节能灯有( )A .54盏B .55盏C .56盏D .57盏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优选方案问题。

分析:可设需更换的新型节能灯有x 盏,根据等量关系:两种安装路灯方式的道路总长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需更换的新型节能灯有x 盏,则70(x+1)=36×(106+1)70x=3782,x≈55则需更换的新型节能灯有55盏.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注意根据实际问题采取进1的近似数.2. (2011山西,10,2分)“五一”期间,某电器按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再打8折(标价的80%)销售,售价为2080元.设该电器的成本价为x 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130%80%2080x +⨯=B . 30%80%2080x ⋅⋅=C . 208030%80%x ⨯⨯=D . 30%208080%x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专题:一元一次方程分析:成本价提高30%后标价为()130%x +,打8折后的售价为()130%80%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30%80%2080x +⨯=,故选A .解答:A点评: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列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3. (2011•柳州)九(3)班的50名同学进行物理、化学两种实验测试,经最后统计知:物理实验做对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对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A 、17人B 、21人C 、25人D 、37人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全国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 三角形三边关系

全国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 三角形三边关系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三角形三边关系一、选择题1.(2011•南通)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8,4B、4,9,6C、15,20,8D、9,15,8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判定即可.解答:解:A,∵3+4<8∴不能构成三角形;B,∵4+6>9∴能构成三角形;C,∵8+15>20∴能构成三角形;D,∵8+9>15∴能构成三角形.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掌握情况,注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这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2.(2011•江苏徐州,6,2)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9cm,则其第三边的长可能为()A、2cmB、3cmC、7cmD、16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应用题。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cm和9cm,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第三边,或者任意两边之差<第三边,即可求出第三边长的范围.解答:解:设第三边长为xcm.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9﹣6<x<9+6,解得3<x<1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组,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3.(2011内蒙古呼和浩特,7,3)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A、9cmB、12cmC、15cm或12cmD、15cm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即是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长求周长.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确定是否符合题意.解答:解:当6为腰,3为底时,6-3<6<6+3,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周长为5+5+3=13;当3为腰,6为底时,3+3=6,不能构成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4.(2011•青海)某同学手里拿着长为3和2的两个木棍,想要找一个木棍,用它们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他所找的这根木棍长满足条件的整数解是()A、1,3,5B、1,2,3C、2,3,4D、3,4,5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

山东省威海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威海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威海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11•威海)在实数0,﹣,,﹣2中,最小的是()A、﹣2B、﹣C、0D、考点:实数大小比较。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可求解.解答:解:∵正数大于0和一切负数,所以只需比较和﹣2的大小,因为|﹣|<|﹣|,所以最小的数是﹣2.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的比较,注意两个无理数的比较方法:统一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把根号外的移到根号内,只需比较被开方数的大小.2、(2011•威海)今年体育学业考试增加了跳绳测试项目,下面是测试时记录员记录的一组(10名)同学的测试成绩(单位:个/分钟).176 180 184 180 170 176 172 164 186 180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为()A、180,180,178B、180,178,178C、180,178,176.8D、178,180,176.8考点: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

专题:计算题。

分析: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再根据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8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80;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64,170,172,176,176,180,180,180,184,186),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两个数为176,180,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78;平均数为:(164+170+172+176+176+180+180+180+184+186)÷10=176.8.故选C.点评:本题为统计题,考查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3、(2011•威海)在▱ABCD中,点E为AD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F,则AF:CF=()A、1:2B、1:3C、2:3D、2:5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中考英语专项练习 综合填空综合填空

中考英语专项练习 综合填空综合填空

中考英语专项练习综合填空综合填空【考点指要】综合填空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既考查词语搭配、惯用法、语法,又考查学生的篇章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

常见的考查形式有:选词填空题、限词填空题、自由填空题、动词运用题和看图填空题。

【题型特点】选词填空题:该题型要求学生从方框中选出适当的词,并用其正确形式填入短文的空格处。

限词填空题:该题型要求学生根据短文意思和首字母提示,在短文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

自由填空题:该题型不给任何提示,要求学生根据短文意思,在每个空格处填上一个词。

这类题允许有多个正确的答案,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但难度较大。

动词运用题:该题型要求学生根据短文意思,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主要是对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非谓语形式进行考查。

看图填空题:该题型要求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和短文意思,用适当的词填入短文空格内。

【示例】从下面方框中选出10个单词,用它们的适当形式填入短文空格内,使短文意思正确、通顺(每词限用一次)。

有两个词是多余的。

T-shirts first appear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early 1900s, they were (1) by sailors in the American navy (2) their uniforms. Over the next few decades (十年) more people began to wear them. In 1951, people were (3) deeply by the sight of Marlon Brando’s white T-shirt in a film. Then,(4) James Dean wore a T-shirt in the film Rebel Without a Cause, T-shirts suddenly became cool. Young people (5) America started wearing T-shirts as a symbol of (6) own rebellious (叛逆的) feelings.As the young people of James Dean’s times got (7), they continued to wear T-shirts. They could have (8) they wanted printed on them.(9) , there’s nothing rebellious about wearing a T-shirt now. People of all ages wear them. In fact, the T-shirt is (10) the most common piece of clothing in the world. And these days it is OK to wear a T-shirt almost anywhere and anytime.【答案与解析】1. worn。

勾股定理之最短路径(填空选择)中考题

勾股定理之最短路径(填空选择)中考题

实用文案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11•广安)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AC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m,点P是母线BC上一点,且PC=BC.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是()A、B、5cmC、D、7cm2、(2009•乐山)如图,一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母线PB的长为6,D为PB的中点.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锥的侧面爬行到点D,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A、B、2C、3D、33、(2009•恩施州)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5B、25C、10+5D、354、(2005•山西)如图,点A和点B分别是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盒子上相邻面的两个中心.一只蚂蚁在盒子表面由A处向B处爬行,所走的最短路程是()A、40cmB、20cmC、20cmD、10cm5、(2005•贵阳)如图A,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BD为4cm,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D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是()A、6cmB、12cmC、13cmD、16cm6、(2004•淄博)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是6cm,4cm和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A、(3+2)cmB、cmC、cmD、cm7、(2004•梅州)如图,一只蚂蚁沿边长为a的正方体表面从顶点A爬到顶点B,则它走过的路程最短为()A、 aB、(1+)aC、3aD、 a8、(2004•济宁)如图,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BC的中点为M,一只蚂蚁从M点沿正方体的表面爬到D1点,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A、B、3C、5D、9、如图所示,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是()A、12cmB、10cmC、14cmD、无法确定10、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底面直径等于4cm(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A、10cmB、12cmC、19cmD、20cm11、如图是一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盒子,一只蚂蚁在D1C1的中点M处,它到BB1的中点N的最短路线是()A、8B、2C、2D、2+212、如图所示,是一个圆柱体,ABCD是它的一个横截面,AB=,BC=3,一只蚂蚁,要从A点爬行到C点,那么,最近的路程长为()A、7B、C、D、513、如图是一个长4m,宽3m,高2m的有盖仓库,在其内壁的A处(长的四等分)有一只壁虎,B处(宽的三等分)有一只蚊子,则壁虎爬到蚊子处最短距离为()A、4.8B、C、5D、14、有一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A、5cmB、cmC、4cmD、3cm15、如图,边长为1的立方体中,一只蚂蚁从A顶点出发沿着立方体的外表面爬到B顶点的最短路程是()A、3B、C、D、116、如图所示:有一个长、宽都是2米,高为3米的长方体纸盒,一只小蚂蚁从A点爬到B点,那么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3米B、4米C、5米D、6米17、如图,在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盒子上有一只蚂蚁欲从A点出发向B爬去吃食,则蚂蚁所走最短路程是()A、40cmB、20cmC、20cmD、20cm二、填空题(共13小题)18、(2007•呼伦贝尔)如图,有一圆锥形粮堆,其正视图是边长为6m的正三角形ABC,粮堆母线AC的中点P处有一老鼠正在偷吃粮食,此时,小猫正在B处,它要沿圆锥侧面到达P处捕捉老鼠,则小猫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 m.(结果不取近似值)19、(2007•怀化)如图所示的圆柱体中底面圆的半径是,高为2,若一只小虫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侧面爬行到C点,则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 .(结果保留根号)20、(2007•金昌)如图,圆锥的母线长OA为8,底面圆的半径为4.若一只蚂蚁在底面上点A处,在相对母线OC 的中点B处有一只小虫,蚂蚁要捉到小虫,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 .21、(2007•梅州)如图,有一木质圆柱形笔筒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现要围绕笔筒的表面由A至A1(A,A1在圆柱的同一轴截面上)镶入一条银色金属线作为装饰,这条金属线的最短长度是_________ .22、(2008•昆明)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6cm,底面半径等干4cm,在圆柱下底面的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 cm.(π取3)23、(2008•青海)如图,有一圆柱体,它的高为20cm,底面半径为7cm.在圆柱的下底面A点处有一个蜘蛛,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苍蝇,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_________ cm(结果用带根号和π的式子表示).24、(2009•青岛)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____ cm;如果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n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____ cm.25、(2011•荆州)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和4cm,高为5cm.若一只蚂蚁从P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点,则蚂奴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_________ cm.26、(2006•茂名)如图,点A、B分别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左、右两侧面的中心,一蚂蚁从点A沿其表面爬到点B 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 .27、(2005•青海)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正方体表面上从A点到C1点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 .28、(2003•泸州)如图,一只昆虫要从边长为acm的正方体盒子的一个顶点爬到相距最远的另一个顶点,沿盒子表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 cm.29、如图,有一圆柱,其高为12cm,底面半径为3cm,在圆柱下底面A点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得到上底面B处的食物,则蚂蚁经过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__ cm.(π取3)30、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 .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17小题)1、(2011•广安)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AC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m,点P是母线BC上一点,且PC=BC.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是()A、B、5cmC、D、7cm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

中考英语考点真题专练之英语阅读理解(还原短文类)

中考英语考点真题专练之英语阅读理解(还原短文类)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英语阅读理解(还原短文)(2011桂林)CA hobby can be almost anything that a person likes to do in his spare time。

Hobbyists raise pets, watch birds,paint pictures, play the piano and grow flowers. 66 They collect everything from books to butterflies and from boxes to stamps。

People take up hobbies because these activities offer enjoyment, friendship and relaxation。

Hobbies help people relax after a long time of hard work, and provide a balance (平衡)between work and play. Hobbies offer interesting activities for the old. Some hobbies can make a child grow as a person,develop his interest and help him learn new skills. 67 Doctors have found that hobbies are useful in helping patients (病人)recover (恢复) from illness. Hobbies give patients who can’t move around something to do,and provide interests that keep them from thinking about themselves. Many hospitals treat (治疗) patients by having them take up interesting hobbies. 68In early times,most people were too busy making a living to have many hobbies. But some persons who had spare time did enjoy hobbies。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87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含答案)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87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含答案)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一、选择题1.(2011天津,5,3分)如图,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AB、CB均落在对角线BD上,得折痕BE、BF,则∠EBF的大小为()A、15°B、30°C、45°D、6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利用翻折变换的不变量,可以得到∠EBF为直角的一半.解答:解:∵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AB、CB均落在对角线BD上,得折痕BE、BF,∴∠ABE=∠DBD=∠DBF=∠FBC,∴∠EBF=12∠ABC=4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及勾股定理,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011山东济南,15,3分)如图,△ABC中,∠ACB=90°,AC>BC,分别以△ABC的边AB、BC、CA为一边向△ABC外作正方形ABDE、BCMN、CAFG,连接EF、GM、ND,设△AEF、△BND、△CGM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S1=S2=S3B.S1=S2<S3C.S1=S3<S2D.S2=S3<S1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分别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比较即可.解答:解: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分别以△ABC的边AB、BC、CA为一边向△ABC外作正方形ABDE、BCMN、CAFG,∴S1=S2=S3=12a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及三角形的面积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三角形的三边与正方形的边长的关系.[来源:学科网]3.(2011泰安,17,3分)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S2的值为()A.16 B.17 C.18 D.19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72 三角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含答案)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72 三角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含答案)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三角形内角和,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一、选择题1.(2011江苏苏州,2,3分)△ABC的内角和为()A、180°B、360°C、540°D、72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得出答案.解答: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直接得出:△ABC的内角和为18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正确记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2011•台湾7,4分)若△ABC中,2(∠A+∠C)=3∠B,则∠B的外角度数为何()A、36B、72C、108D、144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对顶角、邻补角。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A+∠B+∠C=180°,得到2(∠A+∠C)+2∠B=360°,求出∠B=72°,根据∠B 的外角度数=180°﹣∠B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C=180°,∴2(∠A+∠B+∠C)=360°,∵2(∠A+∠C)=3∠B,∴∠B=72°,∴∠B的外角度数是180°﹣∠B=108°,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邻补角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3.(2011台湾,8,4分)如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何者正确()A.∠2=∠4+∠7 B.∠3=∠1+∠6 C.∠1+∠4+∠6=180°D.∠2+∠3+∠5=36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邻补角;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得出∠1=∠AOB,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得出∠AOB+∠4+∠6=18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1=∠AOB,∵∠AOB+∠4+∠6=180°,∴∠1+∠4+∠6=18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确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2011新疆建设兵团,3,5分)如图,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40°,∠AOB=75°.则∠C等于()A、40°B、65°C、75°D、11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A =40°,∠AOB =7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B 的度数,又由AB ∥CD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C 的值. 解答:解:∵∠A =40°,∠AOB =75°.∴∠B =180°﹣∠A ﹣∠AOB =180°﹣40°﹣75°=65°, ∵AB ∥CD , ∴∠C =∠B =65°.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定理的应用.5. (2010重庆,4,4分)如图,AB ∥CD ,∠C =80°,∠CAD =60°,则∠BAD 的度数等于( )A .60°B .50°C . 45°D . 40°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D 的度数,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知道∠BAD 的度数.解答:解:∵∠C =80°,∠CAD =60°,∴∠D =180°﹣80°﹣60°=40°,∵AB ∥CD ,∴∠BAD =∠D =40°.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以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难度适中.6.(2011•河池)如图,AB ∥CD ,AC 与BD 相交于点O ,∠A=30°,∠COD=105°.则∠D 的大小是( )ABD C4题图A、30°B、45°C、65°D、7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13组核心考点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13组核心考点

中考英语:语法填空13组核心考点1.冠词(无提示词)考查语法点:定冠词,不定冠词的用法在名词或“形容词+名词”前缺少限定词时,要考虑冠词。

不定冠词a/an表示泛指,可译作“一个/本/座/……”等;定冠词the表示特指,相当于“这,这些,那,那些”。

另外,特指上文出现的或谈话双方心目中都知道的人或事物,用the;在序数词前、最高级前、独一无二的事物名词之前,用the。

2. 介词(无提示词)考查语法点:介词的基本用法及惯用搭配如果句子中不缺少主语或表语,动词后又不缺少宾语,则在名词或代词前一定是填介词。

其次,还要注意短语搭配中介词的正确使用。

3. 连词或从句引导词(无提示词)考查语法点:各类复合句中连词,引导词的用法①连接两个功能对等的单词或短语时,应填并列连词and, or, but等。

②若两个句子(有两个主谓结构)之间,没有句号或分号,也没有连词,那空格处必定是填连接词,否则,句子结构就不完整。

根据两句之间的意义和逻辑关系,或者根据句式结构,确定是并列句(多要求考生填and, but, while, when, or等)还是某种主从复合句。

然后根据各类从句的特点,结合连接词的意义和用法,确定填具体的某个连词。

4. 谓语动词(有提示词)考查语法点:谓语动词的时态及语态, 及主谓一致判断要填的动词是谓语动词还是非谓语动词。

如果句子没有别的谓语动词,或者虽然已有谓语动词,但所填的动词与之是并列关系时,则所给动词在句子中作谓语,这时,就要考虑时态和语态。

有时也要根据语境判断是否要变成名词或否定含义。

5. 非谓语动词(有提示词)考查语法点: 非谓语动词及变形的使用,若句中已有谓语动词,且所给动词也不是作并列谓语时,要填的词就是非谓语动词。

若是非谓语动词就要确定是v.ing形式,v.ed形式还是不定式。

确定的方法主要有:作主语或宾语,通常用v.ing形式表示习惯或一般情况,用不定式表示具体情况;作目的状语或在形容词后作状语,一般用不定式;作伴随状语,通常用分词,若与逻辑主语是主动关系,用现在分词(v-ing),若是被动关系,用过去分词(v-ed)。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30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含答案)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30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含答案)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选择题1. (2011四川凉山,6,4分)某品牌服装原价173元,连续两次降价00x 后售价价为127元,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2001731127x += B .()0017312127x -= C .()2001731127x -= D .()2001271173x +=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专题:增长率问题.分析:根据降价后的价格=原价(1-降低的百分率),本题可先用173(1-x %)表示第一次降价后商品的售价,再根据题意表示第二次降价后的售价,即可列出方程. 解答:解:当商品第一次降价x %时,其售价为173-173x %=173(1-x %);当商品第二次降价x%后,其售价为173(1-x %)-173(1-x %)x %=173(1-x %)2.∴173(1-x %)2=127.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要根据题意列出第一次降价后商品的售价,再根据题意列出第二次降价后售价的方程,令其等于127即可.2. (2011•台湾20,4分)如图为一张方格纸,纸上有一灰色三角形,其顶点均位于某两网格线的交点上,若灰色三角形面积为421平方公分,则此方格纸的面积为多少平方公分( )A 、11B 、12C 、13D 、14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网格型。

分析:可设方格纸的边长是x ,灰色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方格纸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出方程可求解. 解答:解:方格纸的边长是x ,21 x 2﹣21•x•21x ﹣21•21x•43x ﹣21•x•41x=421 x 2=12.所以方格纸的面积是1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关键看到灰色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方格纸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得解.3. (2011甘肃兰州,11,4分)某校九年级学生毕业时,每个同学都将自己的相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留作纪念,全班共送了2070张相片,如果全班有x 名学生,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 .(1)2070x x -=B .(1)2070x x +=C .2(1)2070x x +=D .(1)20702x x -=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分析:根据题意得:每人要赠送x -1张相片,有x 个人,然后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每人要赠送x -1张相片,有x 个人,∴全班共送:(x -1)x =2070,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本题要注意读清题意,弄清楚每人要赠送x -1张相片,有x 个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 (2011贵州毕节,10,3分)广州亚运会期间,某纪念品原价168元,连续两次降价%a 后售价为128元,下列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128%)1(1602=+a B .128%)1(1602=-aC .128%)21(160=-aD .128%)1(160=-a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11 原创好题、新题(含答案)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111 原创好题、新题(含答案)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原创好题、新题一、选择题1.负数的引入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使数的家族得到了扩张,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工具.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英国D、法国【答案】A【考点】正数和负数.【分析】根据数学历史材料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比西方早(一千多)年.负数最早记载于中国的《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比国外早一千多年,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负数的来源,根据历史记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011江苏南京,6,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的圆心是(2,a)(a>2),半径为2,函数y=x的图象被⊙P截得的弦AB的长为a的值是()A、B、2C、D、2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综合题。

分析:过P点作PE⊥AB于E,过P点作PC⊥x轴于C,交AB于D,连接PO,P A.分别求出PD、DC,相加即可.解答:解:过P点作PE⊥AB于E,过P点作PC⊥x轴于C,交AB于D,连接PO,P A.∵AE =12AB P A =2,PE .PD∵⊙P 的圆心是(2,a ),∴DC =2,∴a =PD +DC故选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几何知识的应用,题中运用圆与直线的关系以及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求出线段的长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函数y =x 与x 轴的夹角是45°. 3. (2011内蒙古呼和浩特,9,3)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中,DC ∥AB ,BC=1,AB=AC=AD=2.则BD 的长为( )A. 14B. 15C. 23D. 32 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以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圆,延长BA 交⊙A 于F ,连接DF .在△BDF 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D 的长.解答:解:以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圆,延长BA 交⊙A 于F ,连接DF .可证∠FDB=90°,∠F=∠CBF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作出以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的圆,构建直角三角形,从而求解.4. (2011江苏扬州,8,3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90º,∠A=30º,BC=2,将△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 度后,得到△EDC ,此时,点D 在AB 边上,斜边DE 交AC 边于点F ,则n 的大小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A. 30,2B.60,2C. 60,D. 60,3考点:旋转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福州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福州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南平市2011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1•南平)2的相反数等于()A、﹣2B、2C、﹣D、2、(2011•南平)方程组的解是()A、B、C、D、3、(2011•南平)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了解南平市的空气质量情况B、了解闽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C、了解南平市居民的环保意识D、了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4、(2011•南平)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a3•a5=a15B、a3÷a5=a2C、(﹣a2)3=﹣a6D、(ab3)2=﹣ab65、(2011•南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B、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5C、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D、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介于0和1之间6、(2011•南平)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的高为()A、2B、4C、D、27、(2011•南平)已知⊙O1、⊙O2的半径分别是2、4,若O1O2=6,则⊙O1和⊙O2的位置关系是()A、内切B、相交C、外切D、外离8、(2011•南平)有一等腰梯形纸片ABCD(如图),AD∥BC,AD=1,BC=3,沿梯形的高DE剪下,由△DEC 与四边形ABED不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A、直角三角形B、矩形C、平行四边形D、正方形9、(2011•南平)某商店销售一种玩具,每件售价92元,可获利15%,求这种玩具的成本价.设这种玩具的成本价为x元,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A、=15%B、=15%C、92﹣x=15%D、x=92×15%10、(2011•南平)观察下列各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依此规律,第(11)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A、78B、66C、55D、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计算:=_________.12、分解因式:mx2+2mx+m=_________.13、(2011•南平)已知△ABC的周长为18,D、E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ADE的周长为_________.14、(2011•南平)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正面都朝上的概率是_________.15、(2011•南平)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5),则k=_________.16、(2011•南平)某次跳绳比赛中,统计甲、乙两班学生每分钟跳绳的成绩(单位:次)情况如下表:班级参加人数平均次数中位数方差甲45 135 149 180乙45 135 151 130下列三个命题:(1)甲班平均成绩低于乙班平均成绩;(2)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成绩的波动大;(3)甲班成绩优秀人数少于乙班成绩优秀人数(跳绳次数≥150次为优秀).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只填序号)17、(2011•南平)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标注的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结果保留π)18、(2011•南平)一个机器人从点O出发,每前进1米,就向右转体a°(1<a<180),照这样走下去,如果他恰好能回到O点,且所走过的路程最短,则a的值等于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6分.)19、(2011•南平)先化简,再求值:x(x+1)﹣(x﹣1)(x+1),其中x=﹣1.20、(2011•南平)解不等式组:,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2011•南平)如图,△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1,2),B (3,1),C (2,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A′B′C′.(1)在图中第一象限内画出符合要求的△A′B′C′;(不要求写画法)(2)△A′B′C′的面积是:_________.22、(2011•南平)在“5•12防灾减灾日”之际,某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安全逃生知识”测验根据这部分学生的测验成绩(单位:分)绘制成如下统计图(不完整):请根据上述图表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分别补全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2)若从该校随机1名学生进行这项测验,估计其成绩不低于80分的概率约为_________.23、(2011•南平)为落实校园“阳光体育”工程,某校计划购买篮球和排球共20个.已知篮球每个80元,排球每个60元.设购买篮球x个,购买篮球和排球的总费用y元.(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要求篮球的个数不少于排球个数的3倍,应如何购买,才能使总费用最少?最少费用是多少元?24、(2011•南平)如图,已知点E在△ABC的边AB上,∠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且D在以AE 为直径的⊙O上.(1)求证:BC是⊙O的切线;(2)已知∠B=28°,⊙O的半径为6,求线段AD的长.(结果精确到0.1)25、(2011•南平)(1)操作发现:如图1,在矩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后得到△AFE,点F在矩形ABCD内部,延长AF交CD于点G.猜想线段GF与GC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类比探究:如图2,将(1)中的矩形ABCD改为平行四边形,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26、(2011•南平)定义:对于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若b2=ac,则称该抛物线为黄金抛物线.例如:y=2x2﹣2x+2是黄金抛物线.(1)请再写出一个与上例不同的黄金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抛物线y=ax2+bx+c(a、b、c是常数,a≠0)是黄金抛物线,请探究该黄金抛物线与x轴的公共点个数的情况(要求说明理由);(3)将黄金抛物线沿对称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①直接写出平移后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设①中的新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A,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B,动点Q在对称轴上,问新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以点P、Q、B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全等?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注:第小题可根据解题需要在备用图中画出新抛物线的示意图(画图不计分)]【提示: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是x=﹣,顶点坐标是(﹣,)】.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1•南平)2的相反数等于()A、﹣2B、2C、﹣D、考点:相反数。

初一中考考点试题及答案

初一中考考点试题及答案

初一中考考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英文表达?A. 我喜欢吃苹果。

B. I like eating apples.C. I like to eat apples.D. I like eat apples.答案:B2.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下列哪个选项的中文表达是正确的?A. 我喜欢吃苹果。

B. 我喜欢吃桔子。

C. 我喜欢看电视。

D. 我喜欢打篮球。

答案:A3.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数学表达?A. 2 + 3 = 5B. 2 × 3 = 5C. 2 - 3 = 5D. 2 ÷ 3 = 5答案:A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历史事件?A. 秦始皇统一六国。

B. 秦始皇建立唐朝。

C. 秦始皇建立明朝。

D. 秦始皇建立清朝。

答案:A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科学现象?A. 水在0度以下会结冰。

B. 水在0度以下会蒸发。

C. 水在100度以下会沸腾。

D. 水在100度以下会凝固。

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地理知识?A.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B.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C. 珠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D. 黑龙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

答案:A7.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物现象?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B.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C. 动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答案:A8.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物理概念?A. 重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

B.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C. 重力是物体对月球的吸引力。

D. 重力是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答案:B9.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化学概念?A.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B. 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C. 氧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D. 氧气是由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A10.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政治概念?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中考西游记名著考点

中考西游记名著考点

中考名著《西游记》一、填空题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在《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中,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全书共100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8至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位似图形试题中考试题选

位似图形试题中考试题选

位似图形试题中考试题选位似图形试题中考试题选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13•孝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E(﹣4,2),F(﹣2,﹣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EFO缩小,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是()A.(﹣2,1)B.(﹣8,4)C.(﹣8,4)或(8,﹣4)D.(﹣2,1)或(2,﹣1)2.(2011•六盘水)“标准对数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如图是视力表的一部分,其中最上面较大的“E”与下面四个较小“E”中的哪一个是位似图形()A.左上B.左下C.右上D.右下3.(2008•威海)如图,已知△EFH和△MNK是位似图形,那么其位似中心是点()A.A B.B C.C D.D二.填空题(共2小题)4.(2012•阜新)如图,△ABC与△A1B1C1为位似图形,点O是它们的位似中心,位似比是1:2,已知△ABC 的面积为3,那么△A1B1C1的面积是_________.5.(2010•宁夏)关于对位似图形的表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只填序号)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三.解答题(共5小题)6.(2013•宁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3,4)C(﹣2,6)(1)画出△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1B1C1(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出将△A1B1C1三条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后的△A2B2C2.7.(2012•辽阳)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A'B'C'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位似中心点O;(2)直接写出△ABC与△A′B′C′的位似比;(3)以位似中心O为坐标原点,以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A″B″C″,并直接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8.(2012•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和△DEF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0)、B(3,0)、C(2,1)、D(4,3)、E(6,5)、F(4,7).按下列要求画图:以O为位似中心,将△ABC向y轴左侧按比例尺2:1放大得△ABC的位似图形△A1B1C1,并解决下列问题:(1)顶点A1的坐标为_________,B1的坐标为_________,C1的坐标为_________;(2)请你利用旋转、平移两种变换,使△A1B1C1通过变换后得到△A2B2C2,且△A2B2C2恰与△DEF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非正方形),写出符合要求的变换过程.9.(2011•南宁)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2)将△ABC向左平移7个单位,请画出平移后的△A1B1C1.若M为△ABC内的一点,其坐标为(a,b),则平移后点M的对应点M1的坐标为_________.(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使变换后得到的△A2B2C2与△ABC对应边的比为1:2.请在网格内画出△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_________.10.(2011•安徽)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出△A1B1C1和△A2B2C2;(1)把△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A1B1C1;(2)以图中的O为位似中心,将△A1B1C1作位似变换且放大到原来的两倍,得到△A2B2C2.位似图形试题中考试题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2013•孝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E(﹣4,2),F(﹣2,﹣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EFO缩小,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是()A.(﹣2,1)B.(﹣8,4)C.(﹣8,4)或(8,﹣4)D.(﹣2,1)或(2,﹣1)考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找出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是(﹣2,1)或(2,﹣1).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位似图形,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其对应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2011•六盘水)“标准对数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如图是视力表的一部分,其中最上面较大的“E”与下面四个较小“E”中的哪一个是位似图形()A.左上B.左下C.右上D.右下考点:位似变换.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压轴题.分析:开口向上的两个“E”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变换属于位似变换,故最上面较大的“E”与左下较小的“E“是位似图形.解答:解:根据位似变换的特点可知:最上面较大的“E”与左下较小的“E“是位似图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的相关知识,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平移、旋转、对称的图形都是全等形.3.(2008•威海)如图,已知△EFH和△MNK是位似图形,那么其位似中心是点()A.A B.B C.C D.D考点:位似变换.分析:根据位似中心的概念可知位似中心是对应顶点的连线的交点.解答:解:∵位似图形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即位似中心,∴位似中心是点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位似的相关知识,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注意位似图形对应顶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即位似中心.二.填空题(共2小题)4.(2012•阜新)如图,△ABC与△A1B1C1为位似图形,点O是它们的位似中心,位似比是1:2,已知△ABC 的面积为3,那么△A1B1C1的面积是12.考点:位似变换.分析:由△ABC与△A1B1C1为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2,即可得△ABC与△A1B1C1为相似三角形,且相似比为1:2,又由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BC与△A1B1C1为位似图形,∴△ABC∽△A1B1C1,∵位似比是1:2,∴相似比是1:2,∴△ABC与△A1B1C1的面积比为:1:4,∵△ABC的面积为3,∴△A1B1C1的面积是:3×4=12.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注意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殊情况,注意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定理的应用.5.(2010•宁夏)关于对位似图形的表述,下列命题正确的是②③.(只填序号)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考点:位似变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分析: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这个点是位似中心,但不是所有的相似图形都是位似图形,并且位似图形上对应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解答:解:①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错误;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是对应点连线的交点,正确;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正确;④位似图形上对应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错误;故填②③.点评: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上对应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三.解答题(共5小题)6.(2013•宁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3,4)C(﹣2,6)(1)画出△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1B1C1(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出将△A1B1C1三条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后的△A2B2C2.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变换.专题:压轴题.分析:(1)由A(﹣1,2),B(﹣3,4)C(﹣2,6),可画出△ABC,然后由旋转的性质,即可画出△A1B1C1;(2)由位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画出△A2B2C2.解答:解:如图:(1)△A1B1C1即为所求;(2)△A2B2C2即为所求.点评:此题考查了位似变换的性质与旋转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2012•辽阳)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与△A'B'C'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画出位似中心点O;(2)直接写出△ABC与△A′B′C′的位似比;(3)以位似中心O为坐标原点,以格线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A′B′C′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A″B″C″,并直接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1)连接CC′并延长,连接BB′并延长,两延长线交于点O;(2)由OB=2OB′,即可得出△ABC与△A′B′C′的位似比为2:1;(3),连接B′O并延长,使OB″=OB′,延长A′O并延长,使OA″=OA′,C′O并延长,使OC″=OC′,连接A″B″,A″C″,B″C″,则△A″B″C″为所求,从网格中即可得出△A″B″C″各顶点的坐标.解答:解:(1)图中点O为所求;(2)△ABC与△A′B′C′的位似比等于2:1;(3)△A″B″C″为所求;A″(6,0);B″(3,﹣2);C″(4,﹣4).点评:此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相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8.(2012•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和△DEF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0)、B(3,0)、C(2,1)、D(4,3)、E(6,5)、F(4,7).按下列要求画图:以O为位似中心,将△ABC向y轴左侧按比例尺2:1放大得△ABC的位似图形△A1B1C1,并解决下列问题:(1)顶点A1的坐标为(﹣2,0),B1的坐标为(﹣6,0),C1的坐标为(﹣4,﹣2);(2)请你利用旋转、平移两种变换,使△A1B1C1通过变换后得到△A2B2C2,且△A2B2C2恰与△DEF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非正方形),写出符合要求的变换过程.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平移变换;作图-旋转变换.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1)延长AO到A1,使A1O=2AO,延长BO到B1,使B1O=2BO,连接CO并延长到C1,使C1O=2CO,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再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的坐标即可;(2)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然后向右平移再向下(或向上)平移,使△A2B2C2的直角边与△DEF的直角边重合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A1(﹣2,0)B1(﹣6,0)C1(﹣4,﹣2);(2)如图,把△A1B1C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6个单位,向下平移1个单位,使B2C2与DE 重合,或者:把△A1B1C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6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使A2C2与EF重合,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位似变换作图,利用平移变换与旋转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9.(2011•南宁)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点A的坐标为(2,8),点C的坐标为(6,6).(2)将△ABC向左平移7个单位,请画出平移后的△A1B1C1.若M为△ABC内的一点,其坐标为(a,b),则平移后点M的对应点M1的坐标为(a﹣7,b).(3)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缩小,使变换后得到的△A2B2C2与△ABC对应边的比为1:2.请在网格内画出△A2B2C2,并写出点A2的坐标:(1,4)或(﹣1,﹣4).考点:作图-位似变换;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1)直接根据图形即可写出点A和C的坐标;(2)找出三角形平移后各顶点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根据平移的规律即可写出点M平移后的坐标;(3)根据位似变换的要求,找出变换后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各点即可,注意有两种情况.解答:解:(1)A点坐标为:(2,8),C点坐标为:(6,6);(2)所画图形如下所示,其中△A1B1C1即为所求,根据平移规律:左平移7个单位,可知M1的坐标(a ﹣7,b);(3)所画图形如下所示,其中△A2B2C2即为所求,点A2的坐标为(1,4)或(﹣1,﹣4).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变换和位似变换后图形的画法,解题关键是根据变换要求找出变换后的对应点,难度一般.10.(2011•安徽)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按要求画出△A1B1C1和△A2B2C2;(1)把△ABC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A1B1C1;(2)以图中的O为位似中心,将△A1B1C1作位似变换且放大到原来的两倍,得到△A2B2C2.菁优网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平移变换.专题:作图题;压轴题.分析:(1)把A、B、C三点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A1,B1,C1,顺次连接得到的各点即可;(2)延长OA1到A2,使0A2=20A1,同法得到其余各点,顺次连接即可.解答:解:如图点评: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及旋转变换;注意图形的变换,看关键点是变换即可.©2010-2013 菁优网。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6 平方根、立方根(含答案)

2011中考数学真题解析6 平方根、立方根(含答案)

(2012年1月最新最细)2011全国中考真题解析120考点汇编平方根、立方根一、选择题1.(2011江苏南京,1,2)A、3B、﹣3C、±3 D考点:算术平方根。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9的算术平方根,需注意的是算术平方根必为非负数.解答:,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正数只有一个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0.2.(2011•)A.± C. ±3 D. 3考点:立方根。

专题:探究型。

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3=27,∴=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的定义,即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这就是说,如果x3=a,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3.(2011山东日照,1,3分)(﹣2)2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2 C.﹣2 D.2考点:算术平方根;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首先求得(﹣2)2的值,然后由4的算术平方根为2,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2)2=4,4的算术平方根为2,∴(﹣2)2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与算术平方根的定义.题目比较简单,解题要细心.4.(2011成都,1,3分)4的平方根是()A.±16 B.16 C.±2 D.2考点: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于某数的两个平方根应该互为相反数,所以可用直接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4=(±2)2,∴4的平方根是±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5.(2011四川泸州,1,2分)25的算术平方根是()A.5B.-5C.±5D.5考点:算术平方根.解答:解:∵(5)2=25,∴25的算术平方根是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即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6.(2011贵州毕节,1,3分)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4 B.±4 C.2 D.±2考点:算术平方根。

2012-2011年中考数学汇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2012-2011年中考数学汇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2011-2012全国各中考数学试题分考点解析汇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一、选择题1.把一些笔记本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

则共有学生A 、4人B 、5人C 、6人D 、5人或6人【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2.某种商品的进价为800元,出售时标价为1200元,后来由于该商品积压,商店准备打折销售,但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则至多可打A 、6折B 、7折C 、8折D 、9折【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3. 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克,则物体A 的质量m 克的取值范围表示在数轴上为A B C D二、填空题1.如图,用锤子以相同的力将铁钉垂直钉入木块,随着铁钉的深入.铁钉所受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铁钉未进入木块部分长度足够时,每次钉入木块妁铁钉长度是前一次的13,已知这个铁钉被敲击3次后全部进入木块(木块足够厚).且第一次敲击后,铁钉进入木块的长度是a cm ,若铁钉总长度为 6 cm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2.有3人携带会议材料乘坐电梯,这3人的体重共210kg .毎梱材料重20kg .电梯最大负荷为1050kg ,则该电梯在此3人乘坐的情况下最多还能搭载 ▲ 捆材枓.3.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在公众场所实行“禁烟”,为配合“禁烟”行动,某校组织开展了“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记10分,答错(或不答) 一题记﹣5分.小明参加本次竞赛得分要超过100分,他至少要答对 ▲ 道题.4.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某班可筹集到的活动经费最多900元.此次活动租车需300元,每个学生活动期间所需经费15元,则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人数最多为▲ .三、解答题1.筹建中的城南中学需720套单人课桌椅(如图),光明厂承担了这项生产任务.该厂生产桌子的必须5人一组.每组每天可生产12张;生产椅子的必须4人一组,每组每天可生产24把.已知学校筹建组要求光明厂6天完成这项生产任务.(1)问光明厂平均毎天要生产多少套单人课桌椅?(2)现学校筹建组要求至少提前1天完成这项生产任务.光明厂生产课桌椅的员工增加到84名,试给出一种分配生产桌子、椅子的员工数的方案.2. 2010年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如何做好短文填空

如何做好短文填空
2. 根据词义,判断词形进行填空; a. 先填上固定搭配与习惯表达等较易的空格. b. 不太明朗的空格要根据语境和语义反复推敲 c. 注意词形变化(如:复数、过去式、过去分
词、现在分词等) 3. 通读全文,检查核对.
第一招:金睛火眼(认真、细致地观察图画,
就可以直接在图画中找到答案或信息。 )
It was Saturday . Mrs. Smith went to do some shopping with her husband.
(2) 若宾语用的是“____+ to do形式”,
则填_疑__问__词___ 例: 1. He was so afraid that he
didn’t know _w_h_a_t_ to do.
2. (2011中考)He wanted a pair of new shoes, but his family is so poor. He was thinking about _h_o_w__ to tell his mother about it.
一、考纲分析
“短文填空”实际上是“完形填空”题 型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旨在考查考生 能否结合题目的要求,以不同的形式 来补全一篇文章。这类题目考查了学 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判断力、联想 力、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 力。本题共15分,占整份英语试题分 值的12.5%(15/120)。
近五年广东省中考短文填空考点分分析
with us?
语法、固定句型would sb. like to do?
备考实录
When should we use a noun(名词)?
(3) 缺谓语, 则填__动__词____.
(2012中考)I’m upset these days. I have a problem, and I do not _k_n_o_w_ how to deal with it.

2009-2011中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考点14燃烧和灭火

2009-2011中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考点14燃烧和灭火

考点14 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1、(2011年浙江宁波,7题,3分)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

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灭火B.火灾时,只能用CO2C.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2、(2011年四川雅安,25题)用灯帽熄灭酒精灯,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隔绝空气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2011年重庆市,10题)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A B C D3、(2011年四川南充,6题)下列措施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用燃着的蜡烛做“灯火试验”B、油库着火用水扑灭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4、(2011年四川眉山,14题)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

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退到卫生间暂避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跳楼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5、(2011年福建龙岩,9题)“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

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发燃烧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氧气,酒精在氧气浓度大的环境中能自发燃烧6、(2011年山东滨州,7题)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A.隔绝空气 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7、(2011四川宜宾,8题)下列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是()A.可燃物B.氧气C.压强D.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8、(2011年四川绵阳,12题)人们常在可燃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直角坐标系中点的跳跃问题及答案(绝对经典)

直角坐标系中点的跳跃问题及答案(绝对经典)

直角坐标系中点的跳动问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1•安顺)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4,0)B.(5,0)C.(0,5)D.(5,5)2.(2010•武汉)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A.(13,13)B.(﹣13,﹣13)C.(14,14)D.(﹣14,﹣14)3.(2010•达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n),规定以下两种变换①f(m,n)=(m,﹣n),如f(2,1)=(2,﹣1);②g(m,n)=(﹣m,﹣n),如g(2,1)=(﹣2,﹣1).按照以上变换有:f[g(3,4)]=f (﹣3,﹣4)=(﹣3,4),那么g[f(﹣3,2)]等于()A.(3,2)B.(3,﹣2)C.(﹣3,2)D.(﹣3,﹣2)4.(2009•济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b),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1、f(a,b)=(﹣a,b).如:f(1,3)=(﹣1,3);2、g(a,b)=(b,a).如:g(1,3)=(3,1);3、h(a,b)=(﹣a,﹣b).如:h(1,3)=(﹣1,﹣3).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3,2)=(3,2),那么f(h(5,﹣3))等于()A.(﹣5,﹣3)B.(5,3)C.(5,﹣3)D.(﹣5,3)5.(2008•孝感)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4,0)B.(5,0)C.(0,5)D.(5,5)6.(2012•自贡)一质点P从距原点1个单位的M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M的中点M3处,第二次从M3跳到OM3的中点M2处,第三次从点M2跳到OM2的中点M1处,如此不断跳动下去,则第n次跳动后,该质点到原点O的距离为()A.B.C.D.二.填空题(共21小题)7.(2012•泰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2个点的横坐标为_________.8.(2007•遂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88个点的坐标为_________.9.(2006•淮安)如图,已知A l(1,0),A2(1,1),A3(﹣1,1),A4(﹣1,﹣1),A5(2,﹣1),….则点A2007的坐标为_________.10.(2004•南宁)如图,一个机器人从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米到达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A2点,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3点,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A4点,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A5点、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离O点的距离是_________米.11.(2013•兰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对△OAB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_________.12.(2013•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4n+1(n为自然数)的坐标为_________(用n表示)13.(2013•湛江)如图,所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轴,一顶点在y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其中A1A2与x轴、底边A1A2与A4A5、A4A5与A7A8、…均相距一个单位,则顶点A3的坐标是_________,A92的坐标是_________.14.(2013•东营)如图,已知直线l:y=x,过点A(0,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过点B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2013的坐标为_________.15.(2013•朝阳)如图是某同学在课外设计的一款软件,蓝精灵从O点第一跳落到A1(1,0),第二跳落到A2(1,2),第三跳落到A3(4,2),第四跳落到A4(4,6),第五跳落到A5_________.到达A2n后,要向_________方向跳_________个单位落到A2n+1.16.(2012•威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A1=1,OA1与x轴的夹角为30°,线段A1A2=1,A2A1⊥OA1,垂足为A1;线段A2A3=1,A3A2⊥A1A2,垂足为A2;线段A3A4=1,A4A3⊥A2A3,垂足为A3;…按此规律,点A2012的坐标为_________.17.(2012•莱芜)将正方形ABCD的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从射线AB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A1、A2、A3、…,按此规律,点A2012在射线_________上.18.(2011•钦州)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_________.19.(2007•重庆)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用有序实数对(n,m)表示第n排,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4,3)表示实数9,则(7,2)表示的实数是_________.20.(2011•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1,0),点A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_________.21.(2011•鞍山)如图,从内到外,边长依次为2,4,6,8,…的所有正六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一组对边与x轴平行,它们的顶点依次用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表示,那么顶点A62的坐标是_________.22.(2009•德州)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kx+b(k>0)和x轴上,已知点B1(1,1),B2(3,2),则B n的坐标是_________.23.(2008•泰安)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2008的位置,则点P2008的横坐标为_________.24.(2008•内江)如图,当四边形PABN的周长最小时,a=_________.25.(2006•绍兴)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OAPB沿z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6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4,…,P2006的位置,则P2006的横坐标x2006=_________.26.(2005•武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5),B(﹣3,﹣1),C(1,﹣1),在第一象限内找一点D,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那么点D的坐标是_________.27.(2005•济宁)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已知:A(1,3),A1(2,3),A2(4,3),A3(8,3);B(2,0),B1(4,0),B2(8,0),B3(16,0).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有何变化,按照变换规律,第五次变换后得到的三角形A5的坐标是_________,B5的坐标是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11•安顺)一只跳蚤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跳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跳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跳动[即(0,0)→(0,1)→(1,1)→(1,0)→…],且每秒跳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4,0)B.(5,0)C.(0,5)D.(5,5)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由题目中所给的质点运动的特点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解答:解:跳蚤运动的速度是每秒运动一个单位长度,(0,0)→(0,1)→(1,1)→(1,0)用的秒数分别是1秒,2秒,3秒,到(2,0)用4秒,到(2,2)用6秒,到(0,2)用8秒,到(0,3)用9秒,到(3,3)用12秒,到(4,0)用16秒,依此类推,到(5,0)用35秒.故第35秒时跳蚤所在位置的坐标是(5,0).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读懂题意,能够正确确定点运动的顺序,确定运动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到到达每个点所用的时间.2.(2010•武汉)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A.(13,13)B.(﹣13,﹣13)C.(14,14)D.(﹣14,﹣14)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观察图象,每四个点一圈进行循环,每一圈第一个点在第三象限,根据点的脚标与坐标寻找规律.解答:解:∵55=4×13+3,∴A55与A3在同一象限,即都在第一象限,根据题中图形中的规律可得:3=4×0+3,A3的坐标为(0+1,0+1),即A3(1,1),7=4×1+3,A7的坐标为(1+1,1+1),A7(2,2),11=4×2+3,A11的坐标为(2+1,2+1),A11(3,3);…55=4×13+3,A55(14,14),A55的坐标为(13+1,13+1);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个阅读理解,猜想规律的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定点所在的大致位置及所在的正方形,然后就可以进一步推得点的坐标.3.(2010•达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m,n),规定以下两种变换①f(m,n)=(m,﹣n),如f(2,1)=(2,﹣1);②g(m,n)=(﹣m,﹣n),如g(2,1)=(﹣2,﹣1).按照以上变换有:f[g(3,4)]=f (﹣3,﹣4)=(﹣3,4),那么g[f(﹣3,2)]等于()A.(3,2)B.(3,﹣2)C.(﹣3,2)D.(﹣3,﹣2)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由题意应先进行f方式的运算,再进行g方式的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及坐标的符号变化.解答:解:∵f(﹣3,2)=(﹣3,﹣2),∴g[f(﹣3,2)]=g(﹣3,﹣2)=(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一种新型的运算法则,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此类题的难点是判断先进行哪个运算,关键是明白两种运算改变了哪个坐标的符号.4.(2009•济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b),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1、f(a,b)=(﹣a,b).如:f(1,3)=(﹣1,3);2、g(a,b)=(b,a).如:g(1,3)=(3,1);3、h(a,b)=(﹣a,﹣b).如:h(1,3)=(﹣1,﹣3).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3,2)=(3,2),那么f(h(5,﹣3))等于()A.(﹣5,﹣3)B.(5,3)C.(5,﹣3)D.(﹣5,3)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新定义.分析:先根据题例中所给出点的变换求出h(5,﹣3)=(﹣5,3),再代入所求式子运算f(﹣5,3)即可.解答:解:按照本题的规定可知:h(5,﹣3)=(﹣5,3),则f(﹣5,3)=(5,3),所以f(h(5,﹣3))=(5,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推理运算的能力,解答时注意按照从里向外依次求解,解答这类题往往因对题目中的规定的含义弄不清楚而误选其它选项.5.(2008•孝感)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35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A.(4,0)B.(5,0)C.(0,5)D.(5,5)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质点移动的各点的坐标与时间的关系,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质点移动的速度是1个单位长度/每秒,到达(1,0)时用了3秒,到达(2,0)时用了4秒,从(2,0)到(0,2)有四个单位长度,则到达(0,2)时用了4+4=8秒,到(0,3)时用了9秒;从(0,3)到(3,0)有六个单位长度,则到(3,0)时用9+6=15秒;依此类推到(4,0)用16秒,到(0,4)用16+8=24秒,到(0,5)用25秒,到(5,0)用25+10=35秒.故第35秒时质点到达的位置为(5,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并总结出一定的规律,这是中考的常考点.6.(2012•自贡)一质点P从距原点1个单位的M点处向原点方向跳动,第一次跳动到OM的中点M3处,第二次从M3跳到OM3的中点M2处,第三次从点M2跳到OM2的中点M1处,如此不断跳动下去,则第n次跳动后,该质点到原点O的距离为()A.B.C.D.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根据题意,得第一次跳动到OM的中点M3处,即在离原点的处,第二次从M3点跳动到M2处,即在离原点的()2处,则跳动n次后,即跳到了离原点的处.解答:解:由于OM=1,所有第一次跳动到OM的中点M3处时,OM3=OM=,同理第二次从M3点跳动到M2处,即在离原点的()2处,同理跳动n次后,即跳到了离原点的处,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这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各个点跳动的规律,此题比较简单.二.填空题(共21小题)7.(2012•泰安)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横坐标分别为整数的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1,1),(1,2),(2,2)…根据这个规律,第2012个点的横坐标为45.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x轴上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并且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是奇数时最后以横坐标为该数,纵坐标为0结束,当右下角的点横坐标是偶数时,以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右下角横坐标的偶数减1的点结束,根据此规律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图形,以最外边的矩形边长上的点为准,点的总个数等于x轴上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的平方,例如: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1,共有1个,1=1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2时,共有4个,4=2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3时,共有9个,9=3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4时,共有16个,16=42,…右下角的点的横坐标为n时,共有n2个,∵452=2025,45是奇数,∴第2025个点是(45,0),第2012个点是(45,13),所以,第2012个点的横坐标为45.故答案为:45.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观察出点个数与横坐标的存在的平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2007•遂宁)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88个点的坐标为(13,3).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由图形得出点的个数依次是1、2、3、4、5、…,且横坐标是偶数时,箭头朝上,求出1+2+ (12)88,1+2+3+ (13)88,得出点的横坐标,根据箭头的方向得出点的纵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图形可知:点的个数依次是1、2、3、4、5、…,且横坐标是偶数时,箭头朝上,∵1+2+3+4+…+10=55,∴88﹣55=33,∵11+12=23<33,11+12+13=36>33,88﹣55﹣23=10,∴第88个点的横坐标是13,纵坐标是13﹣10=3,即第88个点的坐标是(13,3),故答案为:(13,3).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规律,题目比较典型,但是一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9.(2006•淮安)如图,已知A l(1,0),A2(1,1),A3(﹣1,1),A4(﹣1,﹣1),A5(2,﹣1),….则点A2007的坐标为(﹣502,502).考点: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A1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除外)各个点分别位于象限的角平分线上,逐步探索出下标和个点坐标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规律,根据规律推理点A2007的坐标.解答:解:由图形以及叙述可知各个点(除A1点和第四象限内的点外)都位于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第一象限角平分线的点对应的字母的下标是2,6,10,14,即4n﹣2(n是自然数,n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同理第二象限内点的下标是4n﹣1(n是自然数,n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第三象限是4n(n是自然数,n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第四象限是1+4n(n是自然数,n是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2007=4n﹣1则n=502,当2007等于4n+1或4n或4n﹣2时,不存在这样的n的值.故点A2007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即坐标为(﹣502,502).故答案填(﹣502,502).点评:本题是一个探究规律的问题,正确对图中的所有点进行分类,找出每类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点.10.(2004•南宁)如图,一个机器人从O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3米到达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6米到达A2点,再向正西方向走9米到达A3点,再向正南方向走12米到达A4点,再向正东方向走15米到达A5点、按如此规律走下去,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离O点的距离是15米.考点:点的坐标;勾股定理.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求出点A6的坐标,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A5A6=18米,点A6的坐标是(9,12);所以当机器人走到A6点时,离O点的距离是=15米.故答案填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到原点的距离与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从一个点向坐标轴作垂线它与原点的连线和坐标轴围成直角三角形.11.(2013•兰州)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对△OAB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8052,0).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的长,再根据第四个三角形与第一个三角形的位置相同可知每三个三角形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然后求出一个循环组旋转前进的长度,再用2013除以3,根据商为671可知第2013个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为循环组的最后一个三角形的顶点,求出即可.解答:解:∵点A(﹣3,0)、B(0,4),∴AB==5,由图可知,每三个三角形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一个循环组前进的长度为:4+5+3=12,∵2013÷3=671,∴△2013的直角顶点是第671个循环组的最后一个三角形的直角顶点,∵671×12=8052,∴△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8052,0).故答案为:(8052,0).点评:本题是对点的坐标变化规律的考查了,难度不大,仔细观察图形,得到每三个三角形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求解的难点.12.(2013•聊城)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1(0,1),A2(1,1),A3(1,0),A4(2,0),…那么点A4n+1(n为自然数)的坐标为(2n,1)(用n表示)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图形分别求出n=1、2、3时对应的点A4n+1的坐标,然后根据变化规律写出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n=1时,4×1+1=5,点A5(2,1),n=2时,4×2+1=9,点A9(4,1),n=3时,4×3+1=13,点A13(6,1),所以,点A4n+1(2n,1).故答案为:(2n,1).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仔细观察图形,分别求出n=1、2、3时对应的点A4n+1的对应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3.(2013•湛江)如图,所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轴,一顶点在y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其中A1A2与x轴、底边A1A2与A4A5、A4A5与A7A8、…均相距一个单位,则顶点A3的坐标是(0,﹣1),A92的坐标是(31,﹣31).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第一个三角形的高,然后求出A3O即可得解;先根据每一个三角形有三个顶点确定出A92所在的三角形,再求出相应的三角形的边长以及A92的纵坐标的长度,即可得解.解答:解:∵△A1A2A3的边长为2,∴△A1A2A3的高线为2×=,∵A1A2与x轴相距1个单位,∴A3O=﹣1,∴A3的坐标是(0,﹣1);∵92÷3=30…2,∴A92是第31个等边三角形的第3个顶点,第31个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31=62,∴点A92的横坐标为×62=31,∵边A1A2与A4A5、A4A5与A7A8、…均相距一个单位,∴点A92的纵坐标为﹣31,∴点A92的坐标为(31,﹣31).故答案为:(0,﹣1);(31,﹣31).点评:本题是点的变化规律的考查,主要利用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难度不大,第二问确定出点A92所在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4.(2013•东营)如图,已知直线l:y=x,过点A(0,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过点B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1;过点A1作y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B1,过点B1作直线l的垂线交y轴于点A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2013的坐标为(0,42013)或(0,24026)(注:以上两答案任选一个都对).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压轴题.分析:根据所给直线解析式可得l与x轴的夹角,进而根据所给条件依次得到点A1,A2的坐标,通过相应规律得到A2013坐标即可.解答:解:∵直线l的解析式为;y=x,∴l与x轴的夹角为30°,∵AB∥x轴,∴∠ABO=30°,∵OA=1,∴AB=,∵A1B⊥l,∴∠ABA1=60°,∴AA1=3,∴A1O(0,4),同理可得A2(0,16),…∴A2013纵坐标为:42013,∴A2013(0,42013).故答案为:(0,4201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题,先根据所给一次函数判断出一次函数与x轴夹角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特点依次得到A、A1、A2、A3…的点的坐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2013•朝阳)如图是某同学在课外设计的一款软件,蓝精灵从O点第一跳落到A1(1,0),第二跳落到A2(1,2),第三跳落到A3(4,2),第四跳落到A4(4,6),第五跳落到A5(9,6).到达A2n后,要向右方向跳(2n+1)个单位落到A2n+1.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利用已知点坐标性质得出,蓝精灵先向右跳动,再向上跳动,每次跳动距离为次数+1,即可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蓝精灵从O点第一跳落到A1(1,0),第二跳落到A2(1,2),第三跳落到A3(4,2),第四跳落到A4(4,6),∴蓝精灵先向右跳动,再向上跳动,每次跳动距离为次数+1,即可得出:第五跳落到A5(9,6,到达A2n后,要向右方向跳(2n+1)个单位落到A2n+1.故答案为:(9,6),右,(2n+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变化规律,利用已知得出点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16.(2012•威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OA1=1,OA1与x轴的夹角为30°,线段A1A2=1,A2A1⊥OA1,垂足为A1;线段A2A3=1,A3A2⊥A1A2,垂足为A2;线段A3A4=1,A4A3⊥A2A3,垂足为A3;…按此规律,点A2012的坐标为(503﹣503,503+503).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过点A1作A1B⊥x轴,作A1C∥x轴A2C∥y轴,相交于点C,然后求出点A1的坐标,以及A1C、A2C的长度,并出A2、A3、A4、A5、A6的坐标,然后总结出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再把2012代入规律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如图,过点A1作A1B⊥x轴,作A1C∥x轴A2C∥y轴,相交于点C,∵OA1=1,OA1与x轴的夹角为30°,∴OB=OA1•cos30°=1×=,A1B=OA1•sin30°=1×=,∴点A1的坐标为(,),∵A2A1⊥OA1,OA1与x轴的夹角为30°,∴∠OA1C=30°,∠A2A1C=90°﹣30°=60°,∴∠A1A2C=90°﹣60°=30°,同理可求:A2C=OB=,A1C=A1B=,所以,点A2的坐标为(﹣,+),点A3的坐标为(﹣+,++),即(﹣,+1),点A4的坐标为(﹣﹣,+1+),即(﹣1,+1),点A5的坐标为(﹣1+,+1+),即(﹣1,+),点A6的坐标为(﹣1﹣,++),即(﹣,+),…,当n为奇数时,点A n的坐标为(﹣,+),当n为偶数时,点A n的坐标为(﹣,+),所以,当n=2012时,﹣=503﹣503,+=503+503,点A2012的坐标为(503﹣503,503+503).故答案为:(503﹣503,503+503).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规律变化问题,作出辅助线,求出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规律变化的数值,然后依次写出前几个点的坐标,根据坐标与点的序号的特点找出点的坐标的通式是解题的关键.17.(2012•莱芜)将正方形ABCD的各边按如图所示延长,从射线AB开始,分别在各射线上标记点A1、A2、A3、…,按此规律,点A2012在射线AB上.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分析:把射线AB,CD,BC,DA上面的点分别列举,再找到规律,由规律即可求出点A2012所在的射线解答:解:如图所示:点名称射线名称AB A1CD A2BC A5DA A6根据表格中点的排列规律,可以得到点的坐标是每16个点排列的位置一循环,因为2012=16×125+12,所以点A2012所在的射线和点A12所在的直线一样.因为点A2012所在的射线是射线AB,所以点A2012在射线AB上,故答案为:A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是一个规律探索题,可以列出点的排列规律从中得到规律,在变化的点中找到其排列直线的不变的规律,此类问题的排列通常是具有周期性,按照周期循环,难度适中.18.(2011•钦州)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1,2).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已知提供的数据从横纵坐标分别分析得出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这一规律,进而求出即可.解答:解:根据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经过第2011次运动后,动点P的横坐标为2011,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经过第2011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为:2011÷4=502余3,故纵坐标为四个数中第三个,即为2,∴经过第201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1,2),故答案为:(201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从所给的数据和图形中寻求规律进行解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2007•重庆)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用有序实数对(n,m)表示第n排,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4,3)表示实数9,则(7,2)表示的实数是23.考点:坐标确定位置.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排列规律解答.从图中可以发观,第n排的最后的数为:n(n+1).解答:解:从图中可以发观,第n排的最后的数为:n(n+1)∵第6排最后的数为:×6(6+1)=21,∴(7,2)表示第7排第2个数,则第7排第二个数为21+2=23.故答案填: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及总结规律的能力,找到第n排的最后的数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20.(2011•锦州)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1,0),点A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100次跳动至点A100的坐标是(51,50).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根据图形观察发现,第偶数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横坐标是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次数的一半,然后写出即可.解答:解:观察发现,第2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2,1),第4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3,2),第6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4,3),第8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5,4),…第2n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n+1,n),∴第100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51,50).故答案为:(51,50).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以及图形的变化问题,结合图形得到偶数次跳动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21.(2011•鞍山)如图,从内到外,边长依次为2,4,6,8,…的所有正六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一组对边与x轴平行,它们的顶点依次用A1、A2、A3、A4、A5、A6、A7、A8、A9、A10、A11、A12…表示,那么顶点A62的坐标是(﹣11,﹣11).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多边形.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10余2,顶点A62所在的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0+1)×2=22,顶点A62在第三象限,继而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0余2,∴顶点A62所在的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0+1)×2=22,且顶点A62在第三象限,其横坐标为﹣=﹣11,纵坐标为﹣=﹣11,故顶点A62的坐标是(﹣11,﹣11).故答案为:(﹣11,﹣11).点评: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首先找出A62所在的正六边形的边长.22.(2009•德州)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kx+b(k>0)和x轴上,已知点B1(1,1),B2(3,2),则B n的坐标是(2n﹣1,2n﹣1).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正方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先求出直线解析式,再寻找规律求解.解答:解:把A1(0,1),A2(1,2)代入y=kx+b可得y=x+1.可知A n的纵坐标总比横坐标多1.由图易知图中所有的三角形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1(1,1),B2(1+2,2),B3(1+2+4,4),B n纵坐标为2n﹣1.观察图可知Bn的横坐标为A n+1的横坐标,纵坐标为An的纵坐标.∴B n+1纵坐标为2n,则A n+1的纵坐标为2n,A n+1的横坐标为2n﹣1,则B n的横坐标为2n﹣1.则B n的坐标是(2n﹣1,2n﹣1).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Bn的坐标和An的坐标的联系.23.(2008•泰安)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OAP沿x轴正方向连续翻转2008次,点P依次落在点P1,P2,P3…P2008的位置,则点P2008的横坐标为2008.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压轴题;规律型.分析:本题可根据图形的翻转,分别得出P1、P2、P3…的横坐标,再根据规律即可得出各个点的横坐标.解答:解:观察图形结合翻转的方法可以得出P1、P2的横坐标是1,P3的横坐标是2.5,P4、P5的横坐标是4,P6的横坐标是5.5…依此类推下去,P2005、P2006的横坐标是2005,P2007的横坐标是2006.5,P2008、P2009的横坐标就是2008.故答案为2008.点评:本题的解答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要点必备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划双横线处)及化学式1、单质:金刚石、石墨、炭黑:汞、水银:硫、硫磺:2、氧化物: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氧化钙、:氧化铁、的主要成份:3、酸:盐酸:HCl的水溶液碳酸(汽水):4、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氢氧化钙、、消石灰:氨水:(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5、盐:碳酸钠、苏打、(不是碱,是盐,但其溶液显碱性):碳酸氢钠、: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2(有毒)硫酸铵:(铵盐是一类不含金属离子的盐):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6、有机物: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乙醇、:葡萄糖:甲醛:有毒醋酸(具有酸的通性)二、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1、白色固体:CaO、MgO、P2O5、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CaCO3等2、黑色固体:、、、、▲KMnO4为紫黑色固体3、红色固体:单质、化合物:▲硫:淡黄色固体4、溶液的颜色:凡含的溶液呈蓝色;凡含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5、常见七大沉淀( 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溶于酸,有气泡);、(不溶于稀HNO3)②碱:蓝色↓:;红褐色↓:;白色↓:(溶于酸)。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O(剧毒)(3)可燃性气体:、、、三、物质的某些性质和用途(用于判断物质)1、单质:①N2:焊接金属作保护气、填充灯泡和食品包装袋(利用氮气的不活泼)、液氮作医疗冷冻麻醉剂②O2:(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

氧气作助燃剂,不是燃料。

③稀有气体: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利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④H2:最轻的气体、清洁能源用途冶炼金属充气球一般用更安全的氦气⑤碳:金刚石:制钻头;石墨:(电池中含有)、高温润滑剂;炭黑:制油墨、填橡胶木炭和活性炭具有性:除异味、除色素,防毒面具中一般用;⑥P: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发令枪、烟幕弹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条件⑦S:制火药、火柴、鞭炮⑧Mg:作照明弹2、氧化物:①H2O:生命必须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最常用的溶剂、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②CO:的主要成份化学性质:性、性、性用途:作、③CO2:引起温室效应气体:灭火、制汽水、气体肥料干冰:、致冷剂、舞台云雾剂④SO2:引起酸雨,煤、硫磺燃烧、放鞭炮时产生的气体⑤NO2: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⑥P2O5:白磷或红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固体小颗粒)⑦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3、酸:①碳酸:制碳酸饮料(汽水、雪碧等)②盐酸:金属除锈、除水垢、胃液中助消化③硫酸:金属除锈、蓄电池中的填充液、浓硫酸作剂4、碱:①氨水(NH3·H2O):作氮肥②NaOH:易吸水,溶于水大量热,用于制肥皂、石油炼制、造纸,去除油污如做炉具清洁剂,固体可作干燥剂、溶液可用于吸收酸性气体如、等③Ca(OH)2:建筑材料、改良,中和酸性废水,澄清溶液用于检验CO25、盐:①NaCl:调味、防腐剂、选种、腌渍食品、生理盐水(浓度)、融雪剂、维持人体酸碱性平衡②CaCO3: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生产石灰、补钙剂、实验室制CO2、除CaCl2中的盐酸Na2CO3(苏打):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业、泡沫灭火器的填充物NaHCO3(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干粉灭火器的填充物、皮肤上沾了浓硫酸,用大量水冲洗后涂3%~5% NaHCO3的溶液③CuSO4:用于湿法炼铜、农业杀菌剂、制波尔多液、检验水6、有机物:①CH4:最简单的有机物、沼气、天然气、可燃冰,气体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会产生温室效应②C2H5OH:酒精、有特殊香味、可再生能源、作饮料、医疗消毒杀菌、实验室用得最多的燃料③CH3COOH: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7、有毒的物质:气体:CO、SO2、NO2、甲醛:有毒;甲醇(CH3OH),致失明、死亡固体:NaNO2、黄曲霉素、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粘稠状的波尔多液)8、常见化肥氮肥:NH4Cl、NH4HCO3、(NH4)2SO4 、NaNO3、NH3·H2O、CO(NH2)2使叶.浓绿钾肥:KCl、K2SO4、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使茎.粗壮磷肥: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磷矿粉,使根.发达复合肥:KNO3、NH4H2PO49、三大白色建筑材料:、、10、治疗胃酸过多、(中和)、、11、三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12、三大还原剂:固体单质、气体单质、氧化物四、物质的溶解性1、酸碱盐的溶解性口诀表酸:常见的酸都能溶于水碱:碱溶有四种,钾钠钡钙可溶碱盐:钾钠硝铵溶水快盐酸盐不溶氯化银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可溶钾钠铵2、大部分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例:CO2+H2O=H2CO3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钡、氧化钾(碱性氧化物+水→碱)例:CaO+H2O=CaCO3五、化学之最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金属元素是。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金属元素是。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金属元素是钠。

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氧化物是。

7、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8、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

9、熔点最低的金属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是10、硬度最大的金属是。

1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12、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14、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是15.含氮量最高的常见化肥是尿素;16.最理想的气体燃料是;17、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等质量的活泼金属(+2价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金属产生的氢气最多。

对比:等质量的活泼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铝。

1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与化学知识联系最密切的两大发明是造纸、制火药。

六、化学教材中的科学家1、提出原子、分子学说的是(英)、2、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俄)3、最早发现电子的汤姆生(英)4、最早发现氧气的是舍勒(法)5、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测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是(法)6、最早提示水的组成元素的是普利斯特里(英)、卡文迪许7、测定相对原子质量作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张青莲8、发明侯氏制碱()法的是侯德榜七、能量变化:1、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物质:、、2、溶于水吸收大量热的物质:3、放热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CaO与水反应4、吸热反应:高温下C分别与CO2、水蒸气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冶炼金属)八、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几种决定关系:1、数(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数+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有关原子的等量关系:质子数=数=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最外层电子数4: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8:稀有气体元素,氦为2)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4:易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电子;最外层电子数=8:化学性质稳定)主要化合价、形成离子时所带电荷数(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4、金属活动性决定金属与酸、金属与可溶盐能否反应九、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1、使用托盘天平:先调零、再称量2、加热:先擦干外壁、再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3、固体与液体混合:先加入固体,再加入液体4、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纯度,再点燃5、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茶庄)6、固固加热制O2排水法收集结束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7、稀释浓硫酸:先往烧杯里加水,再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待冷却后再装瓶8、固气反应炼铜、炼铁: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再点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再停止通气(CO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9、检验混合气体:检验CO要先除CO2;检验H2要先除H2O;先验水,后除水H2、CO、CO2、H2O混合气检验:先验H2O→验CO2→除净CO2→除净H2O→通过灼热CuO→验H2O→验CO2→尾气处理10、测定混合气体的质量(CO2和H2O):先通入浓硫酸测定水的质量,在通入氢氧化钠测定CO2的质量(含有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一定要先测定水蒸气的质量)11、燃烧法测有机物组成:先算CO2中碳元素、H2O中氢元素的质量,再判断是否含氧元素12、活泼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先置换更不活泼的金属(先远后近)13、检验CO32—、SO42—:先加足量稀硝酸检验并除尽CO32—,再加Ba(NO3)2溶液检验SO42—14、检验CO32—、Cl—:先加足量稀硝酸检验并除尽CO32—,再加AgNO3溶液检验Cl—15、检验SO42—、Cl—:先加足量Ba(NO3)2溶液检验SO42—,过滤取滤液,再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Cl—16、检验CO32—、SO42—、Cl—:先加足量稀硝酸检验并除尽CO32—,再加足量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过滤取滤液,再加AgNO3溶液检验Cl—17、检验OH—、CO32—:先加足量CaCl2或BaCl2溶液检验并除尽CO32—,过滤取滤液,再加酚酞试液液检验OH—十、关于洗气瓶:1、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气体从进密度比空气小:气体从进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瓶内盛满水,气体从导管进,水从导管出2、干燥气体(除去水蒸气):瓶内盛,气体从a进3、检验..CO2:瓶内盛,气体从进除去..CO2:瓶内盛溶液,气体从进4、除去..HCl:瓶内盛饱和NaHCO3溶液,气体从进..CO..2.中的检验..HCl:瓶内盛硝酸银溶液,气体从进5、输氧:瓶内装水,氧瓶接 (观察气泡速度、控制输氧速度)6、贮气瓶:瓶内盛满气体,要把气体导出,应从进水7、测量气体体积:瓶内装水,处接一支量筒,气体从进(量筒上方的空气对气体体积的测量没有影响)注:气体检验及除杂和干燥:先检验再除杂后干燥十一、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要点(一)关于物质燃烧1、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