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berg分级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mberg分级标准
Limberg分级将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 ultrasound,PDU)观察到的肠壁厚度及其血管化程度分为5级:0级,正常肠壁;1级,肠壁增厚(>4mm);2级,肠壁增厚并有较短的血管出现;3级,肠壁增厚且出现较长的血管;4级,肠壁增厚且出现能与肠系膜相连的长血管;该分级被临床广泛采纳,用Limberg分级评估CD活动度与组织学评分有较高的一致性。

一些研究探索了多普勒超声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血流动力学与CD活动度之间的关系,但结论存在较大的差异。

Karoui等认为SMA的血流动力指数与非术后和无合并症的CD活动度有关,Sjekavica等和Na等认为SMA的血流量在CD 活动期组、静止期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Thomson等的一项纳入19例儿童的研究表明SMA的血流量与CD活动度没有显著关系,Byrne等也认为用SMA的血流动力指数评价CD活动度并不可靠。

要明确SMA血流动力学与CD活动度的关系需要更多的研究。

已经有大量研究发现肠壁血流与CD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但它们对肠壁血流的分级方法有所不同。

Neye等用肠壁厚度与肠壁血管数制订了一个超声评分,并以内镜下病变表现制订了一个内镜评分,发现它们有相当高的一致性。

Ripollés等将最厚的肠壁上的血流信号分为无血流信号、少量血流信号、中量血流信号及明显血流信号4级,与内镜下疾病严重程度比较,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93%;Moreno等用了相同的方法对肠壁血流分级。

Migaleddu等将病变肠壁血流信号分为无血流、黏膜下有血流、全层有血流及周边有血流4级,鉴别CD活动期和静止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3%、9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