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乙醇》教案(通用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乙醇》教案
化学《乙醇》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乙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乙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记住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明确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3、学会乙醇的化学性质。
4、了解乙醇的应用。
【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多媒体)(填词游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资料〕杜康酒的由来
(多媒体)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二. 推进新课
〔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
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
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
〈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
(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1)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2) 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
(3)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
〔演示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
〔演示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
(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
(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
实验3-3的现象:
(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
(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
〔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H不活泼
(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
(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
(多媒体)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钠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动画)乙醇与钠的反应时化学键的变化
(投影给出乙醇的结构式,要求学生根据上述反应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断键位置)
〔师〕乙醇与钠的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哪一类反应?
〔投影〕钠与乙醇、钠与水的反应的比较
结论: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多媒体)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C2H5OH+3O2 2CO2+3H2O
(想一想)完全燃烧后只生成CO2和H2O的有机物一定是烃呢?
(多媒体)(2)乙醇和催化氧化:
(多媒体)探究反应机理
〔师〕乙醇在铜或银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其反应机理
(多媒体)(3)乙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成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多媒体)〔一则常识〕司机酒后驾车容易肇事,因此,交通法规禁止酒后驾车.
怎样判断呢?用酒精检测仪
K2Cr2O7 Cr2(SO4)3
(橙色) (绿色)
〔师〕乙醇除以上化学性质之外,还有其他化学性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中深入学习。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同学们根据乙醇的性质讨论乙醇的用途.(学生活动) 〔师〕乙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像这些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多媒体)烃的衍生物概述
何谓”烃的衍生物”? 何谓”官能团”?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官能团?
(小结乙醇的结构和乙醇的性质以幻灯片形式投影出来)
〔练一练〕1.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B)
A.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
2.乙醇的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
当乙醇与钠反应时,① 键断裂;
当乙醇与氧化反应,(Cu作催化剂)时,
①③ 键断裂.
3.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均为( C )
A.硫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课后作业〕课本P76 习题 1、2、3、10
化学《乙醇》教案篇2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式、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及应用
教学难点:甲醇、乙醇的化学式及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过程:
【讲解引入】
在世界面临能源危机的今天,开发利用乙醇(即酒精)作动力燃料,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的国家把乙醇掺进汽油里混合使用,称为醇汽油,效率甚至比单用汽油还高。
产糖量居世界第一的巴西,完全用乙醇开动的汽车,已经在圣保罗的大街上奔驰了。
所以人们把乙醇称之为“绿色能源”。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们称之为“绿色能源”的乙醇。
【板书】第七节乙醇醋酸
一、乙醇(俗称酒精)
1、化学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乙醇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并闻气味。
学生总结后板书: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正是乙醇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人们把乙醇称之为“绿色能源”。
【讨论】怎样证明乙醇的成分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4、介绍乙醇的用途
【阅读教材】总结:燃料、消毒剂、化工原料、饮料。
介绍各种饮用酒中的乙醇含量及我国在酿酒方面的重大发明和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甲醇 CH3OH 有毒!饮用少量能使人失明,多量则使人丧命。
可燃性:
二、醋酸
1、化学式:CH3COOH 学名:乙酸
【讲解】醋酸就是因食醋中约含3—5%的乙酸而得名。
展示一瓶醋酸,让学生观察它的色、态、味。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与水和酒精。
3、化学性质:醋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具有酸性。
总结醋酸的用途。
布置家庭小实验:醋与苏打或小苏打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用制得的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实验。
【板书设计】
第七节乙醇醋酸
一、乙醇(俗称酒精)
1、化学式:C2H5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3、乙醇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绿色能源”
4、乙醇的用途
燃料、消毒剂、化工原料、饮料。
5、甲醇 CH3OH 有毒!
二、醋酸
1、化学式:CH3COOH 学名:乙酸
2、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溶与水和酒精。
3、化学性质:醋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具有酸性。
4、用途
化学《乙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加深对乙醇、苯酚、乙醛性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乙醇、苯酚、乙醛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酚羟基和醇羟基的区别及探讨性实验的设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激励学生大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并指导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滴管、玻璃棒、玻璃管、单孔橡皮塞、玻璃片、镊子、药匙、酒精灯、滤纸、小刀、火柴。
无水乙醇、乙醇、苯酚、苯酚稀溶液、10% NaOH溶液、稀盐酸、饱和溴水、2% AgNO3溶液、2%氨水、FeCl3稀溶液、2% 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金属钠、铜丝、pH试纸、热水、蒸馏水。
●教学过程
[引言]
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乙醇、苯酚和乙醛的性质,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实验,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它们的性质。
[板书]一、乙醇的性质
[师]乙醇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
[生]①和Na反应;②发生催化氧化;③发生消去反应。
[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乙醇的化学性质。
[板书]1.乙醇与Na的反应
[师]请大家根据乙醇的性质以及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1.乙醇和Na反应与H2O和Na反应相比谁快?乙醇与Na
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2.如何用实验证明乙醇与Na反应生成H2?
3.如何证明乙醇与Na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它的酸性(或碱性)是如何引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1.水和Na反应快。
乙醇与Na反应的实质是Na取代了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
2.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放出的气体,移开试管,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可以听到爆鸣声。
3.滴入酚酞变红色,说明乙醇和钠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其显碱性的原因是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师]请大家动手做Na与乙醇反应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及生成溶液的碱性。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巡视时解答学生发现的问题:大试管中始终有大量的不溶物,起始反应剧烈,后来缓慢。
[指导]加入Na块过多,起初剧烈反应时生成的CH3COONa包在钠块表面,对乙醇和Na的反应有阻止作用。
[过渡]Na与H2O,Na与CH3CH2OH反应时现象、装置选择、原理过程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点。
大家在完成实验报告中要重点加以比较。
接下来我们学习乙醇的氧化反应。
[板书]2.乙醇的氧化反应
[师]有机物的去氢、得氧都是发生氧化反应。
乙醇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加热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投影]原理:
[解释]在CuO的催化作用下,CH3CH2OH中-OH的氢原子,该碳上所连的H原子都易脱去,之后氧原子的一个电子与碳原子的一个电子重新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形成一个新的C-O键。
脱下的两个氢原子与CuO中的氧原子形成水分子。
[质疑]大家能否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乙醇脱氢氧化后形成乙醛呢?
如何在加热的条件下提供CuO从而理解铜做催化剂的实质呢?
[生]铜在加热条件下形成氧化铜。
若浸没在乙醇中失去氧原子后变为红色的铜。
铜在反应前后质量、性质没有发生改变,即做为催化剂。
[师]那么针对我们的实验条件,大家如何进行合理的操作,且简便易行,效果明显呢?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纷纷]
[生甲]把铜丝缠成螺旋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后,伸进试管中。
若效果不好,把铜丝缠成内径不同的同心螺旋管进行实验。
[生乙]把缠好的多层同心环螺旋管放在瓷管中加热,往上面滴酒精,反应后蒸气逸出后闻生成物的气味。
[师]肯定后,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补充说明:第一种方案要注意,乙醇量要少,否则生成的乙醛溶于乙醇后,不能逸出,不易闻到刺激性气味。
若反复操作后效果会明显。
第二种方案,在实验时要控制乙醇的用量和滴入的速度,以及螺旋管的红热程度,一定要保证实验安全,谨防乙醇着火燃烧。
[生]通过点拨提示后,积极思考,探索可行性方案和操作技巧。
多次实验后,安全可靠再向全班推广。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1.学生把乙醇约2 mL加入试管中,把铜丝缠绕成螺旋管后在酒精灯上加热氧化。
伸入试管反应后闻气味。
重复多次,效果明显。
2.有些学生没注意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致使底部铜丝一直保持红色。
解释为:靠近焰心加热,氧化变黑的部分在灯芯高浓度酒精蒸气的作用下,又被还原为铜。
这实际也是将乙醇氧化为乙醛的一个实例。
3.利用瓷管实验的,注意从上部加盖单孔塞,单孔塞上装有滴管,滴入乙醇后,(滴时注意尽可能地将乙醇浇在铜丝圈上)移去滴管,集中闻气味。
[过渡]我们知道,羟基不仅是醇类的官能团,也是酚类的官能团,而且醇和酚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下面我们来实验验证苯酚的性质。
化学《乙醇》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及主要性质。
加深认识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从乙醇组成-结构-性质出发,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中,学生亲历体验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
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步形成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质疑、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性质推测分子结构,同时通过分子结构指导认识乙醇的相关性质。
三、渗透安全教育、法制教育
(一)安全教育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酒精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少量酒精可在进入人体之后,马上随肺部呼吸或经汗腺排出体外,绝大部分酒精在
肝脏中先与脱氢酶作用,生成乙醛,乙醛对人体有害,但它很快会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酸。
乙酸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产生的唯一有营养价值的物质,它可以提供人体需要的热量。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度的,如果饮酒过量,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如果在短时间内饮用大量酒,初始酒精会像轻度镇静剂一样,使人兴奋、减轻抑郁程度,这是因为酒精压抑了某些大脑中枢的活动,这些中枢在平时对极兴奋行为起抑制作用。
这个阶段不会维
持很久,接下来,大部分人会变得安静、忧郁、恍惚、直到不省人事,严重时甚至会因心脏被麻醉或呼吸中枢失去功能而造成窒息死亡。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反应中需氧化耗氧,且是在特殊的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有的人体内含酶较多,有人较少。
含酶多的人虽饮了较多的酒,但能顺利地完成上述代谢,而酶含量比较少的人,酒后不能快速完成代谢,致使大量的乙醇和乙醛会刺激神经系统,使人产生一系列反应,也就是酒精中毒。
以此提醒学生劝导家人不饮酒或者少饮酒,敬酒虽好,切莫贪杯。
(二)法制教育
由乙醇引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从上面找出与酒驾、醉驾相关的条例。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以上面相关条例提醒学生时常警示家人遵守法律,做到“喝酒不开车”“驾车不饮酒”。
四、教学过程HH
HHHOHHHHOHHH
【设疑】如何证明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
【教师引导】我们知道金属单质钠存放在煤油中,煤油的主要成分是含有C10-C16烷烃,说明钠能在烃溶液里稳定存在,不发生反应,也就是说钠不能使C-H键断裂。
而水可以与金属钠反应,能置换出H2,那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吗?
【设计并演示实验】乙醇与钠的反应
【学生活动】与水相比较总结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探究活动】乙醇分子的结构特点
【总结】乙醇分子中应该有O-H键,其中的H没有水中的H活泼,乙醇分子的结构式:
HH
HC
HHOH
【展示结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教师活动】我们将乙醇与乙烷相比,乙醇可以看成是-OH取代了乙烷上的一个H而得到。
将-OH称为羟基。
烃分子中的一个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而产生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些是听的衍生物呢?
【学生活动】一氯甲烷、1,2-二溴乙烷、硝基苯等均是烃的衍生物。
【教师活动】由于-OH的加入,使得乙醇表现出不同于烷烃的性质,像这样当烃分子的氢原子被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物质的一些性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对烃的衍生物性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化学上,我们将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乙醇的官能团是—OH称为“羟基”。
卤原子(—X)硝基(—NO2)等都是官能团,烯烃分子中的碳碳双键也是官能团。
【教师活动】我们刚刚接触羟基,是不是感觉它和我们无机中的氢氧根很相似?那它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学生活动】写出氢氧根和羟基的电子式,观察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形式,简单明了的向学生展示分析了羟基与氢氧根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不仅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还在互动中,使学生清楚羟基与氢氧根的差别,一次类推知道有机化合物中基团与无机化合物中离子之间的区别。
【教师活动】乙醇特殊的结构决定了乙醇分子在不同条件下可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考问题:2CH3CH2OH+2Na2CH3CH2ONa+H2;乙醇与钠反应断裂的是哪个化学键?
【教师活动】乙醇还能发生哪些反应呢?
【学生活动】能点燃,与氧气反应。
【教师活动】非常正确,乙醇它可以作为燃料,在空气中点燃能能放出大量的热。
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写出乙醇点燃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认真写出乙醇与氧气点燃的反应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思考交流】
(1)描述乙醇燃烧的现象?
(2)对比甲烷、乙烯、苯、乙醇燃烧的现象,解释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
(3)乙醇在燃烧的过程中断裂哪些化学键?
【教师活动】乙醇与氧气点燃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乙醇具有还原性,除了点燃反应还有没有其他反应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实验探究一下吧。
【演示实验】乙醇催化氧化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并思考问题:
(1)两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
(2)Cu在整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3)反应中乙醇断裂了哪些键?
【展示结论】
HH
HHHOHHHHHCO有机反应中的氧化和还原
氧化反应:得氧或失氢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氧或得氢的反应
【教师活动】铜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铜是做催化剂的。
乙醇被催化氧化成乙醛(乙醛具有刺激性气味)
【讨论与交流】你熟悉的典型的氧化剂还有哪些?它们能和乙醇发生反应吗?将乙醇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会褪色?
【实验探究】乙醇与高锰酸钾反应。
【总结】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氧化。
【回归目标】本节内容回顾
五、板书设计
乙醇
一、物理性质三、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二、组成及结构2、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3、乙醇催化氧化HH
HHOH
六、课后小结
七、完成书本76页1--3题作业
化学《乙醇》教案篇5
一、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乙醇”这一部分涉及的内容有: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结构。
在教学时要注意从结构的角度适当深化学生对乙醇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
二、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乙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乐于去探究物质的'奥秘,因此本节课从科学探究和生活实际经验入手,充分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再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
通过这样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烃的衍生物;认识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醇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逐步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难点】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
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以“乙醇汽油的利与弊”为话题,请学生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警醒,培养学生的辩证意识。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乙醇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有机物,引入对乙醇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
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气味,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结论。
这一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的能力。
在讲解乙醇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会首先提问学生乙醇的分子式是什么,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
既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有所关联的,那么能否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推知物质的结构呢,从而进入接下来的学习。
2.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材涉及了两个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1)乙醇与钠的反应
我会首先请学生观看乙醇与钠反应的视频,并请学生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判断产物是哪种气体。
接下来提出钠与烃不能反应,请学生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是否相同。
接着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简式,并最终通过小组讨论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
在这里我会指出—OH即为羟基。
在此基础上,我会让学生对比乙醇和乙烷的结构简式有何不同,由此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
从中提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并且说明之前学习的卤代烃、硝基苯都属于烃的衍生物,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我会请学生思考为什么乙醇和乙烷的化学性质不同,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出有关官能团的学习,由此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学习模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
首先请学生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乙醇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