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高中作文时事素材:高铁摘口罩吃东西引冲突——疫情恐慌之下更要保持理智与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4月高中作文时事素材:高铁摘口罩吃东西引冲突——疫情恐慌之下更要保持理智与尊重
高铁摘口罩吃东西引冲突——疫情恐慌之下更要保持文明理智
“高铁上摘口罩吃饭”,争执莫如相互配合——网络时评“摘口罩吃饭”引发纠纷:别忘了平等尊重——网络时评高铁上摘口罩吃东西,竟打起来了?——光明时评
高铁上吃东西,体谅一下又如何?——红辣椒网评
高铁摘口罩吃饭引冲突有理也不能任性——半岛时评
高铁上摘口罩吃饭引邻座不满起冲突,这事怨谁?
——北风时评
高铁摘口罩吃食遭怒骂反映出我国疫情恐慌心理
——网络时评
“摘口罩吃饭”,谨小慎微也别过度焦虑——天府评论
摘下口罩还得再过些时日——杭州网
高铁上吃泡面到底妨碍了谁?——央广时评
“高铁上摘口罩吃饭”,争执莫如相互配合
网络时评
4月4日,G7060次列车行至上海到苏州区间时,两名年轻女乘客因摘下口罩吃东西,引起另一名男乘客不满,他要求二人立刻戴上口罩,随后双方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
乘警到场调解,双方均认为自己没有错,乘警只好交接给池州站派出所处理。
(4月6日北京晚报) 笔者以为,针对高铁上摘口罩吃饭,最为稳妥的方式还是彼此多些理解。
首先,作为乘客来讲,应该多些自律。
据铁路警方表示,虽然高铁也属于密闭空间,但要像地铁那样完全禁止饮食,这是不现实的。
但即便如此,乘客也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在上车前用好餐,尽量不在车上摘下口罩。
诚如该事件的发生就出现在刚发车不久,用餐乘客行为显然欠妥。
其次,从劝阻方来讲,面对其他乘客摘口罩吃饭,即使有意见,也完全可以采用更为理智的方法进行劝阻。
如果第一时间找列车员进
行解决,可能就不会发生后面的冲突了。
再者,铁路方面更应该做好相关工作。
此事件看似是乘客之间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但也反映出高铁相关服务存在的瑕疵。
毕竟,目前疫情期间餐车暂不开放,这多少会给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带来不便,于此既要做好相关服务或者宣传提示,也有必要引导乘客在车厢内错峰用餐,甚至要做好相关预案。
因在高铁上摘口罩吃饭引发争执,近期可能还会出现。
对于此类事件关键是彼此多些谅解。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更需要我们每个人多些自律,且须顾及到公共卫生安全。
同理,对于铁路等相关服务单位,也应体谅乘客的不易,将服务
做实做细,唯有如此,类似的事件才不会再次出现。
“摘口罩吃饭”引发纠纷:别忘了平等尊重
网络时评
4月4日,G7060次列车行至上海到苏州区间时,两名女乘客因摘下口罩吃东西,引起另一名男乘客不满,他要求二人立刻戴上口罩,随后双方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
乘警到场调解,双方均认为自己没有错,乘警只好交接给池州站派出所处理。
疫情期间,“戴口罩”三个字犹如铁律刻在每个人心中,令人警醒:新冠肺炎传染迅速,摘下口罩等于危险。
列车上由于是密闭空间则更加让人紧张,能不能“摘口罩吃饭”确实是个问题,就疫情期间,铁路部门并没有出台相关规定,禁止列车上用食,根本原因也是因为相类似于公交车、地铁上的禁食规定在长途火车、高铁上行不通,一旦出台,会被指责是“不够人性化”,所以,铁路部门只能做到疫情期间餐车暂不开放,旅客须在自己座位上就餐,建议乘客相互理解,错峰吃饭。
由此看来,纠纷中男乘客的指责就显得无凭无据、无中生有了。
但是他也有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安全意识高,要求那两名摘下口罩的女乘客立刻戴上。
如果他的建议到此,那么笔者是投以赞许的,但是随后发生肢体冲突,为这戴不戴口罩一事打了起来,就变了味道,“过度”的劝导提醒,不是打架的理由,最好的疫情防控是做好自己,
对骂、打架走极端难道是防控疫情的方式?更何况女乘客并不是为了自己高兴随意摘下口罩,亦是情有可原,就餐本身没有错,男乘客的辱骂不值得提倡,却也不能定性为“多管闲事”。
毕竟,出入公共场所、外出时
应当佩戴口罩,加强个人防护,这是共识,也是有必要提醒的。
笔者认为,只是他的方式不对,他完全可以建议这两名女乘客快速食用,尽快戴上口罩。
疫情期间,也有发生不满被提醒戴口罩打人致死的事件,很是魔幻现实主义,本该同舟同济、共克时艰的时期,竟然变味至此,这种极少数人固然严惩,但是我们是否也要思考人与人之间解决问题是否要先从温和平等尊重开始?
高铁为什么不禁止吃东西?
红辣椒网评
4月4日,G7060次列车行至上海至苏州区间时,两名年轻女乘客因摘下口罩吃东西,引起了另一名男子的不满,随后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
乘警到现场调解,双方均认为自己没有错,乘警只好交由池州站派出所处理。
双方均认为自己没有错,网友在看到这则新闻后也自动分为两派争论不休。
此情此景,让人不由地联想到前段时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就有一条规定:乘客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那么为什么铁路部门不像地铁一样,也出一个“高铁禁止进食”的规定呢?
记得学生时代日语老师向我讲述的,她在日本工作时的亲身经历:当时她因怀孕前往医院检查,乘坐地铁返回的途中实在忍受不了饥饿,便偷偷吃了点东西。
没想到被一男子发现,并遭受了对方长时间的言语攻击,她感到十分恼火和委屈。
据说,日本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如果旅程短、人流拥挤,大家都会尽量避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进食,以免给别人造成困扰。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要求孕妇也遵守这一“潜规则”显然并不合适,当时也有乘客力挺我的老师:“没关系,不用理他,你怀孕了,吃一点没事的。
”对于在高铁上能否进食,希
望“一刀切”,想要靠一个规定就解决一切烦恼是不现实,也是不公平的。
有句话说得好,“相同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这个问题正需要我们“区别对待”一下。
单就这件事来说,近期由于疫情原因,人人出门佩戴口罩,在公共场合随意摘下口罩也被认为是一种没有素质、自私自利的行径。
这么看,两位年轻女乘客在高铁车厢内摘下口罩吃东西似乎不可饶恕。
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严格要求自己不摘口罩不吃东西没有问题,但强行要求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不吃不喝,我也不愿称之为“正义”。
往大了说,我认为这根本不是高铁上能不能吃东西、有关规定是否明确的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能否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的问题。
据报道,这名男子在和两名女乘客发生冲突之前,有提醒两人不要吃东西并戴上口罩。
试想,如果这时两名女乘客能够解释一下自己一定要吃点东西的原因并得到理解;如果这名男子不要这么暴躁,选择体谅对方,自己做好防护或者到车厢连接处暂避,是不是就没有后续的这些争论了呢?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也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
”近年来,类似《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这样的规定或文明公约越来越多,侧面体现了我们社会正在不断提高的文明程度。
但我始终认为,真正的文明并不在法律和规定,而在人心,在于大多数人是否拥有一颗向往文明且自律的心。
高铁上摘口罩吃东西,竟打起来了?
光明时评
近日,在一趟由上海始发的高铁列车里,3名旅客因为能否摘口罩吃饭一事发生了冲突,起冲突的三名当事人坐在同一排。
一开始,乘客吴某见贺某和邓某摘口罩吃东西,就上前制止。
被劝阻后,两个姑娘当时听了吴某的意见,戴上了口罩。
可过了一会,两人确实是饿了,又摘下口罩吃饭。
吴某见他的话没有起到作用,就比较生气,指责起她们,随后双方发生冲突。
吴某的恐慌与冲动可以理解,在人人佩戴口罩的当下,突然在公共场合看到有人摘下口罩自然会有排斥感。
吴某的出发点是,车厢里本来就是封闭空间。
如此近距离接触,不戴口罩是存在传染的可能。
事实也确实如此,此前曾出现多例车厢里的疫情传播案例。
吴某这样的防护意识也不可厚非,关键是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够理性。
通过冲突的方式,非但不能把事理说明白,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人群聚集。
况且,现在车站、列车上都加大了体温测量、查验绿码、人员追溯、及时消毒等防疫措施的力度。
个人乘车出行需要有防护意识,但也别过了度,别让冲动超越了理性。
与城市里的公共交通不一样,铁路旅行的过程中并没有禁止旅客用餐,且长途旅行中确实有解决用餐问题的需求。
列车上也会有食品销售,乘客在车厢里吃东西并不违反规定。
但是车厢毕竟属于公共的空间,如何吃,吃什么,都需要站在另一个角度上考量。
此前,由于出现多次自热火锅蒸汽触发列车烟雾报警器引发隐患,多地铁路部门禁止旅客携带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等食物上车。
而铁路部门也表示,不支持旅客在封闭车厢里进食有特殊气味的食物。
这些事例都说明,公共场合不是自家卧室,其中的参与者需要注意自己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适感。
此外,此次疫情的暴发让人们短时间内养成了不少新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标准。
人与人之间保持必要距离、出门戴好口罩、回家及时洗手消毒……我们也能够看到,这样的习惯切断了病毒的传播渠道。
既然当前依然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那我们需要继续保持这些行为习惯。
特别是在公共空间里的个人行为也应当多了相应的约束,这样的约束即便不是强制性的,也应当是其中每个人的应尽职责。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期待,那就是让疫情尽快结束。
可以说,现在评价身处公共场所里每个人的表现有了新标准。
而乘客贺某和邓某也应当以新标准来审视自己的行为:特殊时期,如何既能填饱了肚子,又能够降低他人的不适感?
别让疫情成了人们之间隔阂的新鸿沟。
高铁上吃东西,体谅一下又如何?
红辣椒网评
4月4日,G7060次高铁上,一男乘客与两名高铁上摘口罩吃东西的女乘客发生冲突。
那么,高铁上能否摘口罩吃东西呢?铁路警方表示,长途旅行需补充能量水分,高铁像地铁那样禁食不现实。
疫情期间餐车暂不开放,旅客须在自
己座位上就餐,建议错峰吃饭。
高铁上,女乘客饿了,摘下口罩吃东西。
旁边的乘客劝阻,两个女乘客也觉得不好意思,就停止了吃东西。
然而,或许是她们真饿了,过了一会,她们又忍不住吃东西。
为此,两方再次大吵起来,列车长也调解不了,一直到下车。
我们应该承认,即便乘客进站时都刷了健康码,都测了体温,列车也消了毒,但高铁上也存在感染的风险。
可是,不让高铁乘客摘口罩进食并不可行,也不现实。
毕竟,每一次高铁都有几小时的行程,大部分乘客都是需要进食补充能量的,更何况,还有一些老弱病孕的特殊乘客呢。
如果从疫情防控的角度,需要禁止乘客摘口罩进食的话,铁路部门也应提前告知,并进行巡查,或者提供隔离间,让特殊人群进食。
铁路部门没有这样做,就是允许高铁乘客进食。
当然,作为需要补充能量的乘客,也应考虑到周边乘客的感受,考虑疫情防控的现实要求,尽量缩短饮食时间,并做到文明进食。
回到这件事本身,我想说的是,两个女乘客在高铁上吃东西,邻座的男士没必要太苛责。
第一次劝说,两名女乘客听从了男乘客的建议,暂停了吃东西,说明她们也考虑了邻座的感受。
不过,过一会她们又忍不住吃东西,或许真是饿了。
男乘客的出发点是善意的,这一点我们不否认。
可是,吃东西的两名女乘客既不违犯法律法规,也不违背公共道德,你不让人家吃东西,或者只让隔着口罩吃东西,这都不合理吧?再者,现在是低风险时期,更何况,高铁上的其他乘客都戴着口罩呢,只要能错时吃东西,感染病毒的风险微乎其微。
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的亲人在高铁吃东西,我们肯定也不希望被别人不停
地指责。
就事论事,在高铁没有禁食规定的前提下,关于高铁上吃东西而言,我们何必苛责呢?事实上,只要进食者注意文明,注意安全,能错峰进食,没有过分危险的举动,乘客之间就应与人方便,相互体谅。
高铁摘口罩吃饭引冲突有理也不能任性
半岛时评
G7060次列车近日行至上海到苏州区间时,两名年轻女乘客因摘下口罩吃东西,引起另一名男乘客不满,他要求二人立刻戴上口罩,随后双方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
南京铁路警方表示,长途旅行需补充能量水分,高铁像地铁那样禁食不现实。
疫情期间餐车暂不开放,旅客须在自己座位上就餐,建议错峰吃饭。
(4月6日江苏电视台)
这边,男乘客认为坐在同一排的两个女孩摘口罩吃东西是不对的,觉得自己占理;那边,两位女乘客则认为,自己确实饿了,吃东西是一种正当的利益诉求。
双方均认为自己没有错,都难以说服对方,也都不愿意妥协和退让。
其中,一位女孩用手机拍男乘客,男乘客抢手机撞到了她的嘴角,矛盾进一步升级。
在高铁上相遇的乘客通常素不相识,容易“一摩擦就起火”。
权利意识高涨,教养和规则意识却“慢了半拍”。
乘客之间产生利益博弈并不可怕,只要双方都恪守“有话好好说”的尺度和分寸,多一些柔软和细致,完全可以消弭矛盾和纠纷。
在高铁禁食不现实的背景下,一方面,每位乘客都应做到文明就餐,尽量错峰吃饭。
另一方面,即使自己不吃东西,也要尊重别人吃东西的权利。
滥用道德大棒的“有理就任性”,看似言之凿凿,其实经不起推敲。
高铁上摘口罩吃饭引邻座不满起冲突,这事怨谁?
北风时评
近日在一趟从上海开往安徽的列车上,因为有乘客摘下口罩吃饭引发了一起纠纷。
起冲突的三名当事人,分别是两名年轻女性乘客和一名中年男乘
客吴某,三人坐在同一排。
吴某见两位女乘客摘口罩吃东西,就上前制止。
被劝阻后,两位女乘客当时戴上了口罩,可过了一会,又摘下口罩吃饭。
“她摘了口罩吃东西,说了一遍还吃。
我一开始跟她讲了,不要再吃,出去吃,等会吃,对不对?可她还在吃!”
双方争吵过程中,其中一名女当事人拿起手机对着吴某拍摄,吴在抢夺手机的过程中,撞到了该名女当事人的嘴角。
“我是为了谁啊?有事情就我一个人感染么?”吴某认为,自己也是为了整个车厢乘客的安全考虑,摘下口罩是对别人的不负责任。
从上海站发车到目的地池州站,近4小时的车程中,双方均表示自己没有过错,不接受调解。
列车到站后,三人被交由池州站派出所继续处理。
目前,这起纠纷仍在调查处理中。
铁路警方表示,虽然高铁也属于密闭空间,但要像地铁那样完全禁止饮食,这是不现实的。
然而,大风时评选择投票给吴某这一方。
毕竟密闭空间内近距离摘口罩吃东西确实风险很大,容易引起其他乘客反感。
相比于健康,临时忍受一点饥饿不是大的问题。
同时,在此次事件中,铁路部门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而不是以第三方的形式进行劝解。
对于短途的旅程,如四五个小时的,疫情期间,铁路部门应该明确禁止吃东西,提醒在上车前处理好相关问题,有特殊情况的,应该向列车管理人员请求帮助,如为特殊人员设立临时就餐区等。
长途旅行,也应该尽量在就餐时尽量遮挡,快速解决。
大家是否还记得此前,一位境外回国人员隔离期间,与志愿者发生冲突,称酒店的自来水烧开的水没法喝,吵闹着大言不惭地要求提供矿泉水。
对于平时,这个诉求不算什么,然而,特殊期间,难道不应该每个人都尽量以大局为重,折中一下,接受短暂的困难吗?一切按照以往的标准去索求,不去考虑志愿者的付出和不容易,这种行为只能过于自私。
所以,疫情防控期间,以大局为重,不给他人添麻烦,是我们我应该倡导的社会公德。
毕竟,除了依靠法制,自身的约束也是文明建设的一个因素。
高铁摘口罩吃食遭怒骂反映出我国疫情恐慌心理
网络时评
高铁摘口罩吃食遭怒骂简介。
上海到安庆的G7060次高铁,全程4个多小时;2020年4月4日行驶到苏州区间,车上一男乘客见邻座两女孩摘口罩吃东
西,第二次不友好劝阻时引起双方激烈争吵,其间,一女孩用手机录像,男乘客在抢夺手机时不小心打到女孩嘴角。
男乘客、两女孩、高铁三方都认为自己做得对。
本是小事,但因三方都认为只有自己有理还把责任推给另两方而引发网络争论:男乘客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两女孩“你们想让这一车人都感染么?”;两女孩很委屈说饿了吃东西难道也有错;铁路警方回应说,疫情期间高铁上的餐车暂停运营,长途旅行需自行吃喝。
表面上三方都有理:男乘客是为全车人着想,两女孩是解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高铁方很客观对待(却没解决问题)。
实质上三方都是错。
上车都经健康码和测体温双重防疫保险了,只要摘口罩吃食时低头(不面对人)、不说话,对周围都戴着口罩者是不会有传染风险的。
高铁方既然清楚长途定有吃食,就应该广播或车票提示“车上吃喝时请尽量低头不说话,避免飞沫传播”;两女孩摘口罩吃食时应考虑周围,自觉低头不说话;男乘客见再吃食时,改为轻声友好提示或离开座位一会儿:只要有一方这样真心为大家着想,就把这个矛盾提前、及时化解了。
三方表现的都是疫情恐慌心理。
因为,我们一直没按传染病防治法防疫,而是按照各省、各小区、各检查站工作人员的各自规定在防疫,不仅怕违反各种不同的防疫规定,还怕被网上公众抓住把柄来人肉批判。
两女孩,作为(规定必须戴口罩的)违规者,就是千万别成毒王,一直都在心里向大家说:我们肯定没(疫情)病,大家都没必要防范我们。
男乘客,作为守规方,就是千万别被传染,一直都在心
里对自己说:把所有人都视为超级传播嫌疑人,对自己过度保护,对别人过度防范。
高铁方,作为管理方,就是千万不能有任何过失,要么不论有无大
小疫情都一律采取最严厉的诸如封城封区封楼,要么处理矛盾都尽量让双方担责(各打五十大板)还不记恨第三方(表扬双方都有合理之处),但结果是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都不解决。
“摘口罩吃饭”,谨小慎微也别过度焦虑
天府评论
4月4日,G7060次列车行至上海到苏州区间时,两名女乘客因摘下口罩吃东西,引起另一名男乘客不满,他要求二人立刻戴上口罩,随后双方发生言语和肢体冲突。
乘警到场调解,双方均认为自己没有错,乘警只好交接给池州站派出所处理。
(4月6日《扬子晚报》)因为在列车上“摘口罩吃饭”引发了纠纷。
双方闹得十分不愉快,最终还惊动了铁路乘警。
在列车上吃饭摘掉口罩到底可不可以呢?铁路警方表示,长途旅行需补充能量水分,高铁像地铁那样禁食不现实。
疫情期间餐车暂不开放,旅客须在自己座位上就餐,建议乘客相互理解,错峰吃饭。
这起在列车上“摘口罩吃饭”的纠纷具有典型意义。
从疫情防控角度来说,“摘掉口罩”显然存在一定隐患。
但是,也要看到的是“摘掉口罩”是为了什么。
假如说,“摘掉口罩”是为了自己舒服,不考虑他人安全,那么这种“摘掉口罩”显然是需要零容忍的。
如果,“摘掉口罩”是为了吃饭,是为了喝口水,就是能够理解的了。
因此,这起纠纷的发生是不应该的。
高铁乘客“摘掉口罩吃饭”何错之有?同为乘客何必较真!
列车和地铁是不同的。
地铁都是短途,禁止就餐喝水,是能够做到的,只要乘客“忍一忍”就过去了。
而列车都是长途客运,乘坐的时间少的一个小时,多
的几个小时,长的甚至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显然不可能。
而在疫情防控期间,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列车的“餐饮间”是关闭的,乘客不可能到“餐饮间”就餐的。
这个时候只能“坐在自己座位
上就餐”,这是不能回避的。
吃饭就需要用嘴巴,用嘴巴就只能“摘掉口罩”。
没见过“戴着口罩”吃饭的。
因此,我们的乘客之间需要多些理解、多些宽容。
尤其是很多出行的旅客还带着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他们都需要及时补充身体能量。
“摘掉口罩吃饭”,固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不过,对于这种刚需是不能简单粗暴反对的。
当然,如何更好“摘掉口罩吃饭”,也还是可以思考的事情。
对于打算“吃饭的旅客”,不妨征求一下附近乘客的意见,善意告诉一声,说一句客气话。
在“摘掉口罩吃饭”过程中,尽量缩短吃饭时间,不能像平时那样“慢吞吞”,还应该吃些简单的食物,切不可旁若无人大快朵颐。
而对于其他乘客而言,也需要多些理解和包容。
小心谨慎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焦虑,过度防范。
列车是做了防控措施的,一个方面是出行人员都持有健康码,还做了体温检测。
一个方面是,目前已经拉宽了座位的距离。
当然,铁路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在座位之间设置“临时窗帘”,在吃饭的时候,可以拉上窗帘?
“摘口罩吃饭”引发纠纷,不是个小问题,需要多措并举进行化解。
摘下口罩还得再过些时日
杭州网
越是形势好转,越要保持谨慎。
全国的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杭州的疫情防控工作远未大功告成,越是这样的时刻,我们越是要保持高度警醒,不让病毒有反扑的机会。
江南春来早。
这几天,气温回升,阳光明媚,再加上西湖景区露天景点的有序开放,很多人出门踏青。
人群中,一些人摘下了口罩吃东西、抽烟,甚至扎堆聚集。
看到这一幕幕,不免让人捏一把汗。
目前,全省全市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体形势日渐向好。
在杭州,除了影剧院等负面清单行业之外,其余行业已经全面有序复工。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的合理出行是必要的。
从全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至今,人们在家里已经坐了差不多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