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选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选修)
一、数据管理的基本知识
1、数据及数据类型
1)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符号化表示,分为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和联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2)理解常用的数据类型
数字型:用来存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的数字,可以是整数或是小数。

文本型:包括汉字、字母、数字、特殊符号。

作为文本的数字不具数值含义,不能直接用于数字运算(如:身份证号,学号,电话号码等)日期/时间型:可以保存日期及时间
OLE型:主要指图像、声音等
是否型:也叫逻辑型
2、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变迁
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
3、认识关系数据库
(1)几个概念:
表:由记录和字段组成。

记录: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记录。

字段:每一列就是一个字段,每列的第一行是字段名称。

关键字:指能标识唯一一条记录的字段。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就是相互关联的二维数据表的集合。

1)数据库中信息以二维表的形式存储,一个数据库包含多个表
2)满足下列条件的二维表可以称为关系
①每一列的数据类型相同;②表中不允许有重复的字段;
③没有内容完全相同的行;
④任意交换两行、两列,不影响整个表的内容,也就是说,行和列的排列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⑤每一个字段都是简单的数据项,而不是组合数据项。

(3)关键字是唯一标识一条记录的某个字段或若干个字段的组合
①作为主关键字的字段不能为NULL值
②作为主关键字的字段值不能重复
③当不能确定任何单字段的值唯一时,可能将两个或更多个的字段组合成为主关键字
4、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
数据库(简称DB)
数据管理系统(简称DBMS);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SQL Server、Foxpro等。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目标(具备某种功能,如管理、查询等),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组成:
二、数据库的建立、使用与维护
(一)数据分析与建模
1、数据库设计的过程
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整理->画E-R图->确定关系数据模型->创建数据库
2、数据的抽象描述
(1)现实世界
(2)信息世界
1)实体:客观存在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本书等。

2)属性:实体的特征,如一个学生实体可以有姓名、体重、年龄等属性。

3)联系:有三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3)机器世界
字段:实体的属性称为字段。

记录:一个实体 转化成一条记录。

二维表:每个实体集 转化成一个二维表。

(4)三个世界的术语对照
3、概念模型与E—R图
概念模型:最为常用的是实体-联系模型,简称E—R图。

E—R图包括三个图素:
(1)实体集。

用矩形表示
(2)属性。

用椭圆形表示
(3)实体之间联系。

用菱形框表示
实体间的关系如下图:
(4)建立实体-联系模型的一般步骤是
①确定实体②确定相关实体属性
③确定实体之间联系④设计出E-R图
4、建立关系数据模型,即从E—R模型到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
关系数据模型是采用二维表的形式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从E—R模型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一般可以分两步进行:
1)将每个实体集转换成一个二维表。

实体集名转化为表名,属性转化为字段名
2)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转换成二维表。

联系名转化为表名。

方法一:把联系转换为一个新的表格
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类型的关键字+ 联系本身的属性
方法二:把联系合并到其中任意一个实体的表格中
即在一个实体的表格中+ 另一端实体的关键字+ 联系本身的属性
5、其它数据模型
1)关系模型:二维表的结构
2)层次模型
3)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
(二)创建与维护数据库
1、设计视图(与数据库结构相关的操作):修改结构(增加字段、删除字段、更改字段名称和属性、设置主键)。

2、数据表视图(与记录相关的操作):增加记录、修改记录、删除记录、替换记录、排序、筛选)
3、
Access 数据库设计窗口(与数据表相关的操作):创建数据表、建立表间关系,创建查询,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等操作。

创建表有三种方式:
1、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2、使用向导创建表
3、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
我们所学为第一种,“使用设计器创建表”
(三)使用数据库 图标:
1、排序: 1)、在数据表下打开表;2)、选中列
3)、点击“升序”(由小至大)或“降序”(由大至小);
多列排序:这些字段必须紧连在一起,没有相邻的要先拖动在一起,排序
全选 当前记录
新记录
记录指示器
共有记录数
按先根据左边,再根据右边进行排序。

排序原则:①数字、日期按大小;②逻辑型True<False;
③英文:字母顺序,大写<小写;④中文:拼音顺序
2、筛选:是指在数据表中查找满足一定条件的记录。

(1)、按选定内容筛选:(2)、按窗体筛选:(3)、高级筛选:
1)在“准则”中,两个条件在同一行,表示它们之间是AND(与)的关系,即这些条件要同时成立。

2)在“准则”中,两个条件在不同行,表示它们之间是OR(或)的关系,即这些条件中只要一个成立就行了。

3)like “1*” (*是通用字符,代表任意字符,1*表示第一个字符为“1”的字符串) 注意:“是英文状态下的双引号。

like ”王*”(姓"王"的所有记录)
like ” *王”(最后一个字是"王"的所有记录)
like ” *王*”(包含"王"的所有记录)
3、查询(运行的工具按钮:)查询和数据表一样,属于数据库中
的一个对象。

(1)定义:在数据库中查找出满足条件的记录项;
(2)查询类型:(多表查询时一定要创建数据表间的关联)
(3)使用条件(准则)的语法问题:
1)文本类型:直接输入文本即可,ACCESS会自动加入双引号,若是不等于某某文本,则必须在文本前加入“NOT”,也可结合通用字符“*”,设置查询条件。

2)数字及日期:这两种类型的条件语法完全相同,比较字符可分为两类。

如:“>#2001/1/1#”,表示只显示2001/1/1以后的记录;
“between 1 and 10” 表示只显示大于等于1及小于等于10的记录。

3)对于任意字段,如果判断该字段的值是空,则填入“IS NULL”,
不是空则填入“IS NOT NULL”
4、数据的统计:视图->总计
在ACCESS中,数据的统计是通过“合计”功能来实现的。

合计功能的目的是将表的记录予以分组后,再加以计算。

合计功能的部分选项内容如下:
分组(Group By):某个字段将记录进行分组。

求和(Sum):计算字段中值的总和。

平均(Avg):计算平均值。

最大值(Max):搜索该字段的最大值。

最小值(Min):搜索该字段的最小值。

条数(Count):计算记录条数。

5、数据的导入、链接和导出
导入:将外部数据转换并复制到当前数据库中
链接:只是引用外部数据,并不将这些数据复制进去。

导出: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输出到其他数据库、电子表格或文本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