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练习: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人民必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选择题
1.《齐民要术·序》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此段话表明作者
A.写作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B.具有重农抑商的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提倡工商皆本
【答案】B
2.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

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

”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答案】D
3.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

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

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官营手工业经营状况
B.以织助耕的小农经济
C.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
D.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
【答案】C
4.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

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这种观点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B.“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社会风气盛行
C.小农经济的瓦解 D.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A
5.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材料中清朝实行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强化了自然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
B.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
C.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丧失了与西方商业竞争的能力
【答案】A
6.明嘉靖、万历年间,张居正提出“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省征发以厚农而资商,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的主张。

这一主张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开始瓦解
C.反映了农商皆本的思想 D.重视农业商业之间的关系
【答案】A
7.在一部反映南宋末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 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
B. 一商人在戌时与朋友逛市场
C. 倭寇娼獗导致政府下令实行“海禁”
D. 农村百姓们大清早忙着赶集
【答案】C
8.《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27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

”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B.推行抑商政策
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D.农民的负担较重
【答案】B
9.乾隆时期来华的马戛尔尼曾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

”导致中华帝国“破败不堪”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封建制度衰落,落后于世界潮流 B.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驰
C.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 D.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A
10.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典与铺又次之”。

与此认识相关的社会背景是A.国内商品经济繁荣 B.农民承担的封建地租沉重
C.政府倡导重农抑商 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
【答案】C
11.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

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确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以下是对黄宗智这一观点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中国农耕经济开始全面滑坡,脱离世界潮流
B.以传统方式来实现的增长,实际“劳动生产率”没有增长
C.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暴露无疑,中国经济总量落后世界
D.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也在增长
【答案】B
③表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④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D
13.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答案】D
14.明朝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毅庵祖家道中微,以酤酒为业。

成化末年值水灾,时祖居傍河,水淹入室,所酿酒尽败……因罢酤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紵币(帛),备极精工。

每一下机,人争鬻之。

计获利五当一。

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

自是家业大饶。

”从材料看毅庵祖“家业大饶”的原因有()
①适时改行易业②丝织品品种多③丝织品质量高④注重扩大再生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15.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之。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从本质上是为了
A.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C. 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6.明清之际的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永乐二年正月)禁民下海。

时福建涉海居民私载海舡(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

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

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材料二天顺(1457-1464年)以后,“市舶权重,市者私行,虽公法荡然,而海上偃然百年,此乃通商明验”。

中国的生丝、丝绸、瓷器等特产,以马尼拉(菲律宾地区)为集散地遍销西班牙本土及其殖民地。

中国对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贸易关系,就是中国丝绸流向菲律宾和美洲,白银流向中国的关系。

——林嘉林《通过明清历史对比,初探中国落后原因》
(1)材料一中,明代中国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出现什么倾向?从材料二看,这种政策的执行情况如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明代中期以后,世界白银流向中国的原因。

【答案】
(1)海禁,限制海外贸易;并没有严格执行,民间对外贸易盛行。

(2)原因:
世界: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密切联系,
西班牙等国殖民扩张,掠夺大量金银。

中国:工商业繁荣,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商品行销欧洲;
由于自然经济和海禁政策导致进口很少,贸易顺差(出超)使金银流入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神宗实录》、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了“大户张机为生”,工匠“趁织为活”的现象。

……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这种新型生产关系在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特点:政府设立了市场的专门管理机构——市署;出现了为商业服务的邸店;商业中行业分类明确;市场繁荣。

基础:农业发展、手工业的进步。

(2)特点:发展缓慢。

原因:封建制度的阻碍,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并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