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系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河街组
E3s3-1
0-2800
上部灰色泥岩为主,下部棕红色泥岩灰色砂岩。含煤2-4层。
渐始新统
E2s4
始新统
孔店组
E2k
0-1560
大部分地区缺失,泥岩、砂岩。
中
生
界
(Mz)
白
垩
系
K
上统
K2
0-398
紫红色泥岩夹含砾砂岩、砂砾岩,深灰色泥岩,下部厚层杂色火山角砾岩、泥岩。含煤层。
下统
K1
0-1918
古
生
界
(Pz)
二
叠
系
P
上统
石千峰组
P2sh
0-194
上部红、棕红色块状泥岩、粉砂岩。下部为灰白、灰黄及灰红色砂岩和紫红色泥岩。
中
统
上石盒子组
P2s
0-347
上部为紫红、灰紫、黄绿、灰绿等杂色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中部为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含钙质结核。底部为一层砂砾岩。
下石盒子组
P1x
0-174
上部灰绿、紫灰、黄绿、灰色泥岩粉砂岩。下部为黄绿、灰绿色粉砂岩、泥岩夹中细砂岩含1-2层不稳定薄煤层。底部为厚层粗砂岩。
界
系
统
组
中
生
界(Mz)
三叠系ຫໍສະໝຸດ T上统杏石口组
T3x
0-657
棕、绿、褐、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砂岩。
中统
二马营组
T2e
0-800
上部灰绿夹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下部为灰黄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下统
和尚沟组+刘家沟组
T1h
+T1l
0-793
主要为棕红、紫红、棕黄色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下
统
∈1
0-392
上部紫红色泥岩夹泥质灰岩,中部黄灰色白云岩、紫红色泥岩,下部红色砂岩。
中
上
元
古
界
(Pt)
青白
口系
Qb
0-240
上部青色白云质灰岩夹泥岩,下部绿色泥岩及黄绿色粉砂岩。
蓟
县
系
Jx
0-
2560
浅灰、灰色、紫红色中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薄层角砾岩。
长城系
Ch
0-2200
深灰色厚层泥质白云岩夹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细砂岩、石英砂岩。
新近
系
N
上新统
明化镇组
N2m
500-1700
上段:灰黄浅棕黄色,粉~中砂岩,与浅棕红、棕黄色泥岩互层;
下段:棕色厚层泥岩间夹薄层粉~粗砂岩。
中新统
馆陶组
N1g
0-600
各种棕色粉砂岩泥岩与灰色粉~中砂岩呈不等厚互层。
古近
系
E
渐新统
东营组
E3d
0-1330
上段:暗棕红、暗棕褐色、紫灰、灰色、紫红、棕红、紫褐色泥岩。
侏
罗
系
J
上统
J3
0-412
主要由杂色中、基性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及红色火山碎屑沉积岩。
中统
J2
0-800
上部为安山集块岩、安山角砾岩;中部为鲜红色厚层砂质泥岩,下部为砖红色粉砂岩。
下统
J1
0-800
上部泥岩,下部灰白色砾岩、砂砾岩。含煤4-20层,可采4-19层。
续表
地层系统
地层
代号
厚度
(m)
岩性描述
续表
地层系统
地层
代号
厚度(m)
岩性描述
界
系
统
组
古
生
界(Pz)
奥陶系
下
统
亮甲山组
O1l
0-124
灰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冶里组
O1y
0-72
灰、浅灰色白云岩,底部钙质泥岩及白云岩。
寒
武
系
∈
上
统
∈3
0-396
灰褐色、灰白色竹叶状灰岩,浅黄绿色泥质条带灰岩。
中
统
∈2
0-375
上部灰色厚层鲕状灰岩,下部黑灰色灰岩、暗紫色泥岩夹鲕状灰岩。
0-120
灰色粉砂岩、泥岩、细砂岩夹薄层灰岩,含不稳定煤层1-3层,底部多为灰白色铝质泥岩。
奥陶
系
O
中
统
峰峰组
O2f
0-200
灰色、深灰色质纯灰岩,花斑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磁县组
O2c
0-370
角砾状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岩。部分地区缺失。
马家沟组
O2m
0-523
灰、深灰、褐灰色质纯灰岩夹白云质灰岩,豹皮状灰岩及角砾状灰岩。
地层系统
地层
代号
厚度
(m)
岩性描述
界
系
统
组
新
生
界
(Cz)
第
四
系
Q
全新统
Q4
10-60
亚粘土、亚砂土、中粗砂、粉砂。
上更新统
欧庄组
Q3o
50-180
棕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及砂砾石层,普含钙质结核。
中更新统
杨柳青组
Q2y
80-250
浅棕黄色亚粘土与砂砾石层互层。
下更新统
固安组
Q1g
70-220
棕红色粘土、亚粘土、夹砂砾石层
太
古
界(Ar)
浅灰色、灰黑色片麻岩,角闪片麻岩,石榴子石片麻岩及白色肉红色大理石等。
下
统
山西组
P1s
0-200
灰、深灰、灰黑色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含炭泥岩。含3个煤组,从上到下为Ⅰ、Ⅱ、Ⅲ煤组。一般4-9层。
太原组
C2-
P1t
0-220
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煤3个煤组,即Ⅳ、Ⅴ、Ⅵ煤组。5-10层,可采和局部可采4-9层,间夹数层灰岩。
石
炭
系
C
上
统
本溪组
C2b
E3s3-1
0-2800
上部灰色泥岩为主,下部棕红色泥岩灰色砂岩。含煤2-4层。
渐始新统
E2s4
始新统
孔店组
E2k
0-1560
大部分地区缺失,泥岩、砂岩。
中
生
界
(Mz)
白
垩
系
K
上统
K2
0-398
紫红色泥岩夹含砾砂岩、砂砾岩,深灰色泥岩,下部厚层杂色火山角砾岩、泥岩。含煤层。
下统
K1
0-1918
古
生
界
(Pz)
二
叠
系
P
上统
石千峰组
P2sh
0-194
上部红、棕红色块状泥岩、粉砂岩。下部为灰白、灰黄及灰红色砂岩和紫红色泥岩。
中
统
上石盒子组
P2s
0-347
上部为紫红、灰紫、黄绿、灰绿等杂色厚层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中部为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含钙质结核。底部为一层砂砾岩。
下石盒子组
P1x
0-174
上部灰绿、紫灰、黄绿、灰色泥岩粉砂岩。下部为黄绿、灰绿色粉砂岩、泥岩夹中细砂岩含1-2层不稳定薄煤层。底部为厚层粗砂岩。
界
系
统
组
中
生
界(Mz)
三叠系ຫໍສະໝຸດ T上统杏石口组
T3x
0-657
棕、绿、褐、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灰绿色砂岩。
中统
二马营组
T2e
0-800
上部灰绿夹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下部为灰黄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下统
和尚沟组+刘家沟组
T1h
+T1l
0-793
主要为棕红、紫红、棕黄色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下
统
∈1
0-392
上部紫红色泥岩夹泥质灰岩,中部黄灰色白云岩、紫红色泥岩,下部红色砂岩。
中
上
元
古
界
(Pt)
青白
口系
Qb
0-240
上部青色白云质灰岩夹泥岩,下部绿色泥岩及黄绿色粉砂岩。
蓟
县
系
Jx
0-
2560
浅灰、灰色、紫红色中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底部为薄层角砾岩。
长城系
Ch
0-2200
深灰色厚层泥质白云岩夹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细砂岩、石英砂岩。
新近
系
N
上新统
明化镇组
N2m
500-1700
上段:灰黄浅棕黄色,粉~中砂岩,与浅棕红、棕黄色泥岩互层;
下段:棕色厚层泥岩间夹薄层粉~粗砂岩。
中新统
馆陶组
N1g
0-600
各种棕色粉砂岩泥岩与灰色粉~中砂岩呈不等厚互层。
古近
系
E
渐新统
东营组
E3d
0-1330
上段:暗棕红、暗棕褐色、紫灰、灰色、紫红、棕红、紫褐色泥岩。
侏
罗
系
J
上统
J3
0-412
主要由杂色中、基性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及红色火山碎屑沉积岩。
中统
J2
0-800
上部为安山集块岩、安山角砾岩;中部为鲜红色厚层砂质泥岩,下部为砖红色粉砂岩。
下统
J1
0-800
上部泥岩,下部灰白色砾岩、砂砾岩。含煤4-20层,可采4-19层。
续表
地层系统
地层
代号
厚度
(m)
岩性描述
续表
地层系统
地层
代号
厚度(m)
岩性描述
界
系
统
组
古
生
界(Pz)
奥陶系
下
统
亮甲山组
O1l
0-124
灰色白云岩,白云质灰岩。
冶里组
O1y
0-72
灰、浅灰色白云岩,底部钙质泥岩及白云岩。
寒
武
系
∈
上
统
∈3
0-396
灰褐色、灰白色竹叶状灰岩,浅黄绿色泥质条带灰岩。
中
统
∈2
0-375
上部灰色厚层鲕状灰岩,下部黑灰色灰岩、暗紫色泥岩夹鲕状灰岩。
0-120
灰色粉砂岩、泥岩、细砂岩夹薄层灰岩,含不稳定煤层1-3层,底部多为灰白色铝质泥岩。
奥陶
系
O
中
统
峰峰组
O2f
0-200
灰色、深灰色质纯灰岩,花斑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
磁县组
O2c
0-370
角砾状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岩。部分地区缺失。
马家沟组
O2m
0-523
灰、深灰、褐灰色质纯灰岩夹白云质灰岩,豹皮状灰岩及角砾状灰岩。
地层系统
地层
代号
厚度
(m)
岩性描述
界
系
统
组
新
生
界
(Cz)
第
四
系
Q
全新统
Q4
10-60
亚粘土、亚砂土、中粗砂、粉砂。
上更新统
欧庄组
Q3o
50-180
棕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及砂砾石层,普含钙质结核。
中更新统
杨柳青组
Q2y
80-250
浅棕黄色亚粘土与砂砾石层互层。
下更新统
固安组
Q1g
70-220
棕红色粘土、亚粘土、夹砂砾石层
太
古
界(Ar)
浅灰色、灰黑色片麻岩,角闪片麻岩,石榴子石片麻岩及白色肉红色大理石等。
下
统
山西组
P1s
0-200
灰、深灰、灰黑色粉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含炭泥岩。含3个煤组,从上到下为Ⅰ、Ⅱ、Ⅲ煤组。一般4-9层。
太原组
C2-
P1t
0-220
灰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含煤3个煤组,即Ⅳ、Ⅴ、Ⅵ煤组。5-10层,可采和局部可采4-9层,间夹数层灰岩。
石
炭
系
C
上
统
本溪组
C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