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心给排水设计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中心给排水设计实例
作者:姜平
来源:《中国住宅设施》 2013年第7期
姜平/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以某体育中心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给排水设计的各个系统,包括给水、热水、中水、排水、雨水,以及太阳能热水、中水回用、雨水回收等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相关设计
参数选用及计算。
关键词:给水,热水,中水,排水,雨水,游泳池水处理,太阳能,中水回用,雨水回收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占地面积45600m2,总建筑面积32460m2,分为游泳健身馆和球类综合馆两部分。
游泳健身馆建筑面积12486.6m2,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18.5m;球类综合馆建筑面积19743.2m2,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23.9m,另有室外球类训练场,工程属于全民健身体
育运动类建筑。
游泳健身馆地上包括游泳池(含跳水池、儿童泳池)、健身房、练功房、棋牌室、儿童活
动室、老年活动室及管理办公用房等,地下为各设备机房和泳池检修空间。
球类综合馆地上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室内篮球馆、网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
台球厅及配套服务空间和管理办公用房;第二部分包括办公区、内部餐厅、学生宿舍、教室、
会议室等;地下局部为物业办公、设备机房等;地下车库平时为停车,战时为六级人防物资库。
本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包括给水系统、热水系统、中水系统、、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游
泳池水处理系统。
2 给水系统
本工程水源为城市市政给水管网,工程所在地有两路DN300的市政给水管,本工程引入两
路DN200的给水管道,并在红线内布置成环状管网,以满足消防设计要求,各单体建筑用水从环状管网上就近接入,市政供水水压为0.3MPa。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674m3/d,最大时用水量为114 m3/h(表1)。
给水系统设置: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本工程用水量见表1。
给水
分区为:-1~3层为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4~5层为增压供水,供水压力0.35MPa。
为防止
二次供水污染及节能考虑,增压供水设备选择为无负压供水设备。
中水池自来水补水管、太阳能集热系统补水以及泳池补水、暖通空调系统补水及单体建筑
生活用水均单设水表计量。
3 热水系统
本工程采用全日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生活热水供应及泳池水加热均采用太阳能作为热源,
太阳能集热器设置于屋顶,采用强制循环加热系统。
当天气原因日照不充足,太阳能热水器出
水温度达不到使用要求时,采用夜间低谷电蓄热电锅炉作为辅助热源本工程设计小时耗热量为1050kW。
本工程最高日热水量为130 m3/d,最大时用水量为21.87 m3/h(表2)。
热水系统不分区设置,由设在地下设备间的热水贮水箱提供热水。
热水采用机械循环,循
环泵启停采用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
循环泵的启、停温度分别设置为50℃和55℃。
本工程采用平板型承压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器设置于屋顶,方位角朝正南放置,安装倾
角为40度,采光板面积为2016m2。
太阳能集热系统补水由市政给水直接补充(设置倒流防止器),并在补水管上设全自动软
水装置及计量水表;热水贮热水箱补水由市政给水直接补充,在补水管上设水表计量。
4 中水系统
本工程收集宿舍、淋浴中心等洗浴废水作为中水原水,经中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回用于冲厕、车库地面冲洗以及室外绿化浇洒。
中水处理站单独建于室外地面下。
本工程最高日中水量为100 m3/d,最大时用水量为29 m3/h(表2/3)。
平均日中水用水量为Qh=0.9×100=90m3/d;平均日中水原水量为Qy=0.8×0.85×249=169m3/d,由表3、表4可见中水原水量169m3/d大于回用水量90m3/d,满足设计要求。
中水处理设备日处理量为120m3,按一天20h运行,处理能力为6m3/h。
中水处理采用好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其主要流程如下:机械隔栅→原水调节水池(有效容积50m3)→原水提升
泵→MBR反应池(鼓风机)→抽吸泵→消毒剂投药设备→中水贮存池(有效容积40m3)。
要求
回用的中水应符合《建筑中水设计规范》中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中水处理设备设有除臭装置,以保证用水质量和环境免受污染。
中水供水不分区设置。
供水由中水机房内中水加压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供给。
中水加压变频
调速泵组由三台主泵(两用一备)、气压罐、变频器和控制部分组成。
中水管道外壁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涂色和标识,水箱(池)、阀门、水表及给水栓、取水口
处均设有明显的“中水”标志,以防误接。
公共场所及绿化的中水取水口设带锁装置。
考虑到中水处理站设备检修或中水原水不足时,由市政供水管网补充中水用水至中水贮水池,在水池进水处设置倒流防止器,并设置水表计量。
5 游泳池水处理系统
游泳馆设置了标准游泳池、跳水池各一个,可适用于体校训练、比赛;设置儿童戏水池一个。
池水总容积为3285m3。
游泳池补水由市政水直接补给,日补水量为175m3。
补水单设水表
计量。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及《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14 :2002,泳池设计参数选取为:标准游泳池循环周期为6h/次,设计水温26~28℃,循环水量为420m3/h;跳水池循环周期为3h/次,设计水温26~28℃,循环水量为100m3/h;儿童戏水池循环周期为1h/次,设计水温28~30℃,循环水量为30m3/h。
游泳池、跳水池采用逆流
式循环方式。
循环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均衡水箱、毛发聚集器、混凝剂投加器、循环水泵、过滤器、
板式换热器、负压臭氧投加器、臭氧混合器、臭氧反应罐、活性炭吸附罐、管道混合器、中和
剂投加器、消毒剂投加器。
游泳池池水加热采用太阳能为热源,采用夜间低谷电蓄热电锅炉作为辅助热源。
泳池加热
最大日耗热量约9000kW。
水质监测及系统控制:连续监测池水PH值、余氯、氧化还原电位、水温等参数。
游泳池、跳水池同时作为消防水池,即减少了工程投资,又节约了水资源。
6 排水系统
系统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制。
生活污水由室外化粪池(厨房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经室
外污水管道排至市政排水系统。
洗浴等生活废水做为中水水源,经管道收集后排至室外地下中水处理站。
工程室外地面以上排水采用重力流排水,地面以下排水采用潜污泵提升排水。
排水系统按
要求设置伸顶通气立管、环形通气管以及专用通气立管,以保证排水系统正常使用。
7 雨水系统
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量,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本工程大空间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P=10年;办公楼、宿舍等屋面雨水设计重现期P=5年;室外场地部分雨水设计重现期P=3年;溢流口按P=50年重现期考虑。
游泳馆、球类馆等大空间屋面采用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其余屋面采用重力流式排水系统。
本工程设置的中水回用系统,根据理论计算,中水原水量大于中水处理量,满足中水用水量,但考虑到实际使用人数及使用时间等不确定因素,回收的洗浴废水可能达不到计算的水量,所以将屋面雨水进行收集。
屋面雨水经过初期雨水弃流井,排入雨水贮水池,可贮存雨水
700m3,多余水量溢流排入室外雨水管道。
雨水在经过初期弃流后的水质为CODcr70-100mg/L;SS20-40mg/L。
经过格栅及沉淀后的雨水作为中水的备用水源,补充至中水站的中间水池,经中水设备处理后,出水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的相应
标准。
室外雨水采用就地入渗的方式:绿地低于道路10cm,道路广场采用透水面砖,均有利于雨
水的下渗,回补地下水源。
室外地面雨水经雨水口汇集后由管道排至市政雨水系统。
8 管材选用
(1)给水及中水管:干管及立管采用衬塑钢管;埋墻支管采用PP-R管。
(2)热水管:干管及立管采用热水型衬塑钢管;埋墻支管采用热水型PP-R管。
(3)排水管、通气管:采用机制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
(4)重力流雨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虹吸雨水管:采用HDPE塑料管。
(5)室外给水管:采用球墨给水铸铁管,内搪水泥。
(6)室外雨污水管: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
9 节能节水措施
(1)本工程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生活加压供水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充分利用市政压力,达到节能目的,并且避免了生活用水的二次污染。
(3)采用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并且利用雨水作为中水备用水源,可节约水资源。
(4)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制备生活热水,符合节能要求,节约能源。
(5)游泳池、跳水池作为消防水池使用,减少工程投资,同时节约了水资源。
(6)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卫生间采用自闭式冲洗阀大便器和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
卫生间洗手盆采用感应式龙头,以达到节水的要求
(7)各功能分区均设给水表、热水表及中水表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