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参考教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
第1章生命的的世界
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和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探究过程;增强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生活方式、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
1、非生物因素,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学难点:
1、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三、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分析法
四、教学工具:图片、录相、实验材料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提问:生物圈?2、生物多样性?3、生物特征?
(二)、新课学习:
情景引入:根据生物多样性,我们知道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呢?
学生踊跃发言:有阳光、水分、温度、土壤,还有空气。
讲解:我们知道每一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的生存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生物也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那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认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讲解:今天我们来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非生物因素中温度或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由于本实验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实验,实验效果又不能在短期看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以及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也可以展示以前学生的实验现象,让学生课后完成实验探究,这样可以节约上课时间,学生也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通过展示别人的成果,引入新课的学习,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又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板书: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互助:企鹅孵卵
竞争:梅花鹿在交配时
捕食:狮捕与班马
共栖:海葵与蟹
寄生:蛔虫与人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保护色:壁虎、北极熊
拟态:竹节虫
警戒色:胡蜂、河豚、夹竹桃
小结: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生物因素:相互斗争、互惠互利、捕食、互相帮助
引言: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环境。
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本活动安排在课后,课堂教学中主要对活动的指导。
)(一)、目的要求
1、学会用干湿计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方法
2、分析实测的数据,说明不同植被对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
(二)、材料器具
干湿计一套、手表一块(计时工具都可以)、记录纸和笔、伞或其他遮阳物。
(三)、方法步骤
1、在你的笔记本中准备3份用于记录的表格,分别用于早、中、晚不同时间的实测记录。
2、每班同学分成3个小组,确定好3个小组实测的具体地点,分别于7:00、13:00、19:00 ,测
量不同植被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作好记录。
小结: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是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
七、板书设计:
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湿度、土壤、水分
生物因素:
种内:相互帮助、相互斗争
种间:互惠互利、捕食
教学反思:
八、知识反馈
1.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较多,出现此生理现象是下列哪种生态因素造成的(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
2.下列生物现象,主要受阳光因素影响的是( )
A.鱼类的季节洄游 B.仙人掌的叶刺
C.变温动物的冬眠 D.人参在密林下才能生长好‘
3.苹果在北方生长得很好。
在南方生长得不好,其主要原因是(1
A.温度 B.湿变 C.空气 D.土壤
4.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沙漠鼠夜晚活动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秋天大雁由北方飞向南方越冬 D.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使土壤疏松[来源:学,科,网]
5.山坡南面的树木之北面的树木长势好,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度高 B.阳光充足 C.水分多 D.空气新鲜
6.下列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
A.七星瓢虫捕食蚜生 B.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
C.两只狗为争骨头而争斗 D.小鸟为占巢穴而在周围鸣叫
7.沙漠植物胡杨的根可伸到地下数米深,并且叶片很小。
与此有关的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营养物质 D.水分
8.为了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张华同学测定了校园草地一天中的湿度,数据见下表(单位:%)。
(2)从表中反映出来的情况,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如果实验当天有雾,能得出准确结论吗?为什么?
拓展延伸
1.松树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松树的根都能够分泌出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台湾玉山西北坡植被分布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寒温带针叶林,顶端为高山草甸。
同一座山自下而上有如此种类繁多的植被分布。
请你简述其中的道理。
3.20世纪初,在美洲有一草原用来养鹿,人们为了扩大鹿群而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和豹。
请你分析20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第1章第2节答案
1.C 2.D 3.A 4.D 5.B 6.B 7.D
8(1)略。
(2)一天之中,在同一地方,中午的湿度值最低,晚上的湿度值最高。
(3)不能
拓展延伸
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2.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3.狼和豹的数量减少会引起鹿的数量增加,会使草原退化,引起沙化,破坏生态平衡;由于鹿的天敌减少,使得鹿奔跑速度减慢,从自然选择角度讲,鹿群的自然疾病也增多,引起鹿群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