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流程及方法

合集下载

记叙文教学设计流程和方法

记叙文教学设计流程和方法

记叙文教学设计流程和方法概述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和组织的过程。

在记叙文教学中,教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介绍记叙文教学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记叙文教学设计前,教师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基础水平。

通过观察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了解他们的写作难点和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二、确定教学目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能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能力目标是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三、设计教学内容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

记叙文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记叙文的常见写作技巧等。

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四、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记叙文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例如,引导学生分析和模仿优秀的记叙文作品,通过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例如,设计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评价和反馈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是评价和反馈。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评价和小组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进行评价。

同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简述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

简述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

简述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1. 引言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旨在解决用户需求并实现商业目标。

它涉及到从概念到实际产品的所有阶段,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市场研究、概念设计、原型开发和用户测试等。

本文将简要介绍产品设计流程,并探讨一些常用的产品设计方法。

2. 产品设计流程2.1 用户研究用户研究是产品设计的基础,它帮助我们了解用户的需求、偏好和行为模式。

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如深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可以获取关于用户的宝贵信息。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指导后续的产品设计和决策。

2.2 市场分析市场分析是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竞争对手、潜在市场规模、趋势和机会等。

通过收集市场调查、竞品分析和行业报告等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品策略。

2.3 概念设计概念设计阶段是将用户需求和市场分析转化为可行概念的过程。

产品设计师会根据用户研究和市场分析的结果,进行头脑风暴和草图设计。

这些初步概念将作为后续原型开发和用户测试的基础。

2.4 原型开发原型开发是将概念转化为具体产品的过程。

通过制作可交互的原型,产品设计师和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展示产品的功能和交互方式。

原型可以是纸质的草图、数字化的线框图或具有基本交互功能的设计工具。

通过原型开发,可以及早发现并解决产品设计中的问题。

2.5 用户测试用户测试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确定产品是否符合用户需求。

通过邀请用户参与测试,观察他们的使用过程并收集反馈意见,可以发现产品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用户测试不仅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发现问题,还可以在产品发布前及时调整和优化。

2.6 产品迭代产品迭代是产品设计流程的最后一步。

基于用户研究、原型开发和用户测试的结果,产品设计师和开发团队将不断演化和改进产品。

这一过程可能会经历多个迭代周期,直到达到用户需求和商业目标。

3. 常用的产品设计方法3.1 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是通过研究和分析用户信息,构建用户的典型人物形象。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

如何做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

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一、需求分析在设计之初,首先需要与业主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期望。

根据业主提供的要求,建筑师需要明确项目的定位、功能需求、空间规划、预算等方面的要求。

在这一阶段,建筑师需要与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共同讨论,确定设计目标和限制条件。

二、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建筑师开始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第一步,通过概念设计确定建筑的整体布局、外观形式、结构性格等基本特征。

建筑师会进行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多个概念方案,并与业主共同讨论选择最符合需求的设计方案。

三、设计方案深化一旦确定了概念设计方案,建筑师开始进行设计方案的深化。

深化设计是指在概念设计基础上对建筑进行具体的规划和设计。

建筑师需要考虑到建筑的结构、材料、施工工艺、节能设计等各个方面。

同时,建筑师还需要协调与其他专业设计师之间的合作,确保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四、施工图设计设计方案深化完成后,建筑师开始进行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是指具体的施工详图,包括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装饰图等。

建筑师需要细化设计,将设计方案转化为施工实施图,以便施工单位能够按图纸进行施工。

在这个阶段,建筑师需要与结构师、机电师等专业设计师协调工作,确保施工图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施工阶段设计完成后,建筑师的工作并未结束。

建筑师需要在施工阶段对施工实施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施工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

建筑师需要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和进度。

六、竣工验收建筑竣工后,建筑师需要进行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是对建筑工程的最后一次检查,确保建筑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了施工。

建筑师需要与业主、监理单位等共同进行竣工验收,检查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性、功能性等方面,确保建筑完工后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综上所述,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思考和探索,与业主和专业设计师之间密切合作,确保最终呈现出符合需求、质量可靠的设计方案。

流程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流程设计的方法和原则

流程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在如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流程设计成为了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高效、优化的流程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并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流程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流程设计。

一、流程设计的方法1. 规划和定义流程目标:在进行流程设计之前,首要的任务是明确流程的目标和期望结果。

例如,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错误率、提升客户满意度等。

明确目标有助于有效地规划流程的各个环节。

2. 分析和优化现有流程:在设计新流程之前,需要对现有流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收集数据、观察流程执行情况、识别瓶颈和问题点。

通过分析现有流程,可以找出改进的空间,并进一步优化流程设计。

3. 创造性地设计新流程:基于对现有流程的分析和优化,可以开始设计新的流程。

在这个阶段,需要运用一些方法和工具,如流程图、价值链分析等,来帮助构建新的流程模型。

设计新流程时,要考虑到每个环节的功能、职责和前后关联性。

4. 测试和验证流程方案:在新的流程方案设计完成后,需要将其进行测试和验证。

这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流程运行、进行试点测试等方式来完成。

通过测试和验证,可以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流程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实施和监控流程:一旦新流程通过测试和验证,可以开始正式实施,并进行监控。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流程执行情况、收集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和改进。

流程的监控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以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和持续改进。

二、流程设计的原则1. 简化流程:流程设计应尽量简化,避免繁琐的环节和冗余的步骤。

简化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的可能性,并增加员工的满意度。

2. 优化资源分配:流程设计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利用和分配。

合理分配资源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

3. 强调沟通和协作:流程设计应促进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流程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同可以减少信息的传递错误和延误,提高工作效率。

深入了解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思路步骤和方法

深入了解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思路步骤和方法

深入了解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化工工艺流程设计是化工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了化工工艺的组织、操作、控制和优化等方面,对于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性、高效性和可靠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深入了解化工工艺流程设计的思路、步骤和方法。

一、思路在深入了解化工工艺流程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设计思路。

化工工艺流程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需求:从客户、市场和产品需求出发,明确产品的性质、规格、产量等要求。

2.工艺选择:根据产品性质和要求,综合考虑化工工艺技术的现有发展状态、原材料的供应能力、能源和环保要求等因素,确定适用的工艺路线。

3.设备选择:根据工艺路线,选择合适的设备,考虑生产能力、工作条件、运行可靠性等因素。

4.流程优化:在满足客户需求和设备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化工工艺流程的优化,提高工艺流程的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步骤1.调研分析:了解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情况,分析目前工艺路线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设计目标确定: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确定工艺流程设计的目标,包括产品的性能指标和产量要求等。

3.设计参数选择:根据产品性质和设计目标,选择合适的操作参数和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4.设计原则确定:按照化工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如能量平衡、物料平衡、反应平衡、操作安全和环保等,确定工艺流程设计的原则。

5.工艺流程设计:根据设计目标、参数选择和原则确定,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包括反应流程、分离工艺、能量传递和控制系统等。

6.设备选择和布置:根据工艺流程设计,选择合适的设备,并进行合理布置,保证流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7.工艺流程模拟和优化:利用模拟软件,对工艺流程进行模拟和优化,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8.设备选型和采购:根据工艺流程设计和优化结果,确定设备的具体规格和数量,并进行设备选型和采购。

三、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化工工艺设计的文献资料,了解现有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是一种将用户需求、期望和体验置于设计的核心的设计方法。

这种方法的目标是通过深入了解用户,并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制定出最适合用户的产品或服务。

以下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的详细描述。

1.研究和分析用户需求:首先,设计团队需要进行用户研究,以了解用户的需求、偏好、期望和行为。

这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市场调研和用户测试等方法来完成。

关键是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望。

2.定义用户角色和画像:在研究和分析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团队需要定义用户角色和用户画像。

用户角色是指不同类型的用户,而用户画像则是对每个用户角色的详细描述。

用户画像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价值观等信息,帮助设计团队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

3.制定设计目标和指标:基于用户需求和用户画像,设计团队需要制定设计目标,并定义相应的指标来评估设计的结果。

这些目标可以是提高用户满意度、增加用户参与度、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可用性等等。

指标可以是用户调查、用户反馈、产品使用数据等。

4.生成设计方案:在制定了设计目标和指标之后,设计团队可以开始产生设计方案。

这包括确定产品或服务的功能、界面布局、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团队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确保设计方案符合用户的期望和需求。

5. 原型设计和迭代:设计团队可以使用原型工具(如Axure、Sketch等)创建交互式原型,以便更好地传达设计理念和用户体验。

通过原型设计,设计团队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收集反馈并进行改进。

这是一个持续的迭代过程,直到设计团队和用户都满意为止。

6.用户测试和反馈收集:原型设计完成后,设计团队可以进行用户测试来评估设计的有效性和用户体验。

用户测试可以通过让用户使用原型,并观察用户的行为和反馈来完成。

设计团队还可以通过用户调查、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

7.优化和改进设计:基于用户反馈和测试结果,设计团队可以进行优化和改进设计。

教学设计流程与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流程与教学思路

教学设计流程与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流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的选择和安排,从而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学思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能够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目标。

一、教学设计流程1. 教学目标设定:确定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2. 教学内容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技能要领、实践活动等。

3. 教学方法确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研究法等,使教学过程活跃、有趣、有效。

4. 教学资源准备:选择和准备必要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等,以支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5. 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学时间的安排等。

6. 教学评价方式确定:确定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7. 教学过程实施:按照设计的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过程的实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思考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

8. 教学效果分析: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二、教学思路1. 学生中心思路: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

2. 偏向问题解决思路:通过提供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探究式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等方式,主动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合作学习思路:倡导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流程设计的方法与工具

流程设计的方法与工具

流程设计的方法与工具流程设计是指通过对流程的分析、优化和重构,以实现流程效率的提升和质量的改进。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流程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和执行业务流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流程设计的方法和工具,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流程设计。

一、流程分析流程分析是流程设计的基础,它的目的是通过对流程的系统性研究和分析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常用的流程分析方法:1.1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以图示的形式表达流程的工具。

它通过使用各种符号和箭头来表示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流向,直观地展示了流程的流程,并可以帮助分析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流程的细节。

在绘制流程图时,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如Microsoft Visio、Lucidchart等。

1.2 PERT图PERT图(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是一种用于项目管理的流程分析工具。

它通过使用节点和箭头来表示项目中的任务和依赖关系,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分析和优化项目的流程和时间安排。

1.3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一种以数据流为中心的流程分析工具。

它通过使用圆形和箭头来表示数据的来源、流向和处理过程,帮助分析人员理解和分析流程中的数据流动情况。

二、流程优化流程优化是流程设计的核心内容,它的目的是通过对流程中的瓶颈和非价值环节的识别和改进,提高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流程优化方法:2.1 价值流映射价值流映射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改进价值流程的方法。

它通过绘制当前状态和未来状态的价值流程图,识别出流程中的浪费和瓶颈,然后通过精益生产工具和技术,如精益六西格玛和业务流程再造,来实现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2.2 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通过精确度和准确性来衡量和改善业务流程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统计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组织识别和消除流程中的变异和错误,从而提高流程的质量和稳定性。

2.3 敏捷方法敏捷方法是一种适用于快速变化环境的流程优化方法。

功能结构设计 信息结构设计具体流程,设计方法

功能结构设计 信息结构设计具体流程,设计方法

功能结构设计和信息结构设计是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体验和用户满意度。

本文将从功能结构设计和信息结构设计的概念、具体流程和设计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项设计原则。

一、功能结构设计的概念功能结构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确定产品功能的过程。

它包括确定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以及功能之间的关联和优先级。

功能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使产品的功能设计更加合理,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功能结构设计的具体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明确产品的使用场景和功能要求。

2.功能划分:将产品的功能划分为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确定功能之间的关联性。

3.功能设计:对每个功能进行设计,包括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操作流程和界面设计。

4.功能测试: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需求。

功能结构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方法。

自顶向下是从整体到细节逐步分解和设计,而自底向上是从细节到整体逐步组合和设计。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功能结构设计。

二、信息结构设计的概念信息结构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确定产品信息的组织结构和呈现方式的过程。

它包括确定产品的信息分类和组织方式,以及信息之间的关联和导航路径。

信息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使产品的信息架构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能够提高用户的信息获取效率和体验感。

信息结构设计的具体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信息分析:了解产品的信息内容和用途,明确信息的分类和组织要求。

2.信息分类:将产品的信息进行分类和组织,确定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和层次结构。

3.信息设计:对每个信息进行设计,包括信息的展示方式、导航路径和关联信息。

4.信息测试:对产品的信息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信息结构清晰和用户友好。

信息结构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和网络结构两种方法。

层次结构是按照信息的层次关系进行结构设计,而网络结构是按照信息的关联关系进行结构设计。

创新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创新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创新设计的方法与流程创新设计是每一个设计师为之努力的目标。

设计者需要思考如何突破常规,在设计中寻找新的元素,以实现独具一格的作品。

而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流程,是设计者在实现目标时必须了解并制定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从设计的初期开始,探讨创新设计的方法与流程。

1. 确定需求创新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需求。

设计者需要了解客户或用户的需求,以此为基础来制定设计方案。

如果能够在同类设计作品中发现差异,将非常有助于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了解市场和用户,可以更好地确定设计目标和尺度。

2. 优化思考在确定了设计需求后,下一步是优化思考。

设计者可以在这个阶段通过大量的脑力激荡来收集想法和创意。

然后将这些想法深入地分析和纠正,以找出相关的逻辑和内在联系。

这个阶段是思考和发散思维的重要过程。

3. 选择设计方向在设计的时候,往往会有多种可能的方向。

在这个阶段,设计者需要选择最有可能实现的方向,以最大化优化设计参数。

主导设计方向的关键是可行性。

对于可行性不大的方案,可以放置到以后再次考虑。

在这个阶段,设计者还需要尽可能多地观察和学习,以防止自己陷入过多的主观观念中,并且不会考虑到最大化的概念。

4. 突破创新在设计的阶段,设计者可能面对着一些瓶颈或看似无解的问题。

此时,创新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有时候,设计者需要回到头脑风暴的初期,重新收集和分析一些所给的问题。

有时,设计者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所给问题。

在此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细致分析,耐心检查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以便不断地寻找创新的颠覆式想法。

5. 实施计划实施计划非常重要,它是决定创新设计成果最重要的一个过程。

在实施过程中,设计者需要细心,并且正确地应用完整的工具、技术和机器。

这就要求设计者需要具备至少一个方向的专业知识,并且对实施过程有严格的掌控标准。

在实施之前,设计者需要确保鉴于人力、时间和金钱,能够实现最好的可行性和效率。

在实施阶段,设计者需要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对不可避免的改变和冲突作出必要调整。

CAD设计流程与方法

CAD设计流程与方法

CAD设计流程与方法CAD(Computer-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现代工程设计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通过使用CAD软件,设计师可以在计算机上创建、修改和优化产品的设计,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精确度。

本文将介绍CAD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帮助读者了解CAD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一、CAD设计流程CAD设计流程是指在进行CAD设计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CAD设计流程的各个阶段:1. 需求分析:在进行CAD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准确地了解设计的需求。

这包括产品的功能要求、尺寸限制、材料要求等。

设计师需要与客户或团队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确保对需求有清晰的理解。

2. 初步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师开始进行初步设计。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手绘或草图创建初步设计方案,用来展示产品的整体形态和结构。

设计师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功能、制造流程等方面的要求。

3. 3D建模:在初步设计确定后,设计师将进入3D建模阶段。

这一阶段是利用CAD软件将手绘或草图转换成三维模型。

设计师需要根据产品的尺寸和设计要求,使用CAD软件中的工具进行建模,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4. 分析与优化:完成3D建模后,设计师可以进行产品的分析与优化。

CAD软件提供了许多分析工具,如结构强度分析、流体力学分析等,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产品的性能和可行性。

如果存在问题或改进空间,设计师可以在此阶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5. 详细设计:经过分析与优化后,设计师可以进行产品的详细设计。

这包括定义零件的具体尺寸、工艺要求、装配方式等。

设计师需要使用CAD软件的细节建模功能,创建产品的每个具体部分,并进行装配和调整。

6. 技术文档:在进行详细设计的同时,设计师需要编制相应的技术文档,以便后续制造和生产使用。

技术文档通常包括零件图纸、装配图纸、工艺流程等。

设计师要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便与其他团队成员分享和使用。

7. 模型验证:详细设计和技术文档完成后,设计师需要对整个模型进行验证。

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

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

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产品设计是一个全面而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用户体验、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等。

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有一套系统的流程和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完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

一、产品设计流程1.研究市场需求:在开始设计产品之前,首先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了解目标用户群体、竞争对手情况、市场趋势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把握产品设计的方向。

2.确定产品定位:在明确了市场需求之后,需要定义产品的定位。

明确产品的目标用户、产品的核心功能与特点,为之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3.思考创意和概念设计:在产品定位确定之后,可以进行创意和概念设计的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产品的外观、结构、功能等进行初步构思,并形成初步的概念设计。

4.进行用户调研:在确定了初步的概念设计之后,需要进行用户调研,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访谈,了解他们对产品的期望和需求,以便更好地优化产品设计。

5.进行详细的产品设计:根据用户调研的结果,进一步完善产品设计。

包括产品的细节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等,确保产品的可行性和可实现性。

6.进行原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确定之后,需要制作产品的原型。

原型可以是低成本的简单模型,也可以是高仿真的电子原型。

通过原型,设计师可以更直观地感受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并对其进行修改和优化。

7.进行用户测试与反馈:在完成原型制作之后,需要将原型交给真实用户进行测试,并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

通过用户测试,可以发现产品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优化。

8.进行工程设计:在用户测试和反馈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工程设计阶段。

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制程等。

确保产品的可制造性和质量可靠性。

9.进行生产和市场推广:在完成工程设计之后,可以进行产品的批量生产,并进行市场推广。

包括制定生产计划、生产工艺规程、市场宣传策略等。

二、产品设计方法1.爱因斯坦创新法:通过改变问题的视角和创造性思维,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创新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创新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创新设计的流程与方法流程创新设计的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其目的是将想法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包括以下步骤:1. 研究在设计开始之前,设计师需要收集和研究市场数据、消费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和不足。

通过研究,设计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和消费者,为产品提供优化的设计。

2. 创意发展设计师在分析市场和消费者后,应该开始思考创意的开发。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应该启动头脑风暴,并试图产生创新想法。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应该认真听取消费者的建议,并结合自身设计经验提出自己的看法。

创意应该包括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概念,并需要考虑创新的方向和目标市场。

3. 概念开发在确定了基本思路和概念后,下一步是实际开发完整的设计方案。

这个阶段需要设计师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一起提出更具体的设计方案。

在这个阶段,实现功能性和用户体验是关键。

4. 原型开发在确定完整的设计方案后,需要将其转化为原型。

原型是产品设计中的一个必要阶段,它可以帮助设计师进一步探索整个设计的工作原理和可能的缺陷。

原型可以用来测试产品的功能、使用流程、视觉感受和使用者体验。

5. 测试和分析在生产出原型之后,下一步是进行测试和分析。

这个阶段需要其他工作人员,如市场营销专家和开发者的帮助。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改善设计。

方法创新设计的过程需要一些特定的方法来帮助设计师优化设计和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思维方法设计思维是创新设计的一种方法,它凭借用户体验、人类需求和问题解决的思考方式,使设计更加灵活和敏捷。

设计思维考虑的是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问题,在扩大可能性和创造人性体验方面能够提供触发创新的思路。

2. 用户中心设计方法用户中心设计的方法是在设计过程中关注用户的需求和开发设计的核心原则。

这种方法强调设计团队以用户为中心,将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和需求。

3. 新兴技术新兴技术是创新设计的驱动力之一,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控制和影响用户体验,同时提供更好的生产工艺和成本控制。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论述产品系统设计方法及流程。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论述产品系统设计方法及流程。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论述产品系统设计方法及流程。

产品系统设计是指根据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过程,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工程设计、软件开发、人机交互等。

产品系统设计方法和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在开始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用户需求和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用户调研、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等。

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可以确定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2.概念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产品的功能和特点,进行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阶段是对产品整体结构和功能进行创新和尝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通常会通过草图、模型等形式,对产品的外观和内部结构进行初步设计。

3.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详细的设计。

这包括机械设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等。

这个阶段通常会使用CAD软件进行设计,通过建立产品的模型和电路图,确定产品的具体结构和功能。

4.原型制作:在详细设计完成后,需要制作产品的原型。

原型制作可以分为虚拟原型和实物原型两种形式。

虚拟原型是通过软件模拟产品的功能和交互,可以用来测试产品的可行性和用户体验。

实物原型是通过制作实物样机来验证产品的设计和功能。

5.测试和验证:原型制作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测试和验证。

这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通过测试和验证,可以检查产品是否满足需求,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6.生产和交付:在产品测试和验证通过后,可以进行生产和交付。

生产和交付包括选材、制造、组装、包装等环节。

在生产和交付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成本、质量和交货时间等因素。

7.售后服务:产品交付后,需要提供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包括保修、维修、升级等。

通过售后服务,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产品系统设计方法和流程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通过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原型制作、测试和验证、生产和交付、售后服务等步骤,将产品从概念转化为实际的产品。

简述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

简述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

简述产品设计流程与方法一、产品设计流程概述产品设计是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创意和实验,最终将想法转化为实际的产品。

产品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了解用户需求2. 进行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3. 制定产品策略和规划4. 进行概念设计和评估5. 进行详细设计和制造6. 进行测试和验证7. 推出产品并进行市场推广二、了解用户需求了解用户需求是产品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只有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才能开发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了解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用户访谈:通过与目标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对于该类产品的期望、喜好和痛点等方面。

2. 用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大量目标用户的信息,从而得到更全面、客观的数据。

3. 用户体验测试:将原型或样品交给目标用户使用,并记录他们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反馈。

三、进行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是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的重要手段。

通过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2. 目标用户的特征和需求3. 竞争格局、对手的产品特点和优劣势四、制定产品策略和规划制定产品策略和规划是根据用户需求、市场调研和竞品分析结果,确定产品的定位、目标用户、功能特点等方面的重要步骤。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产品定位:确定产品的核心功能、特点以及与其他竞品的差异化。

2. 确定目标用户:明确目标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并了解他们对于该类产品的需求。

3. 制定产品功能: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产品需要具备哪些基本功能,并评估这些功能对于用户满意度的影响。

4. 制定项目计划:根据以上步骤,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时间表、预算等。

五、进行概念设计和评估概念设计是将理念转化为具体形象或原型的过程,它是产品设计的核心环节。

概念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创意阶段: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产生尽可能多的创意。

设计工作流程方法

设计工作流程方法

设计工作流程方法一、了解需求。

设计工作开始前,咱得先把需求搞清楚呀。

这就像是要去一个地方,得先知道目的地在哪。

和客户或者相关人员聊天似的,问问他们到底想要啥。

是要设计个超级酷炫的海报,还是一个实用的网站呢?是要那种小清新风格,还是高大上的商务风?可不能自己闷头就干,不然很可能做出来的东西和人家想的南辕北辙。

就像你满心欢喜做了个蛋糕,结果人家想要的是面包,那多尴尬呀。

二、做计划。

知道需求了,就得做个小计划啦。

这计划不用特别复杂,但是得有个大概的框架。

比如这个设计大概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大概要花多长时间。

要是设计一个产品包装,可能得先构思图案,这得花个一天吧;然后设计排版,又得个半天;再调整颜色啥的,也得几个小时。

就像盖房子,你得先有个草图,知道先砌哪面墙,后搭哪个梁。

这计划就像是你的小地图,让你在设计的道路上不迷路。

三、找灵感。

灵感这东西很奇妙呢。

有时候它就像个调皮的小精灵,你越找它,它越躲着你;有时候又突然冒出来。

咱们可以去看看同行的优秀作品呀,不是抄袭哦,是去借鉴人家的创意。

也可以去逛逛艺术展,或者在大街上走走,看看那些店铺的招牌、路人的穿着打扮。

说不定哪个元素就能成为你设计里的闪光点。

我有次设计一个环保主题的海报,怎么都没灵感,结果在公园里看到一片落叶的形状特别美,就把这个元素用到海报里了,效果超棒的。

四、开始设计。

这时候就可以动手啦。

把你的想法、找到的灵感都融入到设计里。

用软件也好,手绘也罢,尽情发挥你的创意。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别太固执,要是发现有些地方不太对,要及时调整。

就像跳舞,你不能一直按照自己的节奏跳,得跟着音乐的感觉走。

五、反馈修改。

把设计初稿拿给客户或者团队成员看看,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时候可不能玻璃心哦,不管是夸你的还是提意见的,都要虚心接受。

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就赶紧改。

这就像是给作品做个小整容,让它变得更完美。

六、最终确定。

修改完了,大家都满意了,那就大功告成啦。

这个时候就可以把最终的设计成果拿出来展示啦,就像把自己精心打扮的孩子推出去,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呢。

本科毕业设计流程

本科毕业设计流程

本科毕业设计流程一、确定毕业设计题目(1-2周)1.1 确定研究方向:在专业知识和兴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研究方向。

1.2 查阅文献资料: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了解当前该领域热点问题和前沿动态,确定开展研究的方向。

1.3 跟导师交流: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主动了解导师关心的问题和研究方向,形成初步的研究思路。

二、确定毕业设计选题(1-2周)2.1 提出题目建议:结合自身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提出几个可能的毕业设计题目,形成选题计划。

2.2 寻找导师意见:与导师交流自己的选题计划,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确认最终的毕业设计选题。

2.3 遴选设计题目:“题目要明确,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并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最终确定具体的毕业设计选题。

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2周)3.1 撰写开题报告:根据选定的毕业设计选题,准备开题报告,包括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和预期成果等。

3.2 组织开题答辩:提交开题报告,并参加开题答辩,答辩过程中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批评。

3.3 修正开题报告:根据开题答辩意见,修订开题报告,并按时提交给导师审核,最终确定开题报告。

四、毕业设计过程(8-9周)4.1 搜集相关资料:深入挖掘相关文献资料,扎实基础知识,熟悉先进技术和方法,为毕业设计的进行做好准备。

4.2 研究方法设计:根据毕业设计选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或调查问卷。

4.3 实验和调研:有条件的进行实验研究或调研,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收集实验数据或调研资料。

4.4 论文撰写:根据毕业设计选题,撰写毕业论文,包括摘要、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和结论等。

五、毕业设计的初稿与修改(2-3周)5.1 撰写初稿:完成毕业设计初稿,包括毕业论文的各个章节,形成全面的论文内容和结构。

5.2 寻求导师意见:将初稿提交给导师,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指导意见适时修改。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

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与设计流程一、集成电路设计方法概述1. 顶层设计法顶层设计法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它从系统整体出发,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再针对每个子问题进行详细设计。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确保系统性能。

2. 底层设计法底层设计法,又称自底向上设计法,它是从最基本的电路单元开始,逐步搭建起整个系统。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电路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但设计周期较长,对设计人员的要求较高。

3. 混合设计法混合设计法是将顶层设计法与底层设计法相结合的一种设计方法。

它充分发挥了两种设计方法的优势,既保证了系统性能,又提高了设计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混合设计法得到了广泛采用。

二、集成电路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集成电路设计的起点,主要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可靠性需求。

设计人员需充分了解项目背景,明确设计目标,为后续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2.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对整个系统进行模块划分,明确各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此阶段需充分考虑模块间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为后续电路设计提供指导。

3. 电路设计与仿真电路设计是根据系统架构,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电路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运用EDA工具进行电路仿真,验证电路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如有问题,需及时调整电路参数,直至满足设计指标。

4. 布局与布线5. 后端处理后端处理主要包括版图绘制、DRC(设计规则检查)、LVS(版图与原理图一致性检查)等环节。

通过这些环节,确保芯片设计无误,为后续生产制造提供可靠保障。

6. 生产制造7. 测试与验证测试与验证是检验芯片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芯片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如有问题,需及时反馈至设计环节,进行优化改进。

至此,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基本完成。

在实际设计中,设计人员需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设计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集成电路设计挑战。

三、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与注意事项1. 信号完整性分析选择合适的传输线阻抗,以减少信号反射和串扰。

简述业务流程再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简述业务流程再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简述业务流程再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在企业管理和运营中,业务流程再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改进方法,它旨在优化和改进现有的业务流程,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客户体验。

本文将介绍业务流程再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帮助企业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流程再设计。

一、业务流程再设计的方法1. 收集信息:在开始业务流程再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这些信息可以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也可以来自于外部的客户和供应商。

通过收集信息,可以全面了解当前业务流程的问题和瓶颈,为后续的再设计工作提供基础。

2. 分析流程: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接下来需要对当前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流程的各个环节、参与者、输入和输出进行详细的了解。

通过分析,可以找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为后续的再设计提供依据。

3. 设定目标:在进行业务流程再设计之前,需要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期望效果。

这些目标可以包括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改善客户体验等。

设定目标的过程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创新设计:在设定目标之后,接下来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的创新设计。

这包括重新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优化流程的各个步骤、重新分配任务和角色等。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同时也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创新设计。

5. 实施改变:在完成业务流程的创新设计之后,需要进行改变的实施。

这包括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沟通,确保他们理解和接受新的流程和工作方式。

同时,也需要对相关的系统和技术进行调整和更新,以支持新的业务流程的实施。

6. 监控和持续改进:业务流程再设计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因此,在实施新的业务流程之后,需要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通过持续改进,可以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二、业务流程再设计的步骤1. 确定再设计的范围和目标:在开始业务流程再设计之前,需要明确再设计的范围和目标。

功能结构设计 信息结构设计具体流程,设计方法 -回复

功能结构设计 信息结构设计具体流程,设计方法 -回复

功能结构设计信息结构设计具体流程,设计方法-回复功能结构设计和信息结构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对于产品的功能实现和信息呈现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主题,分步骤详细介绍功能结构设计和信息结构设计的具体流程和设计方法。

一、功能结构设计的具体流程功能结构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和确定,进而确定产品实现各项功能的结构。

以下是功能结构设计的具体流程:1. 需求收集和分析:首先,设计师需收集和分析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对产品功能的期望和要求。

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用户的反馈和意见。

2. 功能分解:在需求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将产品的总体功能拆解为各个子功能,并建立功能与子功能之间的关系。

这一步骤可以使用功能树、功能矩阵等工具进行。

3. 功能组织:根据功能分解的结果,将各个子功能进行组织和分类,形成一个合理的功能结构。

设计师需要考虑功能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关联性,确保功能间的衔接和协同。

4. 功能分配:将功能分配到不同的部件、模块或系统中,确保每个部件或模块可以独立实现指定的功能。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考虑到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和协同。

5. 功能连接和验证:在功能分配完成后,设计师需要对各个部件或模块进行功能连接和验证,确保它们能够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并实现整体功能。

6. 功能优化:根据功能连接和验证的结果,设计师会对功能结构进行优化,可能会对某些功能进行调整、删除或添加,以使产品的功能更加完善和合理。

7. 功能结构绘制和说明:最后,设计师需要将优化后的功能结构进行绘制和说明,以便开发团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实现。

二、信息结构设计的具体流程信息结构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对产品的信息组织和呈现方式进行设计,以便用户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以下是信息结构设计的具体流程:1. 信息需求分析:首先,设计师需对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和了解。

通过用户访谈、用户测试、竞品分析等方式,获取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偏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ED设计流程及方法“用户体验设计”无疑是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最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从我们成都UCD书友会火爆的现场来看,也的确如此。

那么“用户体验设计”为什么会如此火爆呢?这需要从互联网的Web2.0革命说起。

这场革命,代表了互联网应用关注焦点的变迁,从以内容为王的门户型网站时代,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时代。

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服务,自然就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但是要做到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却并不简单。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想用彩程的实际经历对这个问题做出解释。

和很多其它软件企业一样,彩程也是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业务启程的。

当时我们开发一个电子商务类网站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首先会由超级打杂老妖出马,跟客户沟通,套出用户的需求,然后由费西或是老妖自己,三下五除二的搞一个首页出来,拿去给用户确认,用户如果点头,那么ok,开始做首页的html切图,然后丢给程序员开始开发,同时,美工继续孤军深入,出各种特征内页,切html,交给程序员开发,如此循环往复。

而一旦整个项目开始进行,客户就很少再参与其中了。

于是,这个项目持续运行,直到某一天,程序员说:“好了”,这样,老妖满怀希望的冲到客户那里,很想听到客户对网站认可,但实际的场景往往是:客户抱怨说,这里我明明是想要个Flash广告,但是却只有一张图片;这个订单系统怎么不好用,为什么不参考淘宝来做呢?我还想要个会员系统,每个会员有自己的个人页面。

这个时候,可怜的老妖只能作出两种选择,要么照单全收,ok,哪里有问题我给你改哪里,要么就是耍死皮,但是后面一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因为老妖不愿因为得罪客户而丢掉奶粉钱。

所以,这个原本大家都认为很简单的网站项目就这样被delay下去了。

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次数多了,让公司首脑小s同学很不满意,于是他开始召集大家思考,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之前我们的流程:经过对这个流程的几个痛苦的日夜思索之后,我们发现了如下几个凄惨的现实:1. 用户其实并不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就算用户知道,你也别想知道他究竟知道什么;2. 美工都以为自己只是画画的,而无需去考虑整个产品的设计思想,包括用户角色是什么,商业定位是什么,所以你说你想要个新闻栏目,ok,我照着163画一下就了事了;3. 程序员都是脑残,只关注用什么设计模式或是用什么框架,美工的设计图对他们来说不值一提,不就是一个for循环生成li标签而已嘛;4. 客户始终置身世外,他给钱了,只想你干好活,最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罢了,但最关键的是,“货”这个东西,大家除了在最后一霎那能看到它的模样,其它大部分时间它都异常神秘。

很多时候,最大的问题往往在于我们不愿意去面对问题。

所以当我们能把问题找到,并敢于面对问题的时候,解决办法的出现就只是时间而已了。

这个解决办法,当时我们认为最优的,就是强化设计,最后发现,其实就是引入了“用户体验设计”。

从何入手呢?我们都知道,一般的软件开发流程中,PM会根据用户需求出产品需求分析报告,然后美工介入,出一些视觉界面,然后程序员根据有限的设计图连蒙带猜的进行实际开发。

但在这样的模式下,产品会出现几次偏离。

PM只有几十页的文档,而这样的文档传递实际需求的效果极差,不能让用户确认需求,于是出现整个流程中的第一次产品与需求的偏离。

美工在做视觉设计的时候,就可能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天马行空,最后出现整个流程中的第二次产品与需求的偏离。

程序员在拿到美工有限的设计图后,大概想了想,觉得自己明白了,然后就开始写代码,但是由于没有完整的产品模型到程序结构的映射,最终导致第三次产品与需求的偏离。

这样带来的致命后果就是:用户明明想要个美女,但是最终实际交付的却是个如花。

这样的流程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一个能够聚焦各方的核心,几十页的文档无法胜任,而原型却可以。

我们认为原型会很重要,于是我们首先引入了原型设计。

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我们使用Axure作为辅助工具,它的好处在于,能让任何一个PM很容易的上手,并能把需求书中几十页的文字落地为实际的界面。

在PM快速完成原型设计之后,PM会带着原型去和客户讨论,客户由于能有实际的使用感受,所以能够很快的分辨出设计与他需求之间的偏差,然后PM根据用户的反馈修正原型。

接着,美工上场了,注意,这个时候,美工不再是美工,他有了新的title—视觉设计师。

有什么新的要求呢?他需要仔细的去评估原型,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对原型提出意见。

接着,才是用PS将界面画出来,然后根据设计图制作另外一份原型—高保真原型。

高保真原型和之前的原型—也就是低保真原型–的差别在于,低保真原型着重完成信息元素的组织以及概念模型的搭建,目标定位在为产品搭框架,填充素材。

但是高保真原型会完成对框架的装修以及对素材的组织。

这样得到的高保真原型和实际交付的产物就几乎是100%趋近的了。

然后,产品经理会带着这份珍贵的礼物再次走访客户,根据客户的使用反馈做最后的原型调整,至此,整个原型设计阶段结束。

接下来,根据高保真原型,我们给出了整个原型的HTML代码,包括规范的CSS样式表以及JS接口,都由我们的前端工程师定义并实现。

最后,我们交到产品实施人员手里的就有两样东西,一是高保真原型,一是HTML框架代码。

我们希望高保真原型能真实反应用户需求,并且让实施者知道开发出来的东西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其次,通过提交高质量的html代码,减少普通程序员的工作量,因为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复杂的前端技术不是一个普通的java程序员能短时间掌握得了的。

所以,最后我们的第一版用户体验设计流程就是这样的:这样的流程解决了我们之前的哪些问题呢?首先,原型能够成为客户和项目经理之间的沟通媒介,极大地降低沟通成本;其次,美工获得了解放,从被动画图,转为通过原型真正的参与到了产品设计的流程中来;然后,程序员能通过原型知道自己要做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样的;最后,再通过提交完整的前端代码,把传统程序员的前端短板一并解决了,这个流程就似乎已经非常完美了。

那么实际情况呢?首先需要承认的是,这确实是一个飞跃。

我们自己的网站项目都得以顺利的实现,不再有delay的情况,而客户的反馈也非常良好。

但是当我们想以外包服务的方式将用户体验服务提供给客户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

首先的问题是,外包形式的用户体验服务,我们的服务对象从最终用户变成了外包服务购买者,这使得和有效用户进行沟通的成本上升了,在需求调研的时候,感觉难以对最终用户进行定位。

其次是,我们发现低保真原型和高保真原型极有可能变成内部的闭门造车活动,拿出一个完善的原型往往持续很长的时间,而客户的产品经理或者项目经理没有在设计途中参与进来,所以当拿出最终的高保真原型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设计师就变成了客户的产品经理。

最后的问题是,我们交付给程序员的前端代码太多,导致这样的朴素的心理问题出现:我是程序员,如果我拿到一份不是我写的代码,我就有很强的畏惧心理,不愿意去看。

这样,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有很多前端的问题会压到我们团队头上,因为任何一个前端功能的开发,客户的程序员都可以说,前端代码不是我写的,我不会。

好吧,问题当然是不会结束,但我们还是选择解决问题。

关于难以对最终用户进行定位,我们在做需求分析的时候加入角色分析环节来帮助我们完成这个任务。

在《设计沟通十器》这本书中,罗列了角色分析文档所需的各个要素,我们选择其中最重要的,用户基本信息、动机、场景、对应需要实现的产品功能来完成角色分析文档。

这份文档帮助我们建立起了最终的用户模型,因此我们在做原型设计时,就有了最终用户的标准参照物。

其次,我们在设计原型时,尽量和客户一起设计,也即是用很高的迭代频率和客户交流,甚至时常驻点在客户那里进行设计,让客户随时了解到我们的原型长成什么样了。

然后,在原型设计阶段加入了可行性分析这一环节,提前将程序员拉入设计。

和把客户拉入设计一样重要,需要程序员在早期就介入到对设计的评估,包括对后端数据以及前端逻辑实现难度的确认。

这个环节确保在后期开发的时候,程序员能有所准备,杜绝了推卸责任的现象。

最后,我们拆分了前端代码开发部分,将前端开发工作改为提供两份文档,一份是视觉规范文档。

这份文档详细的提供了视觉界面设计的规范,比如字体规范、是否自适应宽度,各种配色组合等等。

另外一份就是开发指南,包括在可行性评估中得出的有难度的前端部分的示例代码,和相关的接口文档。

这两份文档主要在于鼓励程序员真正介入前端开发。

有问题也不要紧,我们会按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客户提供不同时间的现场技术支持。

这样,就得到了目前我们使用的流程:彩程UED流程图那么,这样的流程实施的效果怎么样呢?我们来实际看一个例子。

这个例子是给四方科技的一款网络优化平台提供用户体验设计服务。

首先是对产品进行商业目标需求调研,在了解到这款产品的基本商业目标定位后,我们便开始了用户角色分析。

我们首先把产品的最终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层,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一眼掌握自己企业的网络使用情况,想知道自己为什么发封email都会这么慢。

当他们一眼发现自己企业网络出现异常后,接着他们需要把优化网络的任务下派给一个下级,这个下级可能就是人事部经理或一个网管。

他们的最大愿望是,确保公司网络的正常运行,完成老板下达的任务。

角色分析有了这样一份角色分析文档,接着我们的低保真原型设计就会围绕角色的动机和场景来进行。

下面我们来看看首页设计:低保真原型可以从这个流量监控的首页看出,如果我是老板,很容易掌握的几个信息是:今天公司网络的整体流量情况,现在哪个员工的流量最高,是否正常。

有了这几个信息,我就大概知道我自己发邮件,之所以慢,是不是由于内部网络原因引起的。

如果是,这时候我就会抄起电话打给人事部经理或是网管,让他给我解决问题了。

人事部经理得到这个任务后,就会通过平台的流量实时监控页面,找出究竟是哪部分的流量出现了问题。

然后在上网控制页面,修改对应的网络策略即可。

围绕角色文档的低保真设计之后,我们的视觉设计师会基于低保真原型出视觉设计图,并将其作为素材制作高保真原型。

最终的高保真原型就是这样的:高保真原型高保真原型结束后,紧接着是两份文档的编写,一是这样的一份视觉规范文档,我们看到这份文档中包含了页面布局定义、字体的字号以及颜色、所有控件的颜色定义等。

接下来是一份开发指南文档,其中给出了一些复杂控件的前端代码实现参考,供程序员在实际开发时使用。

最后,我们在用户现场完成了4个工作日的现场技术支持服务,解决了一些html框架搭建,切图等前端技术问题。

这就是我们的用户体验设计流程以及方法。

它并不是完善的,甚至可能全盘错误,比如在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前端开发的帮助方面,我们还在进行各种尝试。

没有不变的流程,只有不断探索。

最后,我想回归到“用户体验设计”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