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计算公式1
退休工资计算方式与预估对照表
![退休工资计算方式与预估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d3b4f70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1f.png)
退休工资计算方式与预估对照表
一、养老金计算逻辑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
本人平均工资指数: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称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计算方式:它是由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如此每年计算一次,到退休时,把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然后再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得出的。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养老金的个人账户是不包含单位缴纳部分的,养老金的个人账户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计入。
计发月数对照表
计算例子
某城市一位老大哥的实际为例,该老大哥60岁退休,当地平均工资为4500元,缴了16年的社保以后,账户里的余额有42000元,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60%。
(1)基础养老金=4500*(1+60%)/2*16*1%=429元
(2)由于该老大哥6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42000/139=302.15元
(3)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429+302.15=731.15元。
预估对照表。
连续工龄——几类人员的工龄计算政策依据(1)
![连续工龄——几类人员的工龄计算政策依据(1)](https://img.taocdn.com/s3/m/ba32ffbaa98271fe900ef90e.png)
连续工龄——几类人员的工龄计算政策依据(1)(2010-01-22 14:11:58)转载▼分类:养老退休标签:财经几类主要人员的工龄计算㈠学习期间的工龄计算学习不是工作,因此学习期间,一般不能计算工龄。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国家曾在不同时期作过脱产学习期间可以计算工龄的规定。
1.革命军人复员、退伍后,再考入各类学校学习的,学习期间不能计算为工龄,其原在部队时的军龄,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中劳薪字[1963]292号2.在高等院校学习期间经组织批准提前抽调正式参加工作(脱离学习,列入抽调等位职工编制发工资),后又复学的学生,其在复学前参加工作的时间应计算工龄。
——教育部[1963]教人字戴字第22号3.建国前,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开办的军事学校、干部培训班以及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等学校学习期间计算工龄。
——[1978]组通字10号4.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正式分配工作,到工作单位报到后被选送出国的,本人在国外高等学校学习期间,由原单位照发工资的,工龄从分配工作开始领工资的时间计算。
——教计字[1978]036号、劳薪字[1978]3号5.1970年以前进入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的国家职工,凡经组织调派,学习期间照发原工资的,其学习期间可计算为工龄。
凡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离职报考进入学校的,学习期间享受校发助学金待遇的,其学习期间不能计算工龄。
学习前后工龄可以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教计字[1980]279号、劳人险函[1986]4号6.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学生延期毕业或毕业后延期分配期间,经组织安排顶岗劳动,其工龄计算……应当从他们正式分配工作报到之日起计算连续工龄。
——计劳业字[1972]85号、[1982]劳险便字9号7.今后各单位在分配住房时,应将科技人员在研究生院、大学、大专规定的学习时间作为分房工龄列入分房条件。
工龄计算公式
![工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6a6900f804d2b160b4ec0db.png)
工龄计算公式反应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那么工龄计算公式是什么呢?若对这类问题有着类似或相同的疑问,相信在仔细看完下面的文章后,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裨益。
接下来就是由带来工龄计算公式的有关知识,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什么是工龄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
对计算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
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二、工龄分类工龄可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
一般工龄是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
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是指职工在一个工作单位连续工作的时间。
以前,连续工龄又称为本企业工龄。
1987年以后它的范围不限于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时间,而是包括职工在各个单位按规定应计入的全部工作时间。
)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
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能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同时就能计算为一般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
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在含义上有一些差别,即连续工龄不仅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而且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
若没有可以合并的情况,连续工龄就是本企业工龄。
国务院1978年6月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规定将本企业工龄改叫为连续工龄。
机关、事业单位为有别于企业用的工作年限,实际上连续工龄和工作年限的含义和作用是相同的。
三、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
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相加,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合并计算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
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北京市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北京市退休工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872e47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5.png)
北京市退休⼯资计算⽅法基础养⽼⾦⽉标准以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和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年发给1%。
⽤公式表⽰为:基础养⽼⾦=(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
北京市计算⽅法北京作为我国的⾸都,是全国经济政治的中⼼城市。
在北京任职后,退休⼯资该如何计算。
2016年中旬北京市政府公报公布了《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作⼈员制度改⾰实施办法》。
下⾯就为您介绍北京市退休⼯资计算⽅法。
⼀、基本原则按照社会统筹与个⼈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参加企业职⼯基本养⽼保险的各类⼈员(以下简称参保⼈员),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按规定办理退休⼿续后,可从办理退休⼿续后的下⽉起按⽉领取基本。
⼆、养⽼⾦组成参保⼈员2007年1⽉1⽇以后退休,且⽆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后按⽉计发的基本养⽼⾦由基础养⽼⾦和个⼈账户养⽼⾦组成。
参保⼈员2007年1⽉1⽇以后退休,有视同缴费年限,符合按⽉计发基本养⽼⾦的,在发给基础养⽼⾦和个⼈账户养⽼⾦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
参保⼈员1994年12⽉31⽇前参加⼯作、2007年1⽉1⽇以后退休的,计发基本养⽼⾦时,除了基础养⽼⾦、个⼈账户养⽼⾦、过渡性养⽼⾦以外再发给过渡性补贴。
三、基本养⽼⾦的计算1、基础养⽼⾦基础养⽼⾦⽉标准以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和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年发给1%。
⽤公式表⽰为:基础养⽼⾦=(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2×缴费年限×1%=(U+Va)÷2×N×1%U—参保⼈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N—参保⼈员缴费年限;Va—参保⼈员退休时计算基础养⽼⾦的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
北京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北京养老保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fe4fb2ae45c3b3567ec8bee.png)
(北京)养老保险金计算公式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J =(C平+C平×Z实指数)÷2×N实+同×1%2、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G = G同 + G实其中:G同 = C平×Z同指数×N同×1%G实 = C平×Z实指数×N实98×1%3、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中有关指标解释(1)J 为“基础养老金”;(2)C平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保留两位小数);(3)Z实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Xn/Cn-1 +……+X1993/C1992+X1992/C1991)/N应缴;(4)Xn , ……,X1993 , X1992为被保险人退休当年至1992年相应年度各月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5)Cn-1,……,C1992, C199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至1991年相应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见附表2),其中Cn-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当年的应缴费月数,C1991为1991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3;(6)N应缴为被保险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7)C平×Z实指数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8)N实+同为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9)G 为“过渡性养老金”;(10)G同为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1)Z同指数(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1;(12)N同(视同缴费年限)为实行个人缴费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13)G实为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4)N实98 为被保险人1992年10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
以上涉及的缴费年限,均计算到月,保留两位小数。
以上涉及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算,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北京养老金公式解读[ZZ]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计算公式为:单位缴费=全体职工工资总和*20%,进入社会基础养老金账户个人缴费=本人税前工资*8%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养老保险的政策演变决定着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数量.从国发(1997)26号文件到国发(2005)38号文件历时8年,共分三个阶段:1.1998年6月30日前退休人员: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各地不相同;2.1998-5-30至2006-1-1之间退休人员:当地退休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累计账户余额)*1/120+过渡养老金(必须累计连续缴费满15年才能享受国家基本养老金,多交没用);3.2006-1-1之后退休: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储余额/计发月数(注意:此为转帖,原帖在此处表述不清,有些混乱和错误。
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
![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946791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5.png)
社保退休工资计算公式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
用公式表示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某缴费年限某1%=(U+Va)÷2某N某1%U——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Va——参保人员退休时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N——参保人员缴费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用公式表示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J÷yJ——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y——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河南省教师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偿付标准一、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分别按下列标准领取:1、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固定工、合同工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本调节金+地方调节金+过渡性补贴2、1992年7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临时工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本调节金+地方调节金3、1992年8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参加工作且于2007年至2022年期间退休的员工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地方过渡性调节金4、1992年8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员工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其中第3、第4款所提及的员工,如属1994年7月前参加工作的固定工、合同制工的,可享受过渡性补贴)5、领取养老金期间享受综合医疗保险待遇二、不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个人帐户积累额全部退还员工本人或转回员工户籍所在地的社保机构。
员工可领取一次性生活费。
三、退休前非因工或退休后死亡的,其供养亲属享受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个人帐户积累额可继承。
注:1、“缴费工资”是指员工月工资总额,员工月工资总额超过本市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本市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交,员工月工资总额低于本市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本市上年度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交。
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计算公式)
![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6c60d6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c.png)
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计算公式)养老金怎么计算退休领取金额退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这里的平均工资指的是退休人员所在地区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
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养老保险金,要高于欠发达地区。
而平均缴费指数指的是参保人选择的缴纳比例。
一般来说缴费指数在0.6-3之间。
从这里也能看出,社保的缴费比例越高,相应的基础养老金也会越高。
累计缴费年限既包括实际缴费年限,也包括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还是很复杂的,在这里就不展开进行叙述了。
例如,虎虎退休时,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是6500。
虎虎的缴费指数平均值是0.7,累计缴存了15年(下面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没有考虑利息)。
基础养老金=6500__(1+0.7)/2__15__1%=828.75。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金额÷养老金计发月数。
我们缴纳社保时,一部分会进入我们的个人社保账户,一部分会进入国家统筹账户。
我们个人账户的部分,直接影响退休养老金的计算。
当然,一般来说各地的缴费比例也是不同的。
毕竟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养老金计发月数和我们退休的年龄有直接的关系,退休得越晚,计发月数就越少;退休的时间越早,计发月数越多。
一般来说,退休计算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即按照60岁退休而确定的。
这个时间,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我们个人不能自由选择。
例如,虎虎社保的个人缴纳比例为8%,社保的计算基数是5500。
虎虎选择在65岁退休。
个人账户养老金=5500__8%__12__15/139=569.78。
3、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
上面的计算公式是山东省的计算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公务员工龄工资标准
![公务员工龄工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6ad98fe6294dd88d0d26b96.png)
公务员工龄工资标准公务员工龄与退休工资介绍:(一)公务员工龄的计算:1、公务员的工龄是从任命为公务员之日所属月份到退休或死亡之日所属月份的年数(不满1年时,每个月按1/12计算)。
2、退休的公务员、军人、私立学校教职员(不适用公务员年金法,军人年金法,私立学校教员年金法者除外。
)重新任命为公务员时,按照本人意愿,根据以前的年金法计算的工龄或服役时间可以与第1项的工龄合并计算。
3、任用为公务员以前的符合兵役法的现役军人或不是志愿而任用的下士官的服役时间可以计入第1项的工龄。
4、给予退休津贴时,除了因下列情况以外的离职期间,需从工龄中减去其1/2。
(1)因公负伤、职业病;(2)按照兵役法服役时间;(3)被国家机构,外国机构临时雇用;(4)执行其他法律规定的义务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的工龄。
(二)工龄的合并计算1、要求合并计算工龄者,需把工龄合并计算申请书通过所属机关首长递交公务员年金管理机构。
2、被批准进行工龄合并计算的公务员,需把当时领取的退休待遇(根据公务员年金法、私立学校教员年金法、军人年金法的有关规定受减发或取消待遇等限制,按照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应领取的待遇办理)或保险储金加上总统令所规定的利率退还给公务员年金管理机构。
3、根据第2项规定,需返还的退职待遇,可以分期付款。
这时应加算总统令所规定的利率。
4、一次性返还原领取的退休待遇的,返还金需在接到合并计算通知书30日以内付清。
分期付款的,需要从接到合并计算通知书的下个月开始,在领取月薪时交付给保险储金征收机构。
5、分期返还金的,采取按月付款的方式,根据下列规定任选次数:(1)合并计算的工龄不满5年者,可分12次付清;(2)合并计算的工龄过5年,不满10年者,可分36次付清;(3)合并计算的工龄为10年以上者,可分48次付清。
6、进行工龄合并计算者在中途退休或死亡时,公务员年金管理机构可以从其退休(死亡)待遇中扣除尚未付清的返还金。
7、按照第2项规定计算利率时,需从决定支付退休待遇之日所属月份至申请工龄合并计算之日所属月份按年为单位计算。
人事-常用函数公式
![人事-常用函数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5b7a3c8195f312b3169a5cf.png)
人事EXCEL1、计算转正日期的公式:=DATE(YEAR(A1),MONTH(A1)+3,DAY(A1))2、计算合同到期的公式:=IF(TODAY()-G2>3,"未到期",IF(TODAY()-G2=3,"今天到期","过期"))3、设置今日日期:=TODAY()4、设置入职年、月、日:=YEAR(A1 ),MONTH(A1 ),DAY(A1 )5、用身份证计算年龄:=DATEDIF(TEXT(IF(LEN(C2)=18,MID(C2,7,8),"19"&MID(C2,7,6)),"0-00-00 "),TODAY(),"Y")6、检查身份证是否有15位或者18位:(1)=OR(LEN(A1)-15=0,LEN(A1)-15=3),标注成红色,这样一来,不是红色的就有问题。
(2)对还没有输入的数据,用数据有效性,不是15位或18位就报错,数据-有效性-允许--自动义,输入=or(len(a1)=15,len(a1)=18),确定7、用身份证提取性别:=IF(MOD(MID(A1,15,3),2),"男","女")8、用身份证提取出生年月日:=DATE(MIDB(D1,7,4),MIDB(D1,11,2),MIDB(D1,13,2))=TEXT(TEXT(MID(D1,7,LEN(D1)/2-1),"#-00-00"),"e-m-d")9、隐藏身份证后四位:=LEFT(D8,LEN(D8)-4)&"xxxx"10、隐藏手机号中间4位:=LEFT(J1,3)&"****"&RIGHT(J1,4)11、用身份证设置生日提醒:=IF(--TEXT(DATE(YEAR(TODAY()),MID(D6,11,2),MID(D6,13,2))-TODAY()," 0")=1,"明天生日","")12、个税计算公式:=ROUND(MAX((AA5-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 05,2755,5505,13505},0),2)13、根据身份证号,判断男女:=IF(MID(I2,17,1)/2=TRUNC(MID(I2,17,1)/2),"女","男")14、根据身份证号,提取生日日期:=MID(I2,7,4)&"年"&MID(I2,11,2)&"月"&MID(I2,13,2)&"日"15、根据出生日期,计算年龄:=DATEDIF(K2,TODAY(),"Y")16、根据入职时间,计算工龄:=DATEDIF(O2,TODAY(),"Y")。
35年工龄退休工资是多少?怎么计算
![35年工龄退休工资是多少?怎么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99bde5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c.png)
35年⼯龄退休⼯资是多少?怎么计算3500元。
按照⼯龄,每⼯作⼀年100元。
依此类推⼯龄10年的退休⾦是1000元。
参加⼯作20年的退休⾦是2000元,参加⼯作30年的退休⾦是3000元,⼯龄40年的退休⾦是4000元。
不分⾼级⼯,中级⼯,还是普通⼯⼈。
退休⾦⼀律平等。
⼀、35年是多少怎么计算3500元。
1、1996年1⽉1⽇及其以后的参保⼈员=基础养⽼⾦+个⼈账户养⽼⾦2、1996年1⽉1⽇以前参加⼯作的参保⼈员养⽼⾦=基础养⽼⾦+个⼈账户养⽼⾦+过渡性养⽼⾦3、基础养⽼⾦=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平均(1+本⼈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公式中:本⼈指数化⽉平均缴费⼯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平均⼯资×本⼈平均缴费指数4、个⼈养⽼⾦=基础养⽼⾦+个⼈账户养⽼⾦=基础养⽼⾦+个⼈账户储存额÷1395、个⼈账户养⽼⾦=时个⼈账户储存额÷计发⽉数(计发⽉数根据和当时的⼈⼝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数略等于(⼈⼝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6、计发⽉数为: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关于退休⼯资新规定1、基本⼯资⼯⼈按照⼯⼈资规定随国民经济增长:10年⼯龄2000元,15年⼯龄2300元,20年⼯龄2500元,25年⼯龄2800元,30年⼯龄3000元,40年⼯龄3500。
2、(含⼯龄)随着⼯龄的增长,每年30元。
⼯龄⼯资的实⾏这不仅是对⽼⼯⼈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励终⾝从是⼯⼈,有利于⼯⼈队伍的建设和⼯⼈队伍的稳定。
3、⼯作⼯资所得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励⼯⼈多⼲活,特别是年轻⼯⼈精⼒充沛,他们多劳动多⽣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励。
4、⽉份及年奖⾦(取代职称⼯资)。
这部分奖⾦,只能占⼯资的10%左右。
⼤家推荐竞⽐实绩,每年年奖⾦,不终⾝制。
每个⼯⼈积极努⼒年年有希望。
2023年关于1年假计算规则
![2023年关于1年假计算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310f64f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e.png)
年假计算规则年假是劳动者在合同规定下享受的休假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提高生活和工作的平衡。
年假计算规则是指根据一定的计算方式来确定劳动者享受的年假天数。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年假计算规则。
一、工龄相关计算规则根据不同工龄和劳动合同规定,年假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
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工龄越长,年假的天数越多。
例如,工龄不满1年的员工,年假的天数为0;工龄1-10年的员工,年假的天数为5天;工龄10年以上的员工,年假的天数为10天。
二、按照入职时间计算有的单位规定,员工入职后满一年即可享受年假。
入职满一年但不满五年的员工,年假的天数为5天;入职满五年但不满十年的员工,年假的天数为10天;入职满十年以上的员工,年假的天数为15天。
三、按照工作时长计算一些行业或特殊岗位的年假计算规则与每天的工作时长有关。
例如,在某些特殊工种中,年假的天数根据员工每天工作的小时数来计算。
一般来说,每天工作8小时的员工,年假的天数为5天;每天工作12小时的员工,年假的天数为7天;每天工作16小时的员工,年假的天数为10天。
四、按照连续工作时间计算在某些特殊行业中,如海上石油勘探、钻井平台等,员工需要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享受年假。
一般来说,连续工作6个月后可以享受5天的年假;连续工作12个月后可以享受10天的年假。
五、按照工作年限累积计算有些单位规定,员工每工作一年,可以累积一定的年假天数,但通常有上限。
入职满一年但不满五年的员工,每工作一年可以累积5天的年假;入职满五年但不满十年的员工,每工作一年可以累积10天的年假;入职满十年以上的员工,每工作一年可以累积15天的年假,但最多不超过30天。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年假计算规则,不同单位和岗位可能存在差异,请根据自身情况判断实际的年假计算方式。
此外,年假的使用也需要遵守单位的规定,提前申请和安排好工作交接,以确保年假的顺利使用。
年假的享受是劳动者的权益,也是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希望各单位能够切实保障员工的年假权益,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活幸福感。
出生年月年龄计算公式10则
![出生年月年龄计算公式10则](https://img.taocdn.com/s3/m/ba3a745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70.png)
出生年月年龄计算公式10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出生年月年龄计算公式的资料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EXCEL中计算工龄转正年龄出生日期的公式(一)EXCEL中计算工龄\转正\年龄\出生日期的公式文本格式下:1、核算转正日期公式:=DATE(YEAR(K5),MONTH(K5)+3,DAY(K5)) k5表示入职日期2、EXCEL中计算工龄(月)的公式:=DATEDIF(K5,TODAY(),”y”)&”年“&DATEDIF(K5,TODAY(),”ym”)&”月”&DATEDIF(K5,TODAY(),”md”)&”日” k5表示入职日3、用公式如何从身份证中计算年龄:=YEAR(TODAY())-V ALUE(MID(I5,7,4)) I5表示身份证号4、用公式如何从身份证中计算出生日期:=CONCATENATE(MID(I5,7,4),”/”,MID(I5,11,2),”/”,MI D(I5,13,2)) I5表示身份证号知道出生年月计算年龄(二)知道生年月出算年龄计热2已有418 阅次读20 0-91113 -1:536公:式标签:年龄FLOR(O(Y(ARETO(AD())Y*0100+0MNOT(HTDAOY))(*10+ 0DAY(TODYA()))(YE-A(RMF$ (生出月)$)*10年000M+OTH(NM$(出生年月F)$*10)+0AYD$M(F(出生月)年$))/100)001) $,FM(生年月出$是日期)型类段字在任,意元格单输入上公式可显述周岁年示。
龄式说明:1 :FLOR(nuObem,sirgifincance)Nu bme 所要舍r 的数入值。
S giniicafne 基c数。
说明如果任一参数非为值参数,数FL则OR O返将错回值误V A#UE!L。
如果unmbre 和sig niifance c符相反,则函号数FOLOR 将回返错误值#N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