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实验五(DX通信)
现场总线实验指导书
![现场总线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18cb622fd5bbfd0a795673ff.png)
实验一组态王软件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了解组态王软件的结构2、了解工程的建立过程3、熟悉组态王软件动画的建立二.实验内容安装组态王软件,建立一个新工程,学习动画的建立。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计算机四.实验原理组态王软件是一种通用的工业监控软件,它融合过程控制设计、现场操作以及工厂资源管理于一体,将一个企业内部的各种生产系统和应用信息交流汇集在一起,实现最优化管理。
它基于Microsoft Windows XP/NT/2000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在企业网络的所有层次的各个位置上都可以及时得获得系统的实时信息。
采用组态王软件开发工业监控工程,可以极大地增强用户控制鞥里、提高工厂的生产力和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成本及原材料的消耗。
它适用于单一设备的生产运营管理和故障诊断,到网络结构分布式大型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的开发。
组态王软件结构由工程管理器、工程浏览器及运行系统三部分构成。
工程管理器:工程管理器用于新工程的创建和已有工程的管理,对已有工程进行搜索、添加、备份、恢复以及实现数据词典的导入和导出等工程。
工程浏览器:工程浏览器是一个工程开发设计工具,用于创建监控画面、监控的设备及相关变量、动画链接、命令语言以及设定运行系统配置等的系统组态工具。
运行系统:工程运行界面。
从采集设备中获得通讯数据,并依据工程浏览器的动画设计显示动态画面,实现人与控制设备的交互操作。
五. 实验内容与步骤1、安装组态王软件2、熟悉组态王软件的界面3、创建新工程。
创建新工程的的一般过程如下:1、建立组态王新工程;2、创建组态画面;3、定义IO设备;4、构造数据库;5、建立动画连接;6、运行和调试。
请按照如上步骤,建立图1所示的动态显示画面。
图1 动画演示说明:图中数字表示物料当前的液位,处于动态变化过程。
实验二组态王软件实验(二)一.实验目的1、了解报警和事件窗口的作用2、掌握报警和事件窗口的设置方法3、掌握运行中的报警和事件窗口的操作方法4、掌握实时曲线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建立报警和事件窗口,并输出报警和事件。
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指导书
![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0017b21dd36a32d737581ba.png)
《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指导书王鑫国南京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2006年1月目录实验一 LonWorks网络节点开发实验 1 实验二 LonWorks控制网络组态实验 4 实验三基于LonWorks的灯光控制系统设计 6 实验四 FF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组态实验 8 实验五基于FF现场总线的压力控制系统设计 10实验一 LonWorks网络节点开发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神经元芯片的原理2、了解Lonworks 现场总线控制模块的组成和使用3、了解LonWork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硬件结构4、熟悉Neuron C编程语言二.实验内容1、熟悉LonWorks模块的原理和使用。
2、熟悉节点开发工具NodeBuilder的使用。
3、设计Lonworks灯光控制节点的程序。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LonWorks网卡2、计算机3、LonWorks模块4、双绞线等四、实验线路及原理1、LONWORKS技术的核心是神经元芯片(Neuron chip),它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和日本东芝公司生产,有以下几个特点:(1) LonWorks技术的基本元件--Neuron®芯片,同时具备了通信与控制功能,并且固化了ISO/OSI的全部七层通信协议,以及34种常见的I/O控制对象。
(2)改善了CSMA,LonWorks称之为Predictive P-Persistant CSMA。
这样,在网络负载很重时,不会导致网络瘫痪。
(3)网络通信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LonWorks技术将其称之为“网络变量”。
使网络通信的设计简化成为参数设置。
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设计工作量,同时增加了通信的可靠性。
(4)LonWorks技术的通信的每帧有效字节可以从0到228个字节。
(5)LonWorks技术的通信速度可达1.25MBps(此时有效距离为130M)。
(6) LonWorks 技术一个测控网络上的节点数可以达到32000个。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78997227284b73f2425064.png)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专业班级:测控1202 姓名:李聪学号:12054224一、实验目的:1、熟悉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组成2、了解常用的现场总线控制软件3、熟悉STEP7、SIMATIC组态软件的使用4、了解PROFIBUS-DP总线接口卡CP5611的工作原理二、实验设备:1、PROFIBUS-DP现场总线控制系统2、万用表3、4-20MA温度变送器三、实验内容: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数字数据通讯链路,它沟通了生产过程领域的基本控制设备之间以及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之间的联系。
Profibus是世界上最快的总线,世界范围的标准。
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PROFIBUS提供了3种数据传输类型:用于DP和FMS的RS-485传输、用于PA的IEC1158-2传输、用光纤传输。
分为工厂级,车间级还有现场级。
实验室的Profibus总线系统实验室通过电脑显示4-20 ma常规信号三、实验步骤:1.打开station cobfiguration editor。
设置OPC server和CP56112.打开STMATIC Manager,通过insert>station>simatic pc station插入一个pc站,站名要更改为configuration editor中所命名的。
3.选择address为1,并新建subnet4.在Set pc interface中选择pc internal(local)5.双击cobfiguration,打开硬件组态窗口,组态与所安装的simatic net软件版本相一致的硬件,插槽机构与在cobfiguration editor的pc站一致6.设置address为47.设置数据类型为w8.设置为二进制显示9.将输出连接到电流表,进行测试输出显示10.出现黄色箭头标示,将正确的组态信息下载到pc station中。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现场总线的应用和各部分的组成,熟悉了几款上位机软件的使用,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们组基本上都成功地完成了预定的实验内容。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实验报告-推荐下载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实验报告-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77fe2c00a32d7375a5178013.png)
方法一
方法二
Repeating sequence stair:F3 数字信号 sine wave :100Hz 信号 Sine wave1 :50Hz 信号 Scope1:示波器
3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49eb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c.png)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现场总线实验报告引言:现场总线(Fieldbus)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它将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设备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控制指令传输。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现场总线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和探索,了解其原理和优势。
一、现场总线的基本原理现场总线是一种基于串行通信的网络协议,它使用单根通信线路连接各个设备,通过总线控制器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设备的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将各个设备连接在同一条总线上,通过总线控制器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设备的控制,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
二、现场总线的应用领域现场总线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包括制造业、能源、交通等行业。
它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制造业中,现场总线可以用于机器人控制、生产线监测和设备故障诊断等方面,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制造。
三、现场总线的优势与传统的点对点通信方式相比,现场总线具有以下优势:1. 灵活性:现场总线可以连接多个设备,方便设备的添加和移除,减少了布线和维护的成本。
2. 实时性:现场总线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3. 可靠性:现场总线采用冗余设计和错误检测机制,能够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和设备的可靠运行。
4. 扩展性:现场总线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设备接口,可以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便于系统的扩展和升级。
四、实验过程和结果本次实验选取了一台工业机器人和几个传感器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现场总线连接它们,并利用总线控制器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设备的控制。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现场总线配置工具对设备进行初始化和参数设置,然后通过编程控制总线控制器发送指令和接收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现场总线,我们能够实时监测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和传感器的数据,并能够远程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同时,现场总线还能够实现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现场总线plc实验报告
![现场总线plc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acddc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4.png)
现场总线plc实验报告引言现场总线(Fieldbus)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协议,它为工业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通信方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现场总线技术搭建了一个基于PLC 控制的实时监测系统,以模拟工业生产现场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现场总线PLC 实验系统,了解现场总线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的操作和观察,掌握PLC 控制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调试方法。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 PLC 控制器- 现场总线模块- 电机驱动器- 传感器- LED 灯实验步骤1. 配置现场总线网络首先,我们需要配置现场总线网络。
将现场总线模块插入PLC 控制器的扩展槽上,并通过电缆将其与其他设备连接。
保证每个设备的地址设置正确,并确保通信电缆连接牢固。
2. 编写PLC 程序接下来,编写PLC 程序来控制实验中的设备。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使用Ladder diagram 或者Function block diagram 两种编程语言进行编写。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Ladder diagram 来编写PLC 程序。
3. 调试PLC 程序在编写完PLC 程序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调试。
通过连接计算机与PLC 控制器,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软件对PLC 程序进行下载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逐步调试,观察设备的状态和反馈信息,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4. 运行实验当PLC 程序调试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运行实验。
通过触摸屏或者按钮,控制PLC 程序的运行,并观察实验现象。
例如,在本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PLC 程序,控制电机的启停或者灯的亮灭。
5. 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记录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记录各个传感器的输出值,以及其他设备的状态信息。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改进测试系统。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基于现场总线PLC 控制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PLC 程序的设置,实现了对传感器和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现场总线的通信原理与应用
![现场总线的通信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ae5cc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c.png)
现场总线的通信原理与应用1. 现场总线概述现场总线(Fieldbus)是工业自动化中常用的一种通信网络技术,它用于实现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与控制。
现场总线可以连接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将它们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个系统,并提供数据传输和控制命令的功能。
2. 现场总线的通信原理现场总线的通信原理是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概念,它采用集中式控制与分散式执行的方式来实现设备的通信和控制。
具体的通信原理如下:2.1 主从通信方式现场总线采用主从通信方式,其中总线主设备负责发送命令和接收数据,而从设备负责接收命令和发送数据。
这种方式使得总线能够灵活地控制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
2.2 数据传输方式现场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分为循环传输和报告传输两种。
循环传输是主设备周期性地向从设备发送数据,而报告传输是从设备在需要时向主设备发送数据。
2.3 数据帧格式现场总线的数据帧格式由头部、数据区和尾部组成。
头部包含地址信息和命令信息,数据区是实际的数据内容,尾部用于校验数据的完整性。
3. 现场总线的应用现场总线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主要用于以下方面:3.1 数据采集与监测现场总线可以连接传感器,实时采集各种数据并传输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可以对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工艺过程的全面控制和调节。
3.2 控制与执行现场总线可以连接执行器,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
通过总线可以发送控制命令,实现对设备的启动、停止和调节等操作。
3.3 故障诊断与维护现场总线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将故障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可以通过总线对设备进行诊断和维护,提高故障的及时修复。
3.4 系统集成与扩展现场总线可以连接不同类型和厂家的设备,实现系统的集成和扩展。
通过总线可以将不同设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自动化系统。
4. 总结现场总线作为一种常用的工业自动化通信网络技术,具有灵活、可靠性高的特点。
它通过主从通信方式、循环传输和报告传输的数据传输方式,实现了设备之间的实时通信和控制。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DOC)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130c55581b6bd97e19ea53.png)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实验名称:PLC及现场总线实验班级:06111306小组成员:樊振辉(1120131650)刘泾洋(1120131651)茶建豪(1120131656)2017年1月4日一、实验目的1、了解简单生产线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2、了解简单的控制网络和PLC工作原理;3、学习PLC和变频器的简单编程。
二、实验器材实验台包括Rockwell Micro850 PLC、变频器、触摸屏、路由器、工控机和操作面板等,实物如下图所示。
各部分之间的连接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PLC、工控机、触摸屏和变频器之间通过网络连接。
各设备的IP地址如图所示,其中X根据各实验台的序号,分别为0,1,…19。
各部件的外形及说明如下:(1)PLCPLC型号为Micro850,由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开关量输入模块和开关量输出模块等组成,如下图所示。
它是本实验的主要控制器,所有的控制逻辑均在该设备中完成。
PLC的处理器模块通过网线连接至路由器;处理器右侧的第一个模块为开关量输入模块,其开关量输入点(DI00-DI11)分别接至上面的端子板上,并通过端子板接到操作面板的按钮上;开关量输入模块右侧的是开关量输出模块,其开关量输出点(DO00-DO10)接到了操作面板的指示灯上。
(2)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上面安装有按钮和指示灯,如下图所示。
其中,上排的八个指示灯用于指示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下排的七个按钮和一个切换开关用于操作。
右侧的一个指示灯和按钮一般用于急停按钮和报警指示。
上排的八个指示灯从左向右分别对应PLC输出的DO00-DO07,当PLC的某个通道输出高电平时,对应的指示灯点亮。
下排的七个按钮从左向右分别对应PLC输入的DI00-DI06,当按钮按下时,对应的DI通道闭合(表示输入接通)。
切换开关有三个状态,分别为左、中、右。
其中,左侧位置对应PLC的DI07闭合DI08断开,右侧位置对应PLC的DI08闭合DI07断开,中间位置对应DI07和DI08均断开。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实验报告(实验2)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实验报告(实验2)](https://img.taocdn.com/s3/m/681de57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5.png)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实验报告(实验2)描述实验的目的和重要性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搭建实验环境,我们将深入研究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特性、性能和适用范围。
此实验对于研究和理解工业通信网络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实时、高效的通信是至关重要的。
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作为两种常见的工业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而了解并比较这两种通信协议的特点和优势,对于工程师来说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通过本实验,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优劣势。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掌握以下技能和知识:了解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基本原理和特性;理解并能够搭建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实验环境;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实验操作;比较和评估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掌握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通过实验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技术,提高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包括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设备、计算机等。
确保实验设备连接正确,包括连接电源、网络线等。
打开计算机,启动相应的实验软件和工具。
进行现场总线的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包括建立和配置现场总线网络、设置节点等。
进行工业以太网的实验,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包括建立和配置工业以太网网络、设置节点等。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和观察现象,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完成实验后,关闭实验设备和软件,整理实验现场。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分析等内容。
检查实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提交实验报告,并按要求参与实验讨论和评审。
以上是《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实验2的实验步骤说明。
在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现场总线和工业以太网的特性和性能。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数据传输速度:工业以太网的传输速度明显快于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64c21a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7.png)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报告学校:成都理工大学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黄洪全实验一Keil C51 开发环境学习一.实验目的1、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学习2、掌握Keil C51环境的代码编辑、调试;3、掌握软件下载方法;二.实验设备(1)Keil C51软件;(2)DP-51 下载仿真实验仪;三.实验内容及方法1.上机熟悉Keil C51 编程语言,熟悉μVision2的开发环境。
2.进入仿真程序调试软件,熟悉调试程序的环境、操作方法。
3.输入下面所给程序,并按要求调试、运行和观察记录结果。
四.实验程序和步骤1、实验步骤:一般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创建一个Keil C51应用程序。
①新建一个工程项目文件;②为工程选择目标器件(例如选择PHILIPS的P87C52X2);③为工程项目设置软硬件调试环境;④创建源程序文件并输入程序代码;⑤保存创建的源程序项目文件;⑥把源程序文件添加到项目中。
2、实验程序:hello.c#include //加载头文件#include //主程序开始void main(void){unsigned int count_k; //定义变量unsigned char a[5]={0x00,0x0d,0x12,0x05,0x01}; //定义数组a[5]并赋初始值unsigned char b[5]={0x15,0x15,0x15,0x15,0x15}; //定义数组b[5]并赋初始值while(1){for(count_k=0;count_k<40;count_k++)display(a); //显示dp51for(count_k=0;count_k<20;count_k++)display(b); //关闭显示}}五.实验要求1.DP51 开发板硬件结构(图)2. DP51实验板主要功能模块。
通信现场总线课程设计
![通信现场总线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288fe4856a561252d36f19.p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通信现场总线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103班学号:11291086姓名:汤庆实验二问题:1.为什么连接在同一台交换机下的两台电脑不在同一个网段的话,不能通信。
请从网络协议的分层上加以说明。
答:通信用到的是 TCP/IP协议,协议规定只有同一网段的主机才能通信,两个PC在不同网段,PC1查不到PC2所在的网段路由,所以PC1就把封装有ICMP报文的IP报文直接丢弃了,而不是发送ARP报查询PC2的mac地址。
实验三问题:1.如果两台主机的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但它们分属于不通的VALN,它们之间能通信吗?为什么?答:由于vlan是交换机下划分的逻辑网络,不同vlan间的主机通信虽然在同一网段但是还是相当于网络间的访问要通过路由器实现,故而这俩台主机不能通信。
2.配置trunk的作用?答:TRUNK是端口汇聚的意思,就是通过配置软件的设置,将2个或多个物理端口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条逻辑的路径从而增加在交换机和网络节点之间的带宽,将属于这几个端口的带宽合并,给端口提供一个几倍于独立端口的独享的高带宽。
Trunk是一种封装技术,它是一条点到点的链路,链路的两端可以都是交换机,也可以是交换机和路由器,还可以是主机和交换机或路由器。
基于端口汇聚(Trunk)功能,允许交换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主机与交换机或路由器之间通过两个或多个端口并行连接同时传输以提供更高带宽、更大吞吐量,大幅度提供整个网络能力。
一般情况下,在没有使用TRUNK时,大家都知道,百兆以太网的双绞线的这种传输介质特性决定在两个互连的普通10/100交换机的带宽仅为100M,如果是采用的全双工模式的话,则传输的最大带宽可以达到最大200M,这样就形成了网络主干和服务器瓶颈。
要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则需要更换传输媒介,使用千兆光纤或升级成为千兆以太网,这样虽能在带宽上能够达到千兆,但成本却非常昂贵(可能连交换机也需要一块换掉),更本不适合低成本的中小企业和学校使用。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f95f9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4.png)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现场总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现场总线的硬件连接和软件配置方法。
3. 学习使用现场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和设备控制。
4. 分析现场总线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现场总线(Field Bus)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通信网络,主要用于连接现场设备和控制系统。
它具有以下特点:1. 串行通信:现场总线采用串行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多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2. 多点通信:现场总线支持多点通信,可以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3. 抗干扰能力强:现场总线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稳定运行。
本实验采用CAN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作为现场总线的通信协议,其基本原理如下:1. CAN总线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2. CAN总线采用多主从通信方式,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主动发送数据。
3. CAN总线采用帧结构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标识符、数据、校验和等字段。
三、实验内容1. 硬件连接(1)连接CAN总线模块和单片机开发板。
(2)连接电源线和地线。
(3)连接杜邦线,将CAN模块的TXD、RXD、GND等引脚与单片机开发板的相应引脚连接。
2. 软件配置(1)编写单片机程序,初始化CAN控制器,配置波特率、消息ID、接收滤波器等参数。
(2)编写数据发送和接收程序,实现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3. 实验步骤(1)启动单片机程序,初始化CAN控制器。
(2)发送数据:在主节点上编写发送程序,发送一个数据帧。
(3)接收数据:在从节点上编写接收程序,接收主节点发送的数据帧。
(4)分析接收到的数据,验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传输成功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主从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发送的数据帧被从节点正确接收,验证了现场总线通信的正确性。
2. 波特率设置实验中,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了不同的波特率。
结果表明,在不同波特率下,数据传输仍然稳定可靠。
现场总线实验指导书..
![现场总线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00d6c5ad51f01dc281f186.png)
现场总线实验指导书实验一SJA100实现双机通讯一、实验目的1.了解CAN总线的基本知识2.掌握CAN控制器SJA1000的使用方法3.掌握硬件及软件的设计方法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试验系统两套 +i386EX系统版两块三、实验原理及内容1.CAN总线单元中,SJA1000与控制计算机的接口2.实验原理将两台实验设备构成的CAN节点连到同一根CAN总线上,总线上的任意节点均可向其它节点发送报文,当某一节点收到另一节点的报文后,可将该报文在屏幕上显示。
发送报文采用按键启动方式,每按动一次按键,发送一帧报文。
报文结构采用扩展帧的格式共13个字节,位于CAN地址的16-28。
该实验采用固定通信速率50kbps,接收报文采用单滤波方式,为了试验程序的统一,将验收屏蔽寄存器AMR0-AMR3全部设定为FF(无关,不过滤)。
3.实验接线图如图1-1。
其中IRQ7表示内部主片8259的7号中断,用作接受报文中断。
图1-1 4.参考程序流程图如图1-2,1-3,1-4图1-2图1-3图1-4四、实验步骤1.参考流程图阅读程序,然后编译,链接,装在程序。
参考程序在CAN86目录下的FuncMain.C2.按照实验线路图1-1接线,将单次阶跃单元中的电位器旋至最大,检查无误后开启设备电源。
3.分别运行节点1和节点2的程序,两个节点可随时发送报文,每按动一次按键就启动报文发送,可在另一节点观测接受到的报文,检查接收的报文和发送的报文是否一致.五、思考题1.解释TxDataBuf缓冲区中数据的含义,特别是描述符区。
2.解释验收屏蔽寄存器代码和验收代码寄存器代码。
3.写出设置波特率为100k的语句。
4.写出设置验收滤波为双滤波模式的语句。
5.改变发送报文数据,观察接收方。
五、选做1、如何将双机通讯改为多机通讯,并增加广播功能(学生的AMR=FFFFFFFF)。
2、当TxDataBuf缓冲区中最后2个数据为‘OK’,在接收方的屏幕上显示出来。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025a6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c.png)
实验报告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测仪101实验内容利用实验平台上的USBCAN 及CANalyst分析仪构成两个CAN 节点,实现单节点自发自收,双方数据的收发。
实验数据1、CAN节点的连接图2、CAN节点初始化:(1)打开ZLGCANTest 软件,并在设备类型中选择USBCAN-Ⅱ接口卡如下图(2)打开ZLGCANTest 测试软件,设置定时器0:0x00,定时器1:0x1C,其余项为默认值。
此时USBCAN-Ⅱ接口卡的波特率即为500kbps,点击如下图(3)启动CAN 才可以进行CAN报文的收发测试,如下图为启动CAN 示意图。
点击“启动CAN”按钮即可以启动CAN通道。
3、单节点收发:在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可以对一个节点进行自发自收了。
按图2.4 点击发送,将看到如下图所示的自发自收示意图。
4、双节点收发:(1)在设置好USBCAN-Ⅱ接口卡接口卡和CANalyst-Ⅱ分析仪分析仪后(此步骤略),即可进行双方的对发实验。
请确保双方的波特率一致。
在CANalyst 分析仪的发送窗口中,选择设定的报文数据,并双击报文数据。
发送窗口如下(2)接受窗口如下如上图所示,可以观察到CANalyst 软件接收窗口中接收到了10 帧报文,报文ID 为0x00,报文数据为:00 01 02 03 04 05 06 07,如USBCAN-Ⅱ接口卡发送的数据是一致的。
实验总结本实验让我了解到ICAN教学实验开发平台的广泛性和优越性,通过对这个平台的了解使我了解现场总线技术,进一步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合,是我更深刻的了解所学知识。
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实验报告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测仪101实验步骤1、系统接线连接。
2、上电运行。
3、开关量输出控制。
4、开关量输入检测。
5、模拟输入、输出信号检测。
6、热电阻输入配置。
7、热电阻输入测试。
8、热电偶中iCAN通信协议测试9、实验总结。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
![现场总线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6623f3b14e852458fb57de.png)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现场总线技术开课学期 2018-2019秋季学期实验室巡天楼411 班级 XXXXXXXX姓名 XXXXX学号 XXXXXXXXXXXX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生实验报告三、实验步骤1.完成A站.B站相互通信的控制器的路由器设置。
(1)点击电脑中的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路由器的默认地址192.168.1.1,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都是admin。
输入完毕后点击登录按钮,在路由器网络设置中选择工作模式,在右侧工作模式选择中选择AP模式后点击保存。
路由器会提示重新启动生效,点击重启会出现右图重启画面,耐心等待。
再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即可使用修改后的设置。
(2)点击在网络设置中的LAN设置,在IP地址处输入先要给路由器编写的新地址点击保存等待设置生效即可。
(3)在无线设置中选择无线基本设置,网络名称处可以改变网络的名称(该名称在无线通讯连接时会有许多,注意区分每一台的名称)频带带宽选择20MHz,信道选择11(选择频带带宽后再选择信道)。
最后点击保存等待生效。
(4)点击路由器页面右上角的高级设置按钮。
在高级设置页面中选择Repeater模式点击保存。
在列表中选择需要连接的的设备mac地址,只有两台设备同时连接对方时才能相互通讯。
一个设备最多能同时和4台设备做通讯,所以无线连接可以做成环状或网状。
2.打开CCW软件编写好程序,完成A站发送方的数据变量及发送程序。
发送方的数据变量有A_Data,COPsts,A_Tar,A_Ctrl,A_sym等,发送程序的模块有COP,MSG,=。
具体如图所示其中变量A_Tar.Path设置的是B站控制器的地址,变量A_Sym.Symbol设置的UDINT_FromA是发送信号,发送的数据为987654321。
3.设置控制器的地址,如下图所示点击以太网,配置IP地址和设置;IP地址设置本控制器的地址,不能与另一站相同,子网掩码自动生成,网关地址为本站的路由器地址。
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报告
![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872f3ca58da0116d17498b.png)
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现场总线技术》题目名称现场实验报告学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xx 年 1 月 1 日实验一0 STEP7 V5.0 编程根底及 S7- -C 300PLC 组态一、实验目的通过老师讲解 STEP7 软件和硬件组态的根底知识,使同学们掌握使用 STEP7 的步骤和硬件组态等内容,为后续实验打下根底。
(1)运行 STEP7 V5.0 的软件,在该软件下建立自已的文件。
(2)对SIMATIC S7-300PLC站组态、保存和编译,下载到 S7-300PLC。
(3)使用 STEP7 V5.0 软件中的梯形逻辑、功能块图或语句表进行编程,还可应用 STEP7 V5.0 对程序进行调试和实时监视。
2、使用 STEP7 V5.0 的步骤设计自动化任务解决方案生成一个工程下载到 CPU 进行调试诊断硬件组态程序生成程序生成硬件组态图 1-1 STEP7 的根本步骤3、启动 SIMATIC 管理器并创立一个工程(1)新建工程首先在电脑中必须建立自己的文件:File → New →写上 Name (2)通信接口设置为保证能正常地进行数据通信,需对通信接口进行设置,方法有 2 种:1)所有程序SIMATICSTEP 7设置 PG/PC 接口PC Adapter(Auto)属性本地连接USB/(根据适配器连接到计算机的方式选择); 2)SIMATIC 管理器界面选项PC Adapter(Auto)属性本地连接USB/(根据适配器连接到计算机的方式选择)。
(3)硬件组态在自己的文件下,对 S7-300PLC 进行组态,一般设备都需有其组态文件,西门子常用设备的组态文件存在 STEP7 V5.0 中,其步骤如下; ? 插入→站点→SIMATIC 300 站点; ? 选定 SIMATIC 300(1)的Hardwork(硬件)右边 Profi→标准→ SIMATIC 300 将轨道、电源、CPU、I/O 模块组态到硬件中:轨道:RACK-300 →Rail;,插入电源:选中(0)UR 中 1 1, 插入电源模块 PS-300 →PS307 5A;插入 CPU:选中(0)UR 中 2 2,插入 CPU 模块 CPU-300→CPU315-2DP →配置 CPU 的型号(CPU 模块的最); ? 插入输入/输出模块DI/DO:1)选中(0)UR 中 4,插入输入/输出模块 -300→ DI/DO→配置输入/输出模块的型号(CPU 模块的最上方); 2) S7-300 PLC 中有些 CPU 自带输入/输出模块,此时不需进行 DI/DO组态。
现场总线实验
![现场总线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7783c4f09e314332396893fc.png)
现场总线实验在Controx2000组态软件的平台上,用脚本语言开发仿真PLC的功能的单元,由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组成代表下位计算机的模块,便可以用内存变量对其进行监控,对学生学习组态软件的编程有帮助。
同时也可用在实际系统开发中,有利于提高所开发系统的正确性。
实验一利用PLC控制电机转动1、实验题目:利用PLC控制电机转动2、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PLC,掌握PLC的编程方法和工作原理。
3、实验要求:对PLC编程控制电机的正向转动,反向转动和停止。
4、实验讲解:在实验设计中我们选择的是日本欧姆龙公司的型号为CPM1A的PLC,点数为20点,12个输入点,地址为00000~00011;8个输出点,地址为01000~01007。
观察实验箱的PLC,在PLC的两侧分布有两排指示灯一侧8个代表输出,一侧12个代表输入,对哪个输入输出操作指示灯就会亮。
PLC中间还有四个指示灯,分别是“POW”电源指示灯接通电源就会亮;“RUN”当PLC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指示灯就会亮;“ERROR”是错误指示灯,当灯闪烁时说明PLC检查出操作员的错误操作,但是不影响程序的运行,改正后灯就会灭;当灯一直亮的时候,PLC内部出现错误,停止程序的运行,这可能是程序的问题也可能是硬件的问题,如果是程序的问题改正程序或重新载入一个正确的程序灯就会灭。
如果是硬件的问题无论怎么操作灯都是亮的就必须进行硬件维修。
“COM”是PLC与外部设备通信的指示灯,当向PLC内写程序或进行数据传输时灯会亮。
PLC外接了一个实验箱,该实验是对电机模块进行控制,电机带动一个转盘转动。
该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如果给电机的正传和反转两个状态附值。
如图1真值表所示:图1:控制电机正反转真值表要想让电机正转只要正转输出为1反转输出为0,要想要电机反转正传输出和反转输出必须都为1。
也就是说反转必须建立在正转的基础上,不能一开始就反转,要想启动反转必须先启动正转。
图2:PLC梯形图实验箱接线:INPUT00接PO1按键控制电机正向转动INPUT01接PO2按键控制电机反向转动INPUT02接PO3按键控制电机停止OUTPUT00接DJTD电机正转输出OUTPUT01接DJZF电机反转输出附:CX-Programmer是一个WINDOWS环境下欧姆龙PLC的编程软件,在这里介绍一下它的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基于PROFIBUS—DP协议的DX通信
一、实验目的
掌握同一主从系统中从站之间的通信方式
二、实验设备
1、1个PROFIBUS-DP主站CPU315-2DP
2、2个PROFIBUS-DP从站CPU315-2DP
3、MPI网卡CP5611
4、PROFIBUS总线连接器及电缆
5、计算机(带STEP7软件)
三、实验内容
在同一S7-300主站(站地址为2)之下的两个S7-300从站(站地址分别为3和4),其中3号站在向主站发送1个字节的数据的同时,将这1个字节的数据同时发送给4号从站,实现同一主站之下DP从站之间的直接数据交换。
3号从站按下启动按钮,使2号站皮带首先启动,5S后启动3号站皮带,5S后启动4号站皮带;3号从站按下停止按钮,4号站皮带立即停止,5S后3号站皮带停止,5S后2号主站皮带停止。
四、实验操作步骤
1、组态3号从站
(1)、新建一项目,名称为DX通信。
在此项目之下插入一个S7300的从站,双击HARDWARE,进入“HW Config”窗口。
依次插入UR、PS、CPU等模块。
(2)、新建PROFIBUS(1)网络:
在放入CPU模块的同时,如下图按要求新建一PROFIBUS(1)网络。
系统为CPU300
定义的在网络上的节点为3; PROFIBUS(1)网络的属性设置在“Network setting”
选项卡中设置。
(3)、设置从站通信接口区
双击CPU315-2DP下“DP”项,在出现的PROFIBUS-DP属性菜单中设置
①、在“工作模式”选项卡中选择“DP 从站”
②、在“组态”选项卡中点击“新建”,新建一个输出通信接口区,为1个字节。
2、组态4号从站(CPU315-2DP)
按照组态3号从站的方法组态4号从站,定义其站点的编号为4,其属性为DP从站。
新建一个通信接口区如下。
3、组态2号主站
(1)、在同一项目之下插入一S7-300的主站,双击HARDWARE,进入“HW Config”窗口依次插入UR、PS、CPU模块。
(2)、在放入CPU模块的同时,选择PROFIBUS(1)网络。
设置网络上的节点为2; PROFIBUS (1)网络的属性设置在“Network setting”选项卡中设置。
如不更改,则默认为CPU-300为主站。
双击CPU315-2DP下“DP”项,在出现的PROFIBUS-DP属性菜单中“工作模式”选项卡中可修改
(3)、点PROFIBUS(1)线,单击右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Insert Object…”
在其中“Configurated Station”中选择“CPU31X”
(4)、设置主站通信接口区
①、在选择“CPU31X”后出现的“Properties-DP”从站属性对话框中,在
“Connection”选项卡中选择3号从站CPU315-2DP点击“Connect”按钮,建立主从连接。
②、在“Properties-DP”从站属性对话框中的“Configuration”选项卡中双击
通信接口区行,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设置主站与从站的通信接口区的连接:
3号从站主站
MS QB30 IB20
③、使用同样的方法将4号从站挂在DP网络上,然后设置通信接口区的连接:
主站 4号从站
MS QB60 IB60
4、组态DX通信区
双击“HW Congfig”画面的4号从站的图标,在“DP Slave properties”中选择“Configuration”,新建一个DX通信接口区,如下图所示:
5、编程(略)
6、保存编译下载
将组态结果保存编译和程序分别下载到主站和各从站中。
并将三个CPU的DP口通过DP线连接,当CPU处于RUN模式下就可进行周期性数据交换
五、实验结论:
同一主从系统中的一个从站能否直接接收其他从站的数据?如果不行,要使用什么样的通信方式才可获得其他从站的数据?在进行DX通信时,从站获得的数据是从主站输出接口区得到的么?试设计3号从站从4号从站接收10个字节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