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波速度——精选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
心脏将血液搏动性地射入主动脉,主动脉壁产生脉搏压力波,并以一定的速度沿血管壁向外周血管传导。
通过测量两个动脉记录部位之间的脉搏波传导时间和距离,可以计算出PWV。
无创测定PWV需要选择两个在体表能够触摸到的动脉搏动点,如选择颈动脉和股动脉测定颈动脉-股动脉PWV(cfPWV)、肱动脉和踝部动脉测定臂踝PWV(baPWV)、颈动脉和肱动脉测定上臂PWV(cbPWV)、颈动脉和桡动脉测定臂PWV(crPWV)等。
2.临床意义
PWV能够很好地反映大动脉僵硬度,是评价主动脉硬度的经典指标。
年龄和血压水平是影响PWV的重要因素。
但PWV不受反射波影响。
cfPWV的正常值<9m/s,baPWV的正常参考值<14m/s,大于该值提示全身动脉僵硬度升高。
不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还是在自然人群中,PWV均可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
但PWV是主动脉僵硬较晚期病变的一个标志,而且是血压依赖性的,易受到长时间结构改变的影响,因此,PWV的敏感性较差,不易发现轻微的动脉弹性改变。
而且传统PWV测量时,体表距离测量有误差,可明显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3.测量方法
平面张力法是无创测量PWV的传统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浅表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和桡动脉等。
选定测量部位后,测
量两点间的体表距离输入计算机,将压力感受器置于测量部位搏动最明显处,启动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装置。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传感器放置在动脉上的位置至关重要,因为操作者的手的活动和受检者的活动可能产生假象。
第二,向下按的力量要刚好能将动脉压平。
第三,探头要尽量与血管轴线垂直。
因此,要准确检测颈股脉波传导速度,需要适当的培训和一定的技巧。
近年来,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欧姆龙公司使用先进的示波测量技术,通过测量baPWV,实现了PWV测量的自动化,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也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与传统的平面张力法测定的cfPWV相关性良好。
baPWV的测得值略高于cfPWV,主要因为周围肌性动脉的PWV显著高于主动脉。
示波法baPWV作为筛查和判断预后的工具,用途更加广泛。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 PWV)及颈动脉 桡动脉脉搏波速度(cr PWV)的一致性,探讨脉搏波速度(PWV)在脑梗死防治工作中测定部位及参考值的选取。
方法测定4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双侧
cf PWV及cr PWV,Pearson相关分析及t检验分析不同部位测量值的一致性。
结果①双侧cr PWV无显著差异〔左侧(10.73±1.88) m/s vs 右侧(10.97±1.82) m/s,P>0.05〕,双侧cf PWV无显著差异〔左侧(11.80±2.50) m/s vs 右侧
(11.76±2.55) m/s,P>0.05〕;②双侧cr PWV均显著低于
cf PWV(P<0.05);③同侧cr PWV和cf PWV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右侧r=0.356,左侧r=0.300(P均<0.05)。
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部位PWV均有一致性,测量cf PWV 和cr PWV均可反映脑血管弹性改变。
脉搏波速度(PWV)是通过测量心脏搏动产生的脉搏波在动脉管壁上传播的速度。
PWV测定具有无创、简单、快捷、能及时准确反映动脉僵硬程度的特点,从而反映动脉粥样硬化。
PWV越快,动脉的顺应性越差、僵硬度越高〔1〕。
研究资料显示〔2,3〕,PWV测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重复性,作为临床和研究指标是可行的,目前常用的测量部位有:颈动脉 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 PWV)、颈动脉 桡动脉脉搏波速(cr PWV)。
cf PWV及cr PWV分别作为反映中央弹性大动脉和外周中等肌性动脉僵硬度的指标,目前尚无大规模临床试验确定其作为脑梗死高危因素的参考值,两者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一致性也少有研究。
本研究探讨PWV不同测量部位的一致性,反应动脉硬化在全身血管广泛存在,为其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同时本研究也给出了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不同部位PWV的参考值范围,为临床应用及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均为2007年11月~2008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4例,其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60~80(平均69.0±6.4)岁。
发病时间在72 h之内,临床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4〕,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
1.2 方法
应用法国Artech Medical公司生产的康普乐(Complior SP)测定双侧cr PWV及双侧cf PWV。
测量前患者卧床休息15 min,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输入仪器,受检者取仰卧位,将压力感受器分别置于左侧颈动脉和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待波形稳定后,记录左侧cr PWV测量值,然后将压力感受器分别置于患者左侧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测得左侧
cf PWV。
同样方法测量右侧的cr PWV及右侧cf PWV。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部位PWV的测量
所测患者右侧cr PWV显著低于cf PWV〔(10.97±1.82) m/s vs (11.76±2.55) m/s,t=2.037,P=0.048〕;左侧cr PWV 显著低于cf PWV〔(10.73±1.88) m/s vs (11.80±2.50)
m/s,t=2.665,P=0.011〕。
左侧和右侧的cr PWV之间相比未
见显著差异(t=0.826,P=0.414);左侧和右侧的cf PWV之间相比未见显著差异(t=0.199,P=0.834)。
2.2 同侧cr PWV和cf PWV的相关性
右侧cr PWV和cf PWV显著相关(r=0.356,P<0.05);左侧cr PWV和cf PWV显著相关(r=0.300,P<0.05)。
3 讨论
血管功能是影响PWV的主要因素。
在调整了其他因素对PWV的影响后,PWV主要反映动脉壁的顺应性,PWV值越大,动脉壁顺应性越差。
根据PWV与弹性系数的平方根成正比,由于动脉弹性的减低,脉搏波在动脉系统的传播速度加快了〔5〕。
动脉僵硬度与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因素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中层退行性变,胶原含量增加,导致弹力层断裂,同时伴有中层纤维化和钙化,动脉顺应性下降。
多项研究显示动脉僵硬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6,7〕,Yamasaki等〔8〕研究也证实血小板的活化也与动脉僵硬度相互影响。
而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患病危险的独立预测因子〔9〕。
Laurent等〔10〕研究指出:伴有原发性高血压的人群,应用PWV作为评价指标的动脉僵硬度是发生致死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活化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均先于疾病临床症状出现,提示动脉僵硬度增高也是先于脑梗死出现的。
目前PWV的测定方法中,cf PWV和cr PWV常用于临床检测,原因是:①这两种PWV的检测部位动脉位置表浅,压力波容易被记录;②检测部位之间的距离较长,能精确地测量出两个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可以准确地测得PWV的结果。
本研究结果证明PWV在反映动脉弹性和僵硬度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也同时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全身动脉管壁的病变是弥漫性的,系统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血管的病理改变,它不单纯局限于某一个病变部位,而是导致全身血管弹性的改变和血管僵硬度的增加。
通过体表易触及的部位测量出来的PWV值同样能够反应脑部血管的弹性和僵硬度,从而反应脑部血管的病变程度,对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
同时,本研究发现同侧的cr PWV均明显小于cf PWV,这可能与血管的几何形态及管壁结构有关。
由于二者是在不同的血管上测得,cf PWV主要反应主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和僵硬度,cr PWV主要反应锁骨下动脉和肱动脉等中动脉血管壁的弹性和僵硬度。
这提示在临床检测PWV的时候,需要对cr PWV和cf PWV设定不同的参考值,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价全身动脉的弹性和僵硬度。
测量的动脉僵硬度是对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一个强的预测因子。
然而,因缺少可靠的参考范围而限制了它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脉搏波速度(PWV)测量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