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三年高考 共20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说明上游来水少,注意题目的提示 “人为原因”,结合材料中信息“甲国在R河……工农业的 发展”,则说明了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 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 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因而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答案: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 断增多,R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 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3.(2019·新课标全国卷节选)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 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 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 最长不足16千米。图甲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
图乙为图甲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 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河口水坝对河口水质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归 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M水坝位于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它建成前后,坝内水域的水 受海水影响的程度不同,海水咸淡有着明显差异,回答时应注意分 开回答。 答案: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 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谢谢!
xiexie!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水电所占比 重小,所以不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水电与天然气等清洁能 源的比重也比较小;由于原煤、原油所占比重较大,使用这 些能源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不利于减排 温室气体,也不利于降低酸雨的危害。第4题,读图可知, 在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①省的天然气比重最大,可以判断 为四川省;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其水能主要分布在河流落 差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地形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 答案:3.C 4.D
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④能③
C.③④
D.①④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风电基地建设的区位条件,意在考查考生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析:风电基地建设的条件一般从风能资源的丰歉、地价、市
场、技术等角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酒泉位于甘肃西
[考情分析]
此考点常结合区域图,以某一水利工程的建设为背景, 综合考查区域河流水文、水系特征,评价水利工程的利与 弊,同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题印证] 1.(2019·天津高考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 电站几十座。
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 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支持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同时考查考 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 能力。
(2019·四川高考)下图是“2019年河北、甘肃、四川、 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4.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状况和图像 的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第十四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考情分析] 此考点常以区域图或统计图表为载体,结合区域特征,考查 区域能源开发的条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区域能源、消 费结构等,同时考查学生区域定位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能力。
[考题印证]
1.(2019·浙江高考)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2019年
11月4日,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
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森林锐减 C.土地盐渍化
B.土地沙漠化 D.物种灭绝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资源开发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同时考 查考生区域定位、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析:图中铁矿石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北地区,由于受副 热带高气压带和沿岸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该地区干燥少 雨,主要形成了草原和荒漠景观,再加上铁矿石的开采,导 致该地区土地沙漠化加剧。 答案:B
5.(2019·浙江高考节选)根据图文材料(下图为黄河三角洲 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 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 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 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能源资源开采的条件,难度较小。 解析:“海油陆采”需要的自然条件是海水较浅,油田距海 岸近,潮汐和波浪影响小等。 答案:石油资源靠近陆地;浅海;潮汐和波浪等影响较小。 (可任答两点)
2.(2019·福建高考节选)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m。R河 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 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 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河流流量的影响,意在考查 考生正确提取图中信息并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北部地区,地处干旱地区,荒漠面积大,农业生产规模小,未
利用土地多,为风电基地建设提供了空间基础;距冬季风源地
近,风力大,为风电站建设提供了资源基础;经济落后,人口
稀少,能源市场需求量小。
答案:A
2.(2019·安徽高考)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
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图
解析:支持的理由应从水库的防洪、发电、灌溉等功能方面 分析,反对的理由应从水库对地质、水文、生物等自然环境 的影响及移民等方面分析 答案: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 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 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 导致当地居民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