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学案-第五周《菩萨兵》《李广射虎》辅导总结丨苏教版高清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周涉及的课文:《菩萨兵》《李广射虎》
《菩萨兵》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藏、区、段、胞、译、糊、涂、怨、耕、播”,关注“挨”的读音;
2.抄写书后习题3中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抓住朱德总司令的三段话,通过默读、朗读、合作探究,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4.联系上下文,说说书后习题4中带点语句的意思,练习复述故事。

《李广射虎》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唐、卢、组、期、逻、惕、搭、猎、呆、扎”,关注“扎”的读音;
2.抄写书后习题3中的词语,再读一读;
3.通过诗文对照的方法,理解古诗《塞下曲》这首诗的意思,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塞下曲》;
4.找出课文中带引号的句子,体会引号的不同用法。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一篇习作和练习3。

课文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

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武艺高强;有的赞扬古代少年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的感人形象。

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相同,但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在练习3的处处留心部分呈现《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歌词和读读背背中
的小诗《时间》所称赞的人物品质,与前面这几篇课文互相呼应。

我们不妨把这一单元主题定为“在名人故事中成长”。

《菩萨兵》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

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李广射虎》是一篇“以文包诗”的课文。

它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介绍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

课文生动地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在朦胧的月光下,树林深处风吹草动,误以为虎,箭射入石的传奇故事,表现了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少年王勃》是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千古名文《滕王阁序》的事,显示了王勃非凡的才华。

《大作家的小老师》讲了著名作家萧伯纳和苏联小姑娘的故事,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记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

故事以人物的对话为主,简短的对话传神地表现出小姑娘的天真可爱和萧伯纳的严于律己。

朦胧:月光不明;看不清。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等保持警觉。

蒙蒙亮:形容早晨天刚发亮。

拈弓搭箭:拈,用手指夹住。

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热火朝天: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

尽心尽力:指费尽心力。

平平展展:平坦宽广;平整光滑。

1.“唉,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哇!”理解:“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是指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所以一听说有军队来就紧张、害怕。

2.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一语双关,既是指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又是暗寓要让红军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他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

3.他们说:“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
理解:菩萨是普渡众生的。

这里当地的藏民用“菩萨”来比喻我们的“司令”、“兵”,充分表现了红军的爱民举动,体现了藏民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菩萨兵》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族同胞的信赖与感激。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

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

着重写典型人物朱总司令的三次典型语言,简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春耕。

写藏胞的变化是遵循着这样的线索,即从躲红军到悄悄地主动回来见红军、感激红军,那是因为红军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自己,藏胞也真正理解了红军。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藏胞一听说军队过来,就躲进深山,不敢露面。

藏胞见到军队就怕得要命,原因是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红军官兵具有“菩萨“心肠。

想办法动员藏胞回
来。

这里主要写了朱德与翻译的两次对话,从朱德的话语中字字句句皆见他一心为藏胞着想。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写朱德总司令动员并带领红军主动替藏胞完成春耕工作。

“要让我们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朱德的话,既指红军认真负责搞好春耕,又指他们要把军爱民的真诚爱心播在藏胞的心里。

第四段(第8-9自然段)写藏民们耳闻目睹红军的行动后激动不已。

“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这是藏胞由衷发出的赞叹。

这既点题,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广英勇善战,历经汉景帝、武帝,立下赫赫战功,对部下也很谦虚和蔼。

文帝、匈奴单于都很敬佩他,但年纪不大被迫自杀,许多部下及不相识的人都自动为他痛哭,司马迁称赞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寓桃李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

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

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

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重点词语理解:
1.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

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2.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诗句理解: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

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一、看拼音,写词语。

hútu tónɡbāo chūn ɡēnɡɡǎn jīxún luó()()()()()liâwùjīnɡdāi chūmòxún luójǐng tì
()()()()()二、辨字组词。

译()怨()期()猎()探()
泽()恕()欺()借()深()
教jiào()挨āi()没mãi()
jiāo()ái() mò()
三、按要求选择。

1.“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
A、红军在藏民居住地播种,要让种子长成庄稼,有好收成。

B、要让红军的形象在藏胞心中生根,使藏胞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他们着想的。

2.下面的句子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
A、无可奈何的语气
B、关切的语气
C、发自内心的赞美
(1)“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2)“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藏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糊涂啊!”
()(3)“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 )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中的“将军”是()。

A、卢纶
B、李广
C、卫青
4.“一阵疾.风吹过树林”中的“疾”的意思是()。

A.疾病
B.痛苦
C.痛恨
D.猛烈
5.“没.在石棱中”中的“没”的意思是()。

A.隐藏
B.扎入
C.没收
D.漫过
6.“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句中“任”的意思是()。

A.任何
B.任用
C.无论
四、按要求写句子。

1. 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改成句号结尾的句子)
2. 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

(修改病句)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这首诗是
朝诗人写的。

2. “唉,一定是遮住了他们的眼睛,那些臧胞一见到我们就跑,真哇!”
3.“不能让藏胞来年,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地把藏胞的地种好。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逗人喜爱的黄燕
我们家养了一只小黄燕,黄色的羽毛,黑而小的眼睛,尖尖的嘴。

起初我对它并不在意,总觉得它有它的世界,我有我的天地。

只是当爷爷奶奶给它喂食的时候,偶尔看它两眼,因为我有好多事要做,才懒得管它呢!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爷爷奶奶总是叫我去给小黄燕喂食。

开始我很是不耐烦,但经过一个多星期对小黄燕的喂养,我觉得在它身上好像多了些什么似的。

不知不觉地,我开始注意它,观察它了。

黄燕除了吃小米外,特别爱吃菜叶,而且动作很敏捷,吃饱后,总是很悠闲地用乖巧的小嘴梳理自己的羽毛。

原来它也是那么爱整洁。

我不由自主地看了一下自己的身上,觉得有些惭愧,怪不得家里人总是叫我注意清洁卫生。

我似乎明白了许多,开始爱我的小黄燕了。

清晨,每当我醒来时,便听到它那时而短促、时而悠扬的鸣叫声,十分美妙动听。

那叫声把我的思绪带到深山、带进树林、带上蓝天,带进白云,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使我觉得心旷神怡,思绪万千,使我产生了拥抱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是啊,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偶然()内疚()灵巧()开始()
2. 读读文章最后一段,用“要是……会……也会……”写一句话。

3. 仔细阅读文中画“”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说说“我”明白了什么?
4. 填空。

小作者在写对黄燕的喜爱过程中,从它到注意它,它;通过观察,觉得小黄燕。

小黄燕美妙动听的叫声,使小作者产生联想,从而得到启
示。

二、教jiào(教室)挨āi(挤挤挨挨)没mãi(没有) jiāo(教书)ái(挨打) mò(出没)三、1.B 2.C A B 3.B 4.D 5.B 6.C
四、
1. 藏胞还在山里,受不了。

2. 我们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

六、
3.黄燕都知道爱整洁,我们更应该注意卫生清洁。

4. 懒得管观察很可爱要是我们能够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我们会得到很多知识和明白很多道理的,也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