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年级调研考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快时代何妨慢慢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深圳市普通高中高二年级调研考作文写作解析及范文:快时代何妨慢慢走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上海到北京,坐高铁需要6个小时,花费500元左右;坐飞机只需两个半小时,打折机票不到500元。

然而,上海大二学生唐同学却选了更加漫长的道路。

他用了6天时间来规划。

又坐了54辆公交车,经过129个站点。

全程1810公里,耗时6天5夜,花了381元车费,才从上海到达北京。

一路上屁股酸痛,拖鞋也快烂了,真是“又挤,又慢,又麻烦”。

但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说,这可以感受国家之大,区域之丰富……这些都是无法从教科书中得到的。

他又反对那些鄙视和排斥公交车的言论,他希望自己“脚多沾一点地”,而这趟“公交之旅”让他看到了无数人真实的生活。

唐同学的经历和观念引发了青年群体的热议。

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对此事的讨论,校刊“自由谈”栏目确定了三个话题进行征稿,分别是:
①快时代何妨慢慢走;
②无字书更胜有字书;
③小我如何变成大我。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投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1.真实情境的限制。

本题真实情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上海大二学生唐同学选择坐公交从上海到达北京的公交之旅的经历、感受;其二,唐同学反对那些鄙视和排斥公交车的言论以及希望自己“脚多沾一点地”的观念;其三,唐同学的经历和观念引发了青年学生的热议。

这一真实情境,是考生思考与写作的起点。

2.典型任务的限制。

“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对此事的讨论”,“此事”便是指唐同学“公交之旅”一事,考生要针对“此事”进行讨论;讨论语境之下,文体以议论文为宜;既是校刊征稿,考生的写作对象便是本校同学,考生有对象意识,“校刊‘自由谈’栏目确定了三个话题进行征稿”“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投稿”,限定考生写作不能随意漫谈,要从“①快时代何妨慢慢走;②无字书更胜有字书;③小我如何变成大我”三个话题中选择其中一个话题进行写作。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从材料的陈述中可以捕捉到命题人是肯定唐同学的公交之旅的。

比如“可以感受国家之大,区域之丰富……这些都是无法从教科书中得到的”,再如“他希望自己‘脚多沾一点地’,而这趟‘公交之旅’让他看到了无数人真实的生活”。

从“快时代何妨慢慢走;无字书更胜有字书;小我如何变成大我”三个话题也可推知,题目是肯定唐同学的行为的。

所以考生不能否定唐同学的做法。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

本题属于话题作文,且提供了“快时代何妨慢慢走;无字书更胜有字书;小我如何变成大我”等三个话题,这就给了考生自由选择和自由发挥的余地,考生可以选取三个话题中的任何一个话题进行立意,所以立意的角度很自由。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在认可唐同学行为的基础上,思考这种出行方式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比如感受到国家如何之大、区域如何之丰富,考生可以依据自身的积淀去联想思考;再如这趟“公交之旅”让他看到了无数人真实的生活,可以联想他看到了哪些人的什么样的真实的生活;还可以思考这种出行方式锻炼了他哪些能力,思考这种出行方式对自身成长的好处有哪些……
考生也可以在材料的基础上针对任务部分的三个话题展开联想和思考。

比如快时代为什么需要慢慢走?这趟公交之旅让唐同学读到什么样的“无字书”,这样的“无字书”何以“更胜”有字书;唐同学如何在“公交之旅”中由“小我”成长为“大我”?
本题是一道有限制的话题作文,不同于以往只有话题而没有背景材料或不强调话题和背景材料的必然关系的话题作文。

题目中的话题直接来源于材料,也可以说话题是从材料中提取出的观点。

同时,题目还有具体的写作情境和写作任务,考生写作时千万不能忽视材料,更不可完全置之不理,一定要回应材料。

此外,材料中唐同学的行为非常具有讨论价值,当下青年一代享受着祖国发展的红利,足不出户就可以上天入地感受美好生活,但却很少亲身体验,甚至逐渐完全脱离地气。

本题目以极小的切口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成长、关注社会发展。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快时代何妨慢慢走。

2.无字书更胜有字书。

3.小我如何变成大我。

4.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5.慢慢走,欣赏美丽中国。

6.慢慢走,感受真实生活。

……
偏题立意:
1.公交之旅。

(只抓住材料的个别语句,未完整把握题目的意思,不符合题意。


2.我看唐同学的公交之旅。

(没有扣住题目中限定的话题,偏离题意。


……
下水文
快时代何妨慢慢走
上海大二学生唐同学用6天时间来规划公交线路,然后又坐了54辆公交车,经过129个站点。

全程1810公里,耗时6天5夜,从上海到达北京。

一路上屁股酸痛,拖鞋也快烂了,真是“又挤,
又慢,又麻烦”。

但他在“公交之旅”中感受了国家之大、区域之丰富……也看到了无数人真实的生活。

或许,很多同学会质疑,这样旅行有意义吗?从上海到北京,坐高铁需要6个小时,花费500元左右;坐飞机只需两个半小时,打折机票不到500元。

唐同学的六天五夜花了381元车费,不利用便捷的交通工具,却要自找麻烦,自讨苦吃,何必呢?不错,这是艰难的旅行,唐同学也吃了很多苦,但他体验到“行万里路”的真实滋味,这些都是无法从教科书中得到的,也正是我们缺失的体验。

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妨像唐同学这样慢慢走,去感受真实的生活。

唐同学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也学到了很多,获得了成长,而这就是得益于慢慢走。

2019高考结束后的第四天,山西朔州城区一中633班班主任、地理老师兰会云带着11名高中毕业生历经17天途经5省,骑行1800多公里从朔州去到上海。

这一路的骑行是难得的成长历程,学生们不仅有知识的收获,更学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真可谓是一场特殊而有意义的成人礼。

在网络极其发达的当下,虽然可以秀才不出门,日行八万里,但对世界的认知光靠网络是不够的。

只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才能不断成长。

快时代,我们也需要“慢”的情怀,在“慢”中感受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我们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享受着国家发展的成果。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日新月异,我们也努力适应并跟上时代的节奏,慢慢地,我们只关注速度,关注效率,选择性地忽视了真实的生活,于是我们好像生活在浮云之上,有知识也缺失了那么一些地气。

生活应该是真实的,应该多一些真切的感受,见证生活的美好。

就像唐同学在旅行中感受到国家之大、区域之丰富。

如果他选择坐高铁或飞机,可以看到美,但这种美往往是过眼云烟,不可能触动心灵,也就不可能感触深刻。

所以,慢慢走,才能深入体味生活中的美,获得美的享受。

慢慢走,欣赏啊,品味生活的美好,从而获得别样的成长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