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烟台招远第二学期初三学段测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2008学年度烟台市招远第二学期初三学段测评
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说明:
1.本试卷试题共115分;
2.书写质量3分;
3.卷面安排2分;
4.整个试卷共计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下面加点词注音。

度.德量力()多为.用者()方枘.圆凿()挑拨离间.()
2.根据注音填写汉字。

一póu 黄土强guō不舍丈人承tiáo 广mào 无垠
3.选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固以怪之矣B.将军身被坚执锐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4.背默填空。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②,衡阳雁去无留意。

③共看明月应垂泪,。

④,霜重鼓寒声不起。

⑤兵戈既未息,。

5.填空题。

①《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英国的。

②梁启超和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他的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③所谓“敬业”,南宋朱熹的解释是:。

④《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的茨威格,以前我们还学过他一篇文章
《》。

6.考试前夕,某校规定,晚自习的时间由8:30推延到9:30。

不久,有些同学在课堂上睡觉,有些同学反映上课时眼皮十分沉重,有些……
①从上面材料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
②假如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请你给校方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二、阅读理解(47分)
(一)阅读《唐睢不辱使命》选文回答问题。

①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②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王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①臣未尝.闻之。

尝: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宜: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④秦王色挠.。

挠: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②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3.填空题。

选文通过描写,主要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

文中的秦王是一个、的君王形象。

4.概括写出选文第①段的内容。

5.列举我国历史上除唐雎之外的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主要事迹。

人物事迹
(二)阅读《藤野先生》选文回答问题。

①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

到了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②“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可以抄一点。


③“拿来我看!”
④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⑤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

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
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变它。

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到:
⑥“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⑦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⑧但他也偶有使我为难的时候。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自己一回事呢?”6.“过了一个星期,大约是星期天。

”“我”对这个时间记忆清楚的原因是。

7.选文主要记叙了四件事,请简要写出。

8.第⑤、⑧段文字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精神?
9.《藤野先生》一文的线索是。

10.《藤野先生》一文赞扬了藤野先生怎样的高尚品质?
(三)阅读《猪八戒快乐的秘诀》回答。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代表的是人在精神方面的追求,所以孙猴子所争的往往是个名分,比如争个齐天大圣的空衔,争个出席蟠桃大会的“入场券”什么的……总之,都比较虚。

相对而言,猪八戒就比较务实。

他一有机会就睡,永远都想着吃,时刻惦记着留在高老庄的媳妇儿。

猪八戒的这些表现集中体现了人在物质层面的最基本的欲求。

八戒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总是乐呵呵的。

面对辛苦而枯燥的取经生活,猪八戒抓住一切机会幽默一把,和师哥师弟讲讲笑话,还拿自己开开心。

猪八戒既没有因为常乐而毁于安乐,也没有因为知足而拒绝前进,在自我克制与自我释放中间建起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心理平台。

①虽然没有像猴哥那样的叱咤风云,却也一路上过得有滋有味儿。

而且,关键时刻老猪绝不含糊。

尽管他一路上没少和猴儿哥拌嘴,在师父那儿也给猴儿哥上过眼药,可是在枯松涧孙悟空被红孩儿熏死过去以后,是猪八戒将两手搓热了捂住猴儿哥的七窃并按摩,才救了孙悟空的命。

好多人觉得肥头大耳的猪八戒傻乎乎的,只知道吃饭睡觉,没什么文化。

可仔细想想,猪八戒在取经的路上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工作时工作,最后到了西天,见了如来佛祖,修成了金身正果。

这其实是一种大大的智慧!
现在很多人吃饭的时候不能专心吃饭——因为有太多的任务要完成,有太多的问题要解决;睡觉时不能踏踏实实睡觉——因为有太多的梦要做,有太多的事要想!吃饭睡觉,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快乐地把饭吃完,安稳地把觉睡踏实呢②
《西游记》是讲修行的书。

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

如果能够像猪八戒一样,在吃饭时舒舒服服吃饭,在睡觉时踏踏实实睡觉,也就修行得差不多了。

③这恐怕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吧?
11.画线句①中“合情合理的心理平台”指什么?
12.结合全文,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画线句②的理解。

13.联系全文看,猪八戒的快乐秘诀有哪些?
14.你同意画线句③的观点吗?为什么?
(四)阅读《清净之莲》回答问题。

偶尔在人行道上散步,忽然看到从街道延伸出去,在极远极远的地方,一轮夕阳正挂在街的尽头,这时我会想:如此美丽的夕阳实在是预示了一天即将落幕。

偶尔在路旁的咖啡座,看绿灯亮起,一位衣着素朴的老妇,牵着衣饰绚如春花的小孙女,匆匆地横过马路,这时我会想:那年老的老妇曾经是花一般美丽的少女,而那少女则有一天会成为牵着孙女的老妇。

偶尔回到家里,打开水龙头要洗手,看到喷涌而出的清水急促地流淌,突然使我站在那里,有了深深的颤动,这时我会想:水龙头流出来的好像不是水,而是时间、心情,或者是一种思绪。


偶尔在山中的小池塘里,见到一朵红色的睡莲,从泥沼的浅地中昂然抽出,开出了一句美丽的音符,仿佛无视于外围的污浊,这时我会想:呀!呀!究竟要怎么样的历练,我们才能像这朵清净之莲呢?②
偶尔我们也是和别人相同地生活着,可是我们让自己的心平静如无波之湖,我们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在一切的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都找到智慧,我们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与价值。

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要紧的,使我们自己有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知悉它的意义。

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越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

③柔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

那最美丽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草原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

柔软是最有力量的,也是最恒常的。

且让我们在卑湿污泥的人间,开出柔软清净的智慧之莲吧!
15.画线句③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16.既然文章的题目是“清净之莲”,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很多笔墨来写夕阳、睡莲、老妇……这些意象呢?
17.读画线句②,说说它的妙处。

18.作者连续运用“偶尔”一词引领段落开篇,有什么好处?
19.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浅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三、写作(50分)
以“宽容是美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