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06年高考物理(广东卷)试题及答案

2006年高考物理(广东卷)试题及答案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 0分。

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答案】C【分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会运动。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故答案为C。

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牛顿第一定律【易错点】有的学生凭经验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备考提示】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力和运动最根本的关系,它是整个牛顿定律的础。

2.a、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1 所示,下列说法正的是()A.a、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 秒时,a、b 两物体相距最远C.60 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 秒时,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答案】C【分析】v-t 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位移。

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据此得出正确的答案为C。

有些考生错误的认为图线相交时相遇,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速度-时间图像【易错点】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图相交时相遇。

【备考提示】利用图像解题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贝史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D.伦从今琴发现了X 射线【答案】BCD【分析】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效应,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贝史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伦从今琴发现了X 射线。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 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B )涂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2()lg(31)f x x ++的定义域是A.1(,)3-+∞B. 1(,1)3-C. 11(,)33-D. 1(,)3-∞- 2、若复数z 满足方程220z +=,则3z =A.±B. -C. -D. ±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A.3 ,y x x R =-∈B. sin ,y x x R =∈C. ,y x x R =∈D. x 1() ,2y x R =∈4、如图1所示,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中点,则向量CD =A.12BC BA -+B. 12BC BA --C. 12BC BA -D. 12BC BA +5、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4 B. 3 C. 2 D. 1 6、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A.5B.4C. 3D. 2 7、函数()y f x =的反函数1()y f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0,2)P(如图ACB 图12所示),则方程()0f x =在[1,4]上的根是x = A.4 B.3 C. 2 D.18、已知双曲线2239x y -=,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P 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B.C. 2D. 4 9、在约束条件0024x y y x s y x ≥⎧⎪≥⎪⎨+≤⎪⎪+≤⎩下,当35x ≤≤时,目标函数32z x y =+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A.[6,15]B. [7,15]C. [6,8]D. [7,8] 10、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 b 和(,)c d ,规定:(,)(,)a b c d =,当且仅当,a c b d ==;运算“⊗”为:(,)(,)(,)a b c d ac bd bc ad ⊗=-+;运算“⊕”为:(,)(,)(,a b c d a c b d ⊕=++,设,p q R ∈,若(1,2)(,)(p q ⊗=,则(1,2)(,)p q ⊕=A.(4,0)B. (2,0)C. (0,2)D. (0,4)-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1、2241lim()42x x x →--=-+________. 12、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 13、在112()x x-的展开式中,5x 的系数为________.14、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店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1层,就一个球;第2,3,4, 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4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堆的乒n 堆第n 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f n 表示第n 案用n乓球总数,则(3)_____f =;()_____f n =(答表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题14分)已知函数()sin sin(),2f x x x x R π=++∈.(I)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II)求()f x 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III)若3()4f α=,求sin 2α的值.16、(本题12分)某运动员射击一次所得环数X 的分布如下:图4…x +yX 067 8 9 10 P0.2 0.3 0.3 0.2 现进行两次射击,以该运动员两次射击中最高环数作为他的成绩,记为ξ.(I)求该运动员两次都命中7环的概率 (II)求ξ的分布列(III) 求ξ的数学期望E ξ.1O 的直径,AD17、(本题14分)如图5所示,AF 、DE 分别世O 、直径,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8AD =.BC 是O 的6AB AC ==,//OE AD .(I)求二面角B AD F --的大小; (II)求直线BD 与EF 所成的角.18、(本题14分)设函数3()32f x x x =-++分别在12x x 、处取得极11()x f x (,)、小值、极大值.xoy 平面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22()x f x (,),该平面上动点P 满足•4PA PB =,点Q 是点P 关于直线2(4)y x =-的对称点.求(I)求点A B 、的坐标; (II)求动点Q 的轨迹方程.19、(本题14分)已知公比为(01)q q <<的无穷等比数列{}n a 各项的和为9,无穷等比数列{}2n a 各项的和为815. (I)求数列{}n a 的首项1a 和公比q ;(II)对给定的(1,2,3,,)k k n = ,设()k T 是首项为k a ,公差为21k a -的等差数列,求(2)T 的前10项之和; (III)设i b 为数列()k T 的第i 项,12n n S b b b =+++ ,求n S ,并求正整数(1)m m >,使得limnmn S n →∞存在且不等于零.(注: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即当n →∞时该无穷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极限)20、(本题12分)A 是定义在[2,4]上且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x ϕ组成的集合:①对任意的[1,2]x ∈,都有(2)(1,2)x ϕ∈;②存在常数(01)L L <<,使得对任意的12,[1,2]x x ∈,都有1212|(2)(2)|||x x L x x ϕϕ-≤-.(I)设(2)[2,4]x x ϕ∈ ,证明:()x A ϕ∈(II)设()x A ϕ∈,如果存在0(1,2)x ∈,使得00(2)x x ϕ=,那么这样的0x 是唯一的;(III) 设()x A ϕ∈,任取1(1,2)x ∈,令1(2)n nx x ϕ-=,1,2,n = ,证明:给定正整数k ,对任意的正整数p ,图5A FD成立不等式121||||1k k p k L x x x x L-+-≤--2006年高考广东卷(B) 第一部分 选择题(50分)1、函数)13lg(13)(2++-=x xx x f 的定义域是A.),31(+∞- B. )1,31(- C. )31,31(- D. )31,(--∞1、解:由1311301<<-⇒⎩⎨⎧>+>-x x x ,故选B.2、若复数z 满足方程022=+z ,则=3zA.22±B. 22-C. i 22-D. i 22± 2、由i z i z z 2220232±=⇒±=⇒=+,故选D.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A. R x x y ∈-=,3B. R x x y ∈=,sinC. R x x y ∈=,D. R x x y ∈=,)21( 3、B 在其定义域内是奇函数但不是减函数;C 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D 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奇函数,是减函数;故选A.4、如图1所示,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中点,则向量=A. 21+- B. 21-- C. BA BC 21- D. BA BC 21+4、BA BC BD CB CD 21+-=+=,故选A.5、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一个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些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4B.3C.2D.1 5、①②④正确,故选B.6、已知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中奇数项之和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是A.5B.4C. 3D.2 6、3302551520511=⇒⎩⎨⎧=+=+d d a d a ,故选C.7、函数)(x f y =的反函数)(1x f y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2,0(P (如图2所示),则方程0)(=x f 的根是=xA. 4B. 3C. 2D.1 7、0)(=x f 的根是=x 2,故选C8、已知双曲线9322=-y x ,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P 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A.2 B.332 C. 2 D.48、依题意可知 3293,322=+=+==b a c a ,2332===a c e ,故选C. 9、在约束条件⎪⎪⎩⎪⎪⎨⎧≤+≤+≥≥4200x y s y x y x 下,当53≤≤s 时,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A. ]15,6[B. ]15,7[C. ]8,6[D. ]8,7[9、由⎩⎨⎧-=-=⇒⎩⎨⎧=+=+42442s y sx x y s y x 交点为)4,0(),,0(),42,4(),2,0(C s C s s B A '--, (1) 当43<≤s 时可行域是四边形OABC ,此时,87≤≤z (2) 当54≤≤s 时可行域是△OA C '此时,8max =z故选D.10、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 ,b )和(c,d),规定(a ,b )=(c,d)当且仅当a =c,b =d;运算“⊗”为:),(),(),(ad bc bd ac d c b a +-=⊗,运算“⊕”为:),(),(),(d b c a d c b a ++=⊕,设R q p ∈,,若 )0,5(),()2,1(=⊗q p 则=⊕),()2,1(q pA. )0,4(B. )0,2(C.)2,0(D.)4,0(-10、由)0,5(),()2,1(=⊗q p 得⎩⎨⎧-==⇒⎩⎨⎧=+=-210252q p q p q p , 所以)0,2()2,1()2,1(),()2,1(=-⊕=⊕q p ,故选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00分)二、填空题 11、=+---→)2144(lim 22x xx 11、4121lim )2144(lim 222=-=+---→-→x x xx x 12、若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12、ππ274233332==⇒=⇒=R S R d13、在112⎪⎭⎫ ⎝⎛-x x 的展开式中,5x 的系数为13、85112)2()2(1121111111111111=⇒=-⇒-=-=-----+r r x C xx C T r r r rrrr所以5x 的系数为1320)2()2(3113111111-=-=---C C r r14、在德国不莱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场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一堆只有一层,就一个乒乓球;第2、3、4、…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4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一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n堆第n 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n f 表示第n 堆的乒乓球总数,则=)3(f ;=)(n f (答案用n 表示) .14、=)3(f 10,6)2)(1()(++=n n n n f三、解答题15、(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R x x x x f ∈++=),2sin(sin )(π(Ⅰ)求)(x f 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Ⅲ)若43)(=αf ,求α2sin 的值. 15解:)4sin(2cos sin )2sin(sin )(ππ+=+=++=x x x x x x f(Ⅰ))(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π212==T ; (Ⅱ))(x f 的最大值为2和最小值2-;(Ⅲ)因为43)(=αf ,即167cos sin 2①43cos sin -=⇒⋅⋅⋅=+αααα,即 1672sin -=α16、(本小题满分12分)现进行两次射击,以该运动员两次射击中最高环数作为他的成绩,记为ξ. (Ⅰ)求该运动员两次都命中7环的概率; (Ⅱ)求ξ分布列;(Ⅲ) 求ξ的数学希望.16解:(Ⅰ)求该运动员两次都命中7环的概率为04.02.02.0)7(=⨯=P ; (Ⅱ) ξ的可能取值为7、8、9、1004.0)7(==ξP 21.03.03.02.02)8(2=+⨯⨯==ξP39.03.03.03.023.02.02)9(2=+⨯⨯+⨯⨯==ξP36.02.02.03.022.03.022.02.02)10(2=+⨯⨯+⨯⨯+⨯⨯==ξPξ分布列为(Ⅲ) ξ的数学希望为07.936.01039.0921.0804.07=⨯+⨯+⨯+⨯=ξE .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5所示,AF 、DE 分别是⊙O 、⊙O 1的直径.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 =8,BC 是⊙O 的直径,AB =AC =6,OE//AD. (Ⅰ)求二面角B —AD —F 的大小; (Ⅱ)求直线BD 与EF 所成的角.17、解:(Ⅰ)∵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 ⊥AB, AD ⊥AF,故∠BAD 是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 依题意可知,ABCD 是正方形,所以∠BAD =450. 即二面角B —AD —F 的大小为450;(Ⅱ)以O 为原点,BC 、AF 、OE 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O (0,0,0),A (0,23-,0),B (23,0,0),D (0,23-,8),E (0,0,8),F (0,23,0)所以,)8,23,0(),8,23,23(-=--=10828210064180||||,cos =⨯++=>=<FE BD 设异面直线BD与EF所成角为α,则1082|,cos |cos =><=EF BD α 直线BD 与EF 所成的角为1082arccos18、(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23)(3++-=x x x f 分别在1x 、2x 处取得极小值、极大值.xoy 平面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1x f x 、))(,(22x f x ,该平面上动点P 满足4=∙,点Q 是点P 关于直线)4(2-=x y 的对称点.求(Ⅰ)点A 、B 的坐标 ; (Ⅱ)动点Q 的轨迹方程18解: (Ⅰ)令033)23()(23=+-='++-='x x x x f 解得11-==x x 或 当1-<x 时,0)(<'x f , 当11<<-x 时,0)(>'x f ,当1>x 时,0)(<'x f所以,函数在1-=x 处取得极小值,在1=x 取得极大值,故1,121=-=x x ,4)1(,0)1(==-f f 所以, 点A 、B 的坐标为)4,1(),0,1(B A -.(Ⅱ) 设),(n m p ,),(y x Q ,()()4414,1,122=-+-=--∙---=∙n n m n m n m21-=PQ k ,所以21-=--m x n y ,又PQ 的中点在)4(2-=x y 上,所以⎪⎭⎫⎝⎛-+=+4222n x m y消去n m ,得()()92822=++-y x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公比为)10(<<q q 的无穷等比数列}{n a 各项的和为9,无穷等比数列}{2n a 各项的和为581. (Ⅰ)求数列}{n a 的首项1a 和公比q ; (Ⅱ)对给定的),,3,2,1(n k k ⋅⋅⋅=,设)(k T 是首项为k a ,公差为12-k a 的等差数列.求数列)(k T的前10项之和;(Ⅲ)设i b 为数列)(i T的第i 项,n n b b b S +⋅⋅⋅++=21,求n S ,并求正整数)1(>m m ,使得m S nn ∞→lim存在且不等于零.(注: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即当∞→n 时该无穷数列前n 项和的极限)19解: (Ⅰ)依题意可知,⎪⎩⎪⎨⎧==⇒⎪⎪⎩⎪⎪⎨⎧=-=-32358119112121q a qa q a(Ⅱ)由(Ⅰ)知,1323-⎪⎭⎫⎝⎛⨯=n n a ,所以数列)2(T的的首项为221==a t ,公差3122=-=a d ,15539102121010=⨯⨯⨯+⨯=S ,即数列)2(T 的前10项之和为155. (Ⅲ) i b =()()121--+i i a i a =()()112---i a i i =()()1321231--⎪⎭⎫⎝⎛--i i i ,()()2132271845--⎪⎭⎫ ⎝⎛+-=n n n S nn ,m n n n S ∞→lim =∞→n lim ()m nm m n n n n n n 2132271845--⎪⎭⎫ ⎝⎛+- 当m=2时,m n n n S ∞→lim=-21,当m>2时,m n n nS ∞→lim =0,所以m=220、(本小题满分12分)A 是由定义在]4,2[上且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x ϕ组成的集合:①对任意]2,1[∈x ,都有)2,1()2(∈x ϕ ; ②存在常数)10(<<L L ,使得对任意的]2,1[,21∈x x ,都有|||)2()2(|2121x x L x x -≤-ϕϕ(Ⅰ)设]4,2[,1)(3∈+=x x x ϕ,证明:A x ∈)(ϕ(Ⅱ)设A x ∈)(ϕ,如果存在)2,1(0∈x ,使得)2(00x x ϕ=,那么这样的0x 是唯一的;(Ⅲ)设A x ∈)(ϕ,任取)2,1(∈l x ,令,,2,1),2(1⋅⋅⋅==+n x x n n ϕ证明:给定正整数k,对任意的正整数p,成立不等式||1||121x x LL x x k k lk --≤-++解:对任意]2,1[∈x ,]2,1[,21)2(3∈+=x x x ϕ,≤33)2(x ϕ35≤,253133<<<,所以)2,1()2(∈x ϕ 对任意的]2,1[,21∈x x ,()()()()23232132121211121212|||)2()2(|x x x x x x x x ++++++-=-ϕϕ,<3()()()()32321321112121x x x x ++++++,所以0<()()()()2323213211121212x x x x ++++++----资料来源高中数学教师交流分享QQ 群 54542331932<,令()()()()2323213211121212x x x x ++++++=L ,10<<L ,|||)2()2(|2121x x L x x -≤-ϕϕ 所以A x ∈)(ϕ反证法:设存在两个0000),2,1(,x x x x '≠∈'使得)2(00x x ϕ=,)2(00x x '='ϕ则 由|||)2()2(|/00/00x x L x x -≤-ϕϕ,得||||/00/00x x L x x -≤-,所以1≥L ,矛盾,故结论成立。

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简答题40.简述TCP所提供服务的主要特点。

41.简述传输层中预防拥塞的主要策略。

42.简述CSMA/CD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规则及其次序控制方法。

43.简述移动主机登录到外地代理的过程。

40.简述UDP提供的服务及其主要特点。

答:1、传输数据无须建立连接,一个应用进程如果有数据要发送就直接发送,属于一种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2、不对数据报进行检查与修行。

3、无须等待对方的答应。

4、正因为以上的特征,使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效率高。

41.简述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中路由器的主要工作。

42.简述IEEE802.3采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基本思想。

43.简述Ad Hoc网络中路由协议的设计要求。

40.简述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41.简述停等协议的实现过程。

42.简述IPv6与IPv4相比,IPv6的主要变化。

43.简述p-坚持CSMA的基本思想40.简述设计路由算法时考虑的技术要素。

41.简述TCP拥塞控制中慢启动的过程。

42.简述令牌环网的操作过程。

43.简述局域网操作系统提供的五级可靠性措施。

40.简述最短路由选择算法的基本思想。

41.简述数据报子网中拥塞控制的措施。

42.简述UDP的段结构中各个字段的名称及其含义。

43.简述I-坚持CSMA的基本思想。

42.简述IPv6与IPv4相比,IPv6的主要变化。

41.简述时分ALOHA协议的基本思想。

42.试说明拥塞控制与流控制之间的差异。

43.简述邮局协议POP3的连接过程。

40.简述多媒体信息网络的传输在交互性和实时性方面的要求。

41.简述带宽、波特率、码元和位传输率的区别。

42.简述家庭用户利用PPP协议与Internet服务提供商网络的连接过程。

43.简述虚拟专用网VPN的概念及其特点。

40.简述UDP的服务类型并给出4种基于UDP的应用层协议。

答:UDP在传输层提供了无连接不可靠服务。

基于UDP的四种应用协议:域名解析服务(DN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聊天软件(QICQ);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ETP)。

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含答案)

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含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2.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C.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贝史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D.伦从今琴发现了X射线4.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是有区别的5.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

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n He H H 10423121+→+ 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n Kr Ba n U 1092361415610235923++→+ 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mc E ∆=∆ D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21mc E =6.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列车经过轨端接缝处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第一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比O3稳定C.等体积的O2和O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O2与O3的相互转变是物理变化2.同主族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差值可能为A.6B.12 C.26D.30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人造刚玉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②化学家采用玛瑙研砵磨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③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的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④夏天到了,游客佩戴由添加氧化亚铜的二氧化硅玻璃制作的变色眼镜来保护眼睛⑤太阳能电池可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①②③B.②④C.③④⑤D.③⑤4.某金属氧化物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很强氧化性的物质,有用来消除空气或水中的污染物,下列关于该金属氧化物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形成酸雨的SO2氧化成SO3B.将家居装修挥发出来的甲醛氧化成CO2和H2OC.将医疗废水中的苯酚氧化成CO2和H2OD.将电镀废水的的氰根离子CN-氧化成CO2和N25.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合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②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得到不同的产物③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④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气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在效途径⑤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6.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2 mol·L-1 H2SO4溶液B.18 mol·L-1 H2SO4溶液C.6 mol·L-1 KOH溶液D.3mol·L-1HNO3溶液7.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②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④用硝酸钡溶液鉴别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⑤用溴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⑤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348 K 时活性更强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C.银制品久置于干燥的空气中因电化学腐蚀表面变暗D.C60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形似足球的分子,结构对称,稳定性好9.研究发现,烯烃在合适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双键断裂、两端基因重新组合成新烯烃。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含详解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含详解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 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B )涂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函数2()lg(31)f x x ++的定义域是A.1(,)3-+∞B. 1(,1)3-C. 11(,)33-D. 1(,)3-∞- 2、若复数z 满足方程220z +=,则3z =A.±B. -C. -D. ±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A.3 ,y x x R =-∈B. sin ,y x x R =∈C. ,y x x R =∈D. x 1() ,2y x R =∈ 4、如图1所示,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中点,则向量CD =A.12BC BA -+B. 12BC BA -- C. 12BC BA - D. 12BC BA +5、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4B. 3C. 2D. 16、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A.5B.4C. 3D. 2CB 图17、函数()y f x =的反函数1()y f x -=的图像与y 轴交于点(0,2)P (如图2所示),则方程()0f x =在[1,4]上的根是x =A.4B.3C. 2D.18、已知双曲线2239x y -=,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P 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B.C. 2D. 4 9、在约束条件0024x y y x s y x ≥⎧⎪≥⎪⎨+≤⎪⎪+≤⎩下,当35x ≤≤时,目标函数32z x y =+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A.[6,15]B. [7,15]C. [6,8]D. [7,8] 10、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 b 和(,)c d ,规定:(,)(,)a b c d =,当且仅当,a c b d ==;运算“⊗”为:(,)(,)(,)a b c d ac bd bc ad ⊗=-+;运算“⊕”为:(,)(,)(,)a b c d a c b d ⊕=++,设,p q R ∈,若(1,2)(,)(5,0)p q ⊗=,则(1,2)(,)p q ⊕=A.(4,0)B. (2,0)C. (0,2)D. (0,4)-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1、2241lim()42x x x →--=-+________. 12、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 13、在112()x x-的展开式中,5x 的系数为________.14、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店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1层,就一个球;第2,3,4,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4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n 堆第n 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f n 表示第n 堆的乒乓球总数,则(3)_____f =;()_____f n =(答案用n 表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题14分)已知函数()sin sin(),2f x x x x R π=++∈.(I)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图4…x +y(II)求()f x 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III)若3()4f α=,求sin 2α的值.16、(本题12分)某运动员射击一次所得环数X 的分布如下:X 067 8 9 10 P0.2 0.3 0.3 0.2 现进行两次射击,以该运动员两次射击中最高环数作为他的成绩,记为ξ.(I)求该运动员两次都命中7环的概率 (II)求ξ的分布列(III) 求ξ的数学期望E ξ.17、(本题14分)如图5所示,AF 、DE 分别世O 、1O 的直径,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8AD =.BC 是O 的直径,6A BA C ==,//OE AD .(I)求二面角B AD F --的大小; (II)求直线BD 与EF 所成的角.18、(本题14分)设函数3()32f x x x =-++分别在12x x 、处取得极小值、极大值.xoy 平面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1()x f x (,)、22()x f x (,),该平面上动点P 满足•4PA PB =,点Q 是点P 关于直线2(4)y x =-的对称点.求 (I)求点A B 、的坐标; (II)求动点Q 的轨迹方程.19、(本题14分)已知公比为(01)q q <<的无穷等比数列{}n a 各项的和为9,无穷等比数列{}2na 各项的和为815. (I)求数列{}n a 的首项1a 和公比q ; (II)对给定的(1,2,3,,)k k n =,设()k T 是首项为k a ,公差为21k a -的等差数列,求(2)T 的前10项之和;(III)设i b 为数列()k T 的第i 项,12n n S b b b =+++,求n S ,并求正整数(1)m m >,使得limnmn S n →∞存在且不等于零.(注: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即当n →∞时该无穷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极限)图5A FD20、(本题12分)A 是定义在[2,4]上且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x ϕ组成的集合:①对任意的[1,2]x ∈,都有(2)(1,2)x ϕ∈;②存在常数(01)L L <<,使得对任意的12,[1,2]x x ∈,都有1212|(2)(2)|||x x L x x ϕϕ-≤-.(I)设(2)[2,4]x x ϕ∈ ,证明:()x A ϕ∈(II)设()x A ϕ∈,如果存在0(1,2)x ∈,使得00(2)x x ϕ=,那么这样的0x 是唯一的; (III) 设()x A ϕ∈,任取1(1,2)x ∈,令1(2)n n x x ϕ-=,1,2,n =,证明:给定正整数k ,对任意的正整数p ,成立不等式121||||1k k p k L x x x x L-+-≤--2006年高考广东卷(B) 第一部分 选择题(50分)1、函数)13lg(13)(2++-=x xx x f 的定义域是A.),31(+∞- B. )1,31(- C. )31,31(- D. )31,(--∞1、解:由1311301<<-⇒⎩⎨⎧>+>-x x x ,故选B.2、若复数z 满足方程022=+z ,则=3zA.22±B. 22-C. i 22-D. i 22± 2、由i z i z z 2220232±=⇒±=⇒=+,故选D.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A. R x x y ∈-=,3B. R x x y ∈=,sinC. R x x y ∈=,D.R x x y ∈=,)21(3、B 在其定义域内是奇函数但不是减函数;C 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D 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奇函数,是减函数;故选A.4、如图1所示,D 是△ABC 的边AB 上的中点,则向量=CDA. 21+- B. 21-- C. 21- D. 21+4、21+-=+=,故选A.5、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一个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②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③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些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4B.3C.2D.1 5、①②④正确,故选B.6、已知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中奇数项之和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是A.5B.4C. 3D.26、3302551520511=⇒⎩⎨⎧=+=+d d a d a ,故选C.7、函数)(x f y =的反函数)(1x f y -=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2,0(P (如图2所示),则方程0)(=x f 的根是=xA. 4B. 3C. 2D.1 7、0)(=x f 的根是=x 2,故选C8、已知双曲线9322=-y x ,则双曲线右支上的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与点P 到右准线的距离之比等于 A.2 B.332 C. 2 D.4 8、依题意可知 3293,322=+=+==b ac a ,2332===a c e ,故选C. 9、在约束条件⎪⎪⎩⎪⎪⎨⎧≤+≤+≥≥4200x y s y x y x 下,当53≤≤s 时,目标函数y x z 23+=的最大值的变化范围是A. ]15,6[B. ]15,7[C. ]8,6[D. ]8,7[9、由⎩⎨⎧-=-=⇒⎩⎨⎧=+=+42442s y sx x y s y x 交点为)4,0(),,0(),42,4(),2,0(C s C s s B A '--, (1) 当43<≤s 时可行域是四边形OABC ,此时,87≤≤z (2) 当54≤≤s 时可行域是△OA C '此时,8max =z故选D.10、对于任意的两个实数对(a ,b )和(c,d),规定(a ,b )=(c,d)当且仅当a =c,b =d;运算“⊗”为:),(),(),(ad bc bd ac d c b a +-=⊗,运算“⊕”为:),(),(),(d b c a d c b a ++=⊕,设R q p ∈,,若)0,5(),()2,1(=⊗q p 则=⊕),()2,1(q pA. )0,4(B. )0,2(C.)2,0(D.)4,0(-10、由)0,5(),()2,1(=⊗q p 得⎩⎨⎧-==⇒⎩⎨⎧=+=-210252q p q p q p , 所以)0,2()2,1()2,1(),()2,1(=-⊕=⊕q p ,故选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00分)二、填空题 11、=+---→)2144(lim 22x xx 11、4121lim )2144(lim 222=-=+---→-→x x xx x 12、若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12、ππ274233332==⇒=⇒=R S R d 13、在112⎪⎭⎫ ⎝⎛-x x 的展开式中,5x 的系数为13、85112)2()2(1121111111111111=⇒=-⇒-=-=-----+r r x C xx C T r r r rrrr所以5x 的系数为1320)2()2(3113111111-=-=---C C r r14、在德国不莱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场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一堆只有一层,就一个乒乓球;第2、3、4、…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4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一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n 堆第n 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n f 表示第n 堆的乒乓球总数,则=)3(f ;=)(n f (答案用n 表示) .14、=)3(f 10,6)2)(1()(++=n n n n f三、解答题15、(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R x x x x f ∈++=),2sin(sin )(π(Ⅰ)求)(x f 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x f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Ⅲ)若43)(=αf ,求α2sin 的值. 15解:)4sin(2cos sin )2sin(sin )(ππ+=+=++=x x x x x x f(Ⅰ))(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π212==T ; (Ⅱ))(x f 的最大值为2和最小值2-;(Ⅲ)因为43)(=αf ,即167cos sin 2①43cos sin -=⇒⋅⋅⋅=+αααα,即 1672sin -=α16、(本小题满分12分)现进行两次射击,以该运动员两次射击中最高环数作为他的成绩,记为ξ. (Ⅰ)求该运动员两次都命中7环的概率; (Ⅱ)求ξ分布列; (Ⅲ) 求ξ的数学希望.16解:(Ⅰ)求该运动员两次都命中7环的概率为04.02.02.0)7(=⨯=P ; (Ⅱ) ξ的可能取值为7、8、9、1004.0)7(==ξP 21.03.03.02.02)8(2=+⨯⨯==ξP39.03.03.03.023.02.02)9(2=+⨯⨯+⨯⨯==ξP36.02.02.03.022.03.022.02.02)10(2=+⨯⨯+⨯⨯+⨯⨯==ξPξ分布列为(Ⅲ) ξ的数学希望为07.936.01039.0921.0804.07=⨯+⨯+⨯+⨯=ξE .17、(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5所示,AF 、DE 分别是⊙O 、⊙O 1的直径.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 =8,BC 是⊙O 的直径,AB =AC =6,OE//AD. (Ⅰ)求二面角B —AD —F 的大小; (Ⅱ)求直线BD 与EF 所成的角.17、解:(Ⅰ)∵AD 与两圆所在的平面均垂直,∴AD ⊥AB, AD ⊥AF,故∠BAD 是二面角B —AD —F 的平面角, 依题意可知,ABCD 是正方形,所以∠BAD =450. 即二面角B —AD —F 的大小为450;(Ⅱ)以O 为原点,BC 、AF 、OE 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O (0,0,0),A (0,23-,0),B (23,0,0),D (0,23-,8),E (0,0,8),F (0,23,0)所以,)8,23,0(),8,23,23(-=--=10828210064180,cos =⨯++=>=<EF BD 设异面直线BD与EF所成角为α,则1082|,cos |cos =><=α 直线BD 与EF 所成的角为1082arccos18、(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23)(3++-=x x x f 分别在1x 、2x 处取得极小值、极大值.xoy 平面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1x f x 、))(,(22x f x ,该平面上动点P 满足4=∙PB PA ,点Q 是点P 关于直线)4(2-=x y 的对称点.求(Ⅰ)点A 、B 的坐标 ; (Ⅱ)动点Q 的轨迹方程18解: (Ⅰ)令033)23()(23=+-='++-='x x x x f 解得11-==x x 或 当1-<x 时,0)(<'x f , 当11<<-x 时,0)(>'x f ,当1>x 时,0)(<'x f所以,函数在1-=x 处取得极小值,在1=x 取得极大值,故1,121=-=x x ,4)1(,0)1(==-f f所以, 点A 、B 的坐标为)4,1(),0,1(B A -.(Ⅱ) 设),(n m p ,),(y x Q ,()()4414,1,122=-+-=--∙---=∙n n m n m n m PB PA21-=PQ k ,所以21-=--m x n y ,又PQ 的中点在)4(2-=x y 上,所以⎪⎭⎫⎝⎛-+=+4222n x m y消去n m ,得()()92822=++-y x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公比为)10(<<q q 的无穷等比数列}{n a 各项的和为9,无穷等比数列}{2n a 各项的和为581. (Ⅰ)求数列}{n a 的首项1a 和公比q ; (Ⅱ)对给定的),,3,2,1(n k k ⋅⋅⋅=,设)(k T是首项为k a ,公差为12-k a 的等差数列.求数列)(k T 的前10项之和;(Ⅲ)设i b 为数列)(i T 的第i 项,n n b b b S +⋅⋅⋅++=21,求n S ,并求正整数)1(>m m ,使得m S nn ∞→lim存在且不等于零.(注: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即当∞→n 时该无穷数列前n 项和的极限)19解: (Ⅰ)依题意可知,⎪⎩⎪⎨⎧==⇒⎪⎪⎩⎪⎪⎨⎧=-=-32358119112121q a qa q a(Ⅱ)由(Ⅰ)知,1323-⎪⎭⎫⎝⎛⨯=n n a ,所以数列)2(T的的首项为221==a t ,公差3122=-=a d ,15539102121010=⨯⨯⨯+⨯=S ,即数列)2(T 的前10项之和为155.(Ⅲ) i b =()()121--+i i a i a =()()112---i a i i =()()1321231--⎪⎭⎫⎝⎛--i i i ,()()2132271845--⎪⎭⎫ ⎝⎛+-=n n n S nn ,m n n n S ∞→lim =∞→n lim ()m nm m n n n n n n 2132271845--⎪⎭⎫ ⎝⎛+- 当m=2时,m n n n S ∞→lim=-21,当m>2时,m n n n S ∞→lim =0,所以m=220、(本小题满分12分)A 是由定义在]4,2[上且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x ϕ组成的集合:①对任意]2,1[∈x ,都有)2,1()2(∈x ϕ ; ②存在常数)10(<<L L ,使得对任意的]2,1[,21∈x x ,都有|||)2()2(|2121x x L x x -≤-ϕϕ(Ⅰ)设]4,2[,1)(3∈+=x x x ϕ,证明:A x ∈)(ϕ(Ⅱ)设A x ∈)(ϕ,如果存在)2,1(0∈x ,使得)2(00x x ϕ=,那么这样的0x 是唯一的;(Ⅲ)设A x ∈)(ϕ,任取)2,1(∈l x ,令,,2,1),2(1⋅⋅⋅==+n x x n n ϕ证明:给定正整数k,对任意的正整数p,成立不等式||1||121x x LL x x k k lk --≤-++解:对任意]2,1[∈x ,]2,1[,21)2(3∈+=x x x ϕ,≤33)2(x ϕ35≤,253133<<<,所以)2,1()2(∈x ϕ对任意的]2,1[,21∈x x ,()()()()23232132121211121212|||)2()2(|x x x x x x x x ++++++-=-ϕϕ,<3()()()()32321321112121x x x x ++++++,所以0<()()()()2323213211121212x x x x ++++++32<,令()()()()2323213211121212x x x x ++++++=L,10<<L ,|||)2()2(|2121x x L x x -≤-ϕϕ所以A x ∈)(ϕ反证法:设存在两个0000),2,1(,x x x x '≠∈'使得)2(00x x ϕ=,)2(00x x '='ϕ则 由|||)2()2(|/00/00x x L x x -≤-ϕϕ,得||||/00/00x x L x x -≤-,所以1≥L ,矛盾,故结论成立。

2006年广东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06年广东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06年广东省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命题人:惠东中学物理组 王显冲 2006-2-2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地球的年龄到底有多大,科学家利用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通过对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中铀和铅含量的测定,推算出该岩石中含有的铀是岩石形成初期时的一半.铀238衰变后形成铅206,铀238的相对含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1中N 为铀238的原子数,N 0为铀和铅的总原子数.由此可以判断出 ( )A .铀238的半衰期为90亿年B .地球的年龄大致为45亿年C .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时的铀、铅比例约为1:4D .被测定的古老岩石样品在90亿年时铀、铅比例约为1:3 2. 图2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图,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循环.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放出热量B .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并吸收热量C .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并放出热量D .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并吸收热量3. 如图3所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lm 的六个质点a 、b 、c 、d 、e 、f 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lm/s 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 =0时到达质点a ,a 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 =1s 时,质点a 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质点a 第二次到达最高点并由最高点向其平衡位置运动的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质点b 、f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B .质点c 、e 的速度逐渐增大C .质点d 向上运动D .质点f 向上运动 4. 每当彗星的碎屑高速运行并与地球相遇时,常有部分落入地球大气层燃烧,形成划过天空的流星暴雨.下列有关流星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流星对地球的吸引力远小于地球对流星的吸引力,所以流星落向地球B .流星落人地球大气层中后,速度越来越大,机械能不断增加图1图2 图3C .流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流星的引力大小相等,但流星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改变运动方向落向地球D .流星是在受到彗星斥力作用下落向地球的5. 如图4是光电管工作原理图.接通S 后,绿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 时,电流表G的指针发生偏转.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紫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 时,电流表G 的指针偏转角度一定比绿光照射时要大B .用白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 时,电流表G 的指针一定能发生偏转C .电路不变,当发现电流表G 的指针偏转角度变小,可以断定照射光电管阴极K 的光变暗了D .人眼未观察到光线射到光电管的阴极K 时,但电流表G 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可以断定发生了光电效应现象6. 如图35所示,厚壁容器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可移动的胶塞(用卡子卡住),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增大容器内的压强.当容器内压强增到一定程度时,打开卡子,在气体把胶塞推出的过程中( )A .温度计示数升高B .气体内能增加C .气体内能不变D .气体内能减小7. 氢原子中核外电子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二能级时,辐射出去的光照射在某种金属上能使其产生光电效应,那么处于第四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级跃迁时辐射的各种频率的光中能使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有 (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8.要使氘核聚变,必须使它们之间距离接近r 0cm ,也就是接近到核力能够发生作用的范围,物质温度很高时,氘原子将变为等离子体,等离子的分子平均动能为E k =3K 1T /2,K 1叫玻耳兹曼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两个氘核之间的电势能为E p =ke 2/r ,r 为电荷之间的距离,则氘核聚变的温度至少为 ( )A .ke 2/K 1r 0B .ke 2/2K 1r 0C .ke 2/3K 1r 0 C .ke 2/4K 1r 0.9. 现代汽车中有一种先进的制动机构,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是完全刹死滑行,而是让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经研究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制动,它有一个自动检测车速的装置,用来控制车轮的转动,其原理如图6,铁质齿轮P 与车轮同步转动,右端有一个绕有线圈的磁体,M 是一个电流检测器.当车轮带动齿轮转动时,线圈中会有电流,这是由于齿靠近线圈时被磁化,使磁场增强,齿离开线圈时磁场减弱,磁通变化使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将这个电流经放大后去控制制动机构,可有效地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如图所示,在齿a 转过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关于M中感应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4图5A .M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一直向左B .M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一直向右C .M 中先有自右向左,后有自左向右的感应电流D .M 中先有自左向右,后有自右向左的感应电流10. 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人们经过了艰苦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目的主要是 ( )A .加大飞机的惯性B .使机体更加平衡C .使机翼更加牢固D .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11、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最短时储存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凹槽轨道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边缘上,如图(6)所示,用钢球先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而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

2006年广东省考试

2006年广东省考试

2006年广东省考试物理试卷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学校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若用答题卡答题的,还要按要求将姓名、准考证号写、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是否填写右上角的座位号,请按考场要求做)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4.根据当地要求使用答题卡答题的考生,必须用规定的铅笔将答题卡上第一大题中对应小题所选的选项涂黑。

5.考试结束时,将试卷(用答题卡的连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

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若用答题卡答题,则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做法中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多用天然气代替煤和石油 B.废电池与其他废品一起填埋c.用核能代替水力发电 D.开发太阳能取代煤、天然气供热2.下列电器中,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电风扇 B.移动电话 C.电冰箱D·电吹风3.如图l是—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

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减弱噪声()A.在声源处减弱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4.夏天的清晨,河面上常会出现一些雾气,这个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水蒸气升华 B.水蒸气液化C、水蒸气凝固 D.水蒸气凝华5.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 ( )A.人体海水干木柴 B.橡胶铁钉陶瓷C、硬币石墨铜块 D.水银塑料盐酸6.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丙、丁、乙、甲 B.乙、丁、甲、丙C.乙、甲、丁、丙 D.甲、乙、丙、丁7。

如图3所示,三个材料相同,但粗细、长短都不相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较小的是 ( )A、甲铁柱B.乙铁蛀C.丙铁柱D.无法确定第二卷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2006年广东新教材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详解第二套试题

2006年广东新教材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详解第二套试题

2006年广东新教材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详解第二套试题说明:本套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B.增大光的强度C.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D.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2.据报导,磁悬浮列车已在上海正式运行,图1中所示为某种磁悬浮的原理.图中A是圆柱形磁铁,B 是用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电阻率为零的超导圆环.将超导圆环B水平放在磁铁A上,它就能在磁力的作用下悬浮在磁铁A的上方空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在B放入磁场的过程中,B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稳定后,感应电流消失②在B放入磁场的过程中,B中将产生感应电流,当稳定后,感应电流仍存在③若A的N极朝上,则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④若A的N极朝上,则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示方向相反图1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如图2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接220V的正弦交流电,副线圈上接有灯泡L和电热器R,开始时开关S断开,当S接通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减小B.副线圈两端M、N的输出电压增大C.灯泡L的电功率减小D.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设法使其压强增大,则在这一过程中()A.气体的密度减小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外界对气体做了功D.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5.如图3,物体在斜向上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水平面光滑,物体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若水平面粗糙,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C.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一定受四个力作用图36.在地球上,赤道附近的物体A 和北京附近的物体B ,随地球的自转而做匀速圆周运动,可以判断( ) A .物体A 与物体B 的向心力都指向地心B .物体A 的线速度的大小小于物体B 的线速度的大小C .物体A 的角速度的大小小于物体B 的角速度的大小D .物体A 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大于物体B 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7.某空间存在着如图4所示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A 、B 两个物块叠放在一起,并置于光滑的绝缘水平地面上.物块A 带正电,物块B 为不带电的绝缘块.水平恒力F 作用在物块B 上,使A 、B 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在A 、B 一起向左运动的过程中,以下关于A 、B 受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4A .A 对B 的压力变小 B .B 对A 的摩擦力保持不变C .A 对B 的摩擦力变大D .B 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8.将“超级市场”中运送货物所用的平板车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配送员用4.0×210N 的水平力推动一箱1.0×210kg 的货物时,该货物刚好能在平板车上开始滑动;若配送员推动平板车由静止开始加速前进,要使此箱货物不从车上滑落,配送员推车时车的加速度的取值可以为( ) ①3.2m/2s ②5.5m/2s ③6.0m/2s ④2.8m/2s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如图5所示,两个闭合圆形线圈A 、B 的圆心重合,放在同一水平面内,线圈A 中通以如下面右图所示的变化电流,t =0时电流方向为顺时针(如图中箭头所示).在1t -2t 时间内,对于线圈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 .线圈B 内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扩张的趋势 B .线圈B 内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收缩的趋势C .线圈B 内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扩张的趋势D .线圈B 内有逆时针方向的电流,线圈有收缩的趋势.10.如图6(a )所示,两个平行金属板P 、Q 竖直放置,两板间加上如图(b )所示的电压.t =0时,Q板比P 板电势高5V ,此时在两板的正中央M 点有一个电子,速度为零,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使得电子的位置和速度随时间变化.假设电子始终未与两板相碰.在0<t <8×1010-s 的时间内,这个电子处于M 点的右侧,速度方向向左且大小逐渐减小的时间是( )图6A .0<t <2×1010-s B .2×1010-s <t <4×1010-sC .4×1010-s <t <6×1010-s D .6×1010-<t <8×1010-s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13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11.(6分)(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 ,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长度,如图7(a )所示,图示的读数是________cm .图7(2)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7(b )所示,用米尺测得斜面的高度与长度之比为41,小车质量为400g ,图7(c )是打出纸带的一段,相邻记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由图可知,打点计时器打纸带上B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B v =________m/s ,打纸带上E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E v =________m/s ,打点计时器打纸带上B 点和打纸带上E 点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 12.(7分)(1)在实验室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螺旋测微器的读数部分如图8(左)所示,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图8(2)如图8右图所示电路是测量电流表内阻的实物连接图,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箱R 的电阻调到零;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1R 的滑片,使得电流表达到满偏电流0I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的电阻,使电流表的示数为0I /2; ④读出电阻箱的电阻值x R ,可以认为电流表的内阻测r =x R . (1)请在右侧画出测量电流表的内阻的电路图.(2)已知电流表的量程是50mA ,内阻约是40Ω.可供选择的滑动变阻器1R 有: (A )阻值0-10Ω,额定电流2A(B )阻值0-50Ω,额定电流1.5A ;可供选择的电阻箱R 有: (C )阻值0-99.9Ω(D )阻值0-999Ω.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电流表的内阻,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1R 是________;电阻箱R 是________.(填仪器前的字母代号)(3)本实验中电流表的测量值测r 与电流表内阻的真实值真r 相比,有( )A .测r >真rB .测r <真rC .测r =真rD .测r 可能大于真r ,也可能小于真r(4)如果提高电池的电动势,用此电路测出的电流表的内阻的误差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本题共6小题,共6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在车厢顶上吊有一单摆,摆长为L ,如图9所示,当小车向左运动时,悬线偏向竖直方向的左边一个恒定的角度,使这个单摆摆动,摆动的平面与小车的前进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测得振动周期为T ,求放在该车厢地板上质量为M 的物体在相对车厢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图914.(10分)宇宙飞船在距火星表面H 高度处作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半径为R ,今设飞船在极短时间内向外侧点喷气,使飞船获得一径向速度,其大小为原速度的α 倍,因α 量很小,所以飞船新轨道不会与火星表面交会,如图10所示,飞船喷气质量可忽略不计.图10(1)试求飞船新轨道的近火星点的高度近h ,和远火星点高度远h .(2)设飞船原来的运动速度为0v ,试计算新轨道的运行周期T .15.(11分)静止的氮核(N 147)被速度为0v 的中子(n 10)击中,生成甲、乙两核,甲乙两核的速度方向与撞击的中子速度方向一致.测得甲、乙两核动量之比为1∶1,动能之比为1∶4,当它们垂直进入匀强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之比为1∶6,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什么核?写出核反应方程式,并求出甲、乙两核速度.16.(12分)如图11所示,两根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 角放置.导轨间距为L ,导轨上端有阻值为R 的电阻,导轨电阻不计,整个导轨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把一根质量为m 、电阻也为R 的金属圆杆MN ,垂直于两根导轨在导轨上,从静止开始释放,求:图11(1)金属杆MN 运动的最大速度m v 的大小.(2)金属杆MN 达到最大速度为31时的加速度a 的大小.17.(11分)如图12所示,质量为2m ,长为l 的木块置于光滑水平台面上,质量为m 的子弹以初速度0v 水平向右射向木块,穿出木块时的速度为2v ,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图12(1)求子弹穿越木块的过程中木块滑行的距离1L .(2)若木块固定在传送带上,使木块随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度u 水平向右运动,子弹仍以初速度0v 向右射向木块(u <0v ),求子弹最终速度v .(3)求在(2)情况下,子弹在木块中行进的过程中,木块移动的距离2L .18.(13分)如图13,由电容器和磁场组成一射线管,电容器极板长1L =5cm ,两板间距d =5cm ,两端加电压U =10V ,电容器右侧有一宽度为2L =5cm 弱磁场区域,其磁感应强度B =510-T ,方向竖直向下,在磁场边界的右边s =10m 处,放置一个标有坐标的屏,现有初速度7010=v m/s 的负离子束从电容器中心水平向右入射(荷质比γ =||mq=5×1010C/kg ).若不加电压和磁场时,离子束恰打在坐标的原点上,那么加上电压后离子束应打在坐标纸上的哪个位置?(结果精确到0.1cm ).图13参考答案1.D由光电效应的规律可知D正确2.C超导材料的电阻为零,当B中产生感应电流后电流不会消失①错,②对;由楞次定律可知③正确3.D由于原副线圈匝数未变,原线圈两端电压不变,所以副线圈两端电压不变,A、B均错;灯泡L的电功率不变,C错;闭合S后,并联电路电阻减小,副线圈电流增大,原线圈电流增大.4.C 温度不变,压强增大,体积应减小,外界一定对气体做了功,C 对,A 错;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B 错;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外界对气体做了功,气体一定放出热量,D 错5.C 当F 的竖直分量等于重力时,A 、B 均错;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即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6.D A 、B 均作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周运动的圆心,A 错;A A r v ω=,B B r v ω=,B 错;A A r a 2ω=,B B r a ω=,D 对.7.B AB 一起向左加速,速度增大,A 所受洛仑兹力向下且增大,A 错;a m m F B A )(+=,a m f A A =,A 所受摩擦力保持不变,B 对;C 错,D 错8.D N .f m 21004⨯=.222m/s 410100.4=⨯==m f a m m 所以,车的加速度应小于2m/s 4,即D 正确.9.A 21t t -时间内,线圈A 中电流为逆时针,且增大,由楞次定律可知,B 中电流应为顺时针根据同向电流相吸,异向电流相斥,B 线圈必有扩张趋势,A 对 10.D 0-2×1010-s 时间内电子应向Q 板运动,2×1010-s -4×1010-s ,电子向右减速;4×1010--6×1010-s ,电子向左加速,6×1010--8×1010-s ,电子向左减速,答案应选D .11(1)0.405 (2)0.15 10.33,5.33×210- 12.(Ⅰ)0.920mm (Ⅱ)(1)电路图如答图1答图1(2)A ;C (3)A (4)减小13.悬线偏离竖直方向左侧,意味着小车具有一向右的加速度,设车的加速度为a ,球与小车相对静止时偏角为θ ,绳拉力为T',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T'sin θ =ma T'cos θ =mg 即 T'=22g a m +小球摆动时以答图2所示位置为平衡位置,其等效重力加速度答图222g a g'+=,由g'lT π2=,得22π4T L g'=,解得 2222)π4(g TL a -=,方向向右 对M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则f =Ma =2222)π4(g TL M -,方向向右14.设火星和飞船的质量分别为M 和m ,飞船沿椭圆轨道运行时,飞船在最近点或最远点与火星中心的距离为r ,飞船速度为v .因飞船喷气前绕圆轨道的面积速度为0021v r ,等于喷气后飞船绕椭圆轨道在P 点的面积速度p v r 021sin θ (P 为圆和椭圆的交点),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后者又应等于飞船在近、远火星的面积速度rv 21,故0021v r =p v r 021sin θ =rv 21 即 00v r =rv ①由机械能守恒定律202202)(2121r Mm G v a v m r Mm G mv -+=- ② 飞船沿原圆轨道运动时,有 02020r v m r MmG = ③式中 0r =R +H ,r =R +h上述三个方程消去G 、M 、0v 后可解得关于r 的方程为02)(120022=+--r r r r α上式有两个解,大者为远r ,小者为近r ,即⎪⎪⎩⎪⎪⎨⎧-+=-=++=+=αααα111100H R r r H R r r 远近故近、远火星点距火星表面的高度为αα+-=-=1RH R r h 近近αα-+=-=1RH R r h 远远(2)设椭圆轨道的半长轴为a ,则 a r r 2=+远近 即 21α-=r a飞船喷气前绕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 00π2v r T =设飞船喷气后,绕椭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2/300)(r a T T = 故2/32002/300)11(π2)(α-==v r r a T T 2/320)11()(π2α-+=v H R T15.设甲质量为1m 速度1v ,乙质量为2m 速度2v ,甲乙电量为1q 和2q ∵ 2211v m v m =;21122221421v m v m ⨯=(已知) ∴ 1v ∶2v =1∶4 则1m ∶2m =4∶1∴ u um 1245)114(1=⨯+=, u um 315)114(2=⨯+=由rmv qvB 2= ∴ B q v m 111∶B q vm 222=1∶6∴ 1q ∶2q =6∶1而1q +2q =7e ∴ 1q =6e ,2q =e∴ 甲为C 126,乙为H 31.核反应方程H C n N 3112610147+→+由动量守恒 22110v m v m v m n += ∴ 2401v v =,0261v v = 16.(1)金属杆MN 由静止释放后,沿导轨加速下滑时,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为E =BLv cos θ ,由MN 与电阻R 组成的闭合电路中感应电流为RBLvR E I 22==cos θ ① 由右手定则可知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N 到M ,此时金属杆除受重力mg 、支持力N F 外,还受磁场力,即:F =BIL =RvL B 2cos 22θ金属杆受力示意图如答图2所示,金属杆沿斜面方向的合外力为答图2合F =mg sin θ -F cos θ=mg sin θ -θRv L B 222cos 2⋅ ②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m sin θ -θRv L B 222cos 2=ma ③ 由③式可知,当a =0时,金属杆下滑的速度达最大值,即求出 θθcos tan 222L B mgR v m =(2)将θθcos 3tan 23122L B mgR v v m ==代入②得 )31(c o s 2s i n 222m v R L B mg F'⋅-=θθ合 mg mg mg θθθsin 32sin 31sin =-= 而ma'F'=合 有: g a θsin 32=' 17.(1)由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子弹射击木块时,木块的速度为v '.列系统动量守恒方程v m mv mv '+=22100 ① 041v v =' 列系统能的转化与守恒方程fl v m v m mv ='+-])2(21)21(21[2122020 ② 对木块列动能定理方程12)2(21fL v m =' ③ 把v '代入②式,求出ffl v m v m mv =+-⋅])41()2(21)21(21[21202020 整理,得 20165mv fl = ④20165mv lf = ⑤ 把v '和f 代入③式,得12020165)41()2(21L mv l v m =⋅ ∴ l L 511= (2)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木块受到传送带的作用力,使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所以不能用动量守恒来处理这个问题.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速度v 若达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子弹相对木块不再移动,从此以后子弹和木块以共同的速度u 一起运动,这样子弹就射不出木块.由此可以想到:当u 大于某一值时,子弹射不出木块,子弹的速度就是u ;当u 小于或等于某一值时,子弹射出木块,子弹最终的速度不小于u ,而这个参考值一定与子弹的初速度0v 有关.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按照子弹射出木块的情形列方程求解,在求出的结果中进行讨论,就能得出两种情形的结果.设子弹射穿木块过程用的时间为t .取水平向右为列方程的正方向,对子弹列动量定理方程-ft =mv -0mv ⑥fv v m t )(0-= 对子弹列动能定理方程)(2121202ut l f mv mv +-=- ⑦ 把前面求出的fl 、t 代入,整理得0)316(1682002=-+-v uv uv v202085)(v v u u v --±= ∵ 根据题意v ≥u ∴ 202085)(v v u u v --+= 上面这个式子要求:085)(2020≥--v v u ,题中的条件:u <0v . 这样我们得到下面一组不等式⎪⎩⎪⎨⎧<≥-0202085)(v u v v u这组不等式的解是:0)4101(v u -≤,即子弹能打穿木块时,要求传送带运动的速度u 要满足这个关系;反之子弹不能打穿木块时,则要求传送带运动的速度u 满足下列的关系 00)4101(v u v <≤-∴ 解得⎪⎪⎩⎪⎪⎨⎧=<<---+=-≤u v v u v v v u u v v u 时,时,当当0020200)4101(85)()4101((3)当0)4101(v u -≤时, 设: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为t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对子弹列动量定理方程0mv mv ft -=- fv v m t )(0-= 把20165mv lf =及202085)(v v u u v --+=代入,得 )85)((5162020020v v u u v v l t ----= ∴ )85)((61620200202v v u u v v ul ut L ----== 当00)4101(v u v <<-时, 设:子弹在木块中运动的时间为t ',对子弹列动量定理方程0mv mu ft'-=- fu v m t )(0-=' 把f 代入,得 )(516020u v v l t -=' ∴ )(516202u v v t u L -='= 18.通过电场时,粒子受力:||1q d U Eq F == 加速度:2131m/s 10|===γdU dm q U a ,竖直向上. 穿出电场的时间:s 1059011-⨯==v L t 竖直方向速度:m /s 1054111⨯==t a v又由于d =5cm <<S =10m ,故粒子在电容器内的y 轴方向位移可不计.在磁场中,粒子受洛仑兹力:02Bqv F =先假定粒子此时沿x 轴方向位移及分速度皆可忽略,即粒子沿着从电容器出射方向作直线运动.因此2F 为恒力,方向与x 轴正方向平行.由2F 产生的附近加速度:4022221052⨯===.mv l F t a v m/s 因为2v 与0v 数量级相差了三位,故可忽略不计,也就是上述假定成立.由此算出x 、y 方向的位移:cm520232.v Sv t v x === =≈+==010141v s v v l s v t v y cm 05.。

2006年广东新教材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详解第七套试题

2006年广东新教材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详解第七套试题

2006年广东新教材高考物理模拟试题精编详解第七套试题说明:本套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当前,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电磁波,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带电体和永磁体放在一起,就会在周围空间产生电磁场B.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其波长始终保持不变C.电视机、收音机和手机所接收的信号都属于电磁波D.微波炉内所产生的微波不是电磁波,而是波长微小的机械波2.人造地球卫星在科研、国防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发射的技术高,就能使人造地球卫星()A.在地球赤道面离地面任意高度的圆轨道上,并且相对于地面永远是静止的B.在与地球赤道共面的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但相对地面不一定是静止C.有可能在地球任一纬度线所决定的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始终在某一经度圈所在的平面内运动,且轨道与该经度圈为同心圆,卫星相对地面静止3.某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值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值的4/9,如果把在地球表面上走得准确的摆钟搬到该行星表面上,摆钟的分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实际时间应是()A.2.25h B.1.5h C.4/9h D.2/3h4.如图1所示,P、Q是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点电荷,PQ连线的中点为O,a、b为中垂线上的两点,且Oa<Ob,则()图1A.a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a点的电势等于b点电势B.a点场强小于b点场强,a点的电势大于b点电势C.a点场强等于b点场强,a点的电势小于b点电势D.将另一个电量较少的点电荷放在a点比放在b点的电势能大5.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0A和2.0V.重新调节R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24.0V,则这台电动机正确运转时的输出功率为()图2A.32W B.44W C.47W D.48W6.在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扫描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其扫描原理如图3所示.圆形区域内的偏转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 点而打在屏幕的中心M 点.为了使屏幕上出现一条以M 点为中点的亮线PQ ,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应是图4中的( )图3图47.如图5所示,一木块B 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 放在木板B 的上面,木块A 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 向左拉木板B ,使它们以速度v 运动,这时弹簧秤示数为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5A .木板B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B .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C .若木板以2v 的速度运动,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D .若用力2F 拉木板B ,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8.一质子和α 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半径相同的圆周运动.由此可知质子的动能1k E 和α 粒子的动能2k E 之比1k E ∶2k E ( )A .4∶1B .1∶1C .1∶2D .2∶19.如图6所示为一点光源S 通过平面镜成像.设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度v 沿OS 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 方向之间的夹角30°,则光源的像S'(图中没画出)( )A .以速率v ,平行于OS 向右运动B .以速率v ,垂直于OS 向下运动C .以速率3v ,沿S'S 连线向S 运动D .以速率v ,沿S'S 连线向S 运动图610.下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是( )A .某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吸收20kJ 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没有其他任何影响B .打开一高压密闭容器,其内气体自发溢出后又自发进去,恢复原状C .利用其他手段,使低温物体温度更低,高度物体的温度更高D .将两瓶不同的液体自发接融,然后又自发地各自分开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13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 11.(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点,在白纸上记下O 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1F 和2F .(2)在纸上根据1F 和2F 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1)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7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所用的电路如图7所示,一位同学测得的六组数据如表中所示.图7(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8中作出U -I 图线.图8(2)根据图线得出电池的动势E =________V ,根据图线得出的电池内阻r =________ .(3)若不作出图线,只选用其中两组U 和I 的数据,可利用公式E =1U +r I 1和E =2U +r I 2算出E 和r E 和r 误差最大.三、本题共6小题,共6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一质量m =2kg 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高h =3.5m 处由静止滑下,斜面底端紧接着一个半径R =1m 的光滑圆环,如图9所示,试求:图9(1)小球滑至圆环顶点时对环的压力(2)小球至少应从多高处由静止滑下才能越过圆环最高点(3)小球从h'=2m 处由静止滑下时将在何处脱离圆环.(g =10m/2s )14.(10分)如图10所示,abcde 和a'b'c'd'e'为两平行的光滑导轨,其中abcd 和a'b'c'd'部分为处于水平面内的直轨,ab 、a'b'间距为cd ,c'd'间距的2倍,de 、d'e'部分为与直轨相切的半径均为R 半圆形轨道,且处于竖直平面内.直轨部分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弯轨部分处于匀强磁场以外.在靠近aa'和cc'处放有两根金属棒MN 、PQ ,质量分别为2m 和m .为使棒P Q能沿导轨运动而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ee',在初始位置必须至少给棒MN 以多大的冲量?(设两段水平直轨均足够长,PQ 出磁场时MN 仍在宽轨道上运动).图1015.(11分)如图11所示,质量可忽略不计,半径为R 的薄圆盘,可绕过圆心O 的光滑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圆盘边缘的A 点和距圆心R /2的B 点分别固定质量分别为1m 、2m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已知1m =22m ,且OA 与OB 垂直,现让圆盘从OA 连线为水平位置时开始由静止释放.当OA 转到竖直位置时,求此时:图11(1)圆盘转动的角速度;(2)物块1m 对圆盘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1 6.(12分)如图12所示电路,r =2Ω,2R =4Ω,A 、B 两灯的规格分别为“4V 4W ”、“10V 10W ”.图12(1)当1S 接a ,2S 断开时,A 、B 两灯均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动势和1R 的阻值.(2)当1S 接b ,2S 接通时,1R 消耗的功率是多少?(灯泡电阻不随温度改变)17.(11分)如图13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该装置是在矩形箱子的前、后壁上各安装一个由力敏电阻组成的压力传感器.用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夹着一个质量为2.0kg 的滑块,滑块可无摩擦滑动,两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压在传感器a 、b 上,其压力大小可直接从传感器的液晶显示屏上读出.现将装置沿运动方向固定在汽车上,传感器b 在前,传感器a 在后.汽车静止时,传感器a 、b 的示数均为10N .(取g =10m/2s )图13(1)若传感器a 的示数为14N 、b 的示数为6.0N ,求此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2)当汽车以怎样的加速度运动时,传感器a 的示数为零.18.(13分)如图14所示的空间区域里,y 轴左方有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跟y 轴负方向成30°角,大小为E =4.0×510N/C ,y 轴右方有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有一质子以速度0v =2.0×610m/s ,由x 轴上的A 点,第一次沿x 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第二次沿x 轴负方向射入磁场,回旋后都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最后又进入磁场.已知质子质量近似为H m =1.6×2710kg .求:图14(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2)质子两次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比值.(3)质子两次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各是多少?参考答案1.C 2.B 3.B 4.A 5.A 6.B 7.D 8.B 9.D 10.C11.(1)未记下细线的方向;(2)应根据1F 和2F 的大小和方向作图 (3)应将橡皮条与线的结点拉至原位置O 点. 12.(1)略 (2)E =1.46V ,r =0.72Ω (3)第3组和第4组13.(1)设小球滑至环顶时速度为1v ,所受环的压力为N ,选顶点为零势点,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圆周运动的知识有 221)2(mv R h mg =- ① Rv m F mg N 2=+ ②①②方程联立得N40)515.32(102)52(52)2(22=-⨯⨯=-=-=--=-=Rh mg mg R mgh mgR R h mg mg R v m F N(2)当圆环对小球的压力为零时,仅由重力充当向心力,对应的速度2v 为越过圆环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对应的高度1h ,为最低高度,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圆周运动知识有 22121)2(mv R h mg =- ③ Rv m mg 22= ④③④联立得 m g R R h mg 21)2(1=- m 52252211.R R R h ==+=(3)由于1h h <',故球在还没有到达顶前即与环脱离,设脱离时圆环的位置半径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选轨道最低点为零势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圆周运动知识有 221mv h mg ='+mg (R +R cos θ ) ⑤ mg cos θ =Rv m 2⑥⑤⑥联立得:cos θ =R R h 3)(2-' ∴ cos θ =32即在θ =arccos32处小球与圆环脱离. 14.若棒PQ 刚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e e ',则由mg =Rv m 2有PQ 在最高点的速度gR v e =由机械能守恒,设棒在d d '时速度为d v ,则222121e d mv mv =+mg ·2R ,gR v d 5= 两棒在直轨道上运动的开始阶段,由于回路中存在感应电流,受安培力作用,棒MN 速度减小,棒PQ 速度增大,当棒MN 的速度1v 和棒PQ 的速度2v 达到221v v =时,回路中磁通量不再变化而无感应电流,两者便作匀速运动,因而gR v 52=,251gRv =. 在有感应电流存在时的每一瞬间,由F =BIl 及MN 为PQ 长度的2倍,棒MN 和PQ 所受安培力1F 和2F 有关系1F =22F ,从而在回路中存在感应电流的时间t 内,有212F F =. 设棒MN 的初速度为0v ,在t 内分别对两棒应用动量定理有 01122mv mv t F -=-,22mv t F =,2530gRv =则至少应给棒MN 的冲量gR m mv I 5320==15.(1)设OA 转到竖直位置时转盘的角速度为ω ,选转轴O 所在的水平面为零势能面. 1m 、2m 的线速度分别为:1v =ω R 2v =ω R /2 由1m 、2m 系统机械能守恒有:gR m v m v m R gm 1222211221212-+=- 解得:ω =gR R332(2)物块1m 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g m 1和圆盘对它的支持力1N F由其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Rv m g m F N 21111=-1m 的线速度为1v =ω R =gR 332解得:圆盘对1m 的支持力为 3711g/m F N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1m 对圆盘的作用力为 37111g/m F F N N -=-='负号表示与1N F 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下.16.当1S 接a ,2S 断开时,相当于A 灯与2R 并联,B 灯和1R 并联,两并联部分再串联接入电路中,画出其等效电路即可求解.当1S 接b 、2S 接通时,2R 与A 灯泡同时被短路.此时,只有1R 和B 灯并联接入电路中,很容易求解. (1)当1S 接a ,2S 断开时,其等效电路如答图1所示.答图1因为A 、B 两灯均正常发光,2R 又已知,所以有 1A A 4422===R U I A A 灯电流1A A 44===A A A U P I 所以总电流 A 2A )11(2=+=+=I I I A 又因为 1A A 1010===B B B U P I 则 1I =I -B I =(2-1)A =1A 所以 11011==I U R B Ω=10Ω 同时也可求得电源电动势为B A U U E +=+Ir =(4+10+2×2)V =18V(2)当1S 接B ,2S 接通时,2R 与A 灯同时被短路,1R 与B 灯并联后接入电路.此时,101022==B B B P U R Ω=10Ω. 而1R =10Ω 所以,==21R R 外 5 Ω 干路电流为 2.6A A 2518=+=+='r R E I 外 路端电压为U =E -Ir =(18-2.6×2)V =12.8V所以,1R 上消耗功率为108.122121==R U P W =16.4W 17.(1)依题意:左侧弹簧对滑块向右的推力 1F =14N答图2右侧弹簧对滑块向左的推力 N 6.02=F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1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21ma F F =-得:2211 4.0m/s 2.06.014=-=-=m F F a 1a 与1F 相同,即向前(向右)(2)a 传感器的读数恰为零,即左侧弹簧的弹力1F '=0因两弹簧相同,左弹簧伸长多少,右弹簧就缩短多少,所以右弹簧的弹力变为2F '=20N滑块所受合力产生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2ma F F ='=合得:22210m/s -='=m F a 负号表示方向向后(向左)18.(1)质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则qBmv r =依题意两次运动轨迹如答图3所示.答图3由几何关系r =2OA =20cm =0.2mT 10.02.0106.1100.2106.1196270=⨯⨯⨯⨯⨯==--qr v m B B (2)由qB m T π2=,设两次运动时间分别为1t 和2t ,则1t ∶2t =T 360210∶T 36030=7∶1 (3)两次质子均以相同速度进入电场,则两次在其中运动时间t 相同,设位移为S ,则⎪⎩⎪⎨⎧===qE mv t t m qE S E t v E S 032202130cos 30sin ::方向平行方向垂直代入数值 s 107.1100.4106.1100.2106.1327519627---⨯=⨯⨯⨯⨯⨯⨯⨯=t。

2006年全国高考卷2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6年全国高考卷2物理试题及答案(精编清晰)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黑龙江、吉林、广西、云南、贵州等省用)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 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的得0分). 14.现有三个核反应:①2311Na240121Mg e→+ ②23592U11419210563603n Ba Kr e+→++ ③23411120H H He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C .①β衰变,②裂变,③聚变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15.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相连,从滑轮到P 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轴上的摩擦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㝊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A .4μmgB .3μmgC .2μmgD .μmg16.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

以u 表示声源的速度,V 表示声波的速度(u <V )ν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

若u 增大,则 A .ν增大,V 增大 B .ν增大,V 不变C .不变,V 增大D .ν减小,V 不变17.ab 是长为l 的均匀带电细杆,P 1、P 2是位于ab 所在直线上的两点,位置如图所示,ab 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 1处的场强大小为E 1,在P 2处的场强大小为E 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 1>E 2B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 1>E 2C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 1<E 2D .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 1<E 218.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P 和Q 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

Q 与轻质弹簧相连。

设Q 静止,P 以一定初速度向Q 运动并弹簧发生碰撞。

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广东卷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6)转船和分批装运条款应与合同的规定一致。 (7)付款方式是否与合同规定的一致。 (8)要求提供的单据种类、份数及填制方法是否有不适当的要求和规定, 应酌情作出适当处理。 (9)信用证上有很多印就的内容,特别对信用证空白处、边缘处加注的 字句和戳记等应特别注意
主编 吴国新 CH-18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15
主编 吴国新 CH-18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13
2.审证
信用证的条款和开证银行的资信都关系到能否安全结汇。卖方 收到买方开来的信用证后,应对照销售合同和UCP500进行审核。 审证的基本原则是:信用证的内容必须与销售合同的规定相一致。 银行审核主要涉及的内容为: 检查信用证的真伪和信用证的表面真实性,如果银行不能确定信用 证的表面真实性,它必须不延误地告知开证行,并且告知受益人它 不能核对信用证的真实性;开证行/保兑行的资信情况必须与所承担 的信用证义务相适应,如果发现他们资信不佳,应酌情采取适当的 措施;信用证是否是不可撤销的信用证,因为只有不可撤销的才有 付款保证;信用证是否已经生效、条款中是否加列了“限制性”条款 或其他“保留”条款,减低安全收汇的作用。
除了预约保险方式外,进口方亦可对货物逐笔保险。与预约保 险不同,逐笔保险每次投保费用是独立计算,合同是独立签定 的。
主编 吴国新 CH-18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4
三、 审单付款
在L/C方式下,出口人装运货物后,要根据信用证的规定提供 全套货运单据(shipping documents)进行议付。开证/议付 银行根据UCP500的规定和信用证 “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支 付原则,对所呈交的单证进行审核,如果单证表面条款无异议 即可按规定付款日期付款,否则可拒付,除非进口方指示银行 接受一切不符点。另外,UCP500第13条规定:如果开证行或 保兑行或其他指定银行决定拒收单据,必须在收到单据次日起 7个法定工作日内,以电信方式或其他快捷方式通知寄单银行 或受益人。进口方在收到开证行付款通知的同时,应立即办理 付款赎单。

2006高考物理试题大全

2006高考物理试题大全

17.图中为一&uot;滤速器&uot;装置的示意图。a、b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一束具有各种不同速率的电子沿水平方向经小孔O进入a、b两板之间。为了选取具有某种特定速率的电子,可在间a、b加上电压,并沿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加一匀强磁场,使所选电子仍能够沿水平直线OO'运动,由O'射出,不计重力作用。可能达到上述目的的办法是
A.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广东卷)物理试题及答案------------------综(重庆)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66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综(四川)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69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9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综(天津)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15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江苏卷)物理试题及答案-----------19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上海卷)物理试题及答案-------------------35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理综(北京)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48
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某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后,放出一个电子,分裂为两个α粒子。由此可知
A.A=7,Z=3
B.A=7,Z=4
16.我国将要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探月卫星&uot;嫦娥1号&uot;。设该卫星的轨道是圆形的,且贴近月球表面。已知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 km/s,则该探月卫星绕月运行的速率约为

2006年广东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2006年广东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2006年广东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26.如图7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t a -图象B .乙是t s -图象C .丙是t s -图象D .丁是t v -图象27.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10s 内质点经过的路程是20cmB .质点振动频率是4HzC .第4s 末质点的速度是零D .在s t 1=和s t 3=两时刻,质点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28.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B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 .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D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热能的总和29.如图9所示,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垂直纸面放置一根长为L ,质量为m 的直导体棒。

在导体棒中的电流I 垂直纸面向里时,欲使导体棒静止在斜面上,下列外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和方向正确的是A .ILmgB αsi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B .ILmg B αsi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C .ILmg B αcos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D .IL mg B αcos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 30.有关光和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纤通信运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B .光子的波长越长,它的能量越大C .光照射在金属板上,就会产生光电效应D .多路话音信号在光纤中传输会互相干扰34.(4分)游乐场的过山车的运行过程可以抽象为图13所示模型。

弧形轨道的下端与圆轨道相接,使小球从弧形轨道上端A 点静止滑下,进入圆轨道后沿圆轨道运动,最后离开。

试分析A 点离地面的高度h 至少要多大,小球才可以顺利通过圆轨道最高点。

(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R ,不考虑摩擦等阻力)。

35.(1分)据报道,美国计划2021年开始每年送15000名游客上太空旅游。

2006年广州市高三物理(X科)统一测试题答案

2006年广州市高三物理(X科)统一测试题答案

2006年广州市高三物理(X 科)统一测试题答案2006. 12. 2311.(10分) (1)23216549)(TS S S S S S ++-++(3分,不用逐差法表示2分) (2)23316549)()(T S S S S S S mmg ++-++-(3分)[说明:若(1)中加速度不用逐差法表示,而(2)中用了(1)的结果,则(2)不扣分] (3)木块的质量应远大于重物的质量 (2分), 实验前将木板右端稍垫高,直至木块在细线未挂上重物时能沿木板匀速下滑 (2分)。

12.(共10分)(1)200Ω (4分,漏单位只给1分) (2)电路如图(4分)(3)LId U 42π(2分)13.(13分)参考解答:设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 月 (1)221t g h 月=① -------(2分) L =v 0t ②-------(2分)R Tm mg 224π=月 ③------(2分)由①②③解得T =Rh hv L20π ④-------(2分)(2) 由①②解得:2202Lhv g =月 ⑤ --(1分) 代入 月mg RMmG=2 ⑥-------(2分) 解得:22202GLRhv M = ⑦------- (2分) ○A14.(13分)参考解答:此解答不完整,(2分)还缺少限制性条件 由:F sin θ+ N =mg ①得:N =mg – F sin ② -------(2分) 因为:N ≥ 0 ③------- (4分) 所以:F ≤mgsin θ ④------- (2分)还有F cos θ-μN =ma ⑤ 即力F 的取值范围应为θμθμsin cos +mg < F ≤mgsin θ ------(3分)15.(13分)参考解答:(1)路端电压等于R 2两端的电压,由RU P 2=得 --------------(2分)V .06 V 120.3222=⨯===R P U U ----------------(3分)(2)电源的电动势E = U 2+Ir , --------------------(2分)由此得干路电流 A 5.1 A 0.10.65.72=-=-=r U E I ----------(2分)通过R 2的电流A 5.0 A 120.6222===R U I -------------------------(2分)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 1 = I -I 2 =(1.5-0.5)A=1.0 A -------------(2分)16.(15分)参考解答: 带电小球在a 点受到Q 的库仑力Q F 为2R QqkF Q = (1分),代入数字算得 Q F = 0.09 N --------(1分)带电小球所受重力 G = 0.03 N (1分) 所以 Q F = 3G (1分)小球在a 点静止,设匀强电场对q 的作用力为E F ,其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22210G F G F Q E =+= ------(2分)∴ 电场力 E F = 10G ----------(2分)把小球从a 点移到b 点,负点电荷Q 对它不做功,由动能定理得 W –GR –E F cos α·R + E F sin α·R = 0 (2分)其中 cos α=EQ F F (1分)=103 (1分)sin α=E F G(1分) =101 (1分)解得 W = 3GR = 9×10-3 J -------------(1分) 17.(18分)参考解答: (1)开始时弹簧形变量为1x , 由平衡条件:kEQ x EQ kx BB==11可得 ①…………… (2分) 设当A 刚离开档板时弹簧的形变量为2x : 由:kEQ x EQ kx AA==22可得 ②…………………………(2分) 故C 下降的最大距离为:21x x h += ③…………………………(3分) 由①~③式可解得)(A B Q Q kE h += ④………………………… (2分)(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C 下落h 过程中,C 重力势能的的减少量等于B 的电势能的增量和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以及系统动能的增量之和当C 的质量为M 时:B Mgh Q E h E =⋅+∆弹 ⑤………………(3分) 当C 的质量为2M 时,设A 刚离开挡板时B 的速度为V2)2(212V m M E Eh Q Mgh B B ++∆+=弹 ⑥ ……………(3分)由④~⑥式可解得A 刚离开P 时B 的速度为:)2()(2B B A m M k Q Q MgE V ++=⑦…………………………(3分)18.(18分)参考解答:(1)粒子A 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设粒子A 的速度为v 0,在MN 上方运动半径为R 1,运动周期为T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圆周运动公式,1210R v m B qv = ①…………………………(1分)解得 01012qB mv qB mv R ==②………………… (1分) 00112qB mv R T ππ==③ ……………(2分) 同理,粒子A 在MN 下方运动半径R 2和周期T 2分别为 R 2 =10202R qB mv qB mv == ④ ………… (1分) T 2 =2qB mπ ⑤ ……………(1分) 粒子A 由P 点运动到MN 边界时速度与MN 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则有 R 1 – h = R 1cos60°,得到:R 1 = 2h …………(1分)R 2 = 4h …………(1分) 间的距离为 PQ = 2R 2sin60°- 2R 1sin60°=h 32 ⑥………(2分) (2)粒子A 从P 点到Q 点所用时间为002135232313262qB mqB m qB m T T t πππ=⋅+=+= ⑦………(2分) 设粒子B 的质量为M ,从P 点到Q 点速度为vmhqB t PQ v π5360==⑧ ……………………… (1分) 由 0122qB mv h R == ⑨ ………………………… (1分) 得到 mv 0 = 4qB 0h ⑩………………………… (1分)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 0 – Mv = 0 ○11 …………………… (2分) 解得: m M 9310π= …………………… (1分)。

2006年全国高考物理一卷试题

2006年全国高考物理一卷试题

2006年全国高考一卷试题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怕标有字母A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或B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分别选做A类或B类试题,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

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类、B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类试题计分。

4.第20、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

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本大题第1、2、3小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

若两类试题均做,一律按A类试题计分。

A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如图1所示,一束卢粒子自下而上进人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发生偏转,则电场方向向,进入电场后,β粒子的动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图1 图2 图32A.如图2所示,同一平面内有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1和2,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b两点与两导线共面,a点在两导线的中间与两导线的距离均为r,b点在导线2右侧,与导线2的距离也为r.现测得a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则去掉导线1后,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3A.利用光电管产生光电流的电路如图3所示.电源的正极应接在端(填“a”或“b”);若电流表读数为8μA,则每秒从光电管阴极发射的光电子至少是个(已知电子电量为l.6×10-19C)B类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B.如图所示,一束β粒子自下而上进入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后发生偏转,则磁场方向向,进人磁场后,p粒子的动能(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B.如图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l 和n2,当负载电阻R中流过的电流为I时,原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为;现减小负载电阻R的阻值,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B.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门电路(填“与”、“或”或“非”)。

2006年广州市高三物理(X科)统一测试题

2006年广州市高三物理(X科)统一测试题

2006年广州市高三物理(X 科)统一测试题2006. 12. 2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观察图一中烟囱冒出的烟和车上的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2.如图二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带正电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比较a 、b 、c 、d 这四点,小球A .在最高点a 处动能较其他三点都小B .在最低点c 处重力势能最小C .在水平直径右端b 处机械能最大D .在水平直径左端d 处总能量最大3.关于动量和动能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系统动量守恒的过程动能必定也守恒 B. 系统动能守恒的过程动量必定也守恒C. 如果一个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那么它的动能必然也不变D. 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那么它的动量必然也不变4.如图三所示,P 、Q 是两个电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其中P 带正电,Q 带负电,O 是P 、Q 连线的中点,MN 是线段PQ 的中垂线,PQ 与MN向垂直于纸面,一电子以初速度v 0一直沿直线MN 运动,则A .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 .电子速度先增大后减少C .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电子速度先减少后增大M图三ac E 图二图一图七5.如图四所示的是甲、乙、丙三个电源的U —I正确的是A .甲电源的电动势比乙大B .乙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都比丙电源大C .甲和丙电源的内阻相等D .甲电源内阻最大,丙电源内阻最小6.图五a 、b 所示的两个情景中,静水中原先静止的甲、乙两船的质量相同、两船上的人的质量也分别相同.站在船上的甲人以同样大小的力拉绳相同的时间t(未发生碰撞)A .t 秒末时,两图中甲船的速率是相同的B .t 秒末时,a 图中甲船的速率小于b 图中甲船的速率C .t 秒末时,bD .t 秒末时,a 图中甲船的速率等于b 图中乙船的速率7.如图六所示,小物体A 沿高为h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从顶端滑到底端,而相同的物体B 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处竖直上抛,则 A .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 B .从开始至落地,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C .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D .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8.如图七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电阻为r ,外电路接有定值电阻R 1和滑动变阻器R ,合上开关K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 从R 的最左端移到最右端的过程中A .电压表读数一定变大B .电压表读数一定变小C .R 1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小D .R 消耗的功率一定变小 9.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 ,如图八所示.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A.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B. 当θ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C.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D. 当a 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10.如图九甲所示,一轻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 1和m 2的两物块相连接,并且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使m 1瞬时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3m/s ,以此刻为时间零点,两物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从图象信息可得A .在t 1、t 3时刻两物块达到共同速度1m/s 且弹簧都是处于压缩状态B .从t 3到t 4时刻弹簧由伸长状态逐渐恢复原长C .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m 1∶m 2 = 1∶2D .在t 2时刻两物体的动量之比为P 1∶P 2 =1∶2图四图六- v 甲 图九图八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8小题,共11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十乙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光滑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重物的质量为m .木块右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图甲给出了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连续的点,它们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1、S 2、S 3、S 4、S 5、S 6,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周期为T . 根据给以上数据求:(1)木块的加速度a = .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T = .(3)为了减少误差,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 .12.(10分)图十一中,甲图为一段粗细均匀的新型导电材料棒,现测量该材料的电阻率.(1)首先用多用电表的 欧姆档(倍率为×10)粗测.. 其电阻,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R = . (2)然后用以下器材用伏安法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其电阻: A. 电流表: 量程为0.6A ,内阻约为0.1Ω B. 电压表: 量程为3V ,内阻约为3k ΩC.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Ω,额定电流1AD. 低压直流电源:电压6V ,内阻忽略 F. 电键K ,导线若干 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3)如果实验中电流表示数为I ,电压表示数为U ,并测出该棒的长度为L 、直径为d ,则该材料的电阻率ρ=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13.(13分)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自h 高处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 .已知月球半径为R ,若在月球上发射一颗卫星,使它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作圆周运动.若万有引力恒量为G ,求:(1)该卫星的周期; (2)月球的质量.图 十Ω甲 图十一图十四图十三 14.(13分)如图十二甲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于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现用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 拉物体,为使物体能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运动,求F 的取值范围.有一同学解答如下: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 由图乙知F cos θ-μN = ma …⑴ ,F sin θ+ N = mg …⑵, 要使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应满足a >0 …⑶ 由以上三式得F >θμθμsin cos mg+.你认为这样的解答是否完整?若认为不完整,请作出完整的解答.15.(13分)如图十三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 =7.5 V ,内阻r =1.0 Ω,定值电阻R 2=12 Ω,电动机M 的线圈的电阻R =0.50 Ω.闭合开关S ,电动机转动稳定后,电压表的示数U 1=4 V ,电阻R 2消耗的电功率P 2=3.0 W .求电动机转动稳定后:(1)电路的路端电压.(2)通过电动机的电流.16.(15分)如图十四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取一点O 作为圆心,以R = 10cm 为半径在竖直面内作一个圆,圆面与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平行(电场线未画出).在O 点固定一个电量为Q = 5×10-4 C 的带负电的点电荷.现将一个质量m = 3g 、电量q = 2×10-10 C 的带正电小球,放置在圆周上与圆心在同一水平线上的a 点时,恰好能静止.若用另一个外力将小球从a 点缓慢地移到圆周的最高点b ,求这个外力所做的功.(g = 10m/s 2,静电力恒量k = 9×109N ·m 2/C 2)17.(18分)如图十五所示,挡板P 固定在足够高的水平桌面上,小物块A 和B 大小可忽略,它们分别带有+Q A 和+Q B 的电荷量,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两物块由绝缘的轻弹簧相连,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B 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整个装置处于场强为E 、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 A 、B 开始时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不计一切摩擦及A 、B 间的库仑力,A 、B 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B 不会碰到滑轮.(1) 若在小钩上挂一质量为M 的物块C 并由静止释放,可使物块A 对挡板P 的压力恰为零,但不会离开P ,求物块C 下降的最大距离;(2) 若C 的质量改为2M ,则当A 刚离开挡板P 时,B 的速度多大?18.(18分)如图十六所示,在空间存在这样一个磁场区域:以MN 为界,上部分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1,下部分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2,B 1=2B 2=2B 0,方向均垂直 纸面向里,且磁场区域足够大.在距离界线为h 的P 点有一带负电荷的离子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离子分解成为带电粒子A 和不带电粒子B ,粒子A 质量为m 、带电荷q ,以平行于界线MN 的初速度向右运动,经过界线MN 时速度方向与界线 成60°角,进入下部分磁场.当粒子B 沿与界线平行的直线到达位置Q 点时,恰好又与粒子A 相遇.不计粒子的重力.求:(1)P 、Q 两点间距离.(2)粒子B 的质量.甲图十二图十六答卷11.(10分)(1)_________.(2)_____.(3)_____________.封线14.(13分)15.(13分)16.(15分)密封线2006年广州市高三物理(X 科)统一测试题答案2006. 12. 2311.(10分) (1)23216549)(TS S S S S S ++-++(3分,不用逐差法表示2分) (2)23316549)()(T S S S S S S mmg ++-++-(3分)[说明:若(1)中加速度不用逐差法表示,而(2)中用了(1)的结果,则(2)不扣分] (3)木块的质量应远大于重物的质量 (2分), 实验前将木板右端稍垫高,直至木块在细线未挂上重物时能沿木板匀速下滑 (2分)。

06年广东物理卷压轴题赏析

06年广东物理卷压轴题赏析

06年广东物理卷压轴题赏析对于压轴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各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但又难以准确描述。

本文通过与大家交流,使读者形成自己的一套判断原则。

广东06年高考物理卷最后一道压轴题是这样的:假设有一个飞碟在离地球150千米的太空中飞行,忽然它失去控制,飞碟加速向地面坠落。

请用你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这一现象,回答:( 10分)1。

能否判定这个飞碟就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 5分)2。

如果不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飞碟将会以什么样的运动方式返回?( 10分) 它给我们带来两个问题:第一、飞碟到底是不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第二、如果是,飞碟为什么会失控呢?在这个压轴题中,首先要分析第二个问题,只要飞碟的行为不违背牛顿第三定律或伽利略第一、第二定律,那就是合情合理的。

其次再来看第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这样考虑。

由于飞碟已经失去了和地球的万有引力,所以它相对地球表面的静止速度可以无限接近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它的加速度为零。

但由于它与地球表面的距离很远,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它与地球表面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无限接近于零,即它在向地面加速的同时也向前方喷出气体,而气体具有反冲力,当反冲力的功率等于它对地面的作用力时,反冲力等于零。

因此飞碟还要继续向前飞,直到重力加速度为零,飞碟自身的反冲力等于零,飞碟才可能平衡下来,掉在地面上。

由于它正好处在地球半径的边缘附近,所以飞碟应该按抛物线的轨迹降落,椭圆轨道偏离直线最小。

第一问,我们要注意,飞碟可能失控并不等于飞碟一定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

由于飞碟失控是在向地面降落之前,而且事实上是按抛物线的轨迹降落,所以我们可以肯定,飞碟在向地面降落的过程中,不会改变航向,这样的话,它怎么能被认定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呢?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牛顿第三定律的适用范围。

因此,第一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飞碟可能失控,但它绝不会被认定是外星人驾驶的飞船!第二问如何解决呢?飞碟加速下落必然有向上的加速度,由动量守恒定律,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动量增加,势能减少,因此飞碟将增加其质量,也就增加了其势能,要使它的势能最小,只有增加它的速度,即降低它的运动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 0分。

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答案】C【分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会运动。

.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故答案为C。

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牛顿第一定律【易错点】有的学生凭经验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备考提示】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力和运动最根本的关系,它是整个牛顿定律的础。

2.a、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1 所示,下列说法正的是()A.a、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B.20 秒时,a、b 两物体相距最远C.60 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D.40 秒时,a、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答案】C【分析】v-t 图像中,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和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位移。

当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大。

据此得出正确的答案为C。

有些考生错误的认为图线相交时相遇,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速度-时间图像【易错点】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图相交时相遇。

【备考提示】利用图像解题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康普顿发现了电子B.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贝史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D.伦从今琴发现了X 射线【答案】BCD【分析】康普顿发现了康普顿效应,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贝史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伦从今琴发现了X 射线。

所以答案为 BCD , 有的考生不熟悉物理学史,有的考生不知道伦琴就是伦从今琴,导致错选或漏选。

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物理学史【易错点】有些学生不知道伦琴就是伦从今琴【备考提示】学生应该知道必要的物理学史,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

4.关于永动机和热力学定律的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 .如果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C .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D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改变方式 是有区别的【答案】D【分析】第二类永动机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跟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均具有方向性。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热传 递是内能之间的转移。

故答案为 D 。

有些考生错误的认为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 内能一定增加;有的考生错误的认为外界对物体做功,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从而得出错 误的选项。

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第二类永动机 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易错点】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备考提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基础。

5.据新华社报道,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 造太阳” )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调试。

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12H+13H →24He+01n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92235U+01n →56141Ba+3692Kr+301nC.“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ΔE=Δmc 2D.“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212E mc = 【答案】AC【分析】释放的能量大小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ΔE=Δmc 2计算。

有的考生不能区分裂变和聚变,得出错误的答案B 。

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核聚变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易错点】有些同学不能区分裂变和聚变【备考提示】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是原子核部分需重点掌握的内容6.铺设铁轨时,每两根钢轨接缝处都必须留有一定的间隙,匀速运行列车经过轨端接缝处 时,车轮就会受到一次冲击。

由于每一根钢轨长度相等,所以这个冲击力是周期性的,列车 受到周期性的冲击做受迫振动。

普通钢轨长为 12.6m ,列车固有振动周期为 0.315s 。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A .列车的危险速率为40m/ sB .列车过桥需要减速,是为了防止列车发生共振现象C .列车运行的振动频率和列车的固有频率总是相等的D .增加钢轨的长度有利于列车高速运行【答案】AD【分析】共振的条件是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由l T v=可求出危险车速为40 m/s ,故选项A 正确。

列车过桥需要减速,是为了防止桥与火车发生共振现象,故选项B 错误。

【高考考点】共振【易错点】有些同学不知共振的条件【备考提示】共振的概念和条件是学生需要掌握的。

7.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 a 、b 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图 2 所示的折射现象(α>β)。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光束 b 的频率比光束a 低B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光束a 比光束b 小C .水对光束a 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 b 的折射率小D .若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 的临界角比光束 a 的临界角大【答案】C【分析】由1sin sin 2n θθ=知,b 的折射率较大,则 b 的频率较大,在同种介 质传播速度较小,对同种介质的临界角较小。

所以选项 C 正确。

有些考生弄不清光的折射 率、频率、光速、临界角的对应关系,得出错误的答案。

属于中等难度题。

【高考考点】折射率 全反射【易错点】有些同学弄不清光的折射率、频率、光速、临界角的对应关系【备考提示】光的折射率、频率、光速、临界角的对应关系需清楚8.图 3 为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压缩机工作时,强迫致冷剂在冰箱内外的管道中不断 循环。

在蒸发器中致冷剂汽化吸收箱体内的热量,经过冷凝器时致冷剂液化,放出热量到箱 体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冰箱内传到冰箱外B . 电冰箱的致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 热量传到外界,是因为其消耗了电能C .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D .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答案】BC【分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热量不能自 发的有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除非施加外 部的影响和帮助。

电冰箱把热量从低温的内部传到高温外部,需要压缩机的帮助并消耗 电能。

故答案为 BC 。

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易错点】有些同学认为电冰箱的致冷系统能够不断地把冰箱内的热量传到外界,并不因为 是其消耗了电能的原因。

【备考提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基础。

9.目前雷达发射的电磁波频率多在 200MHz 至 1000MHz 的范围内。

下列关于雷达和电磁 波说法正确的是A .真空中上述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 0.3m 至 1.5m 之间B .电磁波是由恒定不变的电场或磁场产生的C .测出从发射电磁波到接收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D .波长越短的电磁波,反射性能越强【答案】ACD【分析】据 λ=υ/c ,电磁波频率在200MHz 至 1000MHz 的范围内,则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在0.3m至1.5m之间,故A正确。

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电磁波的产生是依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故CD 正确。

有的考生错误的认为磁场产生电场,电场产生磁场,选出错误的选项。

属于容易题。

【高考考点】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雷达的原理【易错点】有些同学错误认为磁场产生电场,电场产生磁场【备考提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是电磁波产生的理论基础。

10.如图4 所示,用一根长为L质量不计的细杆与一个上弧长为L0、下弧长为d0的金属线框的中点联结并悬挂于O 点,悬点正下方存在一个上弧长为 2 L0、下弧长为2 d0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且d0<<L。

先将线框拉开到如图4所示位置,松手后让线框进入磁场,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线框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d→c→b→aB.金属线框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为a→b→c→d→aC.金属线框dc边进入磁场与ab边离开磁场的速度大小总是相等D.金属线框最终将在磁场内做简谐运动【答案】D【分析】金属线框进入磁场时,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电流,根据楞次定律判断电流的方向为a→b→c→d→a 。

金属线框离开磁场时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电流,根据楞次定律判断电流的方向为a→d→c→b→a 。

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可知,金属线框dc边进入磁场与ab 边离开磁场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如此往复摆动,最终金属线框在匀强磁场内摆动,由于0 d 《L,单摆做简谐运动的条件是摆角小于等于10 度,故最终在磁场内做简谐运动。

答案为C。

有的考生不能分析出金属线框最后的运动状态。

属于难题。

【高考考点】右手定则楞次定律简谐运动的条件【易错点】有些同学判不出金属线框最终的运动【备考提示】右手定则、楞次定律和简谐运动的条件是高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0分)二.本题共8小题,共110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9 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 5 所示,A 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图 5 中 P0P0′、P1P1′……),槽间距离均为d 。

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 B 上。

实验时依次将 B 板插入 A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一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每打完一点后,把 B 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 。

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如图 6 所示。

(1)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_______________。

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次将 B板向内侧平移距离d ,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图 6中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