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1

合集下载

石油工程概论第四章油气井工程1

石油工程概论第四章油气井工程1

种设备组成的一套大功率重型联合工作机组。
(1)动力系统
或称驱动及传动系统
– 功能: • 产生动力;

将动力传递分配给泥浆泵、绞车和转盘。
– 组成:动力机和传动部分。
6.1 油气钻井方法 三、旋转钻井方法 1.钻机系统
(2)起升系统 – 功能:下放、悬吊或起升钻 柱、套管柱和其他井下设备。 – 组成:井架、天车、游动滑 车、大绳、大钩及绞车。 (3)旋转系统 – 功能:给钻头提供破岩扭矩; 旋转钻柱;接、卸钻柱和钻 具。 – 组成:水龙头和转盘。
6.1 油气钻井方法 2.钻头
三、旋转钻井方法
– 钻头的分类
按结构特 点和破岩 机理分:
刮刀钻头
牙轮钻头
金刚石钻头 全面钻进钻头
按钻切岩 石面积及 形状分:
取心钻头 特种钻头
6.1 油气钻井方法 2.钻头
三、旋转钻井方法
(1)刮刀钻头 – 刮刀钻头的组成: 钻头体、刀翼和 水眼
钻头体
刀翼 水眼
6.1 油气钻井方法 2.钻头
(3)金刚石钻头 – 金刚石钻头的分类: 钻头的结构形状 – 金刚石钻头的破岩形式
PDC钻头 表镶金刚石钻头 金刚石镶装特点 孕镶金刚石钻头
研磨、铣削岩石
1 主要适用于坚硬地层,PDC钻头适用于软到中硬地层; 2 损坏主要为金刚石切削齿的热损坏、胎体被冲蚀、 切削齿受冲击而产生的碎裂。
6.1 油气钻井方法 3.钻柱 钻柱
6.1 油气钻井方法
三、旋转钻井方法
5.定向钻井
(3)定向井造斜方法 • 井下动力钻具造斜 – 弯接头、弯外壳、偏心垫块
目前最 常用的 造斜工 具。
6.1 油气钻井方法
三、旋转钻井方法

《石油采油工程》完整版

《石油采油工程》完整版
Pwf = Pr- q/J 当 q= 0 时,
Pwf
q
Pwf=Pr
Pr•J

q= Pr.J 时, Pwf=0 (1-2b)
由此两点得曲线:
tg=Pr.J/Pr=J
曲线的特征
1. 夹角的正切就是采油指数 , 夹角越大 , 采油指数越大 , 生产能力越强 ; 反之 , 夹角 越小 ,J 越小 , 生产能力越弱。曲线很直观 地反映油井的产能。 2. 当井底压力为 Pe 时 , 生产压差为零 , 油 井产量为零 . 即 : 产量为零的点 , 所对应的 压力即地层压力。 3. 当井底压力为零时 , 生产压差最大 , 所 对应的产量是极限最大产量。
CK 0 h re 3 S) 0 B 0 (ln rw 4
(1-3a)
J0
q0 p r p wf
(1-4)
B井 80吨/天
B井 120吨/天
(1) 采油指数
例: A井 100吨/天
A井 110吨/天 如果
P 1 P2
Pwf ,则P, qA ,qB
若 qB qA ,则B井产能大。 q 衡量产能: 采油指数 P
采油工程
第一章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
第一节 油井流入动态
一、单相原油流入动态 1、垂直井单相油流 (1)定压边界的稳定流产量公式
Pe=常数
Pw
C — 单位换算系数,P2表1-1
对溶解气驱油藏,可由试井得 Pr ,取代Pe:
根据达西定律,定压边界圆形油层中心一口垂直井
的稳态流动产量公式 :
( 1-1 )
(2)封闭边界拟稳态条件下的产量公式
ck o h(Pe Pwf ) qo 1 re μ o Bo (ln S) rw 2

石油工程概论全册简介

石油工程概论全册简介




最后,原油被输送到炼油厂进行加工, 以成品油外输。

石油工程是根据油气和储层特性建立适宜的流 动通道并优选举升方法,经济有效地将地下油气从 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技 术的总称。按目前我国石油生产 的专业和管理的门 类划分,石油工程领域覆盖了油藏工程、钻井工程 和采油工程三个相互独 立又相互衔接的工程领域。 也就是说,石油工程是一个集多种学科、多种工艺 技术和工程措 施于一体的多种工艺技术相互衔接、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综合工程。


常温下不同石油组分的状态
表2-1某一典型的油气烃类组成
成分(碳分子数) 汽油(C4~C10) 煤油(C11~C12) 柴油(C13~C20) 润滑油(C21~C40) 重量百分比 分子类型 31 10 15 20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沥青 重量百分比 30 19 15 6
残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
地层油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下,并溶解有大量的 天然气,其物性与地面原油有很大差别,如粘度、 密度和压缩系数等都大不相同。在油藏开采过程中, 随压力、温度的降低以及油中溶解气的不断释出, 地层油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了解地层油物 性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分析油藏开采动 态、渗流计算及开采工艺设计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层的油气不向四周方向运移的圈闭条件也称为保护层。

(二)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油气藏形成的过程可以概括为:

石油生成——运移——聚集——保存。油气藏形成 的条件可归结为四个必要条件,即有生油层、储油 层、盖层和保护层,简称之为生、储、盖、保四要 素。

(三)油气藏的类型 按照圈闭条件的不同,可以将油气藏分为构造 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种主要类型。

对石油工程的认识(1)

对石油工程的认识(1)

浅谈对石油工程的认识摘要:石油工程作为现今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它具有自己行业的一套专业的学习系统和工作系统。

从它的定义出发,到它的任务,接着是它的目标,最后为石油工程的意义。

这四点都是我们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应该深入了解的。

关键字:石油工程定义任务目标意义作为能源学院石油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我之所以选修这么课程,是因为我想走在大家的前面,先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因为我们目前对自己的专业了解还太少,学习的专业知识也很少。

然后学过这们课程之后,我已经对石油工程这个行业,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我将浅谈自己对石油工程专业的认识。

1. 石油工程的定义石油工程是根据油气和储层特性建立适宜的流动通道并优选举升方法,经济有效地将深埋于地下的油气从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所实施的一系列工程和工艺技术的总称。

包括油藏、钻井、采油和石油地面工程等。

石油工程是集多种工艺技术和工程措施于一体,多种工艺技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综合工程。

石油工程中的油藏是研究油气田地质资料,掌握地下油气的分布状况,掌握储层及其流体的性质与特点,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

钻井是确定钻井方法和钻进工艺技术,建立起一条开采油气的通道,保护油气层。

采油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产油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

最后的石油地面工程则包括油气的分离、储存、运输等。

2. 石油工程的任务在石油这个行业中,资源勘察和石油工程两个专业是紧密相连的。

资源考察的任务就是负责找到地下石油的储藏地点及其油气的含量。

而石油工程就是负责开采石油。

开采石油拾起来简单,其实这也是一个相当麻烦的工程。

石油工程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勘探发现具有工业油气流的含油气构造(2) 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3) 进行合理的钻井设计和科学的钻井施工(4) 制定采油工程方案,确定采油工艺技术(5) 开发的动态监测与开发调整(6)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原油采收率石油工程任务中的这几个步骤,无一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管是哪一个步骤出现错误,都将对这个工程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造成巨大的损失。

石油工程课程

石油工程课程

石油工程课程通常涵盖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石油地质学:研究石油的形成、分布和勘探方法,以及与石油勘探开发相关的地质学理论。

2. 钻井工程:包括钻井设备、钻井工艺、钻井液、固井、完井等,主要研究如何在地层中钻取井眼,为石油开采提供通道。

3. 油藏工程:研究油藏的形成、分布和开采方法,以及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理论和技术。

4. 油田开发:研究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估,以及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工程技术问题。

5. 石油生产工程:研究石油的开采、集输、处理和储存等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6. 石油加工工程:研究石油产品的炼制、分离和转化等加工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7. 石油工程经济与管理:研究石油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
效益和风险等经济问题,以及石油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8. 石油工程实验与实践: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石油工程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经验。

通过系统学习石油工程课程,学生将具备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管理和咨询等工作。

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一级资质标准及承包范围

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一级资质标准及承包范围

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一级资质标准及承包范围一级资质标准:1、企业近5年承担过3项以上大型化工石油工程或单项工程合同额在1.5亿元以上的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或主体工程承包,工程质量合格。

2、企业经理具有10年以上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经历或具有高级职称;总工程师具有10年以上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并具有本专业高级职称;总会计师具有高级会计职称;总经济师具有高级职称。

企业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不少于25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150人;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0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60人。

企业具有的一级资质项目经理不少20人。

3、企业注册资本金6000万元以上,企业净资产7200万元以上。

4、企业近3年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2亿元以上。

5、企业具有与承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械和质量检测设备。

一级企业承包范围:可承担单项合同额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金5倍的各类型化工、石油、石油化工工程的施工。

注:化工石油工程是指化工、石油和石油化工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及生产辅助附属工程。

大型化工石油工程是指:(1)30万吨/年以上生产能力的油(气)田主体配套建设工程;(2)50万立方米/日以上的气体处理工程;(3)25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工程或相应的生产装置;(4)30万吨/年以上的乙烯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5)30万吨/年以上的合成氨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6)24万吨/年以上磷铵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7)32万吨/年以上硫酸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8)50万吨/年以上纯碱工程、10万吨/年以上烧碱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9)4万吨/年以上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及塑料和化纤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10)投资额2亿元以上的有机原料、染料、中间体、农药、助剂、试剂等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11)30万套/年以上的轮胎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

中型化工石油工程是指:(1)10万吨/年以上生产能力的油(气)田主体配套建设工程;(2)5万立方米/日及以下气体处理工程;(3)100万吨/年以上的炼油工程或相应的生产装置;(4)11万吨/年以上的乙烯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5)15万吨/年以上的合成氨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6)12万吨/年以上磷铵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7)16万吨/年以上硫酸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8)30万吨/年以上纯碱工程、5万吨/年以上烧碱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9)2万吨/年以上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及塑料和化纤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10)投资额1亿元以上的有机原料、染料、中间体、农药、助剂、试剂等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11)20万套/年以上的轮胎工程或相应的主生产装置。

石油工程专业知识技能

石油工程专业知识技能

石油工程专业知识技能石油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领域,主要关注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和利用。

石油工程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对于石油工程师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石油工程专业的知识技能。

1. 基础地质学知识:石油工程师需要具备基础的地质学知识,了解地球的构造、地层和岩性分布等。

这些知识对于确定油气储层的位置和性质至关重要。

2. 油气勘探技术:石油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油气勘探技术,如地震勘探、电磁勘探、重力勘探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潜在的油气资源,并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3. 油气开发技术:石油工程师需要了解不同的油气开发技术,如常规开发、非常规开发(页岩气、煤层气等)和深水开发等。

他们需要掌握相应的开发方法和工艺,以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安全开采。

4. 油气生产技术:石油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油气生产技术,如人工举升、水驱、气驱和聚合物驱等。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生产方法和工艺,以提高油气的采收率和生产效率。

5. 油气储运技术:石油工程师需要了解油气储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油气储存、输送和处理等。

他们需要掌握相应的设备和工艺,以确保油气的安全储存和有效输送。

6. 安全环保知识:石油工程师需要了解石油工程领域的安全环保要求和标准。

他们需要掌握相关的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知识,以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7. 项目管理技能:石油工程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技能,包括计划制定、资源调配、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等。

他们需要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石油工程项目,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8. 团队合作能力:石油工程师通常需要与多个专业团队合作,如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钻井工程师等。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9. 创新思维能力:石油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

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技术和理论,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石油工程问题。

石油加工工程1

石油加工工程1

《石油炼制工程1》综合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略第二章石油的化学组成一.判断对错。

1。

天然石油主要是由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2.我国石油馏分中的环烷烃几乎都是六员环.3.石油中的胶质能溶于正庚烷,而沥青质则不能。

4。

石油中的含硫、氮、氧化合物,对所有石油产品均有不利影响,应在加工过程中除去。

5。

石油馏分就是石油产品。

6.对同一种原油,随其馏分沸程升高,烃类、非烃类及微量金属的含量将逐渐升高。

7.各种烃类碳氢原子比大小顺序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8.原油中含有各种烃类化合物.9.从分子结构上来看,石蜡和微晶蜡没有本质区别。

二.填空题1.石油中的元素以、元素为主.根据的差别可将原油切割成若干馏分,200~350℃馏分油称为,>500℃馏分油称为 .原油的直馏馏分是指,其中主要含有、、烃类和、、非烃类,原油及其直馏馏分中一般不含有烃。

2.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根据其化学活性可划分为硫化物和硫化物。

3.常温下为固态的烃类在石油中通常处于状态,随温度降低会并从石油中分离出来,工业上将分离得到的固态烃称为。

4.石油馏分的结构族组成概念中,三个基本的结构单元是、和。

5.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有、、和。

6.石油中的环烷酸在℃馏分中的含量最高。

7.石油中的元素以和元素为主,原油以及直馏馏分油中一般不含。

8.原油的相对密度一般介于 g/cm3。

9.做族组成分析时,一般将渣油分成、、和 . 10.胶质在原油中形成溶液,沥青质在原油中形成溶液。

三.简答题1.与国外原油相比较,我国的原油有哪些主要特点?2.描述石油馏分烃类组成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什么叫石油馏分?什么叫分馏?什么叫直馏馏分?4.含硫化合物对石油加工及产品应用有哪些影响?5.简述各种非烃化合物在石油中的分布规律。

第三章石油及油品的物理性质一.判断对错。

1.石油馏分的沸程就是平均沸点.2.石油馏分的比重指数(API0)大,表示其密度小.3.石油馏分的特性因数大,表示其烷烃含量高。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涵盖了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工程安全技术和油气工程节能与新能源利用等五个二级学科。

这些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1.油气井工程:专注于研究和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钻井技术,以
提高油气开采效率。

2.油气田开发工程: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开发油气田,包括油气勘探、
开发策略制定、生产优化等。

3.油气储运工程:专注于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储存和运输油气,
包括油气储存设施的设计和运营、油气管道的维护和优化等。

4.油气工程安全技术:主要研究如何保障油气生产过程的安全,包
括油气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和实施等。

5.油气工程节能与新能源利用:专注于研究如何降低油气生产过程
中的能源消耗,以及如何利用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来提高油气生产的可持续性。

此外,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还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与中石化、中石油和港华燃气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和油气管输技术。

总的来说,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是一个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能够在油气田开发、油气储运、油气工程安全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高端人才。

石油工程测井教学_1电法测井-1.2普通电阻率测井

石油工程测井教学_1电法测井-1.2普通电阻率测井

§1
电法测井
增阻侵入
石 油 工 程 测 井
Ri>Rt
减阻侵入
Ri<Rt
§1
电法测井
怎样理解P11,Para3?
石 油 工 程 测 井
高侵(增阻侵入):侵入带电阻率大于原状地层 电阻率的侵入状态
低侵(减阻侵入):侵入带电阻率小于原状地层 电阻率的侵入状态
用高低侵来判别流体性质(油气、水) 使用条件:淡水泥浆井(Cmf<Cw;Rmf>Rw)
1.岩石电阻率测井基础(P9) 1.1 电阻及电阻率的概念
石 油 工 程 测 井
电阻(r)是物质反抗电流流动的能力。若物体 两端的电压为V,通过的电流为I,则电阻定义为电 压与电流的比值。
VMN r I
其单位为:欧姆(Ω)
§1
电法测井
1.1 电阻及电阻率的概念
对于电阻为r均匀材料的柱状导体,若其横截面 石 积为S,长度为L,则物体的电阻率(R)定义为:
§1 1.4 Archie公式
电法测井
_____岩石电阻率和孔隙度、饱和流体的关系
石 油 工 程 测 井
G. E. Archie最早通过大量的岩芯试验研
究了这种关系。
假设:
岩石为纯岩石(岩石骨架不含导电矿物和 泥质,或Vsh<5%); 岩石孔隙中100%含水。
§1
电法测井
地层因素F:100%含水纯岩石的电阻率与地
Rt b I n R0 S w
I:电阻率增大系数;Rt:岩石的电阻率; n:饱和度指数;Sw:含水饱和度;
b:相关系数
§1
电法测井
石 油 工 程 测 井
R0 a F m Rw
Rt b I n R0 S w

石油工程(上)复习范围

石油工程(上)复习范围

石油工程(上)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主力油层:分布比较稳定、渗透率比较高、储量比较丰富的油层。

2. 注水方式:油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和它们之间的排列关系。

3. 产量衰减曲线:以递减期累积产量与时间的乘积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的直线,人们通常称之为产量衰减曲线。

4. 地层油两相体积系数: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在给定压力下地层油与其释出气的总体积与它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

5. 气藏的压力系数:原始气藏压力除以静水压力。

6. 开发层系:一些独立的、上下有良好隔层、油层物性相近、驱动方式相近、具备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的油层组合而成。

7. 递减率:单位时间内单位产量的变化。

8. 水驱规律曲线:以对数坐标表示油藏的累积产水量,以普通坐标表示油藏的累积产油量,作出二者的关系曲线,人们通常称之为水驱规律曲线。

9. 阶段评价指标:反映经济全过程中某一阶段特征的指标。

10. 饱和油藏:原始地层压力低于或等于饱和压力的油藏。

二、填空1. 注水开发效果取决于水驱油效率和注入水波及体积系数。

2. 在有天然水和人工注水弹性水压驱动方式下EDI+WeDI+WiDI=1.0。

3. 油田稳产阶段的调整目的以延长稳产期为目的并有利于提高采收率。

4. 油气藏的驱动能量、渗透率的高低、油层非均质程度、地下原油粘度、及油层厚度是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地质因素。

5. n CRL表示的含义经济极限井数。

6. 地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地质风险和估算储量。

7. 在有人工注水弹性水压驱动方式下EDI+ WiDI=1.0。

8. 油田递减阶段的调整目的以提高采收率为主要目的,还要尽可能减缓产量的递减幅度。

9. 油田开发调整的内容包括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和开采工艺调整。

10. 常用的四种注水方式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和点状注水。

三、简答1.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答:(1)深刻认识油田的地质特点(2)核实油田储量计算(3)研究油层对比方法和各种油层参数的解释图版(4)研究不同类型油层对开发部署的要求(5)验证适合本油田的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完整版)石油工程专业英语【课文翻译】

(完整版)石油工程专业英语【课文翻译】

Unit 1 Introduction to petroleum industry1) Introduction石油工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工业领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石油工业可以主要分成上游部分、中游部分以及下游部分。

今天,许多大的石油公司,例如中国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在中国开采着地下油藏的大量原油。

大多数原油和天然气都是由几百万年前在沼泽和海洋中的植物和动物形成的。

这些有机物与小溪和河流中的淤泥沉积在一起。

这些沉积最终压实形成了沉积岩石。

热量和压力把这些植物和动物中柔软的部分转化成为固态的、液态的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也就是我们知道的煤、原油和天然气。

随着陆地和海洋的石油工业的快速繁荣,公众的注意力也集中到了石油工业的环境保护问题上来。

幸运的是,技术的创新、精心的培训、严格的法规都将让石油工业对人类、动物、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降低到最小。

✓Swamp: 沼泽,湿地✓Stringent : 严格的,必须遵守的2) Thre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industry今天,上游部分包括了超过100家勘探和生产公司以及数百家相关的部门,例如地震和钻井承包商,修井承包商,工程公司和各种科学技术服务公司和供给部门。

中游部分包括连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油气集输系统。

其他的设备将提炼硫和液态天然气,储存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并且用卡车、铁路以及油罐车运输产品。

下游部分由炼油厂、气体分离设备、原油零售商、服务站以及石油化工公司。

✓Service rig: 修井设备;修井机✓Utility:n. 功用,实用;a. 实用的;多用途的3) Finding oil and natural gasa)Exploration- the search for petroleum一个圈闭应该包含三个要素:●多孔油藏岩石来聚集石油和天然气—典型的岩石有: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

●上覆不可渗透岩石来阻止油气的逃逸。

石油工程概论复习知识点

石油工程概论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石油是自然界中存在于地下的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烃类化合物为主,并含有少量杂质的复杂化合物;2.原油是石油的基本类型,存在于地下储集层内,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成液态;3.石油用途:作为能源,化工原料,其他用途润滑油,沥青,石蜡4.国内外使用形势论述①煤油时代②汽油时代③燃料和化工原料时代第二章石油地质5.地球内部结构:①内圈:地壳,地幔,地核;②外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6.地质作用定义:由于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的热能、重力能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动能所引起;②外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引起的,是指由于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引起的温度、风、雨水、河流、地下水、生物德尔活动变化,对地表岩石进行风华剥蚀,继而搬运和沉积,促使地表不断夷平,改变地表面貌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0.岩石:①岩浆岩②沉积岩占地壳总体积的5%,但是99%的石油天然气在此③变质0.地质构造:①倾斜岩层②褶曲构造③断层④裂缝0.油汽生成①有机成因说:石油和天然气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沉积岩中的有机物质转化而来的;②无机成因说:石油是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下,由无机碳和氢经过化学作用而形成;0.储集层和盖层: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和渗透性,能够储存油气等流体,并可在其中流动的岩层称为储集层;具有两个基本特性:孔隙性和渗透性;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避免其中的油气向上逸散的保护层;具备不渗透性,盖层的好坏直接影响油气在储集层中的聚集和保存;0.储集层分类:①碎屑岩储集层②碳酸岩储集层③其他岩石变质岩,岩浆岩0.孔隙度:储集层岩石中孔隙的总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比值;0.渗透率: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一种量度;0.含油饱和度:孔隙里含油、气和水,油层空隙里含油体积与空隙体积的比值叫含油饱和度;0.圈闭:指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储集遮挡油气使其聚集的场所;储集层盖层遮挡物0.圈闭分类:①构造圈闭②地层圈闭③岩性圈闭0.油气藏类型:①按日产量:高产油气藏、中产油气藏、低产油气藏和非工业性油气藏;②根据油气藏形态:层状如背斜油气藏、块状、不规则油气藏;③根据烃类组成:油藏、气藏、油气藏、凝析气藏、④根据圈闭成因: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0.油气构造:上-气;中-油;下-水0.润湿性:指存在两种非混合相流体时,其中某一相流体沿固体表面延展或附着的倾向性; 0.溶解汽油比:通常把某一压力、温度下的地层原油在地面进行脱气后,得到1m3地面原油时所分出的气体体积称为该压力、温度下地层原油的溶解气油比;0.体积系数:原油在地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脱气后的体积之比;0.地温梯度:在地壳的常温带以下,深度每增加100m,地温升高的摄氏度;0.地温级度:地温每升高1℃时,所需加深的地层深度;0.地下温度影响因素:①岩石热导率不同②地下水的循环③局部构造影响P450.油气储量分类:①地质储量最大②可采储量最小P450.按容积法计算原油储量P470.油气储量评价标准:①流度②地质储量丰度③油气产能大小④储集层埋藏深度P49第三章石油勘探0.勘探目的:寻找油气田0.勘探程序:①调查②勘探P550.勘探过程①区域勘探②工业勘探P550.勘探方法P56①地面地质法②地球物理勘探法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主要方法③地球化学勘探法④钻井勘探法0.地球物理测井P60地球物理法: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电法测井、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放射性测井第四章石油开发0.油气田开发P66油气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从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气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气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长期生产,直至生产结束;0.油气田开发设计P67①进行油气藏描述,建立油气藏的实际地质模型②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式③合理划分开发层系④部署井网⑤确定油气田合理的开发速度和生产水平⑥采用油气藏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各种开发方案进行计算,以便对比各项开发指标⑦确定油气田钻采工艺及测井技术⑧结合地面设施,全面进行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和对比,选择出最佳的开发方案⑨制定方案实施细则0.采出程度:指油田某时刻积累采油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反映油田储量的采出情况百分数0.采收率:油田采出的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0.注采比:注入量与采出量之比0.水油比:产水量与产油量之比,单位m3/t,每采出一吨油要采多少水0.原始地层压力:开发前从探井中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用于衡量油田的驱动能量和油井的自喷能力0.流动压力:油井正常生产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0.采油压差:油井关井时,油层压力处于平衡状态,当油井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突然下降,由于油层内的压力仍然很高,所形成的压力差;0.渗流:油气通过储集层多孔介质的流动P710.渗流参数:渗流速度,渗流形式,边界压力与井底压力P720.渗流过程中的力:动力:流体重力、岩石及流体弹力;阻力:惯性力、粘滞力;毛管压力0.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物理模型P74:地层是均匀、水平、等厚、不可压缩且各项同性的;流体是单相、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0.试井作用:P77①确定原始地层压力和平均地层压力;②确定流体在地层内的流动能力,即流动系数等;③判断完井效率、油井实施增产措施的效果,如酸化和压裂的效果;④探边测试,了解油藏边界的性质,如断层、尖灭和油水边界等;⑤探测井与井之间的地层连通情况;⑥估算油井的单井控制储量;0.划分开发层系原则:P79①同一层系内各油层的性质应相近,以保障各油层对注水方式和井网具有共同的适应性,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②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确保达到较高的经济指标;③开发层系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以便在注水开发条件下,层系间能严格的分开,确保层系间不发生串通和干扰;④同一开发层系内油层构造形态、油水边界、压力系统和原油物性应比较接近;⑤应考虑当前的采油工艺技术水平;⑥同一油藏的相邻油层应尽可能组合在一起;0.油井开发方式P80:①利用天然能量开发:弹性能量开采,溶解气能量开采,气顶能量开采,水压驱油能量开采☆②保持压力开采:人工注水P81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点状注水人工注气0.开发方式选择P84:既要合理利用天然能量又要又要有效的保持油藏能量,确保油田具有较高的采油速度和较长的稳定时间;0.开发方案调整P85:①目的:调整能使油田的层系、井网、注采系统、工作制度以及其他技术政策和措施更加适应油田的地质情况和不断变化的地下动态;②调整内容P86:层系调整,开发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注采井别的调整;第五章石油钻井0.国际上常把石油产量和钻井深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工业水平的主要标准0.现代钻井工艺技术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发展:①提高钻井速度,降低生产成本;②保护生产层,减少油气层的污染和损害③改善固井、完井技术,适应采油要求,延长油气井寿命0.钻井技术进步要速度,要质量,要经济效益;安全,高效,优质,追求吨油成本最低;0.钻井方法:①冲击钻井方法:又称顿钻、“中国式”钻井,井口敞开,无控制装置,钻井间断,进展慢②旋转钻井方法:又称转盘钻,钻井速度高,适应多种复杂情况,世界上广泛使用0.钻头类型及特点①刮刀钻头:最早使用,构造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转松软的地层,有较高机械钻速和钻头进尺;不适合钻硬且研磨性高的地层;②牙轮钻头:最广泛使用,牙轮钻头旋转时具有冲击,压碎和剪切破碎岩石作用,牙齿与井底的接触面积小、比压高,工作扭矩小,工作刃总长度大,适用于多种性质岩石;③金刚石钻头:结构简单,近年来金刚石钻头品种增大,适使用范围扩大,从极软地层到极硬地层均可使用,并取得满意的效果;0.钻井液作用:①清洗井底,携带岩屑②冷却和润滑钻头、钻柱③形成泥饼,保护井壁④控制和平衡地层压力⑤悬浮岩屑和加重剂⑥提供所钻地层的有关资料⑦将水功率传给钻头⑧防止钻具腐蚀0.钻井液的性质:一般用密度,粘度,切力,失水量,泥饼,PH值,稳定性,胶体率,汗盐含砂量等项指标来表示钻井液性能的好坏;0.井斜控制:井斜控制的标准为井眼曲率不大于3°/100m,其它因地区不同而定;0.井内压力控制P101☆0.固井技术P105☆①固井作业:在井眼内下入套管柱,并在套管柱与井壁环形空间注入水泥浆进行封固的作业过程;②固井技术的主要内容:套管柱设计和柱水泥工艺③固井目的:为了加固井壁,保证继续安全钻进,封隔油层、气层和水层,确保勘探期间的分层试油以及在整个开采过程中合理的油气生产,0.完井定义:是钻井工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钻开生产层、确定完井方法、安装井底和井口装置以及试油投产;一口井投产前的工作称为完井0.井底完成方法:①眼完井法:一般只适用于岩层坚硬致密且无油、水、气夹层的单一油气单元②孔完井法:目前最广泛的方法,在直井、定向井及水平井中都可采用③割缝衬管完井法:多用于出砂不严重的中粗砂岩油气层,直井、定向井及水平井④砾石填充完井法:在直井、定向井中都可采用,但在水平井中慎用;第六章采油方法0.采油方法是指将井底的原油举升到地面所采用的方法分类:①自喷采油法:依靠油层本身的能量使原油喷到地面的方法②人工举开法或机械采油法:借助外界补充的能量使原油喷到地面的方法气举采用、有杆泵采油、无杆泵采油0.气举采油:是从地面将高压气体注入油井中,降低油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密度从而降低井底流压的一种机械采油方法;利用气体的膨胀能举开井筒中液体,使停喷、间喷或自喷能力差的油井恢复生产或增强生产能力;0.气举采油分为:连续气举和间歇气举0.泵举:补充机械能①利用抽油杆传递能量:常规有杆泵、地面驱动螺杆泵②利用电缆传递能量:电动潜油离心泵、电动潜油螺杆泵③利用液体传递能量:水力活塞泵、射流泵、涡轮泵0.采油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产油量,反映油层性质,流体参数,完井条件,泄油面积等条件的综合指标;PI0.表皮因子:与油井的完善程度有关;0.油井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关系IPR曲线P1200.原油从井底流至井口,是油井生产的第二个流动过程,气、液在垂直油管中的分布形态称为两相流的流动型态:泡流、段塞流、过度流、环雾流0.有杆泵采油:利用特殊结构的井下泵将原油举升到地面的采油方法0.抽油装置: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又称深井泵0.抽油泵主要部件:工作筒、柱塞、游动阀、固定阀0.柱塞上下移动一次称为”一个冲程”,也称为”一个抽汲周期”第七章系统方向思考题打五角星的貌似是传动也说过的0.为什么要对油田进行注水注水是最重要的油田开发方式,是在提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方面应用最广泛的措施;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注水是油田稳产、增产及维持正常生产的前提0.☆注入水水质的基本要求 P161:水质稳定,不与地层水反应生成沉淀;不使油层粘土矿物产生水化膨胀或悬浊;低腐蚀,低悬浮;混合水源应保证其配伍性好;①控制悬浮固体②控制腐蚀性介质③控制含油量④控制细菌含量⑤控制水垢0.水处理措施:沉淀-过滤-杀菌-脱气-除油-曝晒0.☆吸水指数:注水井指示曲线斜率的倒数就是吸水指数,表示注水井单位井底压差下的日注水量,秒速注水井单井或单层的吸水能力;单位油层上的吸水指数称为比吸水指数或每米吸水指数;日注水量与井口注入压力之比称为视吸水指数;0.吸水剖面:指的是水井各个层位对于注入水的分配比例0.☆破裂压力梯度:为某点破裂压力与该点深度的比值;用途:根据破裂压力梯度αF可以大致估算压裂裂缝的形态;若αF<~m,形成垂直裂缝若αF>~m,形成水平裂缝0.压裂液的类型:①按不同阶段所起作用:前置液,携砂液,顶替液②按性质: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乳化压裂液,泡沫压裂液,酸基压裂液0.支撑剂的性能要求P172六点:①0.裂缝导流能力:是指在储集层闭合压力作用下,裂缝输送储集层流体的能力,通常以填砂裂缝渗透率Kf与裂缝宽度w的乘积表示;其大小直接影响水力压裂的增产效果0.☆酸化工艺及各自原理P177:①酸洗②☆基质酸化③压裂酸化0.☆油井增产措施:注水,水力压裂,酸化0.注水增产原理:注水是一种二次采油方法;通过向地层注水,将地下原油驱替到生产井,增加一次采油后原油的采收率;注入水发挥驱替原油和补充地层能量的双重作用,促使油井产更多原油;0.☆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及各自原理:P189 图7-180.酸压:压裂酸化简称酸压,是在高于岩石的破裂压力下将酸液挤入储集层,压开裂缝;酸液与岩石发生化学反应0.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三次采油P1590.提高采收率方法:对裂缝表面进行非均匀刻蚀,形成流动沟槽,减小渗流阻力,从而使油气田增产;0.0.0.0.7.油主要在哪里:9.哪些构造存油,不存油,生油,10.油气藏的形成那种两种,那种广泛11.哪些生油层,哪些盖层,哪些储集层14.油气运移:油驱,水驱,气驱16.虹吸力,阻力,动力18.储量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原理20.油气层压力与温度22.地下温度影响因素23.地质储量24.可采储量26.石油勘探手法:27.石油勘探步骤:28.石油勘探哪些方法,对应结果30.石油开发过程,计划,钻进,作用39.位置45.井斜控制:46.井内压力控制:51.注气怎样减少功率消耗,启动压力59.临界压力61.贾敏效应:62.完善井,超完善井,不完善井名词解释53填空20判断151选择101简答56论述16+18。

石油工程

石油工程

1、地静压力:上覆岩石重力所产生的岩石压力称为地静压力。

静水压力:地层孔隙空间内地层水的重力所产生的水柱压力。

地层压力:作用在地层所含流体上的压力称为地层压力或孔隙流体压力套压:流动压力把油气从井底,经过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举升到井口后的剩余压力称为套管压力,简称套压。

油压:油气从井底流到井口后的剩余压力称为油管压力,简称油压。

回压:下游压力对流动的上游压力来说都可看成是回压。

回压是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力造成的。

流压:油井正常生产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的压力称为流动压力,简称流压。

2、储量计算N-地质储量,104 t;A-含油面积,km2;h-油层有效厚度,m3、勘探阶段划分阶段划分工作范围主要任务工作方法区域勘探普查盆地或地区对盆地整体调查,从大方向上了解指出有利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钻井详查有利的远景区指出有利的含油构造地质、物探、化探、钻井工业勘探预探有利的局部构造寻找油气田钻探为主详探已见工业油流的局部构造查明油气田钻探为主4、勘探方法a)地面地质法运用地质知识,通过野外地质露头观察、油气苗的研究,了解勘探区域的地层、构造、油气显示、水文地理等情况,查明有利于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条件,从而达到找油找气的目的。

该方法是在地层出露区或薄层覆盖区找油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b)地球物理勘探利用各种物理仪器,在地面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

是一种间接的找油气方法。

定义:依据地下岩石物理性质(密度、速度、电阻率、磁性、弹性)的差别,运用物理规律来进行数学推演、推断地下圈闭的位置,此法叫物探法。

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

oiooiBShANρφ⋅⋅⋅⋅=100原油c) 地球化学勘探通过系统测试分析自然界中与油气有关的化学异常,来评价区域油气资源远景,寻找油气藏的一种直接找油技术。

包括:气测法、土壤法、细菌法、水化学法等。

d) 钻井勘探法5、 岩石物性参数(孔渗饱、达西定律)1、岩石的孔隙度φ1)定义:孔隙度是指岩石中孔隙体积(Vp)与岩石外观体积(Vb )之比。

1绪论-石油工程概论解析

1绪论-石油工程概论解析

1.1 石油和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1.3 其他:
医药、农药、化肥、炸药等 石油的最终产物———沥青 石油全身都是宝,被誉为“液体金子”。 总之:石油和天然气是优质的能源、润滑油 料及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有“国民 经济的血液”之称。
1.2 世界油气储量与开发形势

地球上的石油和天然气,早在三千多年前 就被人们发现和利用了,其状态多以自然 产出为主,多用于燃料、医药、建筑等方 面。作为工业规模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仅有 一百多年的历史。19世纪中叶,许多国家 才纷纷掀起了找油的热潮。
1.4 中国石油的发展战略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加强油气 资源调查评价,扩大勘探范围,重点开拓海域、 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 “加快深海海域和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 、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 “实施‘走出去’的跨国经营战略 ……”
主要参考教材
1.《石油工程概论》 王瑞和、李明忠编 学出版社,2011 2.《石油工程概论》 陈涛平编
3.《石油工程概论》 孙艾茵编
中国石油大
石油工业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4.《石油工业概论》 何耀春、赵洪星.. 北京:石油 工业出版社,2006 5.《石油工程》 陈涛平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第1章
1.2.1 油气储量分布
石油储量及分布
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石油估算探 明储量为1770.62亿吨(1.2万亿桶),欧佩 克成员国的石油储量占全球的78.2% ,沙特 阿拉伯位列世界石油储量之首。
储量换算: 1桶=0.1370吨 产量换算: 1桶/日=50吨/年
2003年各地区石油蕴藏比例

石油工程专业学什么

石油工程专业学什么

石油工程专业学什么石油工程是指利用石油地质、钻探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生产工程等技术,进行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专业。

石油工程专业学习范围广泛,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1. 石油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基础学科,它研究地球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学习石油地质学,需要了解地质构造、地层学、古地理学等知识,掌握地质调查、地震勘探、地质解释等技术。

2. 钻探工程学钻探工程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核心学科,它研究石油开采过程中的钻井技术和设备。

学习钻探工程学,需要了解钻井工艺、钻井装备、钻井液等知识,掌握井口操作、井身施工等技术。

3.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学科,它研究油气田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过程。

学习油气田开发工程学,需要了解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的规划和设计,掌握注水、采油、气采等技术。

4. 油气生产工程学油气生产工程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应用学科,它研究石油与天然气的生产过程。

学习油气生产工程学,需要了解油气井的完井与调试、油气的提取与处理等知识,掌握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管道输送、储运技术等。

5.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基础学科,它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与运动规律。

学习工程力学,需要了解刚体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知识,掌握力学计算和应用。

6. 岩石力学岩石力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专门领域,它研究石油钻井和开采中的岩石性质与行为。

学习岩石力学,需要了解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形与破裂机理等知识,掌握岩石力学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

7. 石油工程经济学石油工程经济学是石油工程专业的管理学科,它研究石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和管理方法。

学习石油工程经济学,需要了解投资决策、成本效益分析、风险管理等知识,掌握石油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和管理技术。

总结石油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涉及石油地质、钻探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生产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习者需要掌握地质学、工程学、力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石油工程施工

石油工程施工

石油工程施工石油工程施工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技术手段和方法,在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

它涵盖了从井口到工厂的各个环节,包括地质勘探、井筒钻探、油气开采、管道输送、炼油和储运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就石油工程施工的流程、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石油工程施工的流程1. 地质勘探阶段地质勘探是石油工程施工的基础阶段,也是确定勘探区域潜在石油资源储量和质量的关键。

在地质勘探中,需要进行地表测量、地球物理探测和地质钻探等工作,获取地下石油储层的信息和数据。

2. 井筒钻探阶段井筒钻探是将钻孔钻入地下、达到石油储层的过程。

该阶段主要包括钻井工艺、钻具运作和井壁固井等。

通过合理的钻井方案和技术手段,克服地层复杂性,保证钻探安全和有效率。

3. 油气开采阶段油气开采是石油工程施工的核心环节,包括油气井完井、人工举升、自然流出和压裂等。

该阶段的目标是从石油储层中采集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气,并确保开采效率和产量的可持续性。

4. 管道输送阶段管道输送是将开采到的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管道系统运输到炼油厂或终端用户的过程。

该阶段包括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石油和天然气的安全、高效和可靠运输。

5. 炼油和储运阶段炼油和储运是将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并将其储存和分配到市场的过程。

在炼油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化工工艺和设备,对原油进行蒸馏、加氢、裂化和聚合等操作。

储运阶段则包括石油储存、罐区建设和输油站建设等。

二、石油工程施工的技术应用1. 智能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石油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例如,自动化钻井系统可以实现钻井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减少人工操作,提高钻探的安全性和效率。

智能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控油井的工况,减少事故和损失。

2. 3D建模技术3D建模技术可以对石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模拟和分析。

通过建立虚拟的石油场景,可以评估不同方案的可行性,优化工程布局和资源配置。

此外,3D建模技术还可以用于培训和演练,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分区钻开发资料井 1.钻开发资料井的目的 研究解释单油层物性参数的方法,全面核实油层参 数,为充分运用生产试验区的解剖成果,掌握新区地质 特征打好基础,以逐步探明扩大开发的地区; 了解不同部位、不同油层的生产能力和开采特点。 在钻完开发资料井以后,要进行单层和各种多层组合下 的试油试采、测压力恢复曲线等,并了解新区的生产能 力和开采特点。
2.开发资料井的部署原则
• 开发资料井的部署主要针对那些组成比较单一、分 布比较稳定的主力油层组; • 开发资料井的部署应考虑到油田构造的不同部位,使 其所取得的资料能反映出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 • 开发资料井应首先在生产试验区邻近地区集中钻探, 然后再根据逐步开发的需要,向外扩大钻探。
三、部署基础井网 1.基础井网的部署对象
第一节 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及资料准备 一、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 1)分层系开采的油藏要合理划分与组合开发层系;
2)不同开发层系经济合理的井网密度; 3)油藏的驱动方式及油井的采油方式; 4)生产井的合理工作制度; 5)需注水开发的油藏,还要确定不同层系的合理注 水方式,注水井的合理工作制度及最佳注水时机; 6)保持压力水平; 7)合理采油速度,预测稳产年限及最终采收率。
一个合理的开发程序,只是指导了油田上各开发层系 初期的合理开发部署,指导了油田合理的投入开发,为开 发油田打下了基础。但在油田投入开发以后,地下油水就 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地下油水分布时刻发生变化, 各种不同类型油层地质特征对开发过程的影响将更加充分 地表现出来。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还需要分阶段有计划 地进行调整工作,以不断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
编制油田开发方案需大量的静、动态资料,对开 发区掌握情况越多,编制的开发方案越符合该区的实 际状况,在编制一个区的油田开发方案时需要以下资 料:
1.地质特征资料 2.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资料 3.压力、温度系统及初始油分布资料 4.动态资料 5.一些特殊资料
第二节 油田地质模型的建立
一、地层
石油在地层中生成、运移,又保存在地层中,因 此研究石油必须研究地层。 • 岩层:组成地壳的层状岩石。 • 地层:指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形成时代,是地壳 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主要包括沉积 岩、沉积变质岩、混合岩和部分岩浆岩。 研究地层时,主要分析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层年 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及地层岩性的描述。
第三节 储集层精细地质研究 一、储集层精细研究的分类及储集层非均质性的五个层次 储集层研究包括沉积体系的研究、储集层非均质 性和成岩作用的研究,其核心是储集层的非均质性。 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油藏规模的沉积相及造成的层 间非均层性;第二层次是油层规模的沉积微相及砂体 切叠和相变关系;第三层次是砂体内韵律性、沉积结 构构造等非均质性;第四、第五层次则是岩芯及孔隙 规模的非均质性。
第一章
第一章 油田开发基础及开发方案
• 油田开发方案的主要内容
• 油田地质模型的建立 • 储集层精细地质研究 • 整装储量油田合理开发程序 • 断块油田合理开发程序
• 油藏驱动方式及开采特征
• 多油层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 砂岩油田注水开发
• 井网密度
油田开发:
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试验资料,在综合 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田,按石油市场 的需求,从油田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以提高 最终采收率为目的,制定合理开发方案,并对油田 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田按方案规划的生产能力和 经济效益进行生产,直至油田开发结束的全过程。
二、断块油田的主要类型 根据断块油田原油和油层物性及天然能量的大小, 一般将断块油田分成以下三大类: (1)天然能量低,油层和原油性质较好的油田。 (2)天然能量高,油层和原油性质较好的油田。这类油 田天然能量高,边水活跃。 (3)稠油油田。
三、断块油田的合理开发程序 由于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地质特征十分复 杂,只能采取逐步认识、分步实施、勘探开发交叉 并举、滚动前进的方法。预探井获工业油气流后, 勘探开发分四个步骤进行。 1.精细地震详查 2.评价性详探 3.详探与开发相结合,开发主力油气藏 4.持续滚动勘探开发
储集层预测的方法如下所述: (1)地质统计随机模拟方法
(2)分形几何学方法
(3)神经网络方法
2.储集层预测方法评述 目前,储集层预测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出现, 如分形理论、遗传算法及神经网络技术等。但地质统 计的随机建模方法在实际应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 随机模拟所产生的油藏地质模型的好坏强裂依赖于所 假设的随机函数的模型及所具有的数据;随机模拟所 产生的各种数值如何用于油藏工程计算中;对于随机 模拟所产生的多个等概率的油藏数值模型,如何挑选 最能代表真实地质情况的模型进行流动模拟等。
二、储集层精细研究的特点和内容 1.储集层精细研究的主要特点和技术要求 (1)精细程度较高 (2)基本单元较小 (3)与动态结合较紧密 (4)预测性更强 (5)计算机化程度高
2.储集层精细研究的内容
(1)沉积微相细分、组合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
(2)各不同沉积类型储集层地质知识库和原型模型的建立; (4)流动单元划分与对比及流动单元的空间结构; (5)以微构造研究为主的微地质界面研究; (6)露头储集层研究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及类比条件等。
• 油层对比和划分:依据沉积的旋回性、标准层、 油层物性、油水系统、流体性质、隔层条件及电性 特征,可以对油层进行详细的对比和划分。
在对油层进行研究时,要阐明油层的沉积相、 油层物性、分布面积、厚度、有效厚度以及组成油 层岩石的岩性。
四、隔层及夹层 隔层及夹层对油气田开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 其是层系划分,分采分注。对隔层及夹层的研究主要 论述其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及性质。 五、油藏 对油藏要进行压力系统、流体性质、油水界面、 油藏类型的研究,尤其对油藏类型的研究更为重要。 六、储量 在建地质模型时,必须对储量加以说明,确定计 算储量的方法和储量参数,还要计算溶解气储量和可 采储量。
8)对断块油田,分开发单元研究其静、动态特征及各 单元油藏工程技术对策; 9)对低渗透油田,要研究裂缝方位与井网优化配置和 采用水平井整体注水开发裂缝性低渗透油藏; 10)对于稠油油田需研究热采问题; 11)开发区经济技术指标,预测油田开发趋势; 12)各种开发方案的分析对比,提出最优方案。
二、油田开发方案所需资料
3.基础井网的部署 基础井网的部署应该在开发区总体开发设想的基础 上进行,要考虑到将来不同层系井网的相互配合和综合 利用,不能孤立地进行部署。 掌握井网在实施上要分步进行,基础井网钻完后, 暂不射孔,及时进行油层对比,搞清地质情况,掌握其 它油层特点,核实基础井网部署,落实开发区的全面设 想,编制开发区的正式开发方案,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开辟生产试验区
1.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 • 深刻认识油田的地质特点。 • 落实油田储量计算。 • 研究油层对比方法和各种油层参数的解释图版。 • 研究不同类型油层对开发部署的要求,可为编制开发 方案提供本油田的实际数据。
2.开辟生产试验区的原则
(1)生产试验区开辟的位置和范围对全油田应具有代表性。试验 区一般不要过于靠近油田边沿,所开辟的范围也应有一定的比例。 (2)试验区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把试验区对全油田合理开发的 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 (3)试验项目要抓住油田开发的关键问题,针对性要强,问题要 揭露清楚,开采速度要高,使试验区的开发过程始终走在其它开发 区的前面,为油田开发不断提供实践依据。 (4)生产试验区要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要使所取得的各种资料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5)生产试验区的开辟应尽可能考虑地面建设、运输条件等方面 的要求,以保证试验区开辟的速度快、效果好。
(7)各种地质统计学尤其随机建模方法的适应条件、检 验标准及软件研究; (8)注水开发过程中储集层物性动态变化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 (9)水淹层测井解释及有关了解剩余油分布状况的生产 测井及解释; (10)层理、孔隙结构、粘土矿物等研究; (11)精细储集层预测模型建立; (12)地质、油藏、数模一体化研究剩余油分布特征及 规律。
随机模拟方法可应用于各个阶段的油藏描述,如 在油田早期评价阶段,可将其应用于岩相、沉积相的 划分和空间展布、储集层砂体连通性研究、储集层参 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等)的空间分布等;在油田开 发阶段,可研究储集层可采油气的空间分布、储集层 产量预测、含水率预测以及流动单元的定量研究等。 对于分形几何学来说,纵横向的分维数的假设问 题,不同的地区不一样,应用时一定要进行验证。在 神经网络方法中,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训练样本,同 时确保计算的结果收敛是难点。
对于油层较多,各类油层差异大,分布相对比较稳定, 油层物性好,储量比较丰富,上、下有良好的隔层,生产能 力比较高,具备独立开采条件的区块可以作为基础井网布置 的对象。
2.基础井网的任务
基础井网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开发井网,它应合理 开发主力油层,建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兼探开发区的其它 油层,解决探井、资料井所没有完成的任务,搞清这些油 层的分布情况、物理性质和非均质特点。
第四节 整装储量油田合理开发程序
储量集中、丰度较高的整装储量油田的合理开发程 序把油田从勘探到投入开发的过程划分成几个阶段,合 理地安排钻井、开发次序和对油藏的研究工作,尽可能 用较少的井,较快的速度,取得对油田的基本认识,编 制油田开发方案,指导油田逐步地投入开发。 由于不同油田的沉积环境和油层特征千差万别,一个 油田从初探到投入开发具体应该划分几个步骤,各个步聚 之间如何衔接配合,每个步骤又如何具体执行等,应根据 每个油田的具体情况而定,下面以大庆油田为例介绍整装 储量油田的合理开发程序。
二、构造 构造:组成地壳的各类岩石,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及 其地质成因上的联系。构造地质的任务,就是研究组 成地壳的岩石在空间上分布的形态、成因和规律。 岩石具有塑性,受力后可以弯曲褶皱形成褶皱构 造;受力发生断裂之后可以产生断裂构造;由于岩石 物性的变化还可以产生岩性构造。研究构造不但要对 其分类,还要指出各构造的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