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河鳜鱼青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然资源概况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8月,蒙城县人民政府建立了县级芡河鳜鱼青
虾种质资源保护区(蒙政秘[2009]59号)。
在此基础上,为积极申报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对芡河鳜鱼青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进行了详细调查,现报告如下。
1基本概况1.1自然概况
芡河位于蒙城县境内腹地,是淮河水系中的较大支流,属于淮河流域平原型河沟,河底平坦,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倾斜,在蒙城县境内,河的四周均为平原、林地、村落。
芡河水域的水源主要来自于芡河上游平原地区天然降雨的汇集,上游的三大支流汇入芡河,为芡河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物质。
沿河周边及来水区域均为农业生产区,无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水水质优良,河道水生植物丰富,水体自净能
力较强。
芡河属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
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严寒期限短,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全年以东北季风为主,春末及盛夏为偏南风。
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生态条件十分优越,非常适宜水生动植物生长繁殖。
芡河水系生态系统完善,地理位置优越,是水产种质资源较为集中的场所[1]。
1.2社会经济条件
芡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蒙城县腹地,沿河涉及5个乡镇38个行政村,有66个村,沿河人口15800人,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100余人。
芡河沿河周边工业比较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沿河及来水区域均为农业生产区,无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汇入,河水水质优良,产业结构仍以传统农业、务工经济为主。
农业的总体布局是种植业和渔业。
2010年种植业实现产值达6.5亿元,渔业实现总产值1.35亿元,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外出从事劳务输出或经商,也取得相应的经济收入,河区总体经济稳步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投入的增加、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芡河沿河周边的教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每个村都设有小学,各乡镇都设有中学。
近年来,芡河沿岸的的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以上的医疗单位全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全县全面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彻底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逐年提高。
1.3主要保护对象
主要保护对象为鳜鱼和青虾,生活栖息的其他物种包括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本地鲤鱼、鲫鱼、长春鳊、团头鲂、荷包红鲤、散鳞镜鲤、麦穗鱼、棒花鱼、餐条、红鳍鲤、青梢红鲤、黄鳝、缎虎鱼、鲶鱼、乌鳢、黄颡鱼、银鱼、秀丽白虾、青虾、中华绒螯蟹、甲鱼、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河蚬、芦苇、席草、莲、革命草、马莱眼子菜、菹草、金鱼藻、聚草、芜萍、风眼莲、水花生等。
2调查结果
2.1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一是自然性。
芡河为淮河支流,属于淮河水系。
周边为平原,林地村落及工矿企业较少,污染少,开发程度相对较低。
在冬春枯水季节,河道存水面积占河道总面积的70%,深水区的水深在2m 以上,这为河道鱼类及其他物种留河越冬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区域内仍保持着较高的自然性,群落生态结构完整[2]。
二是典型性和代表性。
芡河为淮河的较大支流,属于淮河水系的渔业生态系统。
芡河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区域内有各种脊椎动物200多种,约占安徽省的1/3。
其中鱼类有12科42种,资源相当丰富,江河洄游性鱼类种类较多,在淮河流域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芡河周边土地肥沃,支流较多,水质优良,生态环境良好,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是鱼类洄游、产卵、栖息、育肥的良好场所。
历史上芡河曾是淮河流域的主要鱼产区之一,既有定居性鱼类,又有江河洄游性鱼类;既有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甲鱼、黄鳝、青鱼、翘嘴鲌等经济鱼类,又有独特的青虾、中华绒螯蟹、茨实、莲藕等土著品种。
2.2社会生态经济价值显著
一是社会价值。
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可提高全社会对渔业种质资源和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引导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渔业种质资源和水生生物的保护工作[3-4]。
同时,积极宣传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可使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道路;建立蒙城县芡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
二是生态价值。
芡河鳜鱼青虾种质资源保护区,地理环境优越,是完整的淮河渔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渔业种质资源丰富,是一个天然的物种基因库,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保护好该区域的生态系统,不仅对保护稀有水生生物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使渔业可持续性发展,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同时,在淮河主河道渔业资源日益衰竭的状况下,通过在淮河支流建立保护区,可有效增强淮河与其支流
摘要介绍了芡河鳜鱼青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自然资源概况和社会经济条件,从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和社会生态经济价值显著2个方面进一步论述了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芡河鳜鱼青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调查中图分类号S932.4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5-0387-02
芡河鳜鱼青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自然资源概况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王少杰
(安徽省蒙城县水产管理站,安徽蒙城233500)
收稿日期2011-01-24
农村经济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5期387
. All Rights Reserved.
农村经济学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5期
(上接第381页)
油茶的丰产栽培技术,才能在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中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
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将其当做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6]。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条件较好
的地方,建立高产示范林,为广大农民学习油茶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示范样板。
二是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油茶实用生产技术的手册,分村举办技术培训班,培训骨干和农民科技示范户。
三是组织油茶专家深入生产的一线,针对油茶产业发展中品种选育、种苗培育、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等技术难点,开展定期培训和服务,逐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
2.4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发展油茶产业的前期投入较大,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作保证。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层层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油茶产业的发展,把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建设与油茶林基地的建设相结合,缓解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二是创新投入机制。
通过以奖代投、以补代投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油茶产业的发展[7]。
三是加强信贷支持。
国家安排贴息贷款,专项支持油茶
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和农户利用各类信贷资金发展油茶产业。
3参考文献
[1]回良玉.全力推进油茶产业建设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J].湖南林
业,2008(10):1,4.
[2]发改委发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8,16(6): 4.
[3]周席华,徐永杰.湖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湖北林业科
技,2008(6):50-51.
[4]李建波.牟定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林业调查规划,2010, 35(5):61-64.
[5]张亮亮.永州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16):368-369.
[6]陆斌,苏智良.云南油茶产业发展概况[J].致富天地,2010(8):8.
[7]冯荣芳,廖诗林.江华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湖南林业科技, 2010,37(4):109-111.
(上接第384页)
生产机械化进程,因地制宜地拓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领域,在重点农时季节组织开展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
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
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从而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
同时,加快农机更新换代步伐,使农机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3参考文献
[1]冯开禹.贵州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安顺学院学
报,2002(1):74-76.
[2]黄仲远,韦升,覃春梅,等.东兰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西
农业科学,2010,41(5):515-517.
[3]夏晓村,林晓燕,金燕芬.永嘉县花坦乡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
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1):357-358.
[4]胡新玲,陈磊.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徽
农业科学,2007,35(5);1550,1553.
(上接第386页)
成为引导广西选肥用肥的“风向标”,成为农业科技服务响当当的“品牌活动”,为实现广西农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3“测产选肥钱粮双增”大型科技服务活动展望
活动对创新农技推广模式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参与企业偏少、开展试验示范的作物种类不多等问题,仍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完善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扩大招商招展,吸引一批有实力的肥料企业与主办方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同时要集成中低产田改良、测土配方施肥、节水农业等技术,不仅把各种肥料肥效试验示范应用到粮食作物,还要扩大到当地的优势作物、特色作物,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形成可供肥料企业、经销商和农民长期交流的平台,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4参考文献
[1]丹珊.广西第二届“测产选肥钱粮双增”活动举办测土配方施肥与肥
料发展专题报告会[EB/OL].(2010-11-03)[2010-11-05].http://www. /news/2010/11/5/201011510424027561.shtml.
[2]灵山农业局信息中心.广西第二届“测产选肥、钱粮双增”现场活动在
灵山隆重举行[EB/OL].(2010-11-02)[2010-11-05].http://www.gxlsny. /news.asp?id=7147.
[3]谢倩云.广西第二届“测产选肥钱粮双增”现场活动在灵山县开幕[EB/OL].(2010-11-03)[2010-11-04]./Html/ 2010_11_04/2_40544_2010_11_04_150947.html.
[4]唐广生.广西举办第二届“测产选肥钱粮双增”活动[EB/OL].(2010-11-03)[2010-11-11]./rollnews/201011/t20101 111_2447353.html.
渔业资源的互补性,从而维护淮河渔业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完整。
三是经济价值。
芡河独有的鳜鱼、青虾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目前鳜鱼、青虾的人工养殖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产业规模,2009年蒙城县鳜鱼养殖面积10hm2,鳜鱼成鱼产量75t,总产值达300万元;2010年
蒙城县鳜鱼养殖面积30hm2,鳜鱼成鱼产量240t,总产值达1100万元。
芡河每年可向周边地区提供天然鳜鱼苗种200万尾,有力推动了地方渔业经济发展;芡河鳜鱼增殖技术的开创,有效地解决鳜鱼自然繁殖率和苗种成活率较低的技术难题,达到了非常明显的增殖效果,创制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立蒙城县芡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有利于淮河水系渔业资源的恢复与增殖,进一步丰富淡水鱼类资源基因库,可为广大水产养殖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水产品苗种,也可为苗种生产企业提供可靠亲本。
在保护区实行科学管理,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可进一步发挥保护区的综合效益。
3结语
通过对县级芡河鳜鱼青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自然资源概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芡河鳜鱼青虾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自然资源概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符合申报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条件。
4参考文献
[1]邵为旭.淮河支流———芡河湖太湖新银鱼资源减少原因分析与对策
研究[J].中国水产,2008(8):16-17.
[2]王敏.怀远县芡河湖生态环境及保护调研[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
(2):79.
[3]农业部新建57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J].水产科技情报,2010 (1):46.
[4]钟天.农业部公布首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J].现代渔业信
息,2008,23(3):32.
388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