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套试卷)【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小升初第一次模拟试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r=3dm,这个扇形的面积是()dm2.
A. 28.26
B. 9.42
C. 7.065
D. 4.71
2.三个人进行60米赛跑,甲用0.3分钟,乙用分钟,丙用15秒,()的速度最快.A. 甲 B. 乙 C. 丙 D. 无法确定3.7.49亿这个数中的“4”表示()
A. 4亿
B. 4000万
C. 400000
D. 400万4.下面得数不相等的一组是()。
A. B. C. D.
5.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6分钟,如果锯成6段需要()分钟。
A. 12
B. 15
C. 9
6.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的是().
A. 小东的身高和体重
B. 修一条水渠,每天修的米数和天数
C. 圆的半径和面积
D. 订《中国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7.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
A. B.
C. D.
8.把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可能得到的展开图是()。
A. B. C. D.
9.小方每天上学先向北偏东40°方向走200米,再向正东方向走300米到学校,他每天放学先向正西方向走300米,再向()方向走200米到家。
A. 北偏东40°
B. 南偏西40°
C. 西偏南40°
10.一种商品的价格先提价30%后,再打7折出售,现在售价是原价的()
A. 70%
B. 100%
C. 109%
D. 91% 11.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长方形框架,双手将它的两个对角慢慢向两边拉动,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
A. 不成比例
B. 成反比例关系
C. 成正比例关系
12.一件商品原价100元,涨价10%后,再降价10%,现价()原价。
A. 高于
B. 低于
C. 等于
D. 无法比较
二、填空题
13.________元是40元的,比5米多20%是________米,120千克比________千克多50%.14.健康工厂要做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周长是31.4m,深2m。
要在它的四周抹上油漆,如果每平方米用漆0.1kg,共需油漆________kg。
15.把一根9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
16.一个数的亿位上是7,千万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千位上是4,其余各位上都是0。
这个数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 17.“2019北京世园会”园区设在北京市延庆区,规划总面积960公顷,合________平方千米.举办时间为2019年4月29日至2019年10月7日,展期________天.预计参观人数将不少于16000000人次,以万为单位表示为________万人次.
18.建筑队按2:3:5的比例将水泥、沙子、石子搅拌成混凝土.建筑队要搅拌25吨混凝土需要水泥________吨.
19.一份稿件,王老师单独打12小时完成,李老师单独打15小时完成。
现两人合打5小时能完成这份稿件的________。
20.某次植树活动中树苗的成活率大约是90%,已知成活了360棵,原来大约栽了________棵树苗.
三、解答题
21.只列出综合算式(或方程),不必计算。
(1)纺织厂甲、乙两个车间共有278人,甲车间有120人,乙车间比丙车间少15人,丙车间有多少人?
(2)某机关原有工作人员150人,精简人员后还剩下105人,精简了百分之几?
(3)把一个棱长10cm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12cm的圆锥形零件,这个圆锥形零件的高约是多少厘米?
2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23.李强在市民图书馆借了一本历史故事书,如果每天看16页,15天能全部看完。
如果要在规定期限内准时归还,而不必交延时服务费,李强每天至少要看几页?
24.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25.一个圆锥形小麦堆,测得它的底面周长是25. 12m,高是3m.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50kg,这堆小麦重多少千克?
26.学校组织“名著我来读”的读书活动.小文看一本240页的《三国志》,已经看了,还有多少页没有看完?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D
7.C
8.A
9.B
10.D
11.C
12.B
二、填空题
13.10;6;80【解析】【解答】40×14=10(元);5×(1+20)=5×12=6(米);120÷(1+50)=120÷15=80(千克)故答案为:10;6;80【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
解析:10;6;80
【解析】【解答】40×=10(元);
5×(1+20%)
=5×1.2
=6(米);
120÷(1+50%)
=120÷1.5
=80(千克)。
故答案为:10;6;80。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已知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14.28【解析】【解答】314×2×01=628×01=628(kg)所以共需要油漆628kg故答案为:628【分析】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深)油漆的千克数=圆柱的侧面积×每平方米需要的千克
解析:28
【解析】【解答】31.4×2×0.1
=62.8×0.1
=6.28(kg),
所以共需要油漆6.28kg。
故答案为:6.28。
【分析】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周长×高(深),油漆的千克数=圆柱的侧面积×每平方米需要的千克数,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15.17;97【解析】【解答】1÷7=17所以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17;9÷7=97(米)所以每段长97米故答案为:17;97【分析】求每段的长度占这根绳子总长的几分之几即将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1除
解析:;
【解析】【解答】1÷7=,所以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
9÷7=(米),所以每段长米。
故答案为:;。
【分析】求每段的长度占这根绳子总长的几分之几,即将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用1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即可;求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多少米,用绳子的总米数除以平均分成的段数即可。
16.780504000;七亿八千零五十万四千;780504【解析】【解答】一个数的亿位上是7千万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千位上是4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780504000读作:七亿八千零五十万四千把它
解析:780504000;七亿八千零五十万四千;78050.4
【解析】【解答】一个数的亿位上是7,千万位上是8,十万位上是5,千位上是4,其余各位上都是0。
这个数写作:780504000,读作:七亿八千零五十万四千,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78050.4万。
故答案为:780504000;七亿八千零五十万四千;78050.4万。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把一个数改写成“万”作单位,只要把末尾4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若末尾不够4个0,则在万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即可。
17.6;162;1600【解析】【解答】960公顷÷100=96平方千米;2+31+30+31+31+30+7=162(天);16000000=1600万故答案为:96;162;1600【分析】第一空:
解析:6;162;1600
【解析】【解答】960公顷÷100=9.6平方千米;
2+31+30+31+31+30+7=162(天);
16000000=1600万。
故答案为:9.6;162;1600。
【分析】第一空:公顷÷100=平方千米;第二空:4月2天,5月31天,6月30天,7月31天,8月31天,9月30天,10月7天,它们的和就是展期;第三空:把一个大数化为以万为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同时在后面添上万字。
18.【解析】【解答】25×22+3+5=25×15=5(吨)故答案为:5【分析】2:3:5是把混凝土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水泥占2份水泥占混凝土的210;混凝土质量×水泥占混凝土的分率=水泥的质量
解析:【解析】【解答】25×=25×=5(吨)。
故答案为:5.
【分析】2:3:5是把混凝土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水泥占2份,水泥占混凝土的;混凝土质量×水泥占混凝土的分率=水泥的质量。
19.34【解析】【解答】1÷12=112;1÷15=115;(112+115)×5=320×5=34故答案为:34【分析】把完成一份稿件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应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可分别求出两位
解析:
【解析】【解答】1÷12=;1÷15=;()×5=×5=
故答案为:
【分析】把完成一份稿件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应用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可分别求出两位老师的工作效率,然后应用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合作工作量,即可求出两人合打5小时完成的工作量。
20.【解析】【解答】360÷90=400(棵)故答案为:400【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率的应用已知树苗的成活率与成活的棵数要求植树总棵数用成活的棵数÷树苗的成活率=栽的总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解析】【解答】360÷90%=400(棵)
故答案为:400。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率的应用,已知树苗的成活率与成活的棵数,要求植树总棵数,用成活的棵数÷树苗的成活率=栽的总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三、解答题
21.(1)解:278-120+15
(2)解:(150-105)÷150
(3)解:10×10×10÷(3.14×122× )
【解析】【分析】(1)本题数量之间存在以下相等关系:丙车间人数=乙车间人数+15,乙车间人数=甲乙共有人数-甲车间人数;因此,丙车间人数=甲乙共有人数-甲车间人数+15,据此代入数据即可。
(2)本题把原有人数看作单位“1”,精简了百分之几就是精简的人数占原有人数的百分之几。
数量之间存在以下相等关系:(原有人数-剩下人数)÷原有人数=精简了百分之几。
据此即可解答。
(3)正方体铁块的体积与圆锥形零件的体积相等。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锥体
体积=底面积×高×;由此得出,圆锥形零件的高=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22.解:(12+6)×6÷2-3.14×62× =54-28.26=25.74(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观察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23.解:设李强每天至少要看x页。
10x=16×15
x=240÷10
x=24
答:李强每天至少要看24页。
【解析】【分析】总页数不变,每天看的页数和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总页数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每天至少看的页数即可。
24.解:4×5+3.14×(6÷2)2÷2
=20+3.14×9÷2
=20+28.26÷2
=20+14.13
=34.13(cm2)
【解析】【分析】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半圆的面积(π×半径的平方÷2),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5.解:×3.14×(25.12÷3.14÷2)2×3×750
=×3.14×42×3×750
=50.24×750
=37680(千克)
答:这堆小麦重37680千克。
【解析】【分析】圆锥的体积=×圆锥的底面积(圆锥的底面周长除以3.14除以2得到圆锥底面的半径,再用π×半径的平方)×圆锥的高,再用圆锥的体积乘以每立方米小麦的重量即可得出这堆小麦的重量。
26.解:240×(1﹣)
=240×
=90(页)
答:还有90页没有看完。
【解析】【分析】书的总页数×(1-)=没看的页数,据此解答。
一、选择题
1.如图:r=3dm,这个扇形的面积是()dm2.
A. 28.26
B. 9.42
C. 7.065
D. 4.71 2.加工一批零件,经检验有100个合格,不合格的有25个,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A. 25% B. 75% C. 80% D. 100%
3.在下面边长是10cm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下列四种方法中,剩下的部分()的周长最长.
A. B. C.
D.
4.已知○、△、□各代表一个数,根据○+△=52,△+□=46,△-□=28,可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37
B. □=15
C. ○=9
5.一个圆柱与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体的底面积的3倍,圆锥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是().
A. 3:1
B. 1:3
C. 9:1
D. 1:9 6.丫丫从不同方向观察下面的几何体,看到不同的图形.下面正确的是()
A. 前面
B. 右面
C. 上面
7.要想描述六年级(3)班同学身高分组的分布情况,应选用()合适。
A. 条形统计图
B. 折线统计图
C. 扇形统计图
D. 以上都行
8.在3.14,π,31.4%,中,最大的数是()
A. 31.4%
B.
C. 3.14
D. π
9.五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有3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正确的是()
A. B. C. D.
10.分别用5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下面的三个立体模型,从()看这三个立体模型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
A. 前面
B. 上面
C. 左面
11.根据下图中点M和点N则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M在点N的东北方向
B. 点M在点N的西北方向
C. 点M在点N的东南方向
D. 点M在点N的西南方向
12.大圆的半径6cm,小圆的半径3cm,大圆和小圆面积的比是()。
A. 2:1
B. 4:1
C. 1:2
二、填空题
13.如图,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cm,第2个图形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2。
第n 个图形一共有________个小正方体。
14.在比例尺是1:2000的一幅平面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果园的长是6cm,宽是3.5 cm,这个果园的实际面积是________公顷。
15.一个高45cm的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后再倒入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器里,水面的高度是________cm.
16.相邻的三个奇数,从小到大排列,中间的一个奇数是2n-1,则第一个奇数是________,第三个奇数是________.
17.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总高828米,是世界第一高楼与人工建筑物,总投资1495000000美元,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___美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美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亿美元。
18.________÷5= ________=12:________=0.2=________%=________成
19.0.8:的比值是________;20kg:0.2t的比值是________.
20.7kg300g=________kg 8.04m2=________dm2
9000m2=________公顷 6.5dm3=________mL
三、解答题
21.底面半径20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水面高度是4厘米,把一个小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6厘米。
这个小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22.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23.学校利用暑假装修多媒体教室,用边长25cm的方砖铺地需要2000块若改用边长50cm 的方砖铺地面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用比例方法解
24.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
25.列式计算。
(1)7.2比一个数的25%多6.7,求这个数。
(2)比某数的20%少4的数是7,求某数。
(用方程解)
26.列式并计算.
(1)2减与的积,所得的差除以得多少?
(2)甲数的是24,乙数是24的,甲乙两数相比谁多,多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2.C
3.C
4.A
5.C
6.A
7.C
8.B
9.C
10.A
11.B
12.B
二、填空题
13.18;n²【解析】【解答】第2个图形有4×6-2×3=24-6=18(个)18×1×1=18(cm2)所以第2个图形的表面积是18cm2第1个图形有1=12个小正方体;第2个图形有1+3=4=22个解析:18;n²
【解析】【解答】第2个图形有4×6-2×3
=24-6
=18(个),
18×1×1=18(cm2),
所以第2个图形的表面积是18cm2。
第1个图形有1=12个小正方体;第2个图形有1+3=4=22个小正方体;第3个图形有1+3+5=9=32个小正方体;……;第n个图形有n2个小正方体。
故答案为:18;n2。
【分析】第2个图形的面数=正方形的个数×1个正方形的面数-3(挨在一起的面)×2(两个小正方形拼在一起减少2个面),即可得出答案;
找出规律,第1个图形有12个小正方体;第2个图形有22个小正方体;第3个图形有32个小正方体;……,进而可得出第n个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14.84【解析】【解答】实际长:6×2000=12000cm=120m实际宽:35×2000=7000cm=70m果园的实际面积=120×70=8400(m2)8400÷10000=084公顷所以这个果
解析:84
【解析】【解答】实际长:6×2000=12000cm=120m,
实际宽:3.5×2000=7000cm=70m,
果园的实际面积=120×70=8400(m2),
8400÷10000=0.84公顷。
所以这个果园的实际面积是0.84公顷。
故答案为:0.84。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即可得出果园的实际长和果园的实际宽,注意将cm转化为m(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果园的实际面积,再将平方米转化为公顷。
15.【解析】【解答】45×13=15(cm)所以倒入圆柱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15cm故答案为:15【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本题中水的体积一定即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圆柱与
解析:【解析】【解答】45×=15(cm)。
所以倒入圆柱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15cm。
故答案为:15。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本题中水的体积一定即圆柱的
体积=圆锥的体积,圆柱与圆锥等底即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即可得出圆柱的高=×圆锥的高。
16.2n-3;2n+1【解析】【解答】2n-1-2=2n-3;2n-1+2=2n+1故答案为:2n-3;2n+1【分析】相邻奇数之间相差2;相邻的三个奇数中间的一个奇数-2=第一个奇数中间的一个奇数+2
解析:2n-3;2n+1
【解析】【解答】2n-1-2=2n-3;2n-1+2=2n+1。
故答案为:2n-3;2n+1 。
【分析】相邻奇数之间相差2;相邻的三个奇数,中间的一个奇数-2=第一个奇数,中间的一个奇数+2=第三个奇数。
17.十四亿九千五百万;149500;15【解析】【解答】1495000000读作:十四亿九千五百万;1495000000=149500万;1495000000≈15亿故答案为:十四亿九千五百万;1495
解析:十四亿九千五百万;149500;15
【解析】【解答】1495000000读作:十四亿九千五百万;
1495000000=149500万;
1495000000≈15亿。
故答案为:十四亿九千五百万;149500万;15。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将一个数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将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一个“万”字,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据此改写即可;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看千万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千万位上的数比5小,就把尾数去掉,加上一个“亿”字;如果千万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亿位进1,加上一个“亿”字,据此解答。
18.1;3;60;20;二【解析】【解答】5×02=1;15×02=3;12÷02=60;02=20;02=二成故答案为:1;3;60;20;二【分析】被除数=除数×商;分子=分母×分数值;比的后项=比
解析:1;3;60;20;二
【解析】【解答】5×0.2=1;15×0.2=3;12÷0.2=60;0.2=20%;0.2=二成。
故答案为:1;3;60;20;二。
【分析】被除数=除数×商;分子=分母×分数值;比的后项=比的前项÷比值;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统称几成。
19.6;01【解析】【解答】08:12=08÷05=16;20kg:02t=20kg:200kg=20÷200=01故答案为:16;01【分析】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商这个商就是比值比
解析:6;0.1
【解析】【解答】0.8:=0.8÷0.5=1.6;
20kg:0.2t=20kg:200kg=20÷200=0.1.
故答案为:1.6;0.1.
【分析】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商,这个商就是比值。
比值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如果单位不统一,先统一单位,再求比值。
20.3;804;09;6500【解析】【解答】300÷1000=03(kg)故7kg300g=73kg;804×100=804(dm²);9000÷10000=09(公顷);65×1000=6500(m
解析:3;804;0.9;6500
【解析】【解答】300÷1000=0.3(kg),故,7kg300g=7.3kg;
8.04×100=804(dm²);
9000÷10000=0.9(公顷);
6.5×1000=6500(mL)
故答案为:7.3;804;0.9;6500。
【分析】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进率。
三、解答题
21.解:3.14×202×(6-4)=2512(立方厘米)
答:这个小铁块的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把小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小铁块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水面上升部分的高度=这个小铁块的体积,据此列式解答。
22.解:(12+6)×6÷2-3.14×62× =54-28.26=25.74(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观察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据此列式解答。
23.解:设需要x块这样的方砖。
50×50x=25×25×2000
2500x=1250000
x=1250000÷2500
x=500
答:需要500块这样的方砖。
【解析】【分析】教室的面积一定,每块方砖的面积×方砖的块数=教室面积(一定),每块方砖的面积与方砖的块数成反比例。
先设出未知数,然后根据教室面积不变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24.解:(20×15+15×10+20×10)×2+10×10×4
=(300+150+200)×2+400
=650×2+400
=1300+400
=1700(cm2)
【解析】【分析】不规则图形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4个小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正方体4个面),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25.(1)解:(7.2-6.7)÷25%=0.5÷0.25=2.
答:这个数是2.
(2)解:设某数为x。
20%x-4=7
20%x=7+4
0.2x=11
x=11÷0.2
x=55
答:某数为55。
【解析】【分析】(1)等量关系:7.2-一个数×25%=6.7,据此解答;
(2)等量关系:某数×20%-4=7,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根据等式性质解方程。
26.(1)(2﹣× )
=(2﹣)
=
=
答:所得的差除以得.
(2)甲数:24÷=192
乙数:24× =3
192>3,即甲数多,
192﹣3=189
答:甲数多,多189.
【解析】【分析】(1)本题的关键词是积,差,除以,所以运算顺序是先算和的积,再算
2与它们的差,最后用差除以求出商;
(2)已知量÷已知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据此求出甲数;总量×所求量的对应分率=分率的对应值,据此求出乙数;先比较甲数和乙数的大小,看两数相比谁大,大的减去小的,就是多多少。
一、选择题
1.下面得数不相等的一组是()。
A. B. C. D.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确定3.一个零件长4毫米,画在图上长12厘米。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 1:30
B. 1:3
C. 30:1
D. 3:1 4.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的状况,某市进行了道路拓宽。
解放路的路宽由原来的20米增加到28米,算式()可以表示拓宽了百分之几。
A. 28÷20
B. 20÷28
C. (28-20)÷20
D. (28-20)÷28
5.一桶油,第一次用了,第二次用了剩下的,那么()
A. 第一次用得多
B. 第二次用得多
C. 两次用得同样多
D. 无法比较
6.甲车间的出勤率比乙车间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间的总人数一定比乙车间多
B. 甲车间的出勤人数一定比乙车间多
C. 甲车间的未出勤人数一定比乙车间少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五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有3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正确的是()
A. B. C. D.
8.添上一根长度是整厘米数的吸管,与右图中两根吸管首尾相连,围成一个三角形。
添上的这根吸管可能是()。
A. 13厘米
B. 10厘米
C. 2厘米
9.笑笑在班级里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把调查结果制成如右图所示的统计图。
笑笑可能进行的调查内容是()。
A. 你最喜欢什么宠物
B. 你有几只宠物
C. 你的宠物几岁了
10.圆的半径增加到原来的3倍,那么圆的周长增加到原来的()倍。
A. 3
B. 6
C. 9
D. 12
11.甲数的与乙数的25%相等,那么甲数和乙数相比,()。
A. 甲数大
B. 乙数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12.从6:00到9:00,时针()。
A. 逆时针旋转90°
B. 顺时针旋转90°
C. 逆时针旋转180°
D. 顺时针旋转180°
二、填空题
13.果园有梨树540棵,比桃树的4倍还多20棵,果园里有桃树________棵。
1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
如果沿着高将这个圆柱切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切面恰好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5.李师傅5天制作零件240个,他制作1200个零件要________天。
16.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再加上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2。
17.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量得成渝高速路长度约是3.4cm。
成渝高速路的实际长度约是________km。
18.小亮小时行了6千米,小亮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小亮的计算方法是6÷ =6× ×5
其中6× 表示的是________。
19.停车场有小汽车和摩托车共12辆,车轮共28个,其中摩托车有________辆。
20.去年,我县粮食总产量达224800吨,这个数读作________吨。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________万吨。
三、解答题
21.底面半径20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水面高度是4厘米,把一个小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6厘米。
这个小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22.学校要为一个面积为28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安装自动旋转喷灌装置,现有射程为2米、3米、4米的三种自动旋转喷灌设备,你认为选几米的比较合适?安装在什么位置最合适?23.测量经常使用铅锤,下面这个圆锥形铅锤是用某种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每立方厘米约重8克,这个铅锤大约重多少克?
24.前进小学六(1)班学生上学方式分为接送、乘车、骑车三种情况。
下图是反映各种情况的人数的条形统计图(部分)和扇形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六(1)班学生上学接送的有多少?并在图中画出来。
(2)六(1)班学生上学骑车的比乘车的少百分之几?
25.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
26.一架飞机5小时可以飞行3500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飞行多少千米?(用比例方法解答)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C
6.D
7.C
8.B
9.A
10.A
11.A
12.B
二、填空题
13.【解析】【解答】解:设果园里有桃树x 棵 4x+20=5404x+20-20=540-20 4x=520 4x÷4=520÷4 x=13
解析:【解析】【解答】解:设果园里有桃树x棵,
4x+20=540
4x+20-20=540-20
4x=520
4x÷4=520÷4
x=130
故答案为:130。
【分析】根据条件“ 果园有梨树540棵,比桃树的4倍还多20棵”可知,设果园里有桃树x棵,用桃树的棵数×4+20=梨树的棵数,据此列方程解答。
14.44【解析】【解答】高:4×2=8(厘米)314×42×2+314×4×2×8=314×16×2+314×4×2×8=10048+20096=30144(平方厘米)故答案为:30144【分析】一个圆
解析:44
【解析】【解答】高:4×2=8(厘米),
3.14×42×2+3.14×4×2×8
=3.14×16×2+3.14×4×2×8
=100.48+200.96
=301.4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01.44 。
【分析】一个圆柱,如果沿着高将这个圆柱切成大小相等的两部分,切面恰好是正方形,则圆柱的高等于圆柱的底面直径,要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用公式:S=2πr2+2πrh,据此列式解答。
15.【解析】【解答】1200÷(240÷5)=1200÷48=25(天)故答案为:25【分析】首先计算李师傅一天能做多少零件李师傅一天做的零件数=做的零件总数÷工作天数;然后计算做完零件用多少天做完零件
解析:【解析】【解答】1200÷(240÷5)
=1200÷48
=25(天)
故答案为:25。
【分析】首先计算李师傅一天能做多少零件,李师傅一天做的零件数=做的零件总数÷工作天数;然后计算做完零件用多少天,做完零件所用天数=零件总数÷李师傅一天做的零件数。
16.19;11【解析】【解答】79的分数单位是192-79=119再加上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2故答案为:19;11【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解析:;11
【解析】【解答】的分数单位是。
2-=
再加上1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2。
故答案为:;11。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17.【解析】【解答】34÷110000000=34×10000000=34000000(厘米)34000000厘米=340km故答案为:340【分析】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解析:【解析】【解答】3.4÷
=3.4×10000000
=34000000(厘米)
34000000厘米=340km
故答案为:340。
【分析】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8.15小时行的路程【解析】【解答】6÷35=6×53=6×13×5=6÷3×5故答案为:15小时行的路程【分析】观察题图可知35小时表示3个15小时3个15小时行6千米1个15小时行多少千米把6千米平
解析:小时行的路程
【解析】【解答】6÷=6×=6××5=6÷3×5
故答案为:小时行的路程。
【分析】观察题图可知,小时表示3个小时。
3个小时行6千米,1个小时行多少千米把6千米平均分成3份即可。
19.【解析】【解答】解:设小汽车有x辆则摩托车有(12-x)辆4x+2×(12-x)=28 4x+2×12-2x=28 2x+24=28 2x+24-24
解析:【解析】【解答】解:设小汽车有x辆,则摩托车有(12-x)辆,
4x+2×(12-x)=28
4x+2×12-2x=28
2x+24=28
2x+24-24=28-24
2x=4
2x÷2=4÷2
x=2
摩托车:12-2=10(辆)
故答案为:10。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鸡兔同笼问题的应用,可以列方程解答,设小汽车有x辆,则摩托车有(12-x)辆,每辆小汽车的车轮数量×小汽车的数量+每辆摩托车的车轮数量×摩托车的数量=车轮总个数,据此列方程解答。
20.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解析】【解答】224800读作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00=2248万故答案为: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分析】大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
解析: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
【解析】【解答】224800读作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00=22.48万。
故答案为:二十二万四千八百;22.48 。
【分析】大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把一个大数化为以万为单位的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然后在后面添上万字,小数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三、解答题
21.解:3.14×202×(6-4)=2512(立方厘米)
答:这个小铁块的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把小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小铁块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水面上升部分的高度=这个小铁块的体积,据此列式解答。
22.解:3.14×22=12.56(平方米)
3.14×32=28.26(平方米)
3.14×42=50.24(平方米)
28平方米接近28.26平方米
答:选择射程3米的设备比较合适,安装在圆形花坛的圆心位置.
【解析】【分析】先分别算出每个设备的喷射面积,然后选出最接近圆形花坛面积的设备即可,其中,每个设备的喷射面积=π×每个设备的射程2。
23.解:3.14×(4÷2)2 ×6× ×8
=3.14×4×2×8
=3.14×64
=200.9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