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美学与人生》西南大学网络继续教育作业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 A)
1. A. 物质实在层
2. B. 意象世界层
3. C. 形式符号层
4. D. 意境超验层
44、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B)
1.A自律性B. 他律性C. 形式符号性D. 开放性
43、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A )
1. A. 意象B. 意境C. 表象D. 内容
42、艺术意象是一种(C )
1. A. 虚拟的存在B. 客观的物质存在C. 精神的存在D. 物质—精神存在
4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B)
1. A. 社会干预功能B. 心理平衡功能C. 道德教育功能D. 娱乐消遣功能
40、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 D)
1. A. 雨果B. 马拉美C. 庞德D. 梅里美
39、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A ) 1. A. 王国维B. 吕荧C. 严羽D. 蔡元培
38、曾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的美学家是( C)
1. A. 李泽厚B. 蔡仪C. 宗白华D. 朱光潜
37、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B )
1. A. 通感B. 理解C. 想象D. 情感
3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A )
1. A. 精神关系B. 认识关系C. 信仰关系D. 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关系
35、以下不属于大力倡导美感的非功利性的美学家是(D )。
1. A. 康德B. 王国维C. 蔡元培C. 蔡元培D. 柏拉图
34、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B )
A.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
B. “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
”
C. “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
”
D. “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
33、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D )。
1. A. 自然物质层B. 心理意识层C. 知觉表象层D. 社会历史层
3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A )
1. A. 伊安篇B. 斐多篇C. 大希庇阿斯篇D. 会饮篇
30、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D ) 1. A. 1775年B. 1757年C. 1755年D. 1750年
29、相当于“优美”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 D )。
1. A. 阳刚之美B. 雄浑C. 大D. 阴柔之美
28、文艺“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A )。
1. A. 康德B. 贺拉斯C. 布瓦洛D. 雪莱
27、第一次提出“崇高”这一概念的人是( A )。
1. A. 朗吉弩斯B. 毕达歌拉斯C. 苏格拉底D. 泰勒斯
26、提出文艺创作“模仿说”的人是( C )。
1. A. 黑格尔B. 康德C. 柏拉图D. 贝尔
25、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人是( C )。
1. A. 荀子B. 孔子C. 庄子D. 孟子
24、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 A )。
1. A. 夏夫兹博里B. 柏克C. 培根D. 洛克
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 D )。
1. A. 费希特B. 车尔尼雪夫斯基C. 狄德罗D. 黑格尔
23、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先秦诸子是( D )。
1. A. 庄子B. 孟子C. 荀子D. 孔子
24、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B )。
1. A. 美本身B. 秩序、匀称与明确C. 数的和谐D. 和谐、整一
25、下列著作的作者是康德的是(C)。
1. A. 《美学》B. 《汉堡剧评》C. 《判断力批判》D. 《拉奥孔》
26、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认同的文艺起源说是(A)。
1. A. 巫术仪式说B. 符号说C. 表现说D. 表现更高实体说
27、下列人物属于文艺模仿说代表人物的是(D)。
1. A. 弗洛伊德B. 阿德勒C. 达尔文D. 亚里士多德
28、下列作家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A)。
1. A. 杜甫B. 李白C. 汤显祖D. 屈原
29、被称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的是(A)。
1. A. 诗言志B. 文载道C. 诗缘情D. 诗赋欲丽
30、提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的人是(A)。
1.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
31、苏珊·朗格提出的文艺本质说是(D)。
1. A. 表现说B. 神授说C. 无意识说D. 符号说
32、认为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人是(C)。
1. A. 苏格拉底B. 德谟克利特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
33、强调“尽善尽美”的是(B)。
1. A. 老子B. 孔子C. 韩非子D. 荀子
34、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C》。
1. A. 《论语》B. 《诗经》C. 《尚书》D. 《庄子》
35、汉代《说文解字》里“美”字的意思是(D)
1. A. 羊人为美B. 羊综合感觉为美C. 羊生殖崇拜为美D. 羊大为美36、认为崇高在于“无形式”的人是(A)
1. 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叔本华
37、庄子的美学观是(B)。
1. A. 君子成人之美B.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C. 充实之谓美D. 美在虚实38、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人是(A)。
1. A. 亚里士多德B. 伊壁鸠鲁C. 巴门尼德D. 朗吉弩斯
39、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D)。
1. A. 毕达哥拉斯B. 德谟克利特C. 苏格拉底D. 柏拉图
40、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B)。
1. A. 别林斯基B. 马克思C. 列宁D. 车尔尼雪夫斯基
41、黑格尔的美学观是(A)。
A. 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
B. 美是和谐
C. 美是鲜明的颜色
D. 美是数的和谐
42、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D)。
A. 哈奇生
B. 夏夫兹博里
C. 休谟C. 休谟
D. 博克
43、“美学之父”是( C )。
1.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嘉通D. 莱辛
4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表现在(A)。
1. A.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 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C. 前者是实
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 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47、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 B )。
1. A. 立普斯B. 费希纳C. 布洛D. 丹纳
48、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1. A. 人类的生产劳动B. 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 人类社会的分工D. 人类独具的运用语
言的能力
49、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 A )。
1. A. 《审美教育书简》B. 《美学》C. 《论美书简》D. 《判断力批判》
50、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 C )。
1. A. 游戏说B. 模仿说C. 表现说D. 娱乐说
51、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 A )。
1. A. 艺术批评B. 艺术接受C. 艺术品D. 艺术创造
52、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可以说明美是(B )。
1. A. 自然而然的B. 感性的C. 愉快的D. 不可抗拒的
53、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1. A. 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 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C. 意象的
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 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4、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出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
1. A. 虚拟性B. 敏感性C. 想象性D. 情感性
55、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 )。
1. A. 培养审美能力B. 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 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 规范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