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精品课件17:2.4 全球气候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食 (1)含义:所谓“食”就是指一个天体被另一个天体或其阴影全部或部分掩遮
的天文景象。月食是指月球进入地球阴影,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 (2)形成原理:当太阳、地球、月球位于同一直线,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一
侧,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而发生月食。月食发生在农历月的满月(十五、十 六)。
月球进入地球阴影区时发生月食
出两岸
春河流融冰
因素
降水强度
流域状
地面坡度

土壤含水率
自然
植被覆盖率
原因
支流多少
水系状
河道曲直

河谷坡度
入海口宽窄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
影响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水量大,水位高
地面坡度大
土壤含水率大
汇水速度加快,有利于洪水形成
植被覆盖率低
特别是扇形水系
河道弯曲 纵向坡度小
排水速度减慢,容易形成洪水
入海口狭窄
微专题5 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 1.世界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
世界主要陆地植被包括森林、草原、荒漠、灌丛和苔原等,其中森林主要包括 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 针叶林等。
2.我国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 中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苔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可划分为8个植被 区域,如下图。
影响农业生产
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
高纬地区增产 低纬地区减产
影响水循环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使用清洁能源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减少废弃物排放 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 植树种草 防止森林火灾
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 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A、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B、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我们看到的永远是相同的半个月球(月球正面)。
2.月相 (1)概念:月亮盈亏变化而出现的各种形状。 (2)圆缺变化原因:月球自身不发光,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 (3)观察月相:上半月的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在西边天空,月面向西;下半
月的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在东边天空,月面向东。口诀:“上上上西西,下 下下东东”。
微专题二 利用大气受热过程解释温差大小 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
分析昼夜温差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 性质几个角度分析。
2.解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原因 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一年中月平均 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原因具体分 析如下: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
流水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诱发或加剧洪水
微专题6 洪涝灾害类型和成因 1.我国主要的洪灾类型
洪灾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出现时间
暴雨洪水 东部季风区
夏季暴雨,地势低洼区 4~9月
排水不畅
西北、东北高纬度山 气温升高,融雪融冰, 春季融雪洪水,夏
融雪洪水

河水暴涨
季融冰洪水
从低纬向高纬流的河 冰块堵塞河道,河水溢 初冬河流结冰或初
冰凌洪水
2.洪水灾害段成因的分析方法
(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比热容量 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微专题三 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1.自然因素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1)影响蒸发的因素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
可是,这种可爱的动物有可能在21世纪末前 从地球上消失… …
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 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在 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
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了“明天之后”的未来世界: 北半球冰川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在 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
这一切都起源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
说说地质时期气候的特点?
波动变化,温暖期与寒冷期交替
图2.29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显著特点:波动上升
全球气温升高是平均而言,但局部区域的变化是十 分复杂的。
为什么?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毁林
人为原因:
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

围湖造田 减少湖泊蓄水量,削弱了调蓄洪峰的能力,减弱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微专题4 河岸的侵蚀与堆积 1.判断凹岸和凸岸
从字面上来理解,“岸”指陆地部分,陆地部分被冲掉了泥土就是凹,堆着泥 土就是凸。再以河道中心线为参照,凸向河中心的一岸是凸岸,凹陷的一岸则 为凹岸。如下图所示:
2.“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原因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惯性,在惯性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 于凹岸,凹岸水流速度快,受流水侵蚀形成河崖;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 下,由凹岸流向凸岸,把携带的泥沙堆积在凸岸,形成河漫滩,如下图所示。
A、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减少渔业产量; C、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全球合作保护
保 护 大 气 环 境 是 全 球 性的行为 ,必须加强 国际合作!(特别是发达国家)
知识结构
全球气候在 不断变化中
全球气候变化 的可能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附:第一册总结
微专题一 月球及其相关现象 1.月球 (1)概况:万籁俱寂,漆黑的白天, 昼夜温差大。 (2)月球表面最基本的特征:环形山密布。 (3)特殊情况:同步自转——由于月球自转、公转的周期和方向都一样。所以
太阳活动、大气环流、 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毁林
燃烧矿物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海平面上升
极地冰川融化 海水热膨胀
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改变海岸线
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洋,由珊瑚岛群组成,该国海 拔最高的地点只有4.5米
由于地势极低,持续上升的气温和海平面严重威胁 着图瓦卢,使这个国家面临被遗弃的困境。
人类活动
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修建水库 拦截地表径流,增加库区水面面积,蒸发量增大,降水量也增大
跨流域调水 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缓解调入区缺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人工降雨 增加大气降水量,改变了降水量分布不均衡,缓解干旱缺水问题
增加下渗量,加大地下径流,减小地表径流,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 植树造林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5)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 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 洞、地下河流众多,能储存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海洋上空的水汽海―陆 风―热 带――力 (―性 信―质 风―差 带―异 、―形 西―成 风―的 带 ――季 )→风陆地 (3)影响降水的因素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年降水量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