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
思考
摘要:随着全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化物理教学的开展,初中物理教学
开始逐渐从重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思路、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积极开展物理学科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
习物理。
关键词:生活情境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键是要博
采众长,综合运用,合理组织,并在教学全过程中贯彻启发式,让物理教学过程
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过程,从而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突出立
德树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是在
中学阶段相当有影响的一个课程,因为物理的实践性非常强,是中学物理的主要
部分,所以深受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在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情境,让课堂的过程变得更加直观,课堂教学也不断优化,从而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兴趣性,学生也能够掌握更多的物理基础知识。
一、初中阶段物理教学特点
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物理学科的教师并不仅仅是为了将科学知识以及教材
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且监督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技能,按时完成物理学科的训练,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是否拥有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掌握科学知识的技巧、学习物
理学科的学习兴趣的。
学生要想掌握好学习物理学科的技巧,就必须在平时善于
观察生活中所蕴含的物理现象,从生活中认识到自然科学的种种规律,然后通过
将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物理课程主要是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组成的。
初中物理
课程所做的实验通常还是比较简单的,利用原理即可完成,而物理学的实验是人
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项重要的活动,也是学生开展物理学原理研究的基础。
人类要想更好的认识自然界,就需要通过物理学原理来了解自然现象中存在的规律。
通过对物理学科的深入了解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好的树立物理学科素养以及
学科观念,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水平。
另外掌握物理学原理,结合日常生活中存
在的种种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社
会现象发生的规律和原理。
正是因为如此,在开展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
需要注重科学的引导,而学生需要做到自主的探索,利用多样化的学习方法,确
保学习任务的顺利开展。
简单来说,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课程是让学生通过自主
探究,结合科学意识进行的一项学习任务,可以让学生在传承知识,了解物理原
理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实验能力和探索精神,从而用创新的意识改变以往的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物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建议加入信息技术,但
是要以课本知识为主,物理实验为辅助功能,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有机的
整合,一定要注意主次关系,确保在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不会撼动物理教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二、生活情境化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将生活化情境应用于实验课堂
一节好的物理课应该具备几个要素:真实的情境——挑战性的任务——有层
次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真实的情境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更容易激发
学生的兴趣。
由此设置的挑战性的任务,对学生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同时也是
“物理再走向生活”的体现。
而有层次的问题设置,则为学生的探究既提出了具
体的要求,又铺设了隐形的扶梯,使得他们的探究更有实效。
最终达到解决实际
问题的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导入实验的主题并将生活情境与实验结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深入实验的细节让学生观看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快速地进入实验的主题,升华了
整个物理实验课堂。
例如教学《乐音的特性》这一部分时,教师先在课堂前提前
准备好一些教学可能用到的工具,内容是摆一盆水,一个人在水面上大喊就会引
起水面产生波纹。
教师将原理告知学生,然后利用多媒体导入实验主题,将画面放大,然后再让学生实验,让学生进行验证,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致,也达到了实验目的。
2、利用微课将生活情境融入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物理知识其实比较复杂,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都是教师亲手实验和口述讲解,这样不仅会导致学上难以理解和掌握,而且这样的课堂枯燥无比,很容易让学生失去积极性。
此外还有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考虑到师生安全问题不能在课堂进行实操。
而老师将物理实验过程通过某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并录制成微课视频,将实验进行清晰的展示,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楚的观察现象。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制作为视频,更加地具有针对性。
微课便简化了原本复杂的课堂内容,教学质量也随之提高。
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利用微课视频引导学生,并在学生观看的同时为学生讲解实验的步骤,并演示实验设备。
例如,在讲解天平测物体质量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天平的正确使用,以及在观看实验的过程中介绍法码的重量配置。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提醒学生注意实验操作步骤。
不是所有的实验都要学生亲自操作,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可以通过教师操作,这样也规避了一些风险并节约了课堂时间。
教师通过微课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实验过程也是一种高质量教学方式。
3、制作合理课件,提高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促使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课堂拥有更加丰富饱满的教学资源,并且因为网络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教育工作者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上拥有较多的优秀课件以及优秀教师的分享作品,物理学科的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借鉴这些优秀作品和优秀教师的实验经验,在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比较有创新的内容,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举例来说在教授学生关于浮力这一章节的内容时首先需要给学生做讲解的,
就是关于浮力的概念以及产生浮力的原因。
但是由于物理原理具有抽象性,所以
简单的几句话概括,无法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这其中的奥秘,从而认为物理学科是
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丧失学习兴趣。
为了预防不良现象的产生,教师在开展教
学活动时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在物理课件中下载相关的软件以及内容,丰富自己的
课件,并且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增强理解。
结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教师要想构建高效实验教学课
堂就必须遵循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及创新。
生活情境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要教学手段,教师在运用微课的同时不忘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使整
个物理教学上升一个阶段,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金开华.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读书写杂志2010.(11)
[2].刘振林,郭坦.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09):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