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普通人》教学设计 鄂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人》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普通人》这篇课文贯彻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贴近现代服务业及财经类专业和岗位对学生语文水平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2.学习内容:
《普通人》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在学习中除了把握该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外,主要从读和写的角度出发,在赏析文章的同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技法;并注重启发学生结合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他们对把握课文结构、刻画人物的各种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未上升到知识迁移和运用的层面。
该班以女生为主,阅读理解能力较好,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比较浓厚,能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①把握文章层次结构上的特点,理清行文思路,归纳大意。
②进一步学习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技法。
3.情感目标:①体会文章主旨,认识到做人做事要有认真负责的品质。
②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 学习“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2.掌握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
该篇课文的特点在于人物形象塑造上,抓住父亲“认真”的本质特点,回忆起四件生活琐事,并通过语言、动作描写突出性格,不蔓不枝,令人印象深刻。
故“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掌握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应列为学习重点。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通过企业调研得知,企业最看重中职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父亲的几件生活琐事中得到启迪,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将是本课中的学习难点。
【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问题的创设、氛围的营造,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首先,通过故事引入,启发学生对普通人看法的探讨,从而进入新课;接着,启发学生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找出行文思路;然后通过小组归纳四件琐事来引导学生探究父亲性格,发掘文章主旨,让学生体悟“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岗位来树立“诚实守信”的职业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学生原有阅读基础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思考和探究,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探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2.学习方法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鼓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以自己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交流看法,一起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练习册、多媒体设备、自制PPT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
1.分组:全班44 人,按座次4人一组,共11组。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①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②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文中生字词。
【教学过程】
1.本学习任务共需2课时,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2.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课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较好地突破学习重点和难点,从而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小组间缺乏竞争意识,有个别同学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性不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运用激励机制,细化评价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小组间的学习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板书设计】
附件: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表
班别:第()小组姓名:
【教学流程图】
引导和评价
归纳总结评价
找出行文思路
故事引入新课
投影1 姚明的选择
发表感想
开始
投影3 提出问题
树立职业意识
板书评价与归纳
自评和互评
板书布置作业
投影5 小结
符号表示法: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媒体或板书
投影4 拓展深化
归纳主旨
点评
堂上讨论
投影2 提出问题
阅读与思考
归纳四件琐事
介绍作者
归纳大意
结束
探究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