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没有涉及补价, 应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 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4、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支付补 价的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 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 的入账价值;收到补价的企业,应当以换 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上应确认 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 的入账价值。
第十五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换双方以非
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 但不包括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 的货币性资产。
会计制度规定:如果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 价值的比例(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 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小于或等于25%,则视为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多项资产时,其处理 的基本原则与只涉及单项资产时的会计处理原则 基本相同,只不过公式中的“换出资产的账面价 值”为各项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之和;“换入资产 的入账价值”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总额。两者 惟一的区别是需要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入账 价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 价值。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核算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
(一)没有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二)涉及补价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支付补价的企业: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 关税费 收到补价的企业: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确认的收 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确认的收益=补价-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 值*补价
非现金资产是指现金以外的资产。应包括应收款项、 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其中,存货与固 定资产被合称为实物资产。
【本章小结】
1、货币性资产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 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非货币 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货币 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的区别在 于,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 否固定或者是否可以确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多项资产时,其处理的基本 原则与只涉及单项资产时的会计处理原则基本相同
【背景资料】 非现金资产与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对非货币性资产所下的定 义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 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 债券投资等。”而货币性资产则是“指持有的现金及 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等”。
补价÷整个交换金额≤25% 整个交换金额即为在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中最大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换中,熟悉情况的交换双 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披露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常见的货币性交换有很 大区别,披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信息对于会 计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因素,把握和预测企业的发展 趋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 的要求,企业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非货币性 资产交换中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及其金额。
(三)涉及多项资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多项资产交换包括企 业以一项非货币性资产同时换入另一企业的多项非货币 性资产,同时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换入另一企业的一项 非货币性资产,以多项非货币性资产同时换入另一企业 的多项非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及多项资产 交换时,企业无法将换出的某一资产与换入的某一特定 资产相对应。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换双方以非货 币性资产进行交换,会计制度规定:如果
支付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
(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 资产之和的比例)小于或等于25%,则视 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根据非货币性资
产交换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如果这 一比例高于25%,则视为货币性交换,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