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卫生与健康全册教案讲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团结友爱、敬重师长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懂得人及人之间要团结友爱,要敬重教师。

二、重点:驾驭团结友爱的重要意义。

三、难点:坚持礼貌行为,培育运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小试验:拿一根小竹子,请一个同学折断。

然后再拿一大把一样的竹子让他折,折不断。

为什么一根竹子简单折断,一把竹子不简单折断呢?这就是竹子“团结”起来的结果。

说明:团结就是力气的道理。

1、一个班级,假如团结有利于大家的生活,学习也有利于使成员性格健全,心理安康,有利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

否则,会出现相互争吵甚至打架。

2、礼貌,表达在语言和行动上。

(1礼貌用语:“您好” 、“早上好” 、“谢谢” 、“费事你了” 、“对不起” 、“请” 、“再见”等。

例如:不当心碰了别人,应说声“对不起” 。

别人帮了自己,应当说“谢
谢” 。

(2行动上:
①自己学习成果比别人好,不要趾高气扬,沾沾自喜。

②有同学犯了错误,不要幸灾乐祸、冷嘲热讽。

思索?
你能驾驭日常礼貌用语吗?
第二课:人体的构造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人体构造,为学习其他涉及人体生理的课程打下根底。

二、重点:人体各部分构造的位置。

三、难点:各部分构造的名称和详细功能。

四、教学过程:
请一位学生指出人体构造中头部、颈部、躯干、四肢四个部他。

各部分构造及功能:
头部:包括头颅和颜面。

颅骨内有脑子,通过神经指挥和协调人体和一切活动。

颜面长有眼、耳、口、鼻、分别负责视觉、听觉、进食和味觉、呼吸和嗅觉。

颈部:由颈椎、肌肉和肌腱、血管、神经组成,是躯干支撑头部的支柱,也是心脏和肺向脑供血、供氧和食物,空气进入胃及肺的通道。

躯干:由脊柱支撑。

躯干前面上部称为胸部,下部称为腹部、躯干后面上部称为背部,下部称为腰部。

心脏负责全身血液循环,肺负责肌体的氧气及二氧化碳交换。

胃肠负责食物消化、养分汲取和粪便排泄。

肝脏有制泌、贮存、排泄尿液、胰腺分泌液。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就是手,包括胳膊、前臂和手掌, 负责劳动;下肢就是脚,包括大腿,小腿和脚掌,负责行走和支持整个身躯。

思索:人体分为哪两大部分?
第三课:爱护视力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视力的概念和爱护视力的详细方法。

二、重点:
驾驭视力正常及视力不良的学问。

三、难点:
培育爱护视力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
请一位近视的学生现身说法, 近视前后看东西有什么不同?以前是否留意用眼卫生?
要爱护好视力,就要常常做到:
1、不要用浅色铅笔写字,字迹要清晰工整。

2、每次看书、写字半小时左右,就要休息几分钟。

3、写字时间线应从左前方或左前上方射入。

4、读书写字要驾驭“三个一” 。

5、坚持做眼保健操。

思索?
爱护视力须要留意什么问题?
第四课:眼保健操
一、教学目的:
教会学生做眼保健操,培育学生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二、重点:教会学生正确地做眼保健操
三、难点:做眼保健操的正确方法,精确穴位,相宜力度。

四、教学过程:
教师打算好眼保健操穴位图(附图 ,并应娴熟驾驭手法、节拍、穴位、力度,才能胜利地做好眼保健操。

1、眼保健操的作用:眼保健操,能扶植眼睛消退疲惫,到达爱护视力的目的。

过程:通过按摩刺激眼部四周的穴位和皮肤肌肉,增加眼四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养分,消退大脑疲惫和眼球内过度充血。

到达消退眼睛疲惫的目的。

2、眼保健操需留意的事项:
(1 保持双手清洁、勤剪指甲。

(2 用力适度、温柔、缓慢。

(3 找准穴位、自始至终在穴位上按揉。

(4 做操时轻闭双眼,做完后闭眼 1分钟。

(5 第四节轮刮眼眶时,不要触及眼球。

(6 坚持每天做,每天不秒于两次。

五、小结
思索题:1、眼保健操有什么作用?
2、做眼保健操留意的事项?
第五课: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一、教学目的:
教化学生懂得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意义,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重点:让学生懂得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详细内容。

三、难点:教会学生常常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教学过程: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一个人的生长发育和安康有亲密的关系。

要做到以下8点:
1、勤洗头、勤洗澡。

2、勤换衣。

内衣宜每次洗澡后更换,外衣可 2~3天换一次。

3、勤剪指甲,每周剪一次指甲。

4、勤理发,男同学每 20~30天剪一次头发,女同学要每天梳理。

5、饭前饭后要洗手,避开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卵通过脏手侵入身体引致疾病。

6、不偏食,少吃零食,避开养分素摄入缺乏,影响身体发育。

7、早晚洗脸刷牙,保持脸部,口腔、牙齿清洁,防止蛀牙。

8、不及别人共用毛巾,水杯,防止传染皮肤病及胃肠道传染病。

五、小结
六、思索题:
1、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哪些内容?
第六课:维护公共场所卫生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及安康的关系,从小养
成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良好品德。

二、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共场所及安康的关系。

三、难点:培育学生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美德。

四、教学过程:
首先举个例子
在公共场所人群比拟多,有安康的人,也有患各种疾病,包括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假如自己卫生意识差,将会怎样?
简单感染各种疾病,说明了卫生的重要。

1、维护公共场所卫生,须要做到“五不”:
(1不随地叶痰。

痰、鼻涕落到地上,经晒干或风干,细菌、病毒漂移空中,会传染给别人。

痰、鼻涕要吐在痰盘里。

或吐在纸巾里丢进废物桶。

(2不乱丢果皮纸屑、废物。

乱丢果皮、纸屑、废物,有碍环境美化,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3不损坏公物和乱画乱刻,影响公共场所环境美化。

(4不随地大小便。

粪便中带有很多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会传染的。

(5不践踏和采摘花木。

五、小结
六、思索题:
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及安康有什么关系?
第七课:饮食卫生习惯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及养分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入”
有亲密关系。

二、重点:让学生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

三、难点:让学生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四、教学过程:
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汲取,有利于身体摄取必需的各种养分素,满意身体发育和各种活动的须要,有利于安康。

1、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包括:
(1定时定量。

一日三餐,既要定时,又要定量。

三餐安排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2心情会影响食欲和养分汲取,所以,吃饭时要保持心情稳定、乐观和精神专一,吃饭时看书报、电视或心情激烈哀痛等,都是不卫生的。

(3常常吃零食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腐败变质食物带有致病细菌;偏吃会导致养分不良;用水和汤泡饭,稀释了胃酸,易引致消化不良,都是要订正的不良卫生习惯。

(4多吃冷饭食品会致胃粘膜血管收缩,供血缺乏,简单引致消化不良,都是要订正的不良卫生习惯。

(5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负担,招致消化不良、胃肠炎等‘
五、思索题:为什么早餐肯定要吃好?
第八课:通风和采光照明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留意环境的通风、采光照明。

二、重点:
理解通风、采光、照明及安康的关系。

三、难点:
留意和驾驭通风、采光、照明的卫生要求。

四、教学过程:
簇新的空气含有足够的氧气,人身体更加安康;假如通风不良,室内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脑供给缺乏,会感到头晕脑胀,疲乏、留意力难以集中,对身体、学习都不利。

足够的采光和照明,是为了爱护学生视力,进步教学效果。

自然光通过窗户进入室内叫采光。

照明,一般指人工照明。

教室要有适应的光度,要不会影响视力。

五、思索题:
教室通风的意义是什么?
六、小结
第九课:嬉戏及平安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嬉戏时要留意平安,防止意外损害事故发生。

二、教材分析:
重点:嬉戏时的平安观念。

难点:嬉戏时详细的平安内容。

三、教学过程: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还处于发育和末成熟阶段,嬉戏晨简单冲动,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也缺乏平安常识和应变实力,故易在嬉戏中受伤或伤及别人。

所以,嬉戏时肯定要留意平安。

嬉戏时,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场所,不要不分场地、时间,随意嬉戏。

嬉戏时,要留意“四不”:
1、不要在马路上踢皮球或追逐打闹。

马路上人多车多,踢球或追逐打闹,简单被过往的车辆撞伤,或撞伤行人,损坏别人物品。

2、不要拿锋利物品玩需。

拿着竹竿、木棒、铁条、剪刀、小刀等锋利物品,稍不留意,会损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

3、不要玩火柴、打火机或燃放烟花爆竹。

玩火柴,打火机,会引起火灾;燃放烟花爆竹,可能损伤眼睛或使身体其他部位造成伤残,在一些大城市还会因违背严禁放烟花,爆竹条例面受罚。

4、不要攀爬树木和工地棚架,以免堕落,引致伤亡。

四、思索题:
1、嬉戏时为什么要留意平安?
2、嬉戏时要留意哪些平安事项?
第一课:环境的美化
一、教学目的:
让生理解美化环境的意义、养成美化环境和保持环境美化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重点:驾驭美化环境的意义。

难点:养成美化环境和保持环境美化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
1、美化环境的意义:
每个人都盼望能在清洁、美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

环境的美化和清洁能使人保持轻松的心情,消退身体疲惫,有利于学习和生活也有利于身体安康。

2、美化环境、要留意几项详细工作:
(1定期清扫,搞好卫生、去除垃圾废物,保持环境清洁。

(2清理卫生死角,填平臭水沟,防止苍蝇,蚊子孳生。

(3大搞绿化、多种花草树木。

(4爱惜益虫鸟。

(5依据条件搞好园林规划。

3、在留意、美化环境建立的同时,要要靠大家共同努力爱护好环境的美化:
(1培育公德心,人人自觉爱护环境。

(2制定规章制度,爱护环境者奖,破坏环境者罚。

(3加强管理,持之以恒,保持环境美化。

四、作业:1、环境美化有什么好处?2、美化环境须要做什么工作?
第二课:眼球的构造及功能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正常的眼球构造和功能。

二、教材分析:
重点:理解眼球的根本构造。

难点:理解眼睛的屈光原理。

三、教学过程:
首先用人的眼球构造图,结合照像机原理,讲解眼球的构造。

眼睛近似球状,叫眼球。

眼球壁像一只鸡蛋壳部分,最外层为眼外膜,其透亮而又最突出前端的部分为角膜,稍内层为乳白色不透亮的巩膜,亦即“眼白”部分;中间圆孔叫瞳孔,俗称瞳仁;这一层膜富有血管和色素。

眼球壁内层为眼内膜,即视网膜,是感受光刺激的神经组织;其神经纤维形成束,称为视神经,反外来的光刺激传到大脑,产生视觉。

眼球内部由三部分组成,最前端为前房,充溢房水;次为晶状体;后房空间为玻璃体,充溢玻璃体物质。

眼球的功能,主要是屈光功能。

眼球的屈光功能正常,那这个人的视力就是正常。

眼球有一套屈光系统,包括了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四种介质,还有四个
屈光面:角膜的前、后外表,晶状体的前、后外表、这套屈光系统,就像照相机的镜头,起透光和折光作用。

把外界通过透光和折光的形象聚焦成像并落在视网膜上,再由视网膜通过神经传至大脑视觉中枢,让人产生感觉,即视觉。

这样,人就知道看见的是什么东西。

四、眼球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第三课:近视眼的形成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近视眼发生的原理、引起近视的缘由。

二、教材分析:
重点:近视眼发生的原理。

难点:订正不正确的读书写字姿态。

三、教学过程:
1、眼睛的作用:心灵的窗口。

2、眼睛的特性:
眼睛在看6米以外的东西时,不用加强屈光度便能看清晰,但看6米以外的东西时,就必需加强屈光才能看清。

3、近视眼的形成:
(1看近间隔的东西持续时间太长,中间又无适当休息,就会使眼睛因长时进展调整活动而疲惫。

久而久之,收缩的肌肉便不能自然放松,使眼睛只合适看近物面出现近视状态。

(2学生不留意读书写字姿态、字迹模糊色浅,在光线太强太弱的环境下看书写字,躺在床上、走路、坐车看书等等不良习惯。

都易使屈光调整活动加强、使眼肌
持续地惊慌收缩而且由于过度特久地调整活动,造成了代谢产物的蓄积,进而剌激眼肌加强收缩。

(3缺乏某种养分素,也简单高近视。

(4遗传近视眼。

四、作业:
1、发生近视眼的原理是什么?
2、你有哪些不良的看书写字习惯,能指出和订正吗?
第四课:看电视的卫生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看电视时应怎样爱护视力,留意用眼卫生。

二、教材分析:
重点:让学生理解看电视及视力的关系。

难点:让学生驾驭看电视时的用眼卫生。

三、教学过程:
1、电视画面的形式:是由90万个闪动的小光点组成。

2、看电视的间隔 :间隔应是荧屏对角线的5倍,最小不少于2米间隔。

3、造成眼睛疲惫的缘由:
(1近间隔看电视时,光点更明显,眼睛受影响更大,调整屈光的强调也加强,眼睛更易疲惫。

(2电视画面的亮度同四周环境的亮度相差悬殊时,眼睛也简单疲惫。

(3躺着看电视,头颈部肌肉特殊惊慌,眼睛处于由下向上观看状态,易使眼睛疲惫。

(4时间太长,又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对视力、血液循环、关节和肌肉都有不良影响。

4、看电视的卫生:
(1保持看电视的适宜间隔。

(2晚上看电视时屋内应开一盏灯(8瓦以下置于观看者后上方;
白天看电视应用有色窗帘拦住门窗,将亮度和比照度调整到合
适的状况。

(3眼睛平常以向前下方及正前方观看居多,尤其以向前下方观看
最为舒适。

电视机应放置观看者的前下方。

(4看电视留意“劳逸“结合。

四:小结
第五课:呼吸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呼吸系统的根本构造和功能。

二、教材分析:重点: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

难点:呼吸系统的各部分构造。

三、教学过程:
3、呼吸系统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呼吸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1鼻:鼻甲和鼻中隔丰富的血管网使吸入的空气加温以及使
吸入的空气湿度增加,削减枯燥,寒冷空气对肺的刺激;鼻毛可阻隔空气中的尘埃。

鼻腔分泌物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细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2喉、气管:喉的下部是气管,气管向下分左、右两侧支气
管,分别通向左右肺。

气管壁内面覆盖带纤毛的粘膜,纤毛不停向咽喉方向摇摆,把气管、支气管及肺内的粘液及附在粘液中的灰尘,细菌及各种异物推向喉部,并通过咳嗽吐出,这就是痰。

(3支气管和肺:支气管在肺内像树枝分叉一样,不断分叉分
细,直至肺泡。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吸入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弥散到血液中;
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又通过肺泡壁弥散到肺泡中,再通过呼气排到体外,这个过程就是肺部交换气体过程。

3、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须要氧气,呼吸系统执行机体及外界
的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人体的这种气体交换,就是靠呼吸系统进展。

四、作业:呼吸系统包括哪些器官?
第六课:呼吸系统的保健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呼吸系统保健的重要性并做好呼吸保健的有关事项。

二、教学分析:重点:呼吸系统及少年儿童安康的关系。

难点:坚持做好呼吸系统保健有关事项。

三、教学过程:
1、呼吸系统及少年儿童安康的关系。

(1儿童,少年的呼吸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组织特别娇嫩,呼吸道粘膜简单损伤、呼吸道的屏障作用出不如成年人,呼吸系统的功能相对较弱。

(2灰尘,各种细菌、病毒对儿童、少年的危害更大,后果更严峻。

(3儿童,少年新陈代谢旺盛、对氧的需求比成人大。

综上的述,要保证儿童,少年身体安康发育成长,留意爱护呼吸系统的安康特别重要。

2、爱护呼吸系统安康的详细方法:
(1室内通风换气。

(2保持空气的清洁,留意防尘。

(3留意个人卫生。

(4不吸烟,吸烟对呼吸、心血管系统有损害作用,对少年儿童损
害更为明显。

(5衣服要相宜,留意保暖,防止受凉。

(6熬炼身体、增加反抗力,增加体质。

作业:少年儿童为什么要留意呼吸系统的保健?
第七课:感冒及流行性感冒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根本学问、驾驭预防方法。

二、教材分析:
重点:感冒和流感的预防方法。

难点:感冒和流感的不同点。

三、教学过程:
1、感冒
(1主要病症: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咽部干痒,头痛等,一般
不发烧或发低烧。

(2特征:大约持续3—4天,最多7天经治疗和休息后痊愈。

2、流感
(1病症: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全身不适,四肢酸痛。

(2特征:传播快速,简单流行,体质弱者还简单引起支气管炎,
肺炎,中耳炎等。

3、感冒及流感病症的区分:
流感起病急,发高烧,全身酸痛明显,鼻咽部上呼吸道病症较轻;感冒主要病症表现于上呼吸道,无高烧及全身酸痛,
4、感冒及流感的预防方法:
(1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留意睡眠和养分.
(2留意保暖,预防病毒、病菌的入侵。

(3不用感冒和流感病人用过的行活用品。

(4在流感流行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避开接触病人,并常常用
药物对住房、课室的空气进展消毒。

第八课:通风和采光照明
一、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留意环境通风、采光、照明。

二、教材分析:
重点:理解通风、采光、照明及安康的关系。

难点:留意和驾驭通风、采光、照明的卫生要求。

三、教学过程:
1、通风的作用:
簇新的空气含有足够的氧气,假如通风不良,人们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室内的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来越多。

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血液中的氧含量削减,脑供氧也就缺乏,会感到头晕脑胀,疲乏。

留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效率下降。

对身体、学习都不利。

所以,要常常开门窗换气和通风。

2、采光和照明的作用:
足够的采光和照明、是为了爱护学生视力,进步教学效果。

3、教室采光的标准:
教室宜坐北向南,应设窗帘避开阳光直射入室内,黑板为防反射光而要采纳耐磨无光泽材料,教室玻璃面积比不应低于1:6,教室内各部分外表宜采纳高亮度低彩度的装修以进步采兴效果。

4、教室照明标准:
宜采纳荧光灯,灯管长轴垂直于黑板面,最低悬挂高度不低于
1、7米,不采纳裸灯照明。

课桌面平均照度不低于150勒克斯
(LX,照度匀称度不低于0、7,黑板面设部分照明灯。

四、作业:1、教室通风的意义?2、采光和人工照明的标准是什么?
第九课:脊柱异样弯曲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知道脊柱异样弯曲是如何发生的,引导学生实行预防措施。

二、教材分析:重点:脊柱的作用和异样弯曲的缘由。

难点:订正不良习惯,预防脊柱异样弯曲。

三、教学过程:
1、脊柱的作用:
它处于身体的中轴位置,是躯干的支柱,上接颅骨,下接骨盆(盆骨,起到支持躯干、头颅的作用。

2、脊柱的生理特征:
脊有四个生理弯曲,称为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3、脊柱生理弯曲的作用:
及人体构造和直立行走相适应,能缓冲各种动作产生的振动力。

有爱护内脏和头部的作用,也适应于保持身体平衡。

4、学生时期造成脊柱异样弯曲的主要缘由:
(1缺乏体育熬炼或体力活动量缺乏。

(2课桌椅的凹凸及学生身高配置不当(不符合标准、造成学生写
字坐姿不良形成脊柱异样弯曲。

(3习惯用某一只手提物,或单肩背书包或侧卧睡,引致常常性单
侧肌肉惊慌。

对脊柱异样弯曲刚好矫正及不良姿态的刚好订正,是防止学生脊柱异样弯曲的重要条件。

作用:1、脊柱异样弯曲的缘由是什么?2、如何预防脊柱异样弯曲?
第十课:龋齿的预防
一、教学目的:
教化学生懂得发生龋齿的缘由,孰悉防治方法,防止龋齿的发生。

二、教材分析:
重点:怎样预防龋齿。

难点:龋齿的病因,危害。

三、教学过程:
1、龋齿的形成:
牙缝里的食物残渣被口腔里的细菌分解发酵,产生酸性物质。

随着口腔细菌不断繁殖生酸、牙齿龋洞由小变大,如任其开展,牙冠将全部蚀光,只残存牙根,这就是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

2、儿童、少年发生龋齿的主要缘由:
(1儿童的牙齿发育尚不成熟,含钙质少,抗龋实力低,较易患龋齿,体弱多病儿童发病率更高。

(2儿童喜吃糖果、糕点等零食,特殊是睡前吃零吃、更易发酵生酸、腐蚀牙齿.(3口腔卫生不良、偏食等、都简单发生龋齿。

3、龋牙的危害:
(1龋牙一旦发生,可引起各种牙髓质变、坏死。

(2引起风湿性关节炎、骨炎。

(3因龋牙而影响消化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养分汲取不良、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4、龋齿的预防:
(1养成饭后漱口和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常常保持口腔清洁。

(2少吃糖果、糕点等零吃,不偏食。

(3低氟地区可用仿氟牙膏刷牙。

第十一课:正确的刷牙方法
一、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驾驭正确的刷牙方法、到达预防龋齿和牙齿保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重点:让学生理解刷牙的目的。

难点:培育正确的刷牙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刷牙不但可以清洁牙齿,削减牙菌斑的发生,不对牙床起到按摩作用,促进牙龋的血液循环,改善其养分及氧的供给,有助于组织代谢、增加抗病力,使牙齿更加坚实。

2、正确的刷牙方法:
(1早晚各刷一次。

白天唾液多,可冲刷并抑制细菌生长;晚上口腔唾液少,细菌大量繁殖,产酸破坏牙齿。

所以、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重要。

(2坚刷,又叫顺刷,就是顺着牙缝刷牙。

3、横刷法的弊端:
(1不但不能刷净牙缝,有时不行能将食物残渣推入牙缝。

(2往往用力不匀称,造成牙龈,口腔粘膜擦伤,出血,牙龈萎缩等
疾病。

作业:1、刷牙对牙齿有什么作用?
2、样的刷牙方法才是正确的?
第十二课:第十二课:留意交通平安一、教学目的:教化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留意交通平安,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二、教材分析:重点:怎样留意交通平安。

难点:自觉遵守各项交通规则。

三、教学过程: 1、为何要留意交通平安。

人在马路上或乘车船时简单发生意外事故,造成损害。

甚至危及生命平安。

所以,人人要留意交通平安,遵守交通规则。

2、儿童、少年应特殊留意交通平安。

因为儿童、少年缺乏交通平安学问,缺乏应变实力。

3、留意交通平安要做到:(1)熟识交通标记。

红灯亮时,表示制止通行,绿灯亮时表示可以通行;斑马线表示行人横过马路时的平安范围,行人不应走出斑马线的范围。

(3)维护交通秩序,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或走天桥,隧道;在农村,走马路要靠右行,不准在马路上嬉戏,踢球;不准爬车,拦车,追车,跳车,强举搭车;不准在街道或马路上学骑自行车、骑车搭人,双手离把、扶车并行,攀扶追车等等。

上下公共汽车不乱挤,必需等车停稳后才上下,在车厢扶稳,手、头勿伸出车窗外。

四、作业:为什么要留意交通平安? 2、 1、交通规则有什么详细要求?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