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与升力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做想想:
演示浮沉子的浮与沉。
第四页,共四十页。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提出问题:怎样可以控制浮沉子的浮沉?
活动:让鸡蛋像潜艇一样浮沉
把一个鸡蛋轻轻地放入浓盐水中
现象①——漂浮
第五页,共四十页。
将清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缓倒入浓盐水中,并轻轻地搅拌。
现象②——悬浮
第六页,共四十页。
继续将清水缓缓倒入浓盐水中,并轻轻地搅拌。
漂浮:V排<V物;ρ物< ρ液
第十六页,共四十页。
做做想想
①将糖浆、水以及油注入高玻璃杯, 由于密度不同,液体分成三层。
②把橡皮、蜡块、瓶塞及鸡蛋等放入杯 中,观察这些东西分别位于哪一层液面上?
——物体的密度小,就漂浮
在上层,密度最大的就沉到最 下层。
第十七页,共四十页。
例1: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 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为什么?
现象③——下沉
第七页,共四十页。
再加入适量的盐粒,并轻轻地搅拌。
现象④——上浮
第八页,共四十页。
静止状态,平衡状态
悬浮
漂浮
①漂浮:物体浮在液
面上,有部分体积露出液
面的现象。
②悬浮:物体沉没在 液体里,可以停留在任何 位置,不露出液面。
第九页,共四十页。
运动过程,非平衡状态
上浮
下沉
③上浮:当物体浸没液 体中时,物体会向上运 动的现象。
船会上浮一些。
第十四页,共四十页。
思维拓展
假设:实心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V
F浮=G排=ρ液gV排 =ρ液gV
F浮 G=mg=ρ物gV物 =ρ物gV
①若物体上浮:F浮>G物 则ρ物<ρ液
G ②若物体悬浮:F浮=G物 则ρ物= ρ液
③若物体下沉:F浮<G物 则ρ物> ρ液
④若物体漂浮:F浮=G物, V排<V物 则ρ物< ρ液
④下沉:当物体浸 没液体中时,物体会向 下运动的现象。
第十页,共四十页。
交流与合作
(1)鸡蛋在盐水中受到哪两个力的作用?
(2)鸡蛋处于不同状态是由于哪个力发生了变化?
漂浮时
F浮
悬浮时
上浮时
F浮
F浮
F



F浮=G


F浮=G
F浮>G
第十一页,共四十页。
下沉时
F浮<G
归纳总结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或沉取决于它所受到的浮力 和重力的大小。
(1)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上浮、下潜和悬浮,靠改变 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2)潜水艇自重的改变取决于水舱内充水或放水的多少。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页。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页。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并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 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 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 条件)。
(4)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适用公式。在通常情况下,有关浮力的计算题,常会用到多个
计算公式,有时同一公式会多次使用,但有关的物理量有所不同。
第二十页,共四十页。
注意:ρ物是物体的密度(平均密度),而不是构 成该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第十五页,共四十页。
交流与合作
漂浮与悬浮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 悬浮与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不同点: 漂浮是物体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整个物体浸没
在液体中。
即:悬浮:V排=V物;ρ物= ρ液
4、运动和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不改变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改变
第二页,共四十页。
做做想想
请同学们把你带来的小物品放入水中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有些物体上浮到水面,而有些物体下 沉到水底
第三页,共四十页。
点拨:这些物体都受到了浮力,也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提出问题
物体上浮或下沉时, 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有什么 关系?
已知:G=5N,V= 0.6dm3 求:F浮
解: 假设物体能浸没于水中,则此时受到的浮力F浮为:
F浮=ρ液gV排 =1.0kg/cm3×10N/kg×0.6dm3=6N>5N 因为: F浮>G,物体最终会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F浮=G=5N。 答:物体受到的浮力为5N。
第十八页,共四十页。
例2、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只是冰山的一部分,所以常 有“冰山一角”的说法。若海水的密度是 1.03×103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则这座冰 山露出海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几分之几?
解:因为冰山漂浮在海面上
所以:F浮=G 因为F浮= ρ海水gV排,G=ρ冰gV 所以:ρ海水gV排=ρ冰gV
V排/V= ρ冰/ ρ海水 = 0.9×103kg/m3/( 1.03×103kg/m3 )=90/103
V露/V=1-90/103=13/103
第十九页,共四十页。
解决浮力计算题的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二、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
根据物体的浮 沉条件,可以控 制物体在液体中 的浮沉。
利用物体浮沉条件的关键是调节重力G和浮力F浮的关系。
(1)若保持浮力不变,可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沉 浮;
(2)若保持重力不变,可改变排开液体(或气体)的 体积或液体(或气体)密度的大小实现沉浮。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页。
1、潜水艇
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当F浮>G时,物体上浮; ②当F浮<G时,物体下沉; ③当F浮=G时,物体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的状态。 因为物体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的状态时,F浮=G
于是得到测浮力大小的另一种方法——平衡法:
F浮=G物
第十二页,共四十页。
归纳总结: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
①称重法:F浮= G-F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 - F向下 ③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法:F浮=G排=ρ液gV排 ④二力平衡法: F浮=G物
第十三页,共四十页。
思维启发
鸡蛋为什么既可在盐水中漂浮,又可悬浮? 鸡蛋在漂浮或悬浮时,F浮=G,由于G不变,F浮也不会改
变。
根据F浮=G排=m排g =ρ液gV排可知
ρ液变大时, V排应变小;ρ液变小时, V排应变大。
想一想
轮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船会上浮一些还是下沉 一些?为什么?
轮船始终漂浮,F浮不变,ρ液变大, V排应变小,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浮力与升力PPT课件
科 目:物理 适用版本:粤沪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第一页,共四十页。
温故知新
1、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ρ液、V排
2、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重之间的关系? F浮=G排
3、物体的重力怎样计算? G=mg=ρg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