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保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以东丰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当前,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逐渐由数据保管转向数据挖掘、业务管理转向利用服务、技术推动转向需求推动,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

本课题以新形势下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为出发点,探析当前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医保档案;开发;利用
随着我国档案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不断进步,档案开发与利用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医保档案作为医保各个流程的真实记录,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

加强医保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医保经办中心的重要工作。

面对医疗保险事业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创新工作办法,创新医保档案服务形式,在保证和服务民众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我国医保档案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1新形势下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的趋势
1.1由数据保管转向数据挖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变革性发展影响了各行各业,而档案管理作为信息管理的一种,其工作方式和理念的改革更是颠覆性的。

随着我国各医疗单位、医保中心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保档案的管理也逐渐由线下转移至线上,便捷的信息流通方式给医保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现代化档案管理体制下医保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更加关注解决过去丰富的管理状态,将数据充分利用起来,包括医疗服务数据、医院与医保结算数据、医学研究数据、医药数据等等,实现有价值的数据的充分利用是当前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方向。

在未来,医保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地要运用到先进的信息技术,挖掘出医保档案的内在价值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

因此,准确把握医保档案各个管理和适用主体的需求,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是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的必然趋势。

1.2由业务管理转向利用服务
医保档案长期以来存在“重管理轻利用”的思想,这一方面是由于档案本身的保密性、封闭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与公众的档案意识、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密切相关。

对于公民来说,医保档案是其参加和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唯一凭证。

为保证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公平、健康,参保人在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时的流程十分严谨,从到定点医疗机构治疗再到药店进行药物的购置,每个流程都需要参保人提供相关的证明,而其使用的过程也会被记录在案作为凭证。

由此可见,医保档案无论从价值和适用频率上来看,都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档案。

而随着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医疗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医保档案的利用与服务会逐渐的多元化,为居民的医疗健康保障提供更为完善的信息服务。

1.3由技术推动转向需求推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医保档案利用与开发属于技术驱动模式:即较多地依赖IT的发展,根据所具备的技术条件来开发相应的利用模式。

但在现代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医保档案管理中,技术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其关键还在于系统的整合、管理流程的优化以及数据标准、规范的制定。

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应转为需求驱动,从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标准规范的角度来进行档案开发与利用。

2当前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2.1档案利用主体多元,限制较多
医保档案具有真实性、保密性、专属性、专业性的特点。

从档案收集和服务的对象上来看,医保业务档案覆盖到了所有参保人员。

首先在城镇方面,就包括了所有用人单位、社会团体和非企业单位。

还包括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医保档案。

而在农村,还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可以看出,医保档案的利用主体年龄跨度、知识层次和从事行业跨度都较大,对档案利用的知识和相关政策了解不足,信息检索和获取的能力相差较大,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服务社会的创新。

因此,对于医保管理中心档案馆来说,应扭转馆藏中心服务模式,注重提高社会档案利用意识,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创新档案服务社会的新模式,让医保档案能够真正地为患者、为医院、为我国医疗
新形势下医保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
—以东丰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为例
文/王巍
兰台纵横
事业的发展服务。

2.2档案内容繁杂,缺乏系统化整合
医疗保险档案是对医疗相关档案的统称,其包括“医、保、患、药”四个方面。

单从其中一个方面来看,“医”指的是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包括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如资格认定资料、病例认定资料、医疗费用清单和结算证明,等等。

可以看出,医保档案范围、种类、体量都十分庞大,而想要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利用起来,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机整合。

但从当前我国医保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医保流通的上下游部门、相关部门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信息闭塞。

同时,由于管理主体的不同,对于医保档案的认识以及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有着明显差异。

2.3信息服务手段单一
医保档案包括“医、保、患、药”四个方面。

每个不同种类的档案面向的社会用户及利用的目的都是不相同的,都被用于解决与用户切身利益关系较为密切的问题。

另外,在现代社会,公众对于信息内容的服务标准、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这也给医保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我国医保档案模式上来看,大多还以馆藏中心模式为主,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医保档案涉及患者大量个人隐私,不能随意供社会查阅;二是医保档案的流通较为频繁,为了保证医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通常会一定程度上限制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这也导致医保档案的信息传递形式较为单一。

当前医保中心信息传递模式主要是单向的,即档案馆——
—直接用户——
—第三方用户。

一方面,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限制了档案利用的主体,降低了档案利用的效率。

另一方面,单向的面对面沟通方式也限制了档案利用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对于社会利用主体来说,更是降低了其档案利用的积极性。

3新形势下加强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3.1搭建平台,推动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协调发展
新形势下,医保档案利用与开发呈现出社会化趋势。

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应准确把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态势,了解第一线用户的心理需求,着力搭建系统化的服务平台,以推动医保档案开发与利用协调发展。

首先,从表现形式来看,服务平台的建立要满足新形势下医保档案载体丰富的特征,考虑到文本、图像、影音、动画等多种格式的载体。

同时,将数字电视、智能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开发出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的信息服务平台,采用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对用户进行传播。

在线下应积极引入智能终端,实现档案服务的自助办理。

在互联网上要加强门户网站建设,着力解决浏览器兼容、内容陈旧等重点问题。

在移动终端上要大力开发微信和微博服务平台,重点进行信息查询、在线咨询、疑难解答等档案服务,突破档案服务的时空局限,最终实现档案服务社会的动静结合、交互联动,大大提高档案服务社会的效率。

3.2有机整合,促进医保资源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开发与利用的基础,对此,档案管理层应从现实出发,强化管理要求,以完善的制度和切实的执行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和整合工作。

近年来,中心对照省优秀级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分管领导责任制、专兼职档案人员职责等多项规章制度,强化了档案工作的实际效果,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切实做好文件材料的保管、传递、回收和归档工作。

收集和整理做到齐全完整、分类清楚、编排有序;归档和保管做到归档范围明确、保管期限准确、档案完整安全;在移交上做到数据准确、及时上报、全面移交。

不断加强档案的保管、鉴定、统计工作,从没有出现过档案失密、泄密、损坏等违反《档案法》的现象。

3.3敢于突破,创新医保档案利用新模式和新方法
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医保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全局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在各管理主体有机协调、档案资源系统化规范化整理的基础上,档案管理部门应敢于突破自我,不断探索档案利用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元的档案服务。

东丰县医保中心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医保工作服务。

为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利用,中心编制了较为科学适用的各种检索工具,主要有档案全引目录、案卷目录等,基本满足了利用者的需要。

查阅利用登记本1册,以及库房档案存放示意图,并建立了全宗卷。

档案管理人员能熟悉所管范围的档案及相关业务,调卷迅速、准确、服务热情,在开展承诺制服务活动中,档案管理人员以优质的承诺服务态度,受到领导和利用者的好评。

此外,中心还借助新媒体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去中心化的特点,开通了在线咨询服务,进一步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宽了档案利用的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两轨并行的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高丽华.卫生信息化背景下医保档案开发利用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
[2]张素芹.开发利用医疗保险档案资源必要性及具体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4,(7):207.
[3]梅珊.如何做好医疗保险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卷宗,2017(10).
(作者单位:东丰县医疗保险经办中心)
兰台纵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