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13守信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
学习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
2、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理解小珍失约,宋庆龄在空等一天的情况下为什么述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或小黑板。
2、收集有关宋庆龄生平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地读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3、学生互和评议、止咅。
4、注意多音字“强”的读法,“钟”、“龄”的读法。
5、再读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7、再自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
学习练写课后的生字。
教师相机指导写字的姿势和格式,以及运笔耍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顾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守信”两字的理解。
二、演读结合感悟朗读。
1、我们已经詁懂了课文,你们想不想把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演岀来?
2、自由选择课文3-10自然段多演读儿遍。
(在四人小组屮进行),思考相关问题。
组内讨论交流:当爸妈刚刚离开时,宋庆龄在想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11-1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思考:
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來,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4、学生评议,教师相机归纳。
三、教师小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木标准,宋庆龄从小就重诺言、守信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四、课外积累:
将你收集的有关“守信”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13守信
动心?后悔?
坚决平静
教学反思:在教学《守信》这篇课文时,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古人讲究诚信的故事,给了学生们非常有益的启示。
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你觉得怎样才能做到'诚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刻的理解课文意思,领会其中的道理。
学生在讨论中得到了自我教育,也达到了诚信教育的目的。
对课文的有效阅读分析,挖掘出其中诚信的内涵,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进而达到心灵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从而上升到自觉诚信阶段,是语文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的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14、不瞒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10字,认识10个字。
2、正确读写并理解“真情、诚恳、风筝、吹拂、陶醉、形影不离、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眉习色舞、情不自禁、开虚作假”等词语。
能用“情不自禁”、“陶醉”写句了,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3、正确、流利冇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隐瞒真实的情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要实话实说、不瞒真情是诚信的重要表现。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会认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
2、学生读题。
3、解释课题。
“真情”有两个意思:(1)、真实的情况;(2)、真实的感情。
本文中“真情”指的是什么呢?
二、学生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开火车读课文,生字互查。
3、讲讲课文大意。
“真情”是什么?
4、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 学牛读课文
2、反馈:读后你了解到了什么?
3、理解词语:“诚恳”、“形影不离”。
四、学习生字。
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吋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老舍和高煜年金子般闪闪发亮的心,冇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巩固生字词。
2、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3自然段,思考:从这两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吹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触景生情“、“苦思冥想”。
(2)、议-议:老舍为什么帮高煜年,是怎样帮的?接爱帮助的高煜年心情怎样?
(3)、指导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默读课文4、5、6、7、8自然段。
思考:从这儿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什么?
2、全班交流。
(1)、理解:“眉飞色舞”、“陶醉”。
(2)、面对老师的表扬,老舍、高煜年反应?(找出句了边读边议)
(3)、冇感情朗读课文。
四、1、如果你是老舍或高煜年,你会怎样说?(扮演角色)
2、听了老舍、高煜年的话后,老师怎样说?(扮演老师发言)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为放风筝帮写作文
14、不瞒真情
得到表扬深感惭愧
教学反思: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篇课文情节简单,文字通俗,读后令人深思。
导入课题时,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五彩斑斓的风筝画面,配上悦耳的音乐,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孩子们回忆起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很快进入放风筝那快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补充教学内容,拓展课堂空间本篇课文字里行间留有耐人寻味的空白之处,怎样补充教学内容,拓展课堂空间呢?我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认知情况进行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那个引起老师赞不绝口的作文开头在课文中并没有出现。
老舍精彩的作文开头的呈现,我巧妙的利用了配上了一幅风筝正在空中飞扬的图片,装作老师的样子情不自禁,高声吟诵:“纸鸯之为物,喜风而畏雨,以纸为衣, 以竹为骨,一线牵之,飘扬空中。
”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与音乐、图片结合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
三利用多媒体突出年段重点,落实语言训练
词语教学是三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
三年级学生通过词句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语言描述、动作表演、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画面等方式理解“文思敏捷”、“苦思冥想”、“眉飞色舞”、“情不自禁”等重点词语,体会人物情感,学生在此基础上读得声情并茂。
15、信任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9个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沁人心肺” “沉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Z间需要信任,而信任的基础是诚实。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引导学生逐层领会“信任”的含义。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语;
我们同学从小时候到现在,大多都有一次购物的经历,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也写了一次他的奇妙的购物经历。
二、初读课文
1、口由读课文,读完后同桌合作识字。
2、岀示学生卡片或小黑板,指出学生领读课文生字并扩词,教师提示重点。
3、再读课文,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出示句子练读。
5、分组齐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流利
6、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说说生字书写的难点。
2、学生练写,教师提示写字姿势和占格,运笔要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自读了这篇课文,这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品读课文
(一)自读思考:课文小讲了一件什么事?从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信任” 探究学习
1、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果园主人对顾客“信任”,看出有关词句思考, 全班朗读交流。
第一自然段的“每次”、“总能看见”。
“桃子、自己摘”
第二自然段的“册友,欢迎你!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来,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你愉快!”
从“朋友,欢迎你!”可以知道这个主人很友好,视所有來桃林的客人为朋友。
第五自然段中的“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古花猫”
第六自然段中“果园的主人正埋头在桃林的边上修路”看出果园主人充分相信每个客人
2、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岀顾客值得信任。
从文中找出句了,口由朗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朗读第五自然段,理解“沁人心肺”“沉浸”的意思。
(二)拓展练习
为什么走了好远以后,“我”禁不住冋过头去,久久注视着那片果林和那间小木屋?
当发觉果园主人止埋头修路时,“我”会想些什么?
“我”想对果园的主人说些什么?
“我”想对所冇来桃林的客人说什么?
三、结语
学习这篇课文,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四、拓展
想想在我的身边,有哪些值得信任的事情发生?
板书设计
15信任
自己摘桃子
自己把钱放在箱子里主人在桃林的边上修路
教学反思:《信任》一课上完后,感觉有收获也有遗憾。
首先,对于本节课的思路自己还比较满意。
我紧紧抓住课文的最后一段的内容,让学生到全文中去找“作者为什么会久久注视着那片果林?作者到底感受到了什么喜悦?”首先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初步感受桃林的特点-一充满信任。
其次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深入理解,让学生在文中体会语言文字的意义,品味感悟桃林主人对客人的信任。
最后让学生感受作者被信任的喜悦。
其中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挖掘,深入理解,应该是一个重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除了引导学生从纸条、猫、狗、红色的箭头等这些侧面描写中去感受主人的信任之外;从“沉甸甸”“小心翼翼” 等词中去体会“我们”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了主人对我们的信任:“我们” 在珍视亲手采摘的果实的同时,更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还在自己付款一环节让学生猜测桃林主人是怎么想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走进人物内心, 从而更深刻地感受主人的信任之情。
通过三次整体阅读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人物情感已有了基本感知,我还要引导学生超越文本,走进生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总的来看整节课上,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且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自己的体会,悟出了文中的含义,最终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少的遗憾,如对侧面描写的介绍不够清楚,下来发现很多学生在侧面描写上无从下笔,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应补充一些侧面描写的典型例子,或者让学生尝试进行一次侧面描写的小练笔,以便对侧面描写有更全面的认识。
另外,忽视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给学生的思考空间过少等,这些我都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改正。
古诗《乐游原》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占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诗屮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②积累一些相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并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古诗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感悟古诗意境,休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五、板书设计:
乐游原
不适一登古原
触景生情夕阳美好只近黄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观看古诗朗读录彖,引入课题《乐游原》。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商隐的《乐游原》。
(二)初读感知:
1、齐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时对占诗字词句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字词理解,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①解题:《乐游原》乂作《登乐游原》。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为京城士女登高游乐胜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②向:接近。
向晚:傍晚。
③意:心情。
不适:不悦,不舒畅。
④驱车:驾车。
⑤古原:即乐游原。
3、指名交流诗句理解,教师相机点拨。
傍晚,我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于是,驾车登上乐游原。
远处的夕阳多么美啊! 只是此时已将近黄昏,再美的夕阳也要落下了。
(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
4、齐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
1、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
名言吗?——
(引导学生回忆)歌徳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而上的文字, 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刚才我们用第一只眼睛读了李商隐的《乐游原》,现在我们一起尝试用另一只眼睛再深入品读《乐游原》。
2、自读古诗,想想自己对古诗还右哪些疑问。
3、出示参考质疑:
①诗人李商隐为什么感到“不适” ?
(提示:你平时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不适”呢?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休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
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的“夕阳”只是指眼前的夕阳吗?还可以冇其它哪些理解呢?
4、小组交流探究:将自己的质疑与小组同学交流,汇总,再尝试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师巡视指导。
5、播放音乐,小组代表谈谈探究的结果,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相机给予指导:①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2—约858),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他幼时随父到浙江。
9岁父亲死去,奉丧侍母归郑州。
25岁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当时政治上牛、李党争剧烈,
他被卷入旋涡,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一生困顿失意。
在诗歌成就上,他与杜牧齐名,是晩唐的重要诗人之一,又称“小李杜”。
②写作背景: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了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
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泾源节度使王茂之的器重,
王茂之将女儿嫁给了他。
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
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
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冇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在官场中异常失意。
这首《乐游原》
正是在他失意时写下的。
③前人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看法:
有人认为夕阳是穷途末路、悲观的感叹;也有人认为正因夕阳短暂美好,因此诗人要热爱生命、执着人间、珍惜美好的时光,
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因为当时是唐代后期,还有人认为诗中“夕阳”指的是唐朝,那是诗人对盛唐的追忆和对晚唐逝去的惋惜。
(学生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理解,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6、播放古诗朗读,学生闭廿体会诗境。
7、有感情册读:指名读,再齐读。
8、融会背诵。
(四)总结拓展:
1、过渡:《乐游原》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哲理诗。
李商隐驱车登上乐游原,慨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历史上,也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古诗。
2、拓展:出示一些哲理诗,
齐读——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语文乐园(五)•
我来试试(1) (2) (3)
教学吋数:一课吋
第一课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读一读。
1、让学生读。
自读-一指名读-一齐读。
读准每个字音。
2、让学生读泡泡语,说说知道了什么?
3、让学生说说这样的“女生”。
三、学习“认一认、读一读”。
1、导入。
2、说“言”激趣。
(1)、猜一猜:
表示吉祥的话叫什么?
名人说过的话叫什么?名言
精练著名的话叫什么?格言
宣誓所说的话叫什么?
临走写下的话叫什么?
生前留下的话叫什么?
(2)、读一读。
用各种方式读。
3、拓展活动。
(1)、拓展一:想一想,像上面的词,你还知道哪些?
(2)、课后积累类似趣味词语。
四、写一写、背一背。
1、自由读。
2、说说三句子的意思。
3、找找三句子共同点。
4、试背。
课外收集有关“诚信”名人名言,把它写下来。
第二课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你能读懂什么?
2、交流,在交流中明白写着请假条的内容、形式、作用。
3、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下列情境写下一条请假条。
星期一上午,王小红同学生病了,不能来学校上课,于是写了一张请假条交给立小双同学带给老师。
二、读一读
成语故事《广羊补牢》
1、自由读成语故事。
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
2、那个人的羊为什么先丢了?后来再也没有丢过?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来晚了
一、联系《守信》,导入新课。
1、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守信》一课,谁來说说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这件事情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一个是宋庆龄,另一个是小珍。
从宋庆龄这边说,她是非常守信的。
但是,换一个角度呢?对于小珍来说,你觉得她怎么样?
(没有守信)她这样好不好?(不好,还宋庆龄空等了一天,连伯父家也没去。
)她为什么没有到宋庆龄家里学习折纸花篮呢?
3、是的,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答应别人的事情,常常不能做到; 与别人约好的时间,常常没有赶到……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你看,今天兰兰就遇到了这样的事。
二、开书,看图,读文,思考:
1、图上两个女孩,她们是谁?(谁是文文?谁是兰兰?)
2、文文和兰兰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想一想,这时,两个人的心情怎样?
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一定和烦。
兰兰匆匆地赶来,见文文等了这么久,心里也不舒服,感到十分抱歉。
4、从图上看。
兰兰并不是有意迟到。
大家想一想,兰兰应该怎么办?(解释,说明,希望得到文文的谅解。
)
三、全班讨论交流:假如你是兰兰,你会怎样向文文解释呢?我们试着演一演。
1、同桌轮流扮演文文和兰兰,练习解释迟到的原因,请求得到谅解。
互相评说。
2、学生自由组合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说。
四、小结:怎样解释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要态度诚恳的讲清原因,注意对人有礼貌。
五、拓展延伸。
1、生活屮,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如何向别人解释的呢?(可自选伙伴表演给大家看。
)
2、你有什么需要向别人解释清楚的事情吗?你准备怎样向别人解释呢?(可自选伙伴表演。
)
第四课吋(第五单元作文指导)
第--课吋
习作:口记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英国有位老人在1991年举办了一次奇妙的展览,展出的万幅照片记录了他儿十年来每天的生活。
他说这是我的历史,每一张照片,都会勾起我或喜悦或悲苦的回忆。
同学们,我们口J以用照相机來记录每天的生活。
我们还可以用文字来记录来记录每天的生活,这就是口记。
二、自由读“习作”屮的三段话,交流写H记的好处。
三、讲写日记的故事。
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根据30多年的日记资料,尤其是他乘船作环球旅行的五年屮所做的大量的观察和记录,终于在1859年写出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创立了科学的“生物进化论”。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他在日记屮,除了检查自己的学习、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外,还记录了无数他所接触的人的举动、神态、思想、语言和感情,写下了自己从工作中得來的感想。
他写的许多小说,都取材于门己的日记。
口记,伴随这位伟大的作家度过了一生。
托尔斯泰一共写了51年的H记,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到逝世的前四天。
四、如何写日记。
1、内容:自己在一天屮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情。
2、对照第四课,说说口记的格式:
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年某月某口,星期几,犬气怎样。
然后从第二行起开始写正文,前而要空两格。
3、建议:先从一句话日记和儿句话日记写起。
五、学生交流在一天屮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
教师提示:不需要把自己一天的经历全写下來,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最冇意义的一件事或者一个场面写清楚。
六、学生习作。
注意:把内容写具休,语句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写完后出声读儿遍。
第二课时(作文指导)
指导过程:
~、复习导入。
二、学生继续作文。
三、品读习作,修改评议。
1・选择典型优秀习作,指名该生朗读。
2.师生共同评议。
四、师小结
五、眷抄作文。
第五单元作文评讲(第一课吋)
评讲过程:
一、重温要求
学生读习作耍求,说说本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耍求?
二、拟定评价标准
学生根据习作要求拟定评价标准,师归纳:
1、是否写清楚了口记的格式;
2、是否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了出来;
3、内容是否清楚、具体。
三、总的概评
京次习作大部分同学日记的格式正确,内容清楚、具体,但述是有少数
同学格式不正确,没冇写清楚内容,语句不够流畅。
本次习作较好的同学冇:李心怡,袁佳颖,程科,黄文萱等木次习作较差的学生有:
熊湘月任俊杰罗峰吴金童等
四、师小结
第二课时(作文评讲)
一、复习导入
二、典型细评
1、以李心怡同学作文为例,以评价标准为准进行评价:
A、指名该生读作文,并岀示。
B、学生评议。
C、教师小结。
2、以李心怡作文为例,以评价标准为准进行评价:
A、出示该生作文。
B、学生帮助修改。
C、老师小结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