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习题集修订书稿15修订心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论
第十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 动脉粥样硬化最主要危险因素是
A.高血压
B.高脂饮食
C.高脂血症
D.吸烟
E.遗传因素
2.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关系最密切的血脂是
A.TG
B.CM
C.LDL
D.HDL
E.LP(α)
3. 尸解见主动脉内膜凹凸不平,呈瓷白色略带光泽斑块常为
A.白色血栓形成
B.脂斑形成
C.纤维斑块形成
D.粥样斑块形成
E.粥样溃疡形成
4. 动脉粥样硬化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斑块内出血
B.斑块处血管破裂大出血
C.血栓形成
D.钙化
E.动脉瘤形成
5. 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局部血流缓慢
B.局部血液凝固性增高
C.内膜损伤,胶原暴露
D.血流涡流形成
E.局部前列环素增高
6. 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严重的部位是
A.胸主动脉
B.升主动脉
C.主动脉弓
D.腹主动脉
E.主动脉根部
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动脉分支是
A.左冠状动脉主干
B.右冠状动脉主干
C.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D.右冠状动脉回旋支
E.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8. 引起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A.冠状动脉畸形
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冠状动脉炎
D.冠状动脉狭窄
E.冠状动脉痉挛9. 脑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是
A.大脑中动脉和后动脉
B.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
D.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
E.大脑前动脉和基底动脉
10. 心肌梗死最常发生的部位
A.左心室侧壁
B.左心室后壁
C.室间隔后1/3
D.左心室前壁
E.右心室前壁
11. 心肌梗死后,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凝固性坏死发生时间是
A.1小时内
B.6小时后
C.2小时后
D.8小时后
E.6周后
12. 心肌梗死后,肉眼能辨认梗死灶的最早时间是
A.2~3小时
B.6~7小时
C.8~9小时
D.12小时后
E.24小时后
13. 端坐呼吸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神经反射敏感性增高
B.夜间周围血管紧张性增高
C.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
D.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
E.平卧时水肿液不易入血
14.左心衰竭引起呼吸困难的主要因素是
A. 肺淤血、肺水肿
B.肺不张
C. 肺微血管栓塞
D.肺大面积实变
E.缺氧
15.心肌梗死范围达左心室多少时会发生心源性休克
A.10%
B.15%
C.20%
D.30%
E.40%
16. 目前认为冠心病猝死的主要原因是
A.心源性休克
B.心房纤维颤动
C.心室纤维颤动
D.心室附壁血栓
E.心室壁瘤
17.原发性高血压最常损害的血管是
A. 全身大中动脉
B. 全身大中静脉
C. 全身细小动脉
D. 全身细小静脉
E. 全身中小静脉
18.缓进型高血压病细小动脉早期病理改变是
A.痉挛
B.硬化
C.反射性扩张
D.纤维素样坏死
E.内膜纤维组织增生
19.缓进型高血压病最具特征的细动脉病变是
A.纤维素样坏死
B.内膜纤维组织增生
C.内膜粥样斑块形成
D.玻璃样变
E.洋葱皮样改变
20.高血压病时大动脉常并发
A.内膜弹性纤维增生
B.内膜纤维素样坏死
C.管壁玻璃样变
D.内膜粥样斑块形成
E.外膜滋养小血管炎
21.高血压病心脏失代偿的病变特征是
A.左心室肌源性扩张
B.左心室向心性肥大
C.左心室乳头肌增粗
D.左心室不扩张而缩小
E.右心室肌源性扩张
22.缓进型高血压病后期可引起
A.继发性细颗粒性固缩肾
B.原发性细颗粒性固缩肾
C.瘢痕形成性固缩肾
D.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
E.淤血性肾硬化
23.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好发的血管是
A.大脑中动脉
B.基底动脉
C.豆纹动脉
D.大脑前动脉
E.内囊动脉
24.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豆状核和丘脑 B.内囊和基底节
C.蛛网膜下腔
D.侧脑室
E.大脑皮质
25.高血压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
A.心力衰竭
B.肾功能衰竭
C.脑血栓形成 D脑出血
E.高血压脑病
26. 高血压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突发脑溢血
B.血压突然升高致脑血管自身调节障碍
C.一时性脑血管痉挛
D.脑血流量突然减少
E.脑血管被动收缩使脑组织缺血
27.可致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的疾病为
A.肺动脉高压
B.风湿性心肌炎
C.高血压病 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E.甲状腺功能亢进
28. 急进型高血压病最具特征性病变是
A.细动脉玻璃样变
B.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C.增生性小动脉炎
D.大动脉粥样硬化
E.小动脉粥样硬化
29. 关于风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以增生为主的炎症
B.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血中可查到O抗体
C.心脏、关节、血管最常被累及,其中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
D.其特征性病变是形成风湿肉芽肿
E.多原发于5~15岁儿童,反复发作
30. 链球菌的何种成分与心肌肌膜产生免疫交叉反应
A.胞壁C-多糖
B.链球菌溶血素O
C.胞壁M-蛋白
D.链球菌多糖
E.链球菌透明质酸
31. 链球菌的何种成分与结缔组织糖蛋白之间有免疫交叉反应
A.链球菌多糖
B.胞壁C-多糖
C.胞壁M-蛋白
D.链球菌透明质酸
E.链球菌溶血素O
32. 风湿病侵犯哪个部位对人体影响最严重
A.关节
B.血管
C.心脏
D.大脑
E.皮肤
33. 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是
A.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变性
B.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
C.心肌变性、坏死
D.心外膜纤维素渗出
E.心瓣膜纤维组织增生
34. 风湿病变质性改变中,结缔组织基质发生的变性属于
A.玻璃样变性
B.气球样变性
C.颗粒变性
D.粘液样变性
E.水样变性
35. 心肌间质小血管周围有风湿小体形成应诊断为
A.风湿性心肌炎变质渗出期
B.风湿性心肌炎增生期
C.风湿性心内膜炎增生期
D.风湿性心外膜炎增生期
E.风湿性心肌炎硬化期
36. 一般认为Aschoff细胞来源于
A.心肌间质组织细胞
B.心肌细胞
C.纤维母细胞
D.淋巴细胞
E.泡沫细胞
37. 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
A.主动脉瓣
B.肺动脉瓣
C.二尖瓣
D.三尖瓣
E.二尖瓣十主动脉瓣
38. 风湿性心内膜炎疣状赘生物的实质是
A.风湿性肉芽肿
B.机化的瘢痕
C.混合血栓
D.红色血栓
E.白色血栓
39.可致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的疾病为
A.主动脉瓣狭窄
B.二尖瓣狭窄
C. 三尖瓣狭窄
D.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E.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0. 风湿性心肌炎是一种 A.变质性炎 B.渗出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特异性增生性炎
E.心肌纤维化脓性炎
41. 风湿性心脏病时,瓣膜上的血栓结局是
A.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
B.机化引起瓣膜病
C.溶解吸收
D.钙盐沉着
E.引起败血症
42. 风湿细胞核染色质分布特点是
A.均匀分布呈粗颗粒状
B.集中在中央呈毛虫状或枭眼状
C.集中在核膜下使核膜增厚
D.分布于核膜下呈车轮状
E. 均匀分布呈细颗粒状
43. 风湿病的纤维化期一般持续
A.1个月
B.1~2个月
C.2~3个月
D.4~6个月
E.半年以上
44. 二尖瓣狭窄首先引起
A.肺循环淤血
B.体循环淤血
C.左心房扩张、肥大
D.左心室扩张、肥大
E.右心室扩张、肥大
45. 下列哪一项不是二尖瓣狭窄引起的病变
A.左心房肥大、扩张
B.右心室肥大、扩张
C.右心房肥大、扩张
D.左心室肥大、扩张
E.肺淤血、水肿或出血
46. 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引起的心脏病变不同之处在于是否有
A.左心房肥大
B.右心房肥大
C.左心室肥大
D.右心室肥大
E.体循环淤血
4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主动脉瓣狭窄的表现
A.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
B.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绞痛
C.出现水冲脉及血管枪击音
D.左心肥大、扩张
E.X线检查心脏呈靴形
48.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好发于已有病变的
瓣膜上,最常见于
A.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主动脉瓣
B.三尖瓣先天性畸形
C.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D.肺心病右心肥大
E.心力衰竭
49. 关于扩张性心肌病的特点,下列哪项不妥
A.是原因不明的各种心肌疾病的最后结局
B.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C.心腔高度扩张及心室壁增厚
D.多数患者因进行性心衰或心律失常而死亡
E.大多数患者可查出抗心内膜的自身抗体
50. 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是
A.静脉回心血量超过心输出量
B.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
C.心脏舒、缩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D.心功能障碍引起大小循环充血
E.伴有肺水肿或肝脾肿大,下肢水肿的综合征
51. 维生素B1缺乏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B.心肌能量储存障碍
C. 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D.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E.心肌收缩蛋白大量破坏
52. 严重贫血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
A.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B.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C.心肌能量储存障碍
D.心肌收缩蛋白破坏
E.兴奋一收缩偶联障碍
53. 心力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A.心律失常
B.过劳和情绪激动
C.妊娠和分娩
D.各种感染
E.输液过多过快
54. 心力衰竭最常见类型是
A.急性心力衰竭
B.左心衰竭
C.右心衰竭
D.全心衰竭
E.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55. 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疾病是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高血压病
C.严重贫血
D.维生素B1缺乏症
E.动-静脉瘘56.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特点是: 心衰
时心输出量
A.比心衰前有所增加,稍高于正常休息时水平
B.比心衰前有所降低,但高于或接近正常休息时水平
C.比心衰前有所增加,但低于正常水平
D.比心衰前有所降低,但低于正常水平
E.比心衰前明显增加
57. 发生向心性心肌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室压力负荷过重
B.心输出量增加
C.心率加快
D.心脏收缩力增强
E.冠脉血流量增加
58. 下列疾病最易发生向心性肥大的是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严重贫血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高血压病
E.维生素B1缺乏症
59. 发生离心性心肌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脏收缩期阻力过大
B.心输出量增加
C.心率加快
D.冠脉血流量增加
E.舒张末期心室内容量过多
60. 最易发生离心性肥大的疾病是
A.高血压病
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肺动脉高压
E.肺动脉狭窄
61. 可致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的疾病为
A.高血压病
B.心肌梗死
C.肺动脉栓塞
D.严重贫血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B型题
A.主要为左心室肥大
B.主要为左心房肥大
C.主要为右心室肥大
D.可有左心房、左心室肥大
E.可有左心房缩小
1.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心脏改变是
2.二尖瓣狭窄的心脏改变是
3.肺源性心脏病的心脏改变是
A.风湿小体
B.向心性肥大
C.绒毛心
D.粥样瘤
E.疣状赘生物
4.风湿性心内膜炎多见于
5.风湿性心肌炎多见于
6.高血压性心脏病可见
A.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
B.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
C.心肌结构损害
D.心肌供血减少
E.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
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引起
8.主动脉瓣狭窄主要引起
9.肺动脉主干栓塞时主要引起
A.球形心
B. 靴形心
C.绒毛心
D. 虎斑心
E.梨形心
10.主动脉瓣狭窄引起
11.二尖瓣狭窄引起
12.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
(三)D型题
1. 动脉粥样硬化脂斑脂纹内泡沫细胞来源于
A.血液中性粒细胞
B.血液单核巨噬细胞
C.内膜内皮细胞
D.中膜平滑肌细胞
E.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
2. 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特点
A.发生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早
B.好发于大脑前动脉和基底动脉
C.脑组织可发生萎缩
D.斑块处可继发血栓形成
E.动脉壁增厚狭窄呈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改变
3.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关系最密切的血脂是
A.TG
B.HDL
C.LP(a)
D.LDL
E.VLDL
4.下列关于心肌梗死的叙述确切的是
A.多发生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区
B.梗死灶多呈不规则地图状
C.心脏破裂常发生于梗死1周后
D.心肌梗死表现为出血性梗死
E.较大梗死灶不能机化
5. 心肌梗死形成的室壁瘤多发生于
A.近心尖部
B.左心室前壁
C.左心室侧壁
D.左心室后壁
E.右心室前壁
6. 下列哪些疾病与左心室容量负荷过重有关
A.高血压病
B.心肌炎
C.二尖瓣关闭不全
D.心肌纤维化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7.高血压病脑出血常发生的部位是
A.基底节
B.大脑
C.小脑
D.内囊
E.脑桥
8.与高血压病有关的叙述是
A.左心室肥大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变特征
B.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C.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为高血压晚期肾脏改变
D.高血压病可引起间歇性跛行症状
E.高血压性心脏病晚期可出现弥漫性心肌硬化
9.风湿细胞形态主要有
A.枭眼样细胞
B.泡沫样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毛虫样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0.有关风湿小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心瓣膜及关节部位
B.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
C.中心部多有干酪样坏死
D.特征性细胞是Aschoff细胞
E.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11.与风湿性关节炎有关的叙述是
A.各关节病变先后发生,呈游走性、对称性
B.四肢各关节都易受累,且同时受累
C.关节腔内有浆液和纤维素渗出
D.可累及关节软骨、滑膜及关节周围软组织
E.渗出物吸收不完全,一般可留后遗症
12.关于风湿病的确切叙述为
A.是一种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胶原病
B.关节病变对患者危害严重
C.风湿性心包炎可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D.风湿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
E.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对诊断风湿病有帮助
13.二尖瓣狭窄可导致
A.左心房肥大扩张
B.左心室肥大扩张
C.右心房轻度缩小
D.右心室轻度缩小
E.肺淤血肺水肿
14. 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的常见原因是
A.心肌能量释放障碍
B.细胞外Ca2+内流受阻
C.肌动-肌球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D.肌浆网对Ca2+的摄取、释放障碍
E.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四)X型题
1.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为
A.高血压
B.糖尿病
C.吸烟
D.高脂血症
E.甲状腺功能亢进
2.镜下典型粥样斑块病灶结构为
A.表面为纤维结缔组织
B.有坏死崩解物
C.坏死中有胆固醇结晶
D.有泡沫细胞
E.有大量中性粒细胞
3.粥样斑块的继发性变化包括
A.动脉瘤形成
B.粥样溃疡形成
C.斑块内出血
D.斑块内钙盐沉积
E.斑块表面血栓形成
4.关于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点,下列叙述那些正确
A.胸主动脉病变最严重
B.动脉瘤形成多见于腹主动脉
C.主动脉根部病变严重时可引起主动脉瓣膜病
D.病变严重者斑块破裂可形成溃疡
E.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致死性大出血5.动脉粥样硬化受累动脉分布特点为
A.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易受累
B.大脑中动脉易受累
C.主动脉前壁易受累
D.肾动脉开口处易受累
E.下肢动脉比上肢动脉易受累
6.心肌梗死发生的促发因素有
A.冠状动脉持续性痉挛
B.下肢血栓脱落造成冠状动脉栓塞
C.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休克
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
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内出血
7.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引起心肌梗死的区域包括
A.左心室侧壁
B.左心室前壁
C.左心室后壁
D.室间隔的前2/3
E.心尖部
8.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有
A.心律失常
B.心源性休克
C.心力衰竭
D.扩张性心肌病
E.室壁瘤和附壁血栓
9.心绞痛的发病特点
A.由心脏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致
B.以阵发性心前区压迫性疼痛为特点
C.疼痛常向同侧肩部和左臂内侧放射
D.疼痛可持续数十分钟
E.疼痛与心肌内酸性代谢产物或多肽类物质堆积有关
10.高血压病时可出现
A.左心室肥大
B.细动脉硬化性固缩肾
C.脑软化、脑出血
D.视乳头水肿
E.视网膜渗出和出血
11.高血压病严重的后果包括
A.心力衰竭
B.肾功能衰竭
C.脑出血
D.视网膜出血
E.下肢坏疽
12.急进型高血压病的特点
A.好发于40岁以上的病人
B.血压急剧升高,舒张压>130mmHg
C.细动脉壁广泛血浆浸润,并发生纤维素样坏死
D.小动脉呈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改变
E.病变广泛分布于心、脑、肾等脏器,以脑小动脉最为严重
13. 风湿病的发生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依据是
A.发病前2~3周有链球菌感染史
B.病灶中可找到细菌
C.患者血清中抗链球菌抗体效价升高
D.易发生在寒冷季节潮湿地区
E.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发病,防止复发
14. Aschoff细胞的形态特点为
A.胞浆丰富,嗜碱性
B.核为单核或多核
C.核仁大,呈毛虫状
D.染色质集中横切面如枭眼
E.似心肌细胞
15. 风湿性心内膜炎形成赘生物的特点是
A.由血小板、纤维素沉积形成的白色血栓
B.位于心瓣膜闭锁缘处单行排列,粟粒大小,
C.常于二尖瓣的心房面和主动脉瓣的心室面
D.不易机化,脱落后常引起脏器栓塞
E.反复发作可造成瓣膜增厚、变形
16. 二尖瓣狭窄后期可引起
A.左心房扩张、肥大
B.左心室肥大、扩张
C.右心室肥大、扩张
D.右心房肥大、扩张
E.肺淤血肺水肿
17.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引起
A.败血症
B.脾肿大
C.脑栓塞
D.眼底点状出血
E.瓣膜溃疡穿孔
18.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减少,导致兴奋-收缩偶联障碍的机制是
A.减弱对收缩蛋白影响
B.影响ATP转变为CAMP,使Ca2+内流减少
C.使肌浆网摄取和释放Ca2+加速
D.减弱Ca2+与肌钙蛋白的亲和力
E.使备用钙通道难以开放
19.心衰时心肌能量利用障碍的原因是
A.心肌收缩调节蛋白的缺陷
B.心肌ATP水解障碍
C.心肌肌球蛋白含量减少
D.心肌肌动蛋白含量减少
E.肌球蛋白头部ATP酶活性降低
20. 心肌肥大的可能机制为
A.心脏容量负荷过重
B.心脏压力负荷过重
C.核糖核酸合成增加
D.蛋白质合成增加
E.线粒体数量增多
21. 能反映心力衰竭时心泵功能降低的指标是
A.心输出量减少
B.动脉血压下降
C.心率加快
D.心脏指数降低
E.射血分数降低
22. 左心衰竭由肺淤血水肿引起呼吸困难的机
制是
A.肺顺应性降低
B.肺泡通气量减少
C.气道阻力增加
D.肺泡壁毛细血管感受器受刺激
E.肺泡牵张感受器刺激
附:选择题答案
(一)A型题
1.C
2.C
3.C
4.B
5.C
6.D
7.C
8.B
9.D 10.D 11.D
12.B 13.D 14.A 15.E 16.C 17.C 18.A 19.D 20.D
21.A 22.B 23.C 24.B 25.D 26.B 27.C 28.C 29.A
30.C 31.B 32.C 33.B 34.D 35.B 36.A 37.C 38.E
39.E 40.D 41.B 42.B 43.C 44.C 45.D 46.C 47.C
48.C 49.E 50.C 51.C 52.A 53.D 54.B 55.B 56.B
57.A 58.D 59.E 60.B61.C
(二)B型题
1.A
2.B
3.C
4.E
5.A
6.B
7.A
8.B
9.E 10.B 11.E 12.A
(三)D型题
1.BD
2.CD
3.DE
4.BC
5.AB
6.CE
7.AD
8.AB
9.AD 10.BD 11.AC 12.AE 13.AE 14.BD
(四)X型题
1.ABCD
2.ABCD
3.ABCDE
4.BCDE
5.ABDE
6.ACDE
7.BDE 8.ABCE 9.ABCE 10.ABCDE 11.ABCD 12. BCD 13.ACDE 14.ABD 15.ABCE 16.ACDE 17.ABCDE
18.BE 19.ABE 20.ABCDE 21.ADE 22.ABCDE
二、非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绞痛
2.心肌梗死
3.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4.高血压脑病
5.风湿小体
6.风湿细胞
7.心力衰竭
8.心脏紧张源性扩张
9.心脏肌源性扩张 10.向心性肥大 11.离心性肥大
12.端坐呼吸 13.心源性哮喘
(二)填空题
1.关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有: ; ; ; 等。

2.动脉粥样硬化据其病变发展经过可分为以下几期: ; ; 。

3.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泡沫细胞来源有: ; 。

4.镜下典型的粥样斑块病灶其表层为 ,深部为其中含。

5.粥样斑块的继发变化有: ; ; ; ; 。

6.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部位的病变严重程度依次为、、、。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肉眼观察切面见内膜呈增厚。

最常发生于冠状动脉支。

8.冠心病据其临床特征可分为三型: ; ; 。

9.良性高血压病又称。

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三期: ; ; 。

10.高血压病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为: ; ; ; ; 。

临床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为______和_____等。

11.恶性高血压病理变化特点是细动脉发生________坏死,小动脉呈_____的改变。

12.急性风湿病时,皮肤病变具有诊断意义的是: ; 。

13.风湿病的病变特点为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表现为结缔组织发生 _ 变性和______坏死。

14.风湿病基本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三期: ; ; 。

15.典型风湿小体结构其中心为 ,周
围有增生及少量、浸润。

16.风湿性心包炎病变有和
渗出,眼观心外膜呈状。

17.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各关节病
变先后发生,呈___、___。

由于病变不累及 ,
所以一般不遗留等后遗症。

18.风湿病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主要表现为脑
血管壁发生坏死,血管周围浸润, 变性增生并形成结节。

19. 与风湿病不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赘生物的成分有:____、、_____、。

且容易_____,引起脑、脾、肾等器官发生_____。

20. 与风湿病不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赘生物的成分有:____、、_____、
_____、。

且容易_____,引起脑、脾、肾
等器官发生_____。

21.快速型心律失常诱发心力衰竭的机制
为 ; ; ; 。

22.导致心肌收缩性减弱的因素有: ; ; 。

23.导致心肌舒张功能异常的主要机制为: ; ; 。

(三)判断题
1.动脉粥样硬化症是以纤维脂质性、粥样瘤
性斑块为特点的原发于动脉内膜的疾病。

2.血浆中HDL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生
呈正相关。

3.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弹力型动脉
和弹力肌型动脉。

4.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合并动脉瘤形成。

5.脑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脑中动脉及基
底动脉,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早。

6.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下肢坏疽形成。

7.心房纤维颤动是引起冠心病猝死的致死
性心律不齐。

8.高血压心脏失代偿的特征是左心室腔扩张。

9.高血压脑病的发生机制与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自身调节发生障碍有关。

10.恶性高血压血管为细动脉玻璃样变和小动脉硬化。

11.风湿病是一种由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直接引起的以增生为主的炎症。

12.风湿细胞核的特征是单核或多核,核仁大位于中央,横断面如枭眼,纵切面呈毛虫状。

13.风湿细胞可演变为成纤维细胞,并产生胶原纤维。

14.风湿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变是心肌细胞变性,心肌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

15.慢性心瓣膜病瓣膜口狭窄指瓣膜口在开放时不能充分张开,致部分血液返流。

16.严重二尖瓣狭窄时瓣膜极度增厚变硬,瓣膜口呈鱼口状,瓣口面积缩小到1~2mm2以下。

17.主动脉狭窄时,动脉收缩压降低,临床上患者可出现水冲脉。

18.环形红斑为急性风湿病皮肤出现的增生性病变。

19.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易脱落引起脑、脾、肾等器官栓塞和梗死。

20.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主要环节是心脏舒缩功能障碍。

21.心力衰竭时各种病变基础是心输出量降低。

22.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在于加重心脏负荷、缺氧及毒素作用。

23.引起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的主要环节是Ca2+运转失常。

24.单位重量肥大心肌的收缩力高于单位重量正常心肌的收缩力。

(四)问答题
1.简答题
(1)何谓风湿病?试述其变质渗出期主要镜下病变。

(2)风湿小体好发部位及镜下形态特点。

(3)为何认为风湿病的发生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其依据是什么?
(4)风湿性心包炎属于哪种性质炎症?绒毛心是如何形成的?
(5)风湿性心瓣膜炎常侵犯何部位?试述其病变特点。

(6)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变特点。

(7)风湿性皮肤病变两种具有诊断意义病变的特点。

(8)简述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与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主要异同。

(9)何谓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有何不同?
(10)试述良性高血压病细动脉的主要病变?
(11)何谓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形态有何改变?
(12)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固缩肾的肾血管病变和肾病变有何不同?
(13)试述高血压病视网膜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14)简述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15)简述典型粥样斑块病灶镜下特点。

(16)粥样斑块有哪些继发改变?对机体有何影响?
(17)简述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在心力衰竭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18)哪些疾病可引起心脏后负荷加重而导致心力衰竭?
(19)试述心肌肥大的发生机制及病理生理意义。

(20)试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21)?试述高血压脑病发生机制。

(22)试述恶性高血压病血管镜下病变特点。

(23)试述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及纤维斑块形成的镜下特点。

2.论述题
(1)试述二尖瓣狭窄时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