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杜绝棉花中的异性纤维
纺织厂异性纤维防治
纺织厂异性纤维防治作者:瞿银球张朋洪新强来源:《中国纤检》2011年第11期摘要:介绍了异性纤维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纺织产品的危害,检验标准。
提出了纺织工厂预防和控制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纺织厂;异性纤维:预防;控制方法与措施1异性纤维概念异性纤维俗称“三丝”,是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棉本色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绳)、染色线(绳,布)等的总称。
化学纤维有本色、彩色之分,塑料膜(绳)也有白色和彩色之分等,由于异性纤维不能很好地上色,在面布上形成白色或彩色疵点,从而造成坯布降等,尤其是在漂白和染色时影响最大。
因此,异性纤维的防范与剔除就成了纺织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2异性纤维的产生目前棉花的生产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国为代表的现代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全面采用机械化生产,尤其在采摘方面实现了自动化:另一种方式为我国代表的小农经济生产形式,主要生产力是人工,尤其是采摘全靠人工摘棉方式。
前一种基本无异性纤维,后一种在生产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异性纤维,原因如下:在人工摘棉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混入头发丝;在采摘过程中大量地使用袋子,带入化学纤维、塑料袋(绳);在包装过程中也会产生化学纤维,染色带、布块等;在收购过程中也会产生异性纤维:在轧棉过程中由于自动化程度不高也会产生异性纤维:在打包过程也会产生相应的异性纤维。
3棉花异性纤维含量标准在棉花的生产环节中异性纤维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也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我国对棉花异纤含量制定了统一检验标准GB1103—2007《棉花细绒棉》,标准定性如表1。
4异性纤维的危害异性纤维因其具有纤维属性——细、长、轻,因而很难在纺纱加工过程中清除,还会在清梳等工序中被拉断或分解成短、细的纤维,甚至成为细小的纤维状疵点。
由于这些疵点多浮于纱线的表面,在织造时会形成吊经、断经、经缩等布面疵点。
异性纤维的性质与棉纤维性质完全不同,因此,混有异性纤维和色纤维的棉纱,坯布染色后会出现各种色点,形成不可弥补的色疵。
杜绝异性纤维必须从源头抓起
S N H T C LC MME 1 R Y T E IA O N_ Y A
杜 绝 异 性 纤 维
。。 。 .
新 疆 巴 州 纤 维 检 验所 郑 祥 荣
为落实 《 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 》 ,巴州纤维检验 品的严 重 危 害 。 所对 棉 花质 量 及棉 花 中出现 的 异性 纤 维 等 进行 了调 研 。 综 上 所 述 : 因人 为 的 因素 ,造 成 了新疆 棉 花 质量
7 运 输 固定棉 包 时 使用 废 旧绳 子 。 . 8 花收 购单 位 现 场管 理 不严 。 .棉
要求及棉花的贮藏措施 。尽管如此 ,仍 不能彻底解决
棉 花 中混有 “ 丝 ” 问 题 。 根据 对 尉 犁 棉纺 分 公 司 的 三
9 花 收 购单 位 在 收 购 籽 棉 时 ,只 是对 棉 花 的质 调 查 ,我 们 粗 略 地 算 了这 样 一 笔 账 :按 一 个 籽棉 大垛 .棉
混入。
5 .绑 扎棉 花 包 装 袋 袋 口使用 有 色布 、塑 料 绳 及 尼 他们在走 贸工农一体化 的基础上 ,新建 了两个 自用棉 龙 绳等 。 6 缝 制包 装 时用 有 色化 纤 线 。 .
公 司 的 技 术 骨 干 深 入 田间地 头宣 传 收 花过 程 中 的质 量
没有 进 行 采 摘 前 的质 量 意识 教育 ,他 们 只 注重 数 量 不 规 范 化管 理 ,致 使 掺 进 大量 “ 三丝 ” ,导 致 棉 花 出现 质 2 摘 花 不戴 白帽 。 .
袋。
3 .采 摘 收 装 棉 花 使 用 丙 纶 丝 纤 维 袋 或 塑 料 编 织 异性 纤 维 的质 量 问题 屡 有 发 生 ,既 影 响纺 织 企 业 的声 4 .晒场 没 有 清 理 ,使 动物 毛羽 、塑 料 布 、色 布条
杜绝异性纤维必须从基础管理工作抓起
花往往是人为因素造成 的 , 主要是在棉花采摘 、 收 购、 包装 、 运输过程中混入化纤丝、 麻棕丝 、 毛发等异 性纤维 , 防止异性纤维混入棉花相对 比较容易 , 而异 性纤 维 一 旦混 入 棉花 , 发 现 和排 除 却很 困难 。 由 要 于异性纤维很难与棉纤维分开 , 许多纱厂专门成立 个部 门挑拣“ 三丝”每年增加成本几百万元 , , 仍难
花 质量 , 止 异 性 纤维 , 少 并 杜 绝 “ 丝 ” 入 棉 防 减 三 混
袋, 严禁用细麻绳 、 色线 、 铁丝扎 口, 防止在采摘加工
环节混入异性纤维 ; 防棉花等级混堆 , 严 雨锈棉 瘸
虫棉分拾 , 不同品种棉花分拾 、 分晒, 分别拉运 ; 禁止 霜前 、 霜后花混堆 , 禁止拾生花。棉花加工企业收购
织印染过程中出现缺陷, 严重影响纱与布的质量 , 尤 其导致 出口产品退货 , 给纺织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 目 前我国很多棉纺织企业在国内加价求购无 “ 三丝” 棉 花 , 无法 买 到 , 都 只好 转 用 外棉 , 的企业 宁愿 出外 有
三 、 明确规 定 不 经培 训 , 禁 下 地拾 花 ; 验 要 严 检 人员 不 经培训 , 许上 岗检 验 。坚 持 “ 不 两晒 ”早晨 的 : 棉 花 在 地 头摊 晒 , 当天 抬 回 的花 不 晒 不 上 垛 , 持 坚
花, 加强棉花现货各类品级的一致性 , 引导国棉朝着 优质优价的方向, 显得非常重要。 产棉区各级政府 , 各部门要大力当对交售者籽棉盛装物 、 应 绑扎物进行 检
.
2 4.
20 年 第 1 08 期
维普资讯
棉花异性纤维的产生、危害与防治
������������������������������������������������������������������������������������������������������������������������������������������������������������������������������������������������������������������������������������������������������������������������������������������������������������������������������������������������������������������������������
中国棉花加工 第 2 期
47
管理与经营
有纤维的属性, 一旦异性纤维与棉纤维融合到一起 后便很难清除, 严重时会在清梳棉过程中造成不良 后果, 比如形成细小纤维疵点, 这些疵点会致使棉制 品细纱断头增多, 进而大幅度降低纺纱机械主机的 生产效率。另外, 由于异性纤维中的染色功能存在 差异, 当进行漂白时容易出现色斑、 染色不均, 降低 棉纱与制成品的质量, 因此, 异性纤维对于纱布与制 成品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 对棉纺织企业的影响 棉花中的异性纤维含量较高, 会影响经济市场 与出口等方面, 这就意味着棉纺企业的经济效益会 受到影响。而棉纺织企业为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 则需要尽可能地对异性纤维进行清除, 这在执行过 程中势必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三、 异性纤维的防治措施 异性纤维主要来源于籽棉采摘、 晾晒、 堆放、 运 输以及交售环节。机采棉的异性纤维基本以地膜居 多, 手摘棉及内地棉的异性纤维则以塑料丝、 毛发为 主。对异性纤维的有效遏制还是需要在源头控制, 只有控制好籽棉的采摘、 交售环节, 才是减少国产棉 花异性纤维含量的根本途径,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采取措施。 (一) 政府管理部门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异性纤维的源头在于籽棉, 这不仅仅是棉花行 业本身的自律问题, 而且还关乎纺织品、 服装出口等 涉棉企业的重要问题。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根据形 势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以提升整个涉棉企业国 际竞争力的高度来解决异性纤维问题, 一方面要进 一步完善现行制度规范, 加大质量监督检查的力度; 二是要加大研制适应我国棉花加工行业特点的异性 纤维清理设备的力度; 三是政策支持与推广力度, 通 过资金支持等方面优先扶持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 试点企业购置异性纤维清理设备。 (二) 加大棉花新标准的宣贯力度 各有关部门及棉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宣传与推广 力度, 积极结合棉花新标准的实施, 突出宣贯异性纤 维的来源、 危害及标准中关于异性纤维的规定。只 有让棉农充分意识到异性纤维的危害, 才可能促使 棉农自觉采用棉布袋采摘、 交售籽棉, 推广高架晒 棉。 (三) 棉花加工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积极扩大政策、 标准的宣传力度, 教育棉农使用 纯棉包装袋、 捆扎绳、 工作帽; 实行异性纤维含量与 籽棉收购价格挂钩机制; 在籽棉上垛以及加工前要 加大人工挑拣力度; 厂内工人从衣服穿戴到所使用 的袋子都必须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并实行定量考 核监督、 质量与工资挂钩; 加强在收购、 上垛、 喂花等 环节对异性纤维的挑拣, 通过采取管理措施, 最大限 度地减少棉花中异性纤维的混入。 (四) 加强对棉花异性纤维含量的质量监督 棉花生产加工开始后, 组织有关部门成立棉花 质量检查组, 对各植棉单位、 籽棉收购企业的籽棉质 量、 籽棉货场管理、 籽棉运输等按相关管理目标逐项 进行监督检查, 对于发现的问题立即责令整改; 同 时, 组织检查人员到各棉花加工厂进行随机抽样, 取 一定数量的成品皮棉棉样, 及时掌握棉花中异性纤 维含量的情况, 形成人人关心质量、 人人为质量做贡 献的良好局面。 (五) 改革棉花生产加工方式 首先逐步改变我国现有棉花生产加工方式, 从 目前一家一户种植生产转变为规模化、 集约化种植 生产的方式; 其次是加快棉花采收加工生产过程中 机械化水平, 大力发展机械采摘棉花, 避免人为因素 影响异性纤维含量情况的出现。 (六) 纤维检验机构的各环节 样品交接、 出样装筐、 感官检验、 HVI 操作员加 大对异性纤维的检查力度, 加强对异性纤维的监督 检查力度, 根据异性纤维含量的程度合理记录企业 质保能力信用等级。为了保证棉花异性纤维含量检 验的顺利进行, 应从技术手段上预防异性纤维的出 现和泛滥。 四、 结语 棉花异性纤维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市场机制的成 熟、 国家政策的引导以及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棉花检验体制改 革的不断推进, 这一问题会在将来得到很好的解 决。☆
浅谈棉花中异性纤维的危害及杜绝措施
浅谈棉花中异性纤维的危害及杜绝措施作者:吕晓英蒋春玲来源:《中国纤检》2013年第04期GB 1103—2007《棉花细绒棉》标准给出异性纤维的定义为:“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
”[1]这里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非棉纤维的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等纤维,还包括容易形成纤维状的材料,如塑料膜、塑料绳等;另一种是非本色棉纤维。
也就是说,它是棉纤维,但它是混进来的非本色的棉纤维,如染色的线、绳、布块等。
实际上,在危害性杂物定义中,把软杂物都归结为异性纤维。
由此可知,异性纤维也是危害性杂物的一部分,它严重影响到成纱质量以及后续工序织布、印染、漂白及各类针织物的质量。
棉花中夹带异性纤维的现象近几年来日趋严重。
棉纺织品因此夹入的异性纤维已防不胜防,严重困扰着棉纺织品的质量,造成棉纱降等、布面“疵点”、索赔或是退货事件日渐增多。
异性纤维的分类及危害性1.棉花中异性纤维的分类与分布。
棉花中夹带的异性纤维从棉纺织厂分拣出的类型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化纤编织袋(带)丝、塑料丝;第二类是麻、棕丝;第三类是毛线、开司米绒丝。
纺织企业称之为“三丝”。
其中以第一类危害较大,化纤编织袋(带)丝多为白色,经轧花厂锯齿轧花机的锯片扯碎后,由气流管道输送打包,无规律地分布于棉包中,且颜色、比重同棉纤维接近,这样给纺织企业的分拣带来困难,在清钢工序排杂落棉中也很难彻底清除,严重影响纺纱及其制成品的质量。
2.异性纤维在纺织过程中的危害。
棉花中异性纤维经纺织机械开清棉工序的刀片、梳针打手的打击,再经梳棉机刺辊与锡林的进一步分梳,已完全成为纤维状。
尤其是化纤编织袋(带)丝、麻丝经打分梳击后,纵向断裂、横向分开数量成倍增加,严重时绕刺辊、锡林造成开车困难。
3.直接影响棉纱及其制品的质量。
异性纤维对纱布质量影响很大,混入棉花中,由于它们具有纤维的属性,不但在纺纱过程中难以清除,反而在清梳等除杂工序中可能被拉断或分梳成更短更细的纤维,有的甚至被打碎,成为无数的纤维细小疵点。
棉纺生产中的异性纤维检测与清除技术
异纤的定义:所谓异纤是指不同于原棉纤维 颜色及性质的其它纤维,如毛发、纸屑、塑料丝、丙 纶丝、动物羽毛、色纤、碎布及枝干等,这些异纤在 将织成的布印染时,由于与棉纤维有不同的上色 性能,从而产生染疵,因此在纺纱过程中应予以排 除。
清除异纤净化棉纱是提高织物印染质量的关 键,棉纤维在进入纺纱车间之前,经过采摘、轧花、 打包等工序的初加工,已受到异纤的污染,夹在原 棉中与原棉纤维混合一体形成束状,很难将一根 一根的异纤从中挑除,尤其入关后,国外许多加工 形式的原棉被我国进口使用,异纤问题更难以从 原棉初加工阶段得到控制。国内许多纺纱厂针对 这种情况组织人力进行拣三丝工作,非但耗工多, 而且还拣不净,流入下工序更难分开。
1.2异纤的检测和清除方法
目前世界上对清除异纤问题已有了比较完整 的方法,使清除异纤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主要 方法是依靠现代化高科技技术,在开清棉工序安 排了从原棉中清除异纤的设备。如德国特吕茨勒 公司研制开发的高科技设备scFOl56,已在清除 异纤问题上显示出很大的作用,其他像国内郑纺 机、青纺机等开清棉也相继生产了清除原棉异纤 的设备,乌斯特公司研制开发了uster Quantam clearer异纤电子清纱装置,国内长岭、雷声等电 子仪器厂家也有类似产品销售,这些电子清纱器
在机幅为1600 mm时,全部像素为2048个, 横向间距为0.8 mm,纵向间距为3.2 mm。摄像 机及光源体系见上图2—8,装在防尘箱内,梳针 滚筒装有罩壳2—9,可方便拆除进行清洁观测 窗。
1.5异纤的清除
(1)应用排气系统可完全清除灰尘及被检测 到的异纤。
(2)ScF0具有精细开棉的功能,可使被 松的原棉呈单纤维状,主要是由梳针式豪猪锡林 完成。
(2)第一代异纤清除机系统sEcuROMAT SCF0中配有精细分离纤维的梳针式辊筒开松机 (图2—5)。原棉经过它的加工处理,使束纤维及 带有异纤的束状纤维得到分离。这是检测异纤的 关键,假如棉纤维不能成为游离状,仪器是不可能 从束纤维中将异纤逐个检测出来的。游离状纤维 是异纤检测与清除的关键。
棉花异性纤维的危害和预防
杨 美 华
( 南通开发 区华力包装有 限公 司 ,江苏南通 摘 2 2 6 0 0 0 )
要 :棉花是 纺织 品的主要 原料 ,我 国是一个纺织 品出口大 国,纺织 品的发展 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 ,但是 ,当前我 国纺织品 出现棉花含异性纤维 的问题 ,异性纤维对人们造成极 大的伤 害 ,因此 ,
绒 丝组成 ,尤其是 第一类 的化纤 编织袋 丝异性 纤
维 ,其大 多数都属 于 白色异性纤 维 ,若将 第一类 异 性纤维应 用在 纺织 品生产 中 ,这不仅 给纺织 品
等 。根据危 险性杂物 分类定 义 ,危害 性软杂 物都
属于异性纤维 , 这就说明异性纤维属于危害物质 ,
厂分拣造 成 了难 度 ,也 给生产人 员清理 排杂 落棉
Ab s t r a c t C o t t o n i s t h e ma i n r a w ma t e r i a l f o r t e x t i l e s , C h i n a i s a ma j o r e x p o r t e r o f t e x t i l e s ,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1 棉 花 、化纤等 原材料的品质 、特性
根据棉 花定 义标准 , 异性纤维包括非棉纤维 、 非本 色棉纤 维等两 种情况 ,在 生活 实际 中 ,人 们
使用 的绳 、麻 等都属 异性纤 维 ,非棉 性纤维不 仅 包括 化学纤 维 、麻等 纤维材 料 ,而且 纤塑料 膜 、 头发等容易形成纤 维状 的材料也属于非棉性纤维 , 而非 本色棉纤 维是 一种染 色的棉纤 维 ,如染 色线
本 文首先阐述棉花 、化纤等原材料对纺织 品的影 响和作用 ,针对棉 花异性纤 维的危害 ,提 出相应 的预
浅析棉花异性纤维的来源和解决措施
浅析棉花异性纤维的来源和解决措施作者:邱玉来源:《中国纤检》2011年第05期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等。
由于棉纤维性质不同在纺织印染过程中出现缺陷,严重影响纱与布的质量,给纺织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有必要分析新形势下异性纤维的成因及解决措施。
异性纤维及其来源1.异性纤维释义。
棉花中的异性纤维,俗称“三丝”,主要指那些化学纤维,色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等非棉纤维。
在GB 1103—1999棉花标准中的质量要求中明确规定:“棉花中严禁危害性杂物。
”危害性杂物混入棉花往往是人为因素生成的。
因此,为了从源头上把关,在现行棉花标准对容易混入危害性杂物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把关要求。
在标准的品质检验部分规定了异性纤维检验方面的要求,并规定“发现混有异性纤维或色纤维的,根据数量,作降级处理”。
这些规定的目的都是要将异性纤维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减少异性纤维给纺织工业造成的危害,降低纺织工业成本,提高纺织品质量,有利纺织品的出口创汇。
2.棉花异性纤维的来源分析。
棉花中混入的异性纤维主要来自棉花采摘、交售环节和加工环节。
其主要来源:一是棉农采摘交售棉花时,使用化纤编织袋等非棉制品口袋盛装棉花,并用非棉性线、绳扎口;二是棉农习惯于地面晒花,容易造成动物毛发等异性纤维和其他杂物混入棉花;三是籽棉受自然环境所污染,人员在籽棉垛上睡觉造成毛发等异性纤维和其他杂物混入棉花;四是棉花收购、加工单位把关不严,籽棉大垛周围环境卫生差,在收购、上垛、加工喂花三个环节未对异性纤维进行严格挑拣、把关,以致异性纤维混入加工后的成包皮棉。
棉花检验中异性纤维问题出现的原因对于棉花中含异性纤维的问题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我国当前的棉花生产、流通方式和棉农思想认识不到位,是造成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国棉花种植还是以农村个体农户为基本的种植主体,棉农收摘棉花基本以人工收摘为主,收摘后的棉花一般在户外摊晒后储存在家里,然后根据市场行情择机集中销售。
如何从源头杜绝皮棉中能异性纤维
的规 定 , 别 在 G 13 2 0 《 绒 棉 》 特 B 10 — 0 7 细 国家 标 准
中 , 异 性 纤 维 含 量 进 行 了定 量 分 档 ( 、 、 、 对 无 低 中
高) ,为 异性 纤 维 含 量 引入 棉 花 贸 易条 款 提 供 了依
据。 么, 那 怎样做 才 能真 正有效 地杜 绝异 性纤 维 ?现
44 在棉 花收购 、 工过程 中的管 理要求 . 加 棉花加工 厂 内周 围必须清 洁有 序 ,籽棉堆 放地 不许 有危害性 杂物 。
进 入厂 区人员一 律戴 白帽 , 工作 服 。 穿 籽棉 收购检验 时 , 含有 异性纤 维 、 对 色纤维 及其
地招 收大 量 的少数 民族 拾 花工 。由于 民族 生活 习俗
20 圈 殂 固 0年 咖 圈 珊 第 期
赫
■雕 绷
43 防止 籽棉在 运输 过程 中混入异 性纤维 . 驾驶员必 须取 得驾 驶证 ,运输 车辆 必须 经严格
的不 同 ,单 靠对 民族拾花 工 的说教来 指导其 如 何达 到拾 花要求 的工作 难度很 大 。拾花 、 交花 、 入场 戴 白 帽这些 基本要 求 , 们都很 难接受 。 了控制人 体毛 他 为 发等 异性纤 维混入 ,基层 棉花 质量 检验员做 了大量
实 物 标本 , 置在 有 关 场所 , 棉农 辨识 , 到 了很 放 供 达
好 的效 果 。但 近 年来 , 缓解 拾花 劳力 不 足 , 为 了 为 也
结 合 自己多 年 的实践 谈一 点粗 浅 的看法 。
异性 纤 维 的控 制 是一 个 系统 的管 理工 程 。它包
带 动边 远少数 民族地 区 的经 济发 展 ,兵 团每 年在 当
棉花产业异性纤维问题解决方向探讨
都 有 利 弊 .都 不 能 很 好 地 解 决 异 性 纤 维 问 题 。 (二 )国 家 标 准 、 法 律 法 规 对 异 性 纤 维 的相 关要 求 。
在 OH 1103.1— 2012 《棉 花 第 培 B分 :锯 齿 加 工 细 绒 棉 》 (OB l 103.2— 2012《棉花 第2部 分 :皮辊加 工细绒棉》要
r 纤 ·质量防御 ■ Fiber Q ualit y Defen ̄
ontro
制
棉花产业异性纤维 问题解决方向探讨
A Probe into the Solution to Foreign Fiber in Cotton Industry 文/张慧卿 刘永川
F=】. 性 纤 维 问题 很 多 年 以 前 就 引起 了 棉 花 产 业 的 重视 , 7 I 但 始 终 无 法 有 效 解 决 。 异 性 纤 维 是 一 大 类 物 质 的 统称 ,这些 物质的特 性或颜色各 不相 同 ,而且涉及 棉花采 摘 、收购 、加工 、纺 织多个环节 ,因此解 决难度很 大。加 之 到 目前 为止 异性 纤维检验 、排除技术 没有 突破 。下面 我 们对棉花 产业异性 纤维 问题进 行系统分 析 ,梳理 长期 困 扰该 问题的 因素 ,尝试找 出更加有 效的解决方 向。
求相 同)中 ,明确规 定 : “棉 花加工单位 总集棉 管道 内每 10包 随机抽 取不 少于2kg样 品 合 并后作 为相 应棉包 异性 纤 维含量 的检验批样 。棉花 交易时 ,要 求对批量 交易成包 皮 棉 异 性纤 维 进 行 定 性 或 定 量 检 验 的 ,可 由交 易 有 关 方 面 协 商确定 具体 的抽样 方法和抽 样数量 。另外 .棉 包外包 装 应 当标 明异 性纤 维含量代号 。
论棉花中异性纤维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论棉花中异性纤维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摘要异性纤维是长期困扰我国棉纺企业生产发展和产品质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分析异性纤维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本文详细阐述了棉花中异性纤维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关键词异性纤维;危害;治理措施棉花在采摘、摊晒、交售、加工等过程中,由于方法或管理不当,很有可能混入塑料丝(布)、尼龙丝(绳)、麻丝(绳)、毛发等异性纤维。
这些异性纤维质量轻,在纺织加工中很难排除,严重影响纺织纱线及布面的外觀质量,造成的危害及损失十分巨大,成为纺织行业当前最大的公害之一。
1 异性纤维概念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三丝”,专指棉花成熟后在采摘、收购、加工等环节中混入棉花(皮棉)中的其他纤维杂质,如化纤编织袋(带)丝、麻纤维、棕丝、头发丝、毛绒、开散米绒线丝等其他非棉纤维物质。
其中以化纤编织袋(带)丝对纺织业危害最大[1]。
2 棉花中异性纤维形成的原因(1)棉农在棉花采摘、摊晒、储存、交售过程中混入。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棉花的种植、生产、采摘、交售等活动,主要以单个家庭为单位,生产大多还是以人工为主,所以在棉花的采摘和交售过程中,棉农的头发丝容易混入棉花中,摊晒时也容易混入牲畜的毛发;同时编织袋、绳等化纤制品和麻袋等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地使用,加之棉农对异性纤维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棉农在棉花采摘、交售过程中,大量使用化纤编织袋和麻袋盛装,导致棉花中夹带上述化纤丝和麻丝。
(2)棉花加工过程中混入。
一些棉花收购、加工单位对棉花质量意识淡薄,把关不严,在收购、加工过程中发现化纤包装物料未能及时清拣。
一些职工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参加生产,可能混入头发丝等;另外,在加工过程中外来闲杂人员任意穿行于车间、棉垛间,混入“三丝”的可能性极大。
(3)棉花收购、加工经营单位责任划分不清、处罚不力。
我国棉花市场由于受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个别职工心理存在棉花质量的好坏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模糊认识,出现质量问题互相摊卸责任,不能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罚措施进行处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
浅谈棉花加工企业如何控制异性纤维
浅谈棉花加工企业如何控制异性纤维摘要:近年来随着棉花机械化采收逐渐规模化,辖区内99%以上的棉花均为机器采摘,棉花加工企业如何在收购、加工过程中排除异性纤维成为目前棉花加工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
在收购过程中,机采棉中的异性纤维尤其是自动打成包的籽棉,不打开包装很难发现其中异性纤维的存在,若是把籽棉包装全部打开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无法完全控制混入籽棉中的异性纤维。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棉花加工企业如何控制异性纤维进行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棉花加工企业;异性纤维引言棉花产业是地方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其发展事关地方经济增长和职工增收,事关地方特殊作用的发挥。
在棉花产业竞争日趋加剧、棉花提质增效尚有“短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滞后、职工增收渠道单一等背景下,亟待以完善棉花产业链为突破口,积极鼓励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农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连队和职工参与,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棉花产业化联合体,以此逐步打造地方棉花产业集团,实现全产业链发展,提升地方棉花国际竞争力1促进棉花提质增效,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的需要通过构建棉花产业化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长期合作,可降低违约风险和交易成本,稳定经营预期,促进新技术、新设备采用和集约化、标准化经营,实现生产效率和棉花质量“双提升”。
以“棉花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化联合体为母体,不断吸纳农资供应、农机服务、棉纺企业等相关主体加入,通过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逐步构建起上下游相互衔接配套的棉花全产业链,以此推进团场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棉花加工企业控制异性纤维的措施2.1杜绝异性纤维棉花加工企业控制异性纤维的措施之一是杜绝异性纤维。
(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在企业棉花收购过程中成立专项异性纤维检查组,针对棉花加工企业在收购过程中排除异性纤维工作的开展情况,采取不间断的巡回检查。
防止异性纤维混入的措施
防止异性纤维混入的措施
异性纤维和色纤维一旦混入棉花,就无法挑拣干净。
清除它要像杜绝“火种”一样,消灭在源头。
加大执法力度
棉花质量标准是国家强制性标准,相关部门要在加大宣传培训的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净化市场秩序。
让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尝到甜
头,让粗制滥造掺杂掺假者吃尽苦头。
各级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应及时
受理申报的异性纤维的检验,维护棉纺企业合法利益,促进纺织工业
发展。
提高思想认识
棉花生产企业的经营者,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对棉花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粗制滥造不仅浪费宝贵的棉花资源,违反质量法规,而且对树立企业形象和企业长远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是发生质量索赔的隐患。
如何杜绝棉花中的异性纤维
如何杜绝棉花中的异性纤维信息来源:中华纺织网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竞争目趋激烈,用户对纺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国产棉花含异性纤维问题严重影响了棉纺企业产品的销售和出口,损害了企业信誉,给棉纺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因此,异性纤维的危害性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在标准等文件中都增加了异性纤维的有关规定,社已成为我国稳定和提高棉花质量、增强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
棉花中的异性纤维,俗称“三丝”,主要指那些化学纤维,色纤维、丝、麻、毛发、塑料绳、等非棉纤维。
在GB1103-1999棉花标准中的质量要求中明确规定:“棉花中严禁危害性杂物”。
危害性杂物混入棉花往往是人为因素生成的。
因此,为了从源头上把关,在现行棉花标准对容易混入危害性杂物的各个环节都有提出了把关要求。
采摘、交售棉花,禁止使用非棉布口袋,禁止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扎口,收购、加工棉花时,发现混有异性纤维、色纤维及其他危害性杂物的,必须挑拣干净后方可收购加工,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得混入危害性杂物。
在标准的品质检验部分也规定了异性纤维检验方面的要求,并规定“发现混有异性纤维或色纤维的,根据数量,作降级处理”。
这些规定的目的都有是要反异性纤维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减少异性纤维给纺织工业造成的危害,降低纺织工业成本,提高纺织口质量,有利纺织口的出口创汇。
如何解决困扰纺织企业的异性纤维问题,必须有效地从源头上杜绝异性纤维混入棉花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是国家棉花优质生产基地之一,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棉花总产10万吨,可棉花中异性纤维含量连续三年降至于0.2克/吨。
因其质量优良、棉花中异性纤维极少而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我们所进行的一些杜绝异性纤维的方法和措施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借鉴。
一、加强棉花质量的宣传教育,提高棉农的思想认识。
杜绝棉花中的异性纤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必须增强各级领导和职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因此我们在制定各项管理措施的同时,利用各种传媒(电视、报纸、广播)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教育。
基于棉花加工企业如何控制异性纤维的探讨
基于棉花加工企业如何控制异性纤维的探讨发布时间:2023-03-09T01:23:40.29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20期作者:张淼[导读] 棉纺织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张淼昌吉州纤维检验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831100摘要:棉纺织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民众经济条件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对棉纺织品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异性纤维的存在是棉纺织品品质的重大不利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棉花加工企业来说,如何有效控制棉花中的异性纤维是亟待妥善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本首先进行棉花异性纤维危害及其具体来源和棉花加工企业异性纤维控制管理措施的综合分析,然后详细探讨全面异纤控制设备的异纤机及魔眼工作机理与异纤机操作要点,供相关企业参考。
关键词:棉花加工企业;异性纤维;棉花生产引言在科技发展创新的带动下,目前的棉花采收也逐渐实现了机械化采收,从而大大提升了棉花采收效率,但是与此同时,机采棉存在异性纤维问题,也给棉花加工企业带来了诸多困扰,因为异性纤维是影响棉纺织品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从而妨碍产品销售和出口,因此会给棉花加工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如何实现对棉花异性纤维的有效控制,是棉花加工企业考虑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探讨强化和优化棉花异性纤维控制管理措施以及全面异纤控制设备应用和操作要点,对棉花加工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1 异性纤维带来的危害分析我们通常讲的“三丝”指的就是异性纤维,在我国棉花标准中指出了GB1103.1-2012锯齿加工细绒棉,其中存在的非棉纤维成分融入棉花当中构成了异性纤维,通常融入棉花当中的异性纤维,包括化学纤维、塑料膜、毛发、染色线、丝、麻等材料。
当棉花进行加工时,如果没有在加工环节之前剔除棉花当中含有的异性纤维,就容易在纺纱步骤导致纺织印染质量下降,导致印染不均匀,影响了棉花加工企业工作效率以及质量,降低了生产的效益,当棉花当中含有的异性纤维主要会存在以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如何杜绝棉花中的异性纤维
作者:翟跃辉
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年第04期
摘要:如何解决困扰纺织企业的异性纤维问题,必须有效地从源头上杜绝异性纤混入棉花中。
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棉花异性纤维措施
新疆作为优质棉生产基地,历史地位在不断的加强,如果说东北是我国的“粮仓”,那么新疆就是棉库,然而在历史的棉花贸易中,有一项指标一直困扰着新疆棉花在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这就是异性纤维,杜绝异性纤维是目前加强新疆优质棉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异性纤维是指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俗称“三丝”.
棉农使用塑料编织袋采摘棉花,是造成我国“三丝”的问题严重的源头。
加强棉农质量意识,采摘棉花使用棉包,带棉帽,是根治“三丝”非常重要的环节。
尤其在新疆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采摘劳力严重匮乏,大量的内地拾花工涌入新疆,由于对棉花知识的欠缺,做好拾花前的宣传讲解也是减少“三丝”的一个首要任务。
在GB1103、1-2012棉花标准中的质量要求中明确规定:“棉花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
危害性杂物混入棉花往往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如何解决困扰纺织企业的异性纤维问题,必须有效地从源头上杜绝异性纤混入棉花中。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是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棉花总产16万吨,因其质量优良、棉花中异性纤维极少而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但是由于这几年随着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高压滴灌棉田的推广,使我师的棉花单产大幅度提高,总产量创历史新高,采摘时劳力严重匮乏,机采棉的种植模式将在以后占主导地位,随着机采棉的增多,各团场机采棉生产线也相继上马,这样在采摘过程中大量的薄膜、滴灌带都会带入籽棉中,这势必是以后异性纤维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怎样很好的排除异性纤维,使其对纺织业的危害降到最低,我们将进行的一些杜绝异性纤维的方法和措施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借鉴。
一、加强棉花质量的宣传教育,提高棉农的思想认识
加强对异性纤维的理性认识,杜绝棉花中的异性纤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必须增强各级领导和职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因此我们在制定各项管理措施的同时,利用各种传媒(电视、报纸、广播)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教育。
让更多的人群了解异性纤维的危害性加强理性认识。
加强对对一纤的感性认识,建议棉花加工企业把分拣出来的各种异纤分类别制成标本,放入异纤宣传栏,把纺织企业制成的混入异纤的棉纱和棉布同样放入宣传栏,让更多的棉农从感性上认识异纤带来的严重危害,从中吸取教训,引起高度重视。
二、实行目标管理,严防异性纤维
《棉花质量监督条例》第七条、第八条对棉花经营者收购和加工棉花时期有明确规定,棉花经营者收购棉花时应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排除异性纤维和其它有害物后确定所收购棉花的类别,等级,数量。
棉花经营者加工棉花时应按国家标准对所加工的棉花的异性纤维和其它有害物质进行分拣并予以排除,并在第二十四、第二十五条规定违反了第七条,第八条规定的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可分别处以3万和1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棉花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改正,由此可见国家有关部门对异性纤维的规定还是高度重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为我国提高棉花质量争強我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证。
为了从源头上把关,棉农在采摘和生产中应遵守的规定、采摘和晾晒时应当带棉布帽子,穿棉布衣服,禁止使用非棉布口袋,禁止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扎口;收购籽棉时应当对交售者籽棉盛装物,绑物进行检查,发现使用化学编织袋,有色棉线或非棉线(绳)等物品的,应当拒绝收购,发现籽棉中混入有异性纤维,色纤维及其他危害性杂物的,应当责成收购者挑拣干净后收购。
交售着拒绝挑挑拣或挑拣不干净的,可以拒绝收购或由收购者挑拣干净后根据异性纤维含量相应降价,已购进的籽棉,应当在上垛前组织人力进行检查,发现异性纤维应当予以排除。
在籽棉收购、运输、存放等环节,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混入异性纤维。
这一系列的规定就是要把异性纤维的危害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上减少异性纤维给纺织工业造成的危害,降低纺织工业成本,保证纺织品质量,提高我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为纺织品的出口创汇奠定基础。
1籽棉采摘要求
1.1 籽棉采摘前必须将棉田周围(道路、防护林、渠道)的废地膜,废化纤编织袋清理干净;
1.2 职工采摘后的籽棉必须运至连队籽棉场,严禁在家中堆放(目的是防止家禽、动物毛羽混入籽棉)。
2、对连队“籽棉场”我们的管理要求是:
2.1、籽棉垛盖布禁止使用塑料布和化纤织物。
2.2、严禁牲畜及其它动物进入籽棉场。
3、为防止籽棉在运输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我们在籽棉调运管理中作了如下规定
3.1 籽棉散装的拖车应配置盖布,盖布禁用非棉织物和有色棉布。
4、在棉花收购、加工管理中,为防止混入异性纤维的规定:
4.1 棉花加工厂周围50m以内的废旧塑料袋、编织袋必须清理干净,厂区内必须清洁有序,籽棉堆放地不许有危害性杂物。
4.2籽棉喂入时应派专人对籽棉中的异性纤维、特杂认真进行挑拣。
4.3加工机采棉时。
一定要很好的利用三丝清理机排除危害性杂物,使其加工后的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每吨小于0.2克。
三、加强棉花中异性纤维的监督检查
1、棉花收获、加工开始后,组织有关部门成立检查组,分赴各植棉单位,对各单位的拾花质量、籽棉场管理、籽棉运输、堆放等按制定的管理目标逐项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改正。
同时,根据对加工厂的质量管理目标的要求,至各加工厂进行监督检查。
在整个棉花收获加工期,这样的检查要进行2-3次,检查结果要在师内有关传媒上进行通报。
2、为及时掌握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情况,到各加工厂随机抽取已加工好的数包皮棉,运至师棉纺厂,由棉纺厂工人分别开包检查异性纤维,将已检出的异性纤维分别称重,计算出各加工厂棉包中异性纤维的含量及全师的平均含量,然后通报全师以便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
所有这些措施使全师上下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形成了人人关心质量、人人为质量作贡献的局面,也充分认识到杜绝异性纤维的重要性。
棉花市场已经放开,入世后棉花市场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成本、交易中诚信的竞争。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国家标准修改中对发现棉花中混入异性纤维加大处理力度,并在处理方法和异性纤维含量上进行量化,使之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更强,对棉花质量的管理更加明确具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杜绝异性纤维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
翟跃辉(1971-4)男,汉族,河南省西平县人,新疆锦棉棉业股份有限公司,邮编:833200,新疆奎屯市,学历:大专,职称:工程师,主要从事棉花检验、加工及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