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内科输血指南
• 1、 红细胞: • 用于红细胞破坏过多、丢失或生成障碍引
起的慢性贫血并伴缺氧症状。血红蛋白< 60g/L 或红细胞压积<0.2 时可考虑输注.
• 2、 血小板:
• 血小板计数和临床出血症状结合决定是否 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输注指征:
• 血小板计数>50×109/L,一般不需输注。 • 血小板 计数10-50×109/L,根据临床出血情
• 4)全血申请应由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 签发后,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用)血。
• 本条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但对符合 报批要求的急救用血应在3日内履行补办报 批手续。(备注:1u红细胞=100ml,全血、 血浆按实际ml计算,其余品种不计入量)
• 等级医院评审要求:输血申请单审核率100%, 大量用血报批率100%.
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 增高以及年龄等因素决定。
Hale Waihona Puke • 2、 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 出血倾向或表现。
• (1) 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 输。
• (2) 血小板计数<50×109/L,应考虑输。
• (3) 血小板计数在 50~100×109/L 之间, 应根据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决定。
• 4、 全血:
• 用于内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红蛋白 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症 状。
• 血红蛋白<70g/L 或红细胞压积< 0.22,或出现失血性休克时考虑输 注,但晶体液或并用胶体液扩容仍 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二、输血申请有何规定?
• 1)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 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方可备(用)血。 2)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 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 签发后,方可备(用)血。 3)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 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 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或输血科医师 (翟立富)会诊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 (用)血。
• 3.输血护理记录
• 至少包括异体输血的献血码、品种、 ABO、RhD血型、剂量,(若有自 体输血则记录自体输血量),输血 起止时间,输注过程及有无输血反 应,输血反应处理与转归等。输血 完毕,及时保存输血记录单等于病 历中。
四、出现了输血不良反应如何上报?
• 监控护士报告临床医师,临床医 师对症处理的同时上报输血科,并 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交至 輸血科调查处理,严重输血不良反 应还应向科主任及医务部上报。
• (4) 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 板功能低下,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 3、 新鲜冰冻血浆(FFP)
•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 (1) PT 或 APTT>正常 1.5 倍,创面 弥漫性渗血。
• (2)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 或浓缩红细胞后(出血量或输血量相当 于患者自身血容量)。
输血知识
一、输血指征综合评估的指标
• (一)手术及创伤输血指南 • 1、 悬浮红细胞
• 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 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 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 (1) 血红蛋白>100g/L,可以不输。 • (2) 血红蛋白<70g/L,应考虑输。 • (3) 血红蛋白在 70~100g/L之间,根据患
况决定,可考虑输注。 • 血小板计数<10×109/L应立即输血小板防
止出血。
• 预防性输注不可滥用,防止产生同种免疫导 致输注无效。
• 3、 新鲜冰冻血浆:
• 用于各种原因(先天性、后天获得 性、输入大量陈旧库血等)引起的 多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 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 表现时输注。一般需输入 10~15ml/kg 体重新鲜冰冻血浆。
• (3)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 得性凝血功能障碍。
• (4) 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 (FFP:5~8ml/kg)。
• 4、 全血
•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 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 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 身血容量的 30%。
• 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 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五、出现了输血传染性疾病时如何 上报?
• 当出现或怀疑输血感染病例时, 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主任或负 责人报告,并及时书面报告医务部、 感染管理科和输血科。
六、出现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如何处理
• 1、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 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 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 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 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 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 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
三、输血记录有何要求?
• 1.输血后24小时内应详实、准确记录输血病程 记录。
• 2.输血病程记录
• (1)一般病历
• 输血指征、输血方式的选择:(根据实际书 写:异体输血、自体输血、自体+异体输血)。 血型(ABO及Rh)、输注成分、数量、输注 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输注过程观察(根据 实际书写: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 应记录出现反应时间及输入量、采取的处理 措施及转归)输注后疗效评价的描述)。
•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 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 红蛋白含量;
•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 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 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 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 一步鉴定; (5)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6)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 清胆红素含量。
• (2)术中输血的病历,按一般病历书写外 还需注意以下方面:
• ①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 出血量的三个记录需一致。
• ②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 输血量的三个记录需一致。
• ③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麻醉科记录实 际输入量,若未输注完毕,剩余血则由继 输注科室记录,累计总量需一致,也需做 输注后疗效评价的描述。